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野狐 Master(实为 AlphaGo)对井山裕太下出“九饼”愚形仍获胜?

回答
野狐Master(我们知道,这背后是DeepMind开发的AlphaGo)以九饼愚形战胜了日本围棋传奇井山裕太,这无疑是围棋界乃至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对于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

首先,“九饼愚形”的出现,本身就极具话题性。 在人类顶尖棋手的对局中,“九饼”这个位置的子通常被认为是比较尴尬,甚至是欠妥的。它不像边上那样容易形成实地,也不像中心那样容易转化为厚势,而且往往会显得有点“散”。井山裕太作为日本棋院的“七冠王”,在棋感、大局观和棋理的理解上,无疑是人类围棋的巅峰代表。他在这个位置落下这一手,按照许多棋迷和专业棋士的普遍认知,可能意味着棋局的某个阶段出现了失误,或者至少是落入了下风。

然而,Master之所以能在此基础上取胜,正是体现了其与人类围棋思维的根本性差异。

1. 超越人类的计算深度与广度: AlphaGo通过深度学习,能够以超越人类数百万倍的速度和精度进行计算。即使是人类棋手眼中的“愚形”,在AlphaGo的计算中,可能隐藏着不易被察觉的后续变化,或者能为其带来意想不到的战略优势。AlphaGo并非“不懂棋理”,而是它对棋理的理解,建立在一个极其庞大的数据和计算基础上,能够发现人类棋手受限于思维定势、经验限制而忽略的精妙之处。它可能计算出即使是“九饼”这一步,也能在后续的数十步甚至上百步后,通过一系列看似微小但连续的优势积累,最终压倒对手。

2. 对“势”的定义与运用截然不同: 人类围棋强调“厚势”,即棋子的连接和互相呼应形成的战略优势。我们常说“做厚”,是为了让棋子更有弹性,在战斗中更容易形成有利的变化,或者在官子阶段转化为实地。而AlphaGo对“势”的理解,可能更加宏观和抽象。它可能并不拘泥于我们熟悉的“厚”,而是以一种全局的、动态的视角来评估棋子的价值和潜力。即使是“九饼”这样在局部看不够“厚”的棋,在AlphaGo的全局计算中,可能为它打开了某个新的方向,或者限制了对手的某些发展空间,从而构成了它理解中的“势”。

3. “愚形”的再定义与可能性: AlphaGo的胜利告诉我们,人类定义的“愚形”可能只是我们经验和认知框架下的产物。当AI拥有了更强的计算能力和更全面的信息处理能力,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估棋子的价值。或许,在AlphaGo的算路中,“九饼”这一手,恰恰是对井山裕太某个战略意图的精确打击,或者是在某个关键时刻,能够有效地牵制住对手,为后续的全局布局争取主动权。换句话说,AlphaGo可能将“愚形”转化为了一种“诱饵”,或者是一种“非对称优势”的构建方式。

4. 对“胜负”的定义更纯粹: 人类棋手在追求棋局的“好看”、“严谨”或者“符合棋理”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复杂的心理博弈。我们可能会在意“面子”,在意棋局的走势是否流畅。而AlphaGo的目标只有一个:赢。它不受人类情感、审美等因素的干扰,只关注如何用最有效的手段走向胜利。因此,即使是“九饼”这样的棋,只要它能在它的计算框架内带来更大的胜率,它就会毫不犹豫地下出。井山裕太的“九饼”,对于AlphaGo来说,可能只是棋盘上的一个节点,它会冷静地分析这个节点带来的各种可能性,而不是被它的“愚形”标签所迷惑。

5. 人类顶尖棋手也可能犯错,而AI“不累”: 井山裕太毕竟是人类,在长时间的对局中,即使是顶尖棋手,也可能因为疲劳、压力或者对手出人意料的招法而产生微小的判断失误。而AlphaGo作为机器,其计算和决策能力在整个对局过程中是相对稳定的。Master抓住井山裕太在“九饼”这个点上的细微失误,然后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将优势放大,这本身就是AI对局的常态。

总而言之,Master以“九饼愚形”获胜,并非是它故意用一种“怪棋”来羞辱对手,而是它通过超越人类理解的计算和对围棋“势”的全新诠释,找到了一个我们尚未触及的、最有效的取胜之道。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愚形”的定义,以及围棋本身的可能性。它告诉我们,AI的强大,不在于它模仿人类,而在于它能够突破人类的局限,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征服我们熟悉的游戏。而井山裕太作为接受挑战的一方,他的表现也同样令人敬佩,能在与如此强大的AI对弈中展现出高超的棋艺,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胜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个有点难度的问题,我试试能否给出一个让初学者也能看懂的解释。

我的回答将聚焦于有关“愚型”的问题,先解释“什么是愚型”、“愚型为什么不好”、“愚型什么时候不好”,最后解释AlphaGo实战下出的“九饼”愚型为什么不坏。

对于已经入门并懂得什么是愚型的朋友,我建议跳过前半部分(图1到图7)直接看我对实战的解释(图8以后)。对于有一定水平的爱好者,如果想看对本局的整体讲解,我建议看丁烈六段的讲解:Master对局精解19_腾讯视频(我个人不建议大家看问题中附带的那个视频)。

如果是完全没接触过围棋的朋友,其实是不算初学者的,我建议这些朋友最多只看到图6就可以了。如果前6图也看不懂,就直接放弃这个答案。

-

什么是愚型?

