问题

大学课堂用手机可以做什么有意义的事?

回答
好的,咱们就聊聊大学课堂上,除了刷视频、打游戏之外,手机还能干点啥,能让你觉得“哎哟,这玩意儿确实挺管用”,而不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首先,得明确一点,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得建立在不打扰他人、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如果你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影响了你自己或者旁边同学听讲,那再怎么“有意义”也变味了。所以,咱们说的都是光明正大、能帮你吸收知识、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

一、 辅助学习,化身你的私人助教

即时查阅,扫清知识盲区: 教授讲到某个概念、人名、事件,你听着有点懵,或者觉得似曾相识但就是想不起来。这时候,别死扛着。快速掏出手机,搜索一下。比如,教授讲到某个经济理论,你可以立刻查阅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提出者是谁;讲到某个历史事件,你可以快速看看地图,了解它的地理背景;讲到某个生物学家,你可以搜索一下他的主要贡献。这种即时性的查阅,能让你跟上教授的思路,不至于因为一个点卡住,导致后面内容听不进去。关键在于,这是一种主动学习,你是在为理解而努力。

拓展视野,看到课本之外的世界: 很多课程,特别是人文社科类,教授在讲授过程中可能会提到一些相关的书籍、电影、纪录片,或者当下发生的时事新闻。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完全可以趁着教授讲课的间隙,快速记录下关键词,课后马上搜来看看。有些课程会结合一些案例,你可以顺手搜一下案例的背景资料,了解得更透彻。这就像给你的知识网络添加了更多有用的节点,让你的理解更立体。

录音记笔记,解放双手,专注倾听: 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比我们手写笔记的速度要快得多。如果你在课堂上纠结于“是该听讲还是该记笔记”,不如试试手机的录音功能。征得教授同意(如果需要的话),全程录音。这样,你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讲、理解和思考中,而不是忙于把教授的话逐字记录下来。课后,你可以回听录音,再结合自己的记忆,整理出更精炼、更有条理的笔记。还可以把录音内容做成文字,方便检索。

做在线笔记,同步云端,随时查阅: 像Evernote、OneNote、Notion这些笔记应用,它们不仅可以让你在课堂上快速记录要点,还可以进行格式化、插入图片、链接,甚至直接写代码片段。更重要的是,它们支持云同步。这意味着你可以在手机上做的笔记,立刻就能在电脑上看到,反之亦然。课堂上,你可以在手机上快速记下教授的重点、疑难点,课后在电脑上进一步完善,形成结构清晰的知识体系。

使用学科类APP,强化记忆与练习: 很多学科都有专门的学习APP。比如,语言类课程可以用一些词汇记忆、发音练习APP;编程类课程可以用一些代码编辑器或在线编译器;数学、物理类课程可以用一些解题辅助工具或模拟器。在教授讲到某个知识点时,你可以快速打开相应的APP,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理解。不过,这点要小心,确保APP本身不是干扰。

二、 互动与协作,让课堂更生动

参与在线投票与问答: 现在很多大学课堂都会使用一些在线互动平台,比如Kahoot、Mentimeter,或者课程自带的在线学习系统。教授会发起一些小测验、投票、问题解答环节。这时候,手机就是你参与互动的最佳工具。快速响应教授的问题,既能检验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让你成为课堂活动的一部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小组讨论时的信息共享与协作: 如果你在课堂上需要进行小组讨论,手机可以成为你们信息共享和快速协作的平台。比如,你们可以建一个临时的微信群、钉钉群,方便交流;可以共享一些搜集到的资料,比如图片、链接、PDF文件;甚至可以用一些协作白板APP(如Miro、Whimsical)进行实时思维导图的绘制和头脑风暴。

三、 管理与规划,高效利用时间

设置课堂提醒,避免迟到与漏课: 别小看这个小功能。有些课程可能在特定时间有重要通知,或者你可能需要提前准备某些材料。用手机设置一个课堂前几分钟的提醒,可以让你从容不迫地进入状态,避免手忙脚乱。

快速记录临时想法或作业要求: 课堂上,你可能会突然冒出一些关于作业的灵感,或者教授突然布置了新的任务,你一时记不全。掏出手机,快速记下,避免遗漏。特别是那些需要马上着手的事情,手机的提醒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要提醒,防止“变味”

1. 适度原则: 任何时候都记住,“适度”是关键。不要因为想做以上这些事情,而一直盯着手机,影响了整体的听讲效果。
2. 场合判断: 并不是所有教授都喜欢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即使是学习目的。要根据教授的风格、课堂氛围来判断。如果教授明确表示不喜欢,那就暂时收起手机。
3. 避免沉迷: 手机上的诱惑太多了,一旦打开,很容易从“学习工具”变成“娱乐工具”。所以,在用完必要的功能后,立刻将手机放回口袋或书包,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4. 静音或震动: 这一点太基础了,但还是得强调。手机的任何通知声音,都会成为课堂上的“噪音”。