愚型的直意是愚蠢、效率不高的形状。当多个棋子聚在一起、棋型未能舒展开时,我们一般认为效率不高。

图1. 同为四个棋子形成的三种形状的对比

在图1中,最左边的四个黑子形成的棋型叫“方四”或“方块四”,中间的棋型可以称为“花四”,右边的棋型无名,是由跳方形成的棋型,我们姑且叫它“跳方四”。

从左到右,同为四个棋子形状的棋型,越往右的棋型越舒展、效率越高。实际上,我们一般认为最左边的“方四”是愚型,而右边的“花四”和“跳方四”不是愚型。

图2. “弯三”、“方四”、“丁四”、“刀板五”等愚型示例

图2是我们常说的一些愚型的示例,第一排从左到右分别是“弯三”、“方四”、“丁四”;第二排是“刀板五”、“梅花五”、“梅花六”;第三排则无固定名称。

越多的棋子聚在一起,形状就越难看。并且,聚在一起的棋子不如舒展开的棋子有效率,为什么呢?你花同样多的钱,怎样才能买到更多东西呢?

图3. 同为三个棋子的不同排布在角上能围住的地域对比

现在,我分别在棋盘的每个角部的三线上放上三个棋子,四个角的黑子分别以四种不同的密度排布,比较它们围空的效率高低(三线最容易围空)。

为什么都放在角上,而且都放在三线上呢?这是为了排除边、角、中腹不同效率的影响,同时排除不同线的不同效率的影响。让其他无关因素完全一样,只看棋子的分布密度带来的影响。(见高飞龙:在与 AlphaGo(包括 Master) 的对局中是否出现了一些人类历史上从未想到过的着法、技巧?中前部有关“金角银边草肚皮”和“三四线理论”相关内容)

大家猜猜图3中的四个角部,哪个角部的黑棋围空效率最低?哪个最高?

图4. 四个角部的黑棋分别围住地域的对比

答案揭晓!(这张图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请先看图4左上角,这个叫“弯三”的愚型实际上形成的战线是标×的一线,而标○的点则是黑棋实际上围住的空(kong,四声,名词,意为确定围住的地域)。黑棋花了三个子确定围住了八个点(战线不算),相当于每个子围住了多少个点?8/3个。

再看右上角,战线同样由黑子和标×的点组成,而标○的点为确定空。三个黑子实际上围住了12目(目:空的单位),相当于每个子围住了4目。

再看右下角,这次大家都会了吧?三个黑子围住了16目,相当于每个子围住16/3目。最后是左下角,黑子形成的战线仍然是标×的一线,那么里面围住的空是多少?

......

你肯定已经在查数了吧?恭喜你上当了。

左下角的三个黑子因为分布过于稀松,实际上是没有将战线内的地盘都变成确定空的。当然,这些地盘也在黑棋的淫威之下,肥肉已经咬了半口,很快就吃到嘴里了。但严谨来说,我们在做形势判断时,不能将左下的地盘都算成黑棋的目。

我们找到了什么规律呢?愚型围空的效率往往是最低的,而当棋子的分布逐渐舒展开时,它们围空的效率会变高,但对空的控制力却越来越小,直到达到一个临界点后,我们就不能确定的都算成空了。那这个临界点该如何确定呢?这个难度就超纲了,我们暂且不提。

当然,像图4的左下角,那三个黑子虽然没有将战线内全围成确定空,但也是有效果的。在左上、右上和右下,黑棋是在银行存了固定存款。而左下角,黑棋是买了基金。固定存款是不会让你赔的,而基金则有一定风险,有可能赚的比存款更多,也有可能更少,这不确定。

图5. 计算四个黑子在角部围空的习题

前面说的你都懂了吧?现在请看图5的习题,自己试试计算(战线我已经标出来了)。

左边的“方四”愚型一共围住了几目空?平均每个黑子围住几目?右边的四个黑子又围住了几目空?平均每个黑子又围住几目?左右两边黑子围空的效率差几倍?