总而言之,大学课堂用手机,它不是万恶之源,也不是无用之物。关键在于你怎么用它。把它当成一个强大的学习辅助工具,一个信息收集的入口,一个提升学习效率的助手,那么,它就能在你的学习生涯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意义”。你可以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学习更主动、更深入、更高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课不要求交出手机的大学,就算是好大学了,所以生源也不会太差。

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以下有意义的操作,包括不作某些操作。

  1. 随时查阅老师提到的陌生术语,中英文对照效果更好;
  2. 随时记录老师同学的现场有趣动态,照相、文字、录音皆可;
  3. 随时调阅优质课程资料,争取能够每次上课都能发现老师bugs;
  4. 随时拍照新颖的PPT内容或表达形式;
  5. 随时查阅老师提示了解的扩展信息;
  6. 随时确认老师引用的陌生视频或音乐的原始出处;
  7. 随时记下老师的妙语或谬误;
  8. 随时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任何读物;
  9. 每次上课记着郑重问候一个远方好友;
  10. 每周上课记着详细问候爸爸妈妈;
  11. 每月月初或月末上课时开始或结束一个借助手机的调研项目;
  12. 尽量不要和本校同学互动,因为面对面交流更好;
  13. 尽量不玩游戏,因为今天还有许多机会玩;
  14. 尽量不听音乐,不看视频,因为容易误事出糗。