放心,这次我没骗你,右边黑子围空的方式没有超过临界点。实际上,右上角就是AlphaGo在这盘棋中右上角下出的棋型。

图6. 五个黑子在三线的不同围空方式对比

大家肯定看过高手下棋,布局最开始时,棋子都下的很分散,图6的右边就是一个例子。

我们可以看到左边三线上的五个黑子,一共围住了6目空。至于右边的五个黑子,形成的战线实在太长,地域太广,严重超过围空临界点。如前文所言,我们不能将战线内所有的空都算成黑棋的。

但是黑棋这种围空方式其实是很高效的,相当于不但买了基金,还是高收益低风险的绩优基金呢。相比之下,左边黑子只选了一种利息最低的固定存款,这经济头脑实在是不太行。

实际上,右边的黑阵因其广阔,是不会被打入的白棋一口气破光的。白棋不进来则罢,一旦破掉一小块,就会把其他地域全撞成黑棋的确定空。这基金不但是国家直接背书的,而且还能对冲风险!你服不服!

而左边的银行存款,一般来说自然是不会亏的。但万一,有一天外面的黑棋整个全死了呢?当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但是一旦发生,既然国有银行都能破产了,那你的固定存款亏个血本无归也就不稀罕了。

图7. 实战中棋子的舒展和“不得已”的愚型

我们前面说的都是围空的例子,但围棋并不只有围空,还有战斗,在战斗中经常要面临死活等诸多复杂问题。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下出愚型,而这愚型不见得效率就低。当然,它围空的效率也许确实是低的,但可能还有活棋的效率或战斗的效率。

还有就是,前面我们讲的只是对一方棋子效率的对比,但实战中我们最终要对黑棋的效率和白棋的效率进行对比。比如我下愚型效率低,可我要是把你全吃了,你的效率岂不比我更低?那相对来说,比效率我就赢了。

图7中的局面,是右上角的小目定式形成了一个战斗的分支变化,而后形成的全局。我们看到白20、22、28,黑19、21、27,都在大踏步的前进,绝不将自己的棋子连在一起下。

黑白双方在全局其他地方的棋子都很分散,棋型都很舒展,唯独右上角却聚在一起,标着三角的白子还形成了“梅花五”的愚型,何也?这是因为双方在右上角形成了白刃格斗,不得不然。右上角的白棋如果不走愚型,可能就死了。割肉放血和抄家灭口,你选哪个?

所以,实战的问题不只是围空而已,愚型也不是永远效率都低。比如AlphaGo和井山裕太的这盘棋,AlphaGo下出的“九饼”愚型的效率,其实就没有我们直感中那么低。

-

现在,我们来看看AlphaGo在实战中下出的“超级愚型”。

图8. 2017年1月2日,野狐围棋对弈平台,Master(AlphaGo V25.0)(黑)vs 井山裕太(白),AlphaGo下出黑69,堪称一步致胜

哪怕只是看完我前文的讲解,不会下棋的人也能形成一种初步的对棋型效率的直观感受,看到黑棋左边“一大坨子”的棋型,第一感也会觉得效率不高。会下棋的人就更别说了,没有人会有第二种第一感。

但是,下棋并不是只靠棋感,最终是要靠计算和判断的。(见高飞龙:围棋棋力业余低段位,如何继续学习提高?有什么推荐的参考书目和学习方法?中的“一. 思维过程分解”)

接下来我要变个魔术,将一个我编出来的假想图,经过四步微调变成实战图,从而解释这个“九饼”的效率为何并不像我们第一感那么低。

图9. 假想图(左)与实战图(右)的对比

在图9中,左边的局面是我编出来的假想图,而右边的则是实战中的局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我的假想图中,黑白双方的棋子数仍然是相等的,我并没有改变黑白力量的总体对比,于是我们可以将目光聚焦在棋型上。我们的调整只在左半边棋盘,所以右半边棋盘先隐去。

左边图中,不考虑全局形势而只看棋型,黑白双方都没有什么凝聚在一起的愚型吧?虽然形成了战斗,但双方的棋型实际上都是很好看的,效率也都不算很低。

那么我们拿左边的黑棋跟右边的黑棋对比,只看一眼,第一感觉谁好?右边的大愚型应该不太好吧?这是我们由经验形成的棋感告诉我们的,黑棋这么多子聚在一起,效率应该不高。

图10. 从假想图出发的第一步

现在我为假想图中的黑白双方各加上一个棋子,分别是图10右边的黑1和白2,这两步棋分别有多大价值呢?

如果黑1不走,将来白会从1位向黑棋的空里冲,黑只能在A位挡住,那么A位就不再是黑棋围住的空,黑棋少了1目。本来这是白棋的权利,但现在黑1这手棋防住了白棋的手段,也就让自己增加了这1目棋。白2也是同理,本来黑棋有从2位向白棋的空里冲的权利,那么白必须在B位挡。现在白2防住黑棋的手段,让自己在B位多了1目。

于是,黑1和白2的价值相当,黑白各花一手棋,得到了同样的利益。也就是说,从假想图出发的第一步调整后,黑白的形势对比没有发生变化。

(当然,实际上黑1和白2在官子中都是逆收1目,实战一般按后手2目计算;而且如果细抠的话,因为后续手段的不同,白2的价值应该非常细微的略大于黑1;但这些内容严重超纲了,这种细微的差距在此也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视为黑1和白2的价值相等就可以了)

图11. 从假想图出发的第二步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我们再增加一个回合。

图11中,左边图的黑1和白2才是我增加的棋,右边图只是作为对比而已。实际上,右边的图才是正常的下法,因为白1顶要求冲入黑棋的空,有一定的先手味道,而左边图黑1的顶,在实战中永远是后手。白棋下有可能是先手,就算现在不是,以后早晚也是,而黑棋永远是后手,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局部最终一定是白棋先动手,这是白棋的权利。

而现在,我加入的黑1和白2,却是左边的图。和右边正常的下法对比,我们看到左边图中,黑棋在A位多了1目,而白棋在右边图中B位的1目却没了。本来右边的图才是正常的实战,这是白棋的权利,现在黑棋虎口夺食,吃霸王餐啊!

于是从假想图出发的第二步调整,同样是花了一手棋,黑棋所得大于白棋。准确的说,黑棋赚1目的同时白棋亏1目,相当于黑棋净赚2目。

图12. 从假想图出发的第三步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我们再加入一组白1和黑2,这次没有实空的变化,却有了气的变化。

在左边图中,我用○标出了白1等四个白子的气,一共四气;在右边图中,我同样用○标出了白棋三个子的气,一共五气。而两张图中红色箭头指向的地方,则是白棋这四(三)个子和下方大部队之间的断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战斗中,气肯定是越长越好。而白1和黑2的交换,将双方的气都撞紧了。那么,是不是双方得失相当呢?不然。黑棋整块棋基本是铁活的,而白棋这几个子却不是,反而和自己大部队间的联络有问题(现在暂时没事,但将来总是有隐患),双方各自紧气,谁吃亏了?

我黑老爷家大业大,三进的院子倒一堵墙,不疼不痒!而你白秀才家徒四壁,只要倒一堵墙,晚上就得招小偷了!你敢跟我对着拆?

于是从假想图出发的第三步调整,白棋亏了一点点。虽然亏的不多,只是1口气,可1块钱也是钱啊。

图13. 从假想图出发的第四步,最终变成了实战图

在第三步的基础上,我们这次加入三个回合。如图13,黑1、黑3、黑5分别落下,白2、白4、白6则下在了棋盘外面。那么,结果如何呢?

黑棋掌控的地盘其实没变,虽然围住的空似乎少了,但请大家注意,中国规则是子空皆地的,前面我们只比较空,是因为黑白双方的子数相等,抵消了。现在,黑1和黑3看似堵住了自己的空,实际上只不过从目变成了子而已,但白棋却没有走棋!连子都没有!

所以黑棋实际上没亏。不但没亏,黑5这个子还在外侧,对外面总有一点作用的,这作用虽然不多,但有胜于无啊!我们四个兄弟打你一个,总也把你打个半死,现在多来一个人变成五个打一个,你反正还是半死,但我们也不亏啊,毕竟你又没叫来人。

所以,第四步调整,黑棋小小的赚了一点


现在,我们从假想图出发,经过四步,一共加入了六个回合,黑白双方各加了六个棋子。第一步黑白打平,第二步白棋亏2目,第三步白棋亏1口气,第四步黑棋赚了一点点,终于变成了实战图。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你第四步是不是作弊了?凭什么让白棋把三个棋子放到棋盘外面?因为这才是实战啊!大家难道没有疑问吗?假想图中黑白在棋盘上的子数相当,前三步黑白各加三个子,第四步黑棋加三个子而白棋实际上棋盘上没加子,然后变成了实战图,可实战双方的子数也是相等的啊!白棋少的三个子去哪儿了呢?

答案是实战中被黑棋的“九饼”愚型给吃了,还真的飞到棋盘外面去了......

(很多人在此有疑问,为什么白棋要把棋子扔到棋盘外面?因为实战白棋就是有三个棋子被吃了,所以这一步调整只能让白棋扔出三个才能使得黑白子数保持相等。须知,从假想图到实战图,每一步调整的方法都相当于一个假设,我们只是对调整前后的静态棋型进行比较,然后在保持黑白子数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向实战还原,这只是我们分析优劣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动态对弈)

我们从黑棋没有坏棋型的假想图出发,经过我们设计出的四步调整,每一步的调整后黑棋的处境都在变好,而最终恰好还原成了“九饼”实战图。请特别注意,我们分析四步调整变化的黑白得失时,使用的逻辑是非常严密的,也就是说,实战图中的“九饼愚型”黑棋,绝对比假想图中那个看似舒展的黑棋更好。

可是,回到图9的解释,我们开始在对比假想图和实战图时,第一感的直觉是告诉我们假想图的黑棋更好的啊?