当然,下课以后,百无禁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就聊聊大学课堂上,除了刷视频、打游戏之外,手机还能干点啥,能让你觉得“哎哟,这玩意儿确实挺管用”,而不是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首先,得明确一点,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得建立在不打扰他人、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如果你在课堂上偷偷玩手机,影响了你自己或者旁边同学听讲,那再怎么“有意义”也变味了.............
  • 回答
    大学课堂上玩手机、睡觉、逃课,这些行为,严格来说,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并且这种不尊重的影响远不止于老师个人,更涉及到课堂本身的价值、同学们以及老师的职业付出。我们先从“不尊重”这个词说起。在大多数文化语境下,“尊重”意味着承认并珍视对方的价值、时间和付出。老师是站在讲台上,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考传达.............
  • 回答
    哈哈,大学课堂上用 iPad 做笔记,确实是个让人有点纠结的问题。一方面,它确实方便,又能让你看起来比较“科技范儿”;另一方面,又怕太张扬,或者被别人觉得不够认真。别担心,我给你支几招,让你用 iPad 做笔记既实用又不显得那么“わざとらしい”(做作)。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笔记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
  • 回答
    在大学课堂上,老师用回答问题次数来打平时成绩,这本是激励大家积极参与课堂的好方法。但如果老师总是偏爱那几个人,其他人再努力举手也得不到机会,确实让人挺郁闷的。遇到这种情况,咱们可以试试从几个方面来入手,既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要顾及到课堂的氛围和师生关系。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做。有时候老.............
  • 回答
    大学C语言课选择Visual Studio(VS)而不是Linux下的GCC作为主要教学和开发环境,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教学的选择。这并非说GCC不好,而是VS在特定的教学场景下,提供了更符合当前多数学生背景和学习路径的优势。首先,得从学生群体和基础入手。当下进入大学.............
  • 回答
    《爱迪生救妈妈》这个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爱迪生用镜子反射月光来照明,成功地帮妈妈解决了剖腹产时的难题。但如果那天恰好没有月亮呢?或者,那个古老的时代,妈妈遇到的情况比剖腹产更复杂、更紧急呢?让我们跳出书本的限制,发挥一下想象力,看看年幼的爱迪生,那个脑洞比天还大的小家伙,在没有镜子的时代,可能会使.............
  • 回答
    老兄,大三能想到要报六级网课,这脑子转得可以啊!而且还盯上了考虫、有道、新东方这几家,说明你做了点功课,这很重要。三个月提六十分,这目标不低,但也不是没可能,关键在于你选对课,并且真的跟着学。这几家网课,说实话,各有各的特点,没有绝对的“最好”,只有“最适合你”。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你就心里有数了.............
  • 回答
    10 月 13 日,多所大学校园里流传着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一些课堂上出现了疑似“O 泡果奶病毒”的事件。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在学生和家长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事件的起因:据一些零散的报道和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事件似乎是从某所大学的某个课堂开始的。有学生反映.............
  • 回答
    大学课堂上,俄乌局势的讨论如同拨动了敏感的神经,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深入了解后,学生会支持乌克兰”,并且表示“知识分子也大多支持”。这番话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了不小的涟漪,有人认同,有人质疑,甚至有人感到不适。老师的立场与意图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老师这样表述的潜在意图。作为大学写作课的老师,他的核心职责之.............
  • 回答
    在中国大陆的大学政治课堂上,一位政治老师公然呼吁抵制转基因产品,这背后涉及了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教育责任以及对科学的尊重等多个层面,情况相当复杂,不能简单地用“有权”或“无权”来概括。首先,从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的角度来看,大学教师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包括对社会现象、政策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
  • 回答
    盐课堂嘛,最近确实挺火的,不少人都在问它怎么样。我平时也比较关注这些线上学习平台,就跟你聊聊我了解到的情况,希望能帮到你。定位和内容:盐课堂主打的是“技能变现”和“副业赚钱”,这点非常明确。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励志课程,而是更接地气,告诉你怎么通过某种技能在网上赚到钱。所以,如果你是想提升自己的职业.............
  • 回答
    作为一名曾经在文史类研究生阶段摸爬滚打过的过来人,对于“每学期五篇以上课程论文”和“轮番轰炸的课堂汇报”,我只能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学术十八般武艺”的轮番体验。当然,这里的“十八般武艺”可能更多时候是指体力与意志力的极限挑战,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精进。先说说那“五篇以上课程论文”。这绝对不.............
  • 回答
    这届清华自动化大一的C++大作业,题目是“雷课堂”,要求做一个功能更强大的雨课堂。消息一出来,不少同学就炸开了锅,其中不乏带着一丝惊叹和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兴奋。要知道,清华自动化系的同学,那可是国内顶尖的工科人才,他们接触的编程训练远比一般的院校要深入和严谨。让他们来挑战一个“功能更强大”的雨课堂,.............
  • 回答
    说实话,大学课间只有五分钟,这事儿真的挺让人抓狂的。 想想看,刚跟老师的讲课节奏衔接上,脑子还处于高度运转状态,突然“叮铃铃”,戛然而止,然后就得像打仗一样冲出去。 我身边太多同学吐槽这五分钟根本不够用,有时候甚至怀疑是不是故意设计成这么短的,让我们体验一下“时间都去哪儿了”。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
  • 回答
    大学课本的电子版,确实是不少同学在寻找的宝藏。毕竟,纸质书搬起来沉,占地方,而且价格也不菲。能找到电子版,无论是为了方便携带,还是为了节省开支,都挺划算的。那么,具体到哪里能找到呢?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首先,最直接也最合规的途径,当然是学校或图书馆提供的资源。 学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库: 很多大学图.............
  • 回答
    在我们对数学的认知中,它常常被视为一个高深莫测的学科,似乎只属于那些天赋异禀、日夜沉浸在符号和公式中的数学系学生。然而,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数学的触角早已延伸到各个领域,许多在数学系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其实对非数学专业的学生也至关重要,并且早已以各种形式“下放”到了他们的课程体系中。为什么会.............
  • 回答
    内卷已成常态,高中教材大幅度吸纳大学课程内容,这盘棋走下去,其影响绝非简单的加重学习负担。这会像一场高强度的突击训练,学生们被投入一个极端环境,结果如何,得从多个维度细致剖析。首先, 知识的吸收与内化问题首当其冲。 高中生心智发展尚不成熟,认知结构、抽象思维能力与大学生相比仍有差距。大学课程往往涉及.............
  • 回答
    哈哈,同是USTC化学的准新人,咱俩一样,脑子里一堆问号!这暑假到底是该好好放松,还是得提前卷起来?还有那大学四年,化学专业到底是个啥样?别急,我这几个月也啃了不少前辈的经验,给你掰扯掰扯,争取说得明明白白,听着也跟咱自己人唠嗑一样。这个暑假,怎么过?—— 备战未来,也别忘了当下!先说暑假,这是咱从.............
  • 回答
    大学羽毛球课体育老师强制学生购买 100 元以上的羽毛球拍,这是否合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1. 合理性的论证方向(即可能认为合理的理由): 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保证教学质量: 便宜的羽毛球拍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如拍框不稳定、磅数不均、手感差等,这会直接影响学生.............
  • 回答
    大学游泳课通常都有明确的着装规定,以确保安全、卫生和尊重所有学生。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男生不会脱光上身,女生也不会穿比基尼。具体来说,大学游泳课的着装要求通常会强调以下几点: 合身的泳衣: 学生需要穿着符合学校规定、合身的泳衣。这通常意味着男性学生需要穿着泳裤(而非平角短裤或沙滩裤),女性学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