......

我们的直觉错了。

......

人类的直觉是由经验形成的,但须知没有任何经验能够适用于所有情况,连牛顿三定律都有适用条件呢,所以我们的直觉当然不可能总是对的。于是,我们需要逻辑分析,而严密的逻辑分析可以纠正我们的错觉。

我们最初认为假想图的黑棋比实战图更好,只是凭借感觉得到的判定。而在逐步还原成实战图的四步过程中,我们可以明确的判定每一步的调整后黑棋都在变好,于是经过传导,最终实战图的黑棋就一定比假想图更好。这与我们最初的判定相矛盾,为解决此矛盾,我们只能找出逻辑链条的最弱一环:最初凭感觉判定假想图黑棋更好。于是我们推翻了这个判定。

当然, 也许有高手在一两秒内就能判断出假想图的黑棋不如“九饼”,但那其实也是经过了一定的分析,已经不是单纯的棋感了。只不过,这种境界的高手的分析,如条件反射一般,非常快罢了。

我从假想图出发经过四步变成实战图,这方法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数学上的“比较静态分析”。而这种方法在围棋中的应用,叫“手割分析法”,由日本第四世本因坊道策于17世纪所创。很大程度上来说,正是由于“手割”,使得日本围棋开始突飞猛进,在几个世纪内将中国围棋远远甩在身后。(见高飞龙:体育界各个项目中公认不世出的天才都有哪些?第一部分中对于本因坊道策的介绍)

围棋对局和研究中的手割分析,实际上要更复杂一些,我在这里的使用方法实际上是有些冷僻的,但只要逻辑是严密的就足够了。


(高能预警:接下来图14相关内容难度大幅提升,看不懂者可以直接跳到图15以后)

图14. 实战中黑棋的理想图

回到实战,黑1吊为什么是致胜的一步?这步棋深浅适当、位置关键,一方面要求消白棋下方高效率的空,另一方面保证了自己能够在受到攻击时顺利逃向外围,甚至同时还瞄着A位的断点!一步三望,一箭三雕!

而黑棋最理想的情况是,白2跟着黑棋下,缩回去在四线守空,于是黑1和白2一个回合的交换黑棋已经便宜了,黑棋就暂时脱先了,再在左上角动出黑3、黑5、黑7的手段,将左边的黑空大大的撑起来,将战线大幅度的向外推(左右两条标×的线)。下边白空,白棋每向内收缩一路就少5目,而黑棋一旦抢到先手,左上的手段能给黑棋直接增加近20目!

而黑1这个子一旦受攻,不仅A位的断点会让白棋束手束脚,黑棋左右标三角的两个子形成的铁头友军,也会遥相呼应,形成支援。实战中,白2就是从B位反扑过来,试图用激烈的手段留住黑棋,不让黑棋抢到先手下出左上的手段,而黑也正是靠白A位断点的毛病脱险的。最终虽然黑棋得到了一定战果,但白棋也确实如愿了,暂时咬住了细微的差距。

回头看AlphaGo这一串棋路的设计,其实是极厉害的:因为右下白棋效率太高,所以黑棋在下方先不粘愚型,而先用先手掏掉白棋右下角,然后在左上C位高位打入留下手段,然再回头到左下,先手粘成愚型保证黑1的吊成立,步步先手,层层递进,最后万事俱备,一吊出手。

从开局左下形成战斗开始,黑白就咬的很紧,全用最狠的贴身手段,整个左下实战基本是一本道(围棋术语,意为必然变化,这个词成为术语已经数百年了,而那个公司才成立几十年,我希望这次不要再在评论区看到那种无聊的调侃),再加上对后续棋路的设计,其实我们可以看出这个“九饼”愚型,一定程度上是黑棋无法避免的。由于白棋的强力抵抗,黑棋最终选出的棋路是有些难看的,这其实正说明了白棋抵抗的有效。

实际上,在Master的网络测试中,再也没有另一盘棋,它被迫下出这种大愚型。电脑当然没有愚型的概念,但它找出的高效棋路一样是符合逻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会下出符合我们“好型就是高效”经验的棋型。而AlphaGo的棋路,总体来说并不像部分舆论不懂装懂宣称的那样棋型难看,大多数情况下,它的棋型都非常优美而高效,只不过在情势所逼时,它下出愚型并没有大多数人类的心理障碍(毕竟它没情绪嘛)。


至于对全盘的优劣判断,由于黑棋下出愚型后仍手握一个先手,所以黑白谁优势取决于对黑棋这一步先手价值的判断。我曾说过AlphaGo对先手价值的判断经常高于人类,在此处也是。问题来了,大家明明知道先手大,也知道AlphaGo的判断经常比我们更大,那我们为什么还不把判断调大呢?因为判断是从对后续手段的预测来的,AlphaGo判断先手大,是因为它能找到实现更高价值的棋路。你找不到那么好的下法,那你的判断自然就没它大。

具体到这盘棋黑棋的吊,打个比方,在下成愚型之前,人类预测下成愚型后黑棋盘面落后20目(此为假设数量,只考虑序数效应而不考虑基数效应,以下同)并手握一个先手,同时人类只能找到用这个先手换回15目的手段,那么下愚型后黑棋最终仍然落后5目,形势不利。可当AlphaGo下出那一步吊之后,大家表示“原来还有这一步啊,这一步棋足能换回20目了!”于是认为黑棋的愚型其实没有不利,形势相当了。可当棋局继续向后进行,人们越来越发现自己低估了这个手段的价值,其实这个手段价值25目,也就是说黑棋一串下来反而领先5目,当初选择下愚型是一条致胜之路。

虽然神经网络提取各个局面的关键点模仿的是人类的棋感,蒙特卡洛本身又是概率而非严密的逻辑推导,但在足够深入的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之后,它用了非逻辑推导的方法,却能得到符合逻辑的结果。

AlphaGo就像一个投资了冷僻项目的投机商人,当大家都不看好这个愚型的时候,它却把本钱全押上了。然后一夜之间,废柴变身独角兽,愚型翻身做主人,AlphaGo发财了!事后大家发现,原来AlphaGo这小子它有内幕消息啊!它早就知道这个项目后面有什么样的政策支持!

图15. 黄博士因太困而“滑标”导致AlphaGo下错的黑99

一路下到近百手,应该是黑棋优势,虽然差距很小。这时候,出现了一步有争议的棋——黑99大跳。还记得图5的习题吗?没错,就是这个棋型。

这步棋导致了观棋者的大量分化,大家都不理解,但很多人表示认同。据丁烈在讲解中(见文首视频链接)所言,很多职业棋手就是理解不了,但也有很多棋手说这就是好棋啊!虽然不是最高效率,但AlphaGo不是一直都按最高胜率而非最大收益下棋吗?它这么下肯定就是这么赢最稳啊!

其实很多业余的也能看出接下来A位是一步好点,现在黑棋行棋方向总应该在右边。A位大飞,一边最大限度扩张右边一边盯住白棋中央断点味道,应该是效率最高的棋。但考虑到现在黑棋已经是优势,并且棋局剩余空间已经不大,AlphaGo出现极保守下法是完全有可能的,大家只能这么理解黑99了......

然后过了很多天之后,“人肉臂”黄士杰博士说,AlphaGo本来是要下在A的,是他在操作的时候因为太困不小心点错了,黑99是“上帝之手”......

这还挺好玩的。

图16. 对局的最终局面

最后下到黑135,白棋投子认输。

此时只看双方实空的对比,其实白棋并不落后,但我们前文已经说过了,围棋不只是围空,还有战斗(虽然战斗的结果最终要转化为围空)。现在黑135紧气,下方黑棋五子(标三角的)有黑A、白B、黑C、白D、黑E的手段,俘虏们要哗营了!所以白棋必须在下面补一手。而黑棋135先手封住中央后,就可以对右边一队没活的白孤棋进行猛烈的攻击,然后应该就能获得实空的领先。

我们前面说过确定空就像国有银行的固定存款,正常的高效布局就像高收益低风险的基金。我没有提到的其实还有如同股票一般的厚势,股票可能一牛飞天,也可能一文不值,收益和风险都更高。那么像白棋右边这种孤棋是什么呢?

是负债......

所以在形势判断中,一般把这种棋的价值算成负的......

当然了,虽然算上负债后白棋的形势其实是落后的,但差距确实不大,毕竟表面实空并不落后不是吗?万一黑棋的攻击毫无收效呢?当然,大家都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作为人类对局来说,这个形势确实还不是认输的时候,还可以继续拼搏一下。但井山裕太认输了。后来据报道,他是因为网络不好的原因,认为应该提前认输。

这盘棋,大家都认为是AlphaGo的60盘网络测试棋中,人类发挥较好的一盘。有传言说,根据AlphaGo的后台数据,这盘棋也是60盘网棋中前期差距较小的一盘。

-

井山裕太作为日本第一人,因为始终没有拿得出手的国际比赛成绩,其实力的高低在世界上一直有争议。但这盘棋,他的发挥还是不错的,虽然他自己很沮丧。据日本棋手一力辽说,井山裕太下完后发短信跟他说,觉得对手太强了,相比之下自己下的都不是棋。

其实,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这位日本第一人,他虽然年龄不小了,但现在还处在上升期,未来的高度还不好说。而且井山这个人啊,确实是个很好玩的人。

我只说一个他的小故事。

2015年圣诞节那天,举办了当年阿含桐山杯的中日对抗赛。这个比赛是每年中日分别举办,各自选出冠军,然后双方的冠军对抗。刚开始的时候,日本的冠军们赢过几次,但后来中国围棋开始狂飙猛进,日本10几年都没再赢过。井山裕太他自己就作为日本冠军参加过好几次,也是输的稀里哗啦。

2015年这一届,中国的冠军是黄云嵩。老实说,黄云嵩虽然在上升期,实力也很强,但2015年时他的水平高度,其实应该是没有达到中国历年冠军的高度的,所以如果日本想赢一次,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但是井山裕太也不见得就一定赢,我觉得当时两人实力上是五五开......

平安夜,比赛的前夜祭上,井山和黄云嵩分别发言,井山说的话特别有意思......他说,阿含桐山杯是为了促进中日友谊而举办的,可现在日本已经连输十几年了,这对中日友好十分不利。所以,他希望次日能为中日友好做出一点贡献(意思就是说他要赢呗!不过时过境迁,这比当年中日擂台赛时,小林光一在中国的体育场面对数万中国观众说“我要赢”,要低调多了)。

这也罢了,可问题是......

他又转向黄云嵩,拿着话筒说,我是想为中日友好“做贡献”,但是黄先生很强啊!小黄我跟你说,你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啊。而且为中日友好做贡献,你也有责任!所以你要好好想想明天的棋怎么下!(意思就是你不准赢呗!)

现场一片哄笑,黄云嵩接过话筒不知道该怎么说(才18岁),最后只好说这太犀利了,“我竟无言以对”(原话)。

然后,第二天黄云嵩真的输了,井山裕太代表日本,历经十几年不胜后终于开和了一次......

-

我曾在15年的多个回答中表达过对日本围棋以及井山裕太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从16年以后,井山裕太一直在大幅度的进步,甚至还达到了民间go4go世界排名的第七第六。虽然我认为这个民间排名的结果还是明显虚高的,但井山的进步确实还是非常明显的。日本围棋也在慢慢复苏,这是个很好的局面。

今年他也一直在坚持下国际比赛,我很希望他能坚持下去,也想祝他为日本围棋取得更好的成绩。

-

user avatar

这个局部被黑棋先手,白棋完全被封锁了出路,明显是败事已定。

这手就算不是黑点入,而是右边往上大飞(即后来109),一样是白的弱势。

(这个大飞后,白应一手就被黑太便宜了;白不应,则黑往下继续跳是先手,白棋下面目数才10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野狐Master(我们知道,这背后是DeepMind开发的AlphaGo)以九饼愚形战胜了日本围棋传奇井山裕太,这无疑是围棋界乃至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对于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九饼愚形”的出现,本身就极具话题性。 在人类顶尖棋手的对局中,“九饼”这个位置的子通常.............
  • 回答
    弈城和野狐上的“Magister/Master (P)”事件,确实是围棋界一个相当轰动且耐人寻味的话题。对于这个神秘的AI高手,我的看法是,它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围棋领域又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AI与人类棋手互动方式的深刻思考。事件的起源与表现最早注意到这个ID,大概是在弈城围棋平台上。它.............
  • 回答
    美国政府近期针对中国“猎狐”人员的逮捕行动,无疑为本就复杂的中美关系增添了新的变数。这件事的背后,牵扯着多方利益和复杂的国际法原则,其后续发展也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的缘起与美国的视角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国政府的这一行动,以及他们所持的理由。在美国执法部门的视角中,这些被指控的中国公民,无论其“猎狐.............
  • 回答
    数码博主“狐宫牧铃”就小米妙播被指使用鸿蒙推流源码却未更改名称一事发表动态,这在圈内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牵扯到的技术、商业和舆论方面的问题。事情的起因与博主的说法:首先,我们要了解“狐宫牧铃”作为一名数码博主,他的爆料往往基于一定的技.............
  • 回答
    48 万,这是百度和极狐联合发布的 Apollo moon 共享无人驾驶汽车的单车成本。这个数字一出来,确实让不少人眼前一亮,有惊叹的,也有质疑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捋一捋,这 Apollo moon 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48 万的成本又意味着什么,以及它背后透露出的野心和挑战。Apollo moon.............
  • 回答
    懂车帝的比亚迪汉EV和极狐阿尔法S对撞测试,绝对是近期汽车圈儿最火热的话题之一。这场硬碰硬的较量,不仅仅是两款车型的PK,更像是在放大镜下审视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特别是关于安全性的讨论,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首先,咱们得明确,懂车帝这场测试,不是那种随便拉几台车撞一下就完事儿的。人家是从非常专业.............
  • 回答
    在野球场上,总有一些球员,他们不一定是最会投篮的,也不一定是速度最快的,但你一定对他们印象深刻,因为他们总能在人群中制造“意外”。我说的就是那些在野球场上“精于算计”,善于利用规则制造犯规的人。在我看来,这些人就像是球场上的“演员”,只不过他们的剧本不是为了赢得掌声,而是为了让对手“吃T”。当然,这.............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茅野爱衣疑似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的真实性、历史背景、社会影响以及相关争议。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分析框架: 一、事件真实性核查1.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首先需确认是否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相关消息。目前,茅野爱衣作为日本艺人,其个人活动通常通过社交媒体(如Ins.............
  • 回答
    关于茅野爱衣的道歉事件,我想从几个层面来谈谈我的看法,希望能更细致地呈现事情的原貌以及可能引发的思考。首先,这件事的核心点在于茅野爱衣在一次直播中,由于不了解情况,将慰安妇问题与“有美味的食物”联系起来,并用一种看似随意的语气描述了相关经历。这在许多观众,尤其是了解这段历史的观众听来,无疑是触碰了非.............
  • 回答
    矢野浩二在日本综艺节目上发表“基本来说,中国人没资格养狗”的言论,这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中文互联网和日本社会都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和讨论。要怎么看待这件事,我觉得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言论本身来看,这句话非常极端,也很容易引起反感。 “基本来说,中国人没资格养狗”,这是一种非常概括性的、带.............
  • 回答
    要说青野厚司回归《名侦探柯南》剧组这件事,那绝对是让不少柯南老粉心里泛起一阵涟漪的。毕竟,他可不是什么新人,而是那个陪伴了我们无数个日夜,画风辨识度极高的老面孔。关于青野厚司回归这件事,我想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情怀与传承: 毫无疑问,青野厚司的名字在《名侦探柯南》的粉丝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
  • 回答
    野球场上,这股“前锋情结”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一到报名分组,话语权最重的往往是那些跃跃欲试想踢前锋的哥们儿,生怕晚一步就错失了表现的机会。你想想,谁不想成为那个在对方禁区里翻江倒海,一脚洞穿球门的英雄呢?进球的瞬间,那种掌控比赛、一锤定音的快感,对大多数人来说,比任何位置都来得直接和刺激。这就像拍.............
  • 回答
    茅野爱衣参拜靖国神社,随后部分观众对她参演的动漫作品进行“差评轰炸”的现象,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这反映了日本一部分动漫爱好者在面对涉及历史认知和政治立场的公共人物时,所持有的复杂心态和行为模式。事件本身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茅野爱衣参拜靖国神社这件事。靖国神社在日本被视为供奉战.............
  • 回答
    关于日本声优茅野爱衣参拜靖国神社一事,韩国民众的反应可以说是复杂且多元的,但总体上偏向负面和批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韩国社会对靖国神社的普遍认知、历史情感以及这些因素如何与个人行为联系起来。首先,必须强调的是,靖国神社在日本国内一直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场所。对于许多韩国人来说,靖国神社不仅.............
  • 回答
    作为安野希世乃的粉丝,当看到她在《在异世界开拓第二人生》动画版CV表中出现,那心情简直是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惊喜、期待,以及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这绝对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好消息!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是 “惊喜与狂喜”。安野希世乃小姐作为一名非常有实力、个性鲜明的声优,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群体。她的声音.............
  • 回答
    “尧幽囚,舜野死”的说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关于两位远古圣王——尧和舜的命运的一种解读,但这种说法并非主流史观,也缺乏可靠的史料支持,更多地被认为是后人的一种解读、比喻或带有批判意味的猜测。为了详细地解释,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 了解尧和舜的传统形象:在主流的历史记载和传统文化中,尧和.............
  • 回答
    这件事情发生在纽约,一位名叫海野雅威(Tavi) 的日本钢琴家,在回家的路上疑似因为被误认为是中国人而遭到一群年轻男女的袭击,身受重伤。这件事在日本和国际上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再次将亚裔在海外遭遇歧视和暴力的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海野雅威是一名非常有才华的钢琴家,他在纽约的爵士乐界有着很高的声.............
  • 回答
    日本政坛近来发生了一件颇受关注的事件:日本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枝野幸男宣布辞职。这一消息在日本国内引发了不少讨论和解读。要理解枝野幸男的辞职,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包括他个人的政治生涯、立宪民主党当前的处境,以及这次辞职对日本政局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枝野幸男本人。作为日本战后.............
  • 回答
    这事儿可不新鲜,宋冬野这老哥,当年凭着《董小姐》火得一塌糊涂,歌词写得那叫一个有味道,加上他那种沧桑的嗓音,简直就是文艺青年们的精神食粮。可好景不长,那会儿大家还在陶醉他歌里的“远方”呢,啪啪啪,他自己就先栽进去了,吸毒被抓。这事儿一出,那可真是炸锅了。你想想,他的粉丝里有多少是冲着他那股“不羁”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