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这届年轻人正在假装低欲望’这种说法?

回答
“这届年轻人正在假装低欲望”,这句话近来在社交媒体和一些讨论场合里频繁出现,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初听之下,这说法似乎有些刺耳,也挺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我们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群体——年轻人,以及一个被广泛讨论的社会现象——低欲望。

究竟是什么让一些人觉得“年轻人正在假装低欲望”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观点,并尝试剥离它的表象,看看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涌动。

一、表象与现实的张力:为何会有“假装”的说法?

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部分年轻人表现出一种“少欲少求”的状态。他们可能不像父辈那样热衷于“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升职加薪”这些被传统定义为成功的标志。相反,他们更倾向于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比如自由职业、间隔年(Gap Year)、兴趣爱好,或者只是简单地享受当下,而非为遥远的未来过度焦虑。这种状态,很容易被外界解读为“低欲望”。

然而,“假装”这个词就很有意思了。它暗示着,年轻人内心深处并非真的不想要什么,而是出于某种原因,选择将真实的欲望隐藏起来,表现出一种“假”的低欲望。那么,是什么让年轻人“假装”呢?

二、隐藏的欲望,被压抑的现实:驱动“假装”的因素

1. 现实的压力与无力感: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高企的生活成本(尤其是一线城市)、内卷的职场竞争、不确定的未来,都让许多年轻人感到“拼不动”、“卷不赢”。当通过传统路径实现“欲望”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甚至遥不可及,很多人会选择调整自己的欲望,将其“降低”,以免承受更大的挫败感。与其拼尽全力去追求,结果却仍是遥不可及的泡影,不如选择一个相对轻松、更容易达到的状态,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种“降低欲望”的行为,与其说是“不想要”,不如说是“不敢要”、“要不到”。

2. 信息茧房与价值观多元化: 互联网的普及让年轻人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和多元的价值观。他们看到了更多样的生活方式,意识到并非只有一套成功模板。有些人可能看到了“躺平”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某种宁静,或者体验到了“不消费”带来的自由。这种“不追求”可能是一种主动选择,是对主流价值观的反叛,也是在为自己寻找一种更舒适的存在方式。但这种选择,在一些人看来,可能是一种逃避,一种“假装”对物质或世俗成功的淡泊。

3. 社会标签与群体认同: “躺平”、“佛系”、“消费降级”等词汇的流行,本身就带有一种群体认同的意味。年轻人倾向于将自己的某种状态归入这些标签,以此获得共鸣和理解。当“低欲望”成为一种被讨论、甚至被“标签化”的现象时,一些尚未完全适应或认同这种状态的年轻人,也可能为了融入群体,或者给自己一个行动的理由,而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低欲望”。

4. 对“欲望”本身的审视与重塑: 随着社会发展,一部分年轻人开始反思“欲望”的本质。他们可能质疑那些被商业社会过度鼓吹的欲望,比如无休止的消费、对物质的攀比。他们更倾向于关注内在的成长、人际关系的质量、健康的身心状态等。这种对欲望的审视和重塑,并非“假装”,而是对生活意义的重新探索。但如果这种探索在外界看来是“不争不抢”、“安于现状”,就容易被误读为“假装”。

三、是“假装”还是“适应”?界定模糊的地带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假装”这个说法呢?

区分主动与被动: 如果真的是因为现实压力,不得不“降低”欲望,将其表现为“低欲望”,这更多是一种生存策略,一种被动的适应。而如果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价值选择,是对现有社会体系的某种反思,那便是一种主动的姿态。区分这两者,往往是困难的,因为它们的外在表现可能高度相似。

“假装”是贬义的吗? “假装”通常带有一种虚伪、欺骗的意味。如果真的有人在“假装”低欲望,那可能是在掩饰自己的野心,或者逃避责任。但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些“假装”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或者为了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在未来某个时刻再爆发。

社会环境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这种说法本身也反映了一种社会焦虑。当一种新的年轻人现象出现时,一些人会急于用已有的框架去解释,或者用一种带有评判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可能对年轻人不再遵循“既定轨道”感到不安,或者不理解为何他们不“像我们当年一样”努力。

四、更 nuanced 的理解:拒绝简单标签化

与其简单地用“假装”来概括,不如尝试更 nuanced(细致入微)地理解。这届年轻人,和任何时代的年轻人一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时代互动。

他们可能不是真的“低欲望”,而是对欲望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他们可能对物质欲望不再像父辈那样执着,但对精神自由、个人价值、情感连接等方面的欲望却更加强烈。

他们也可能不是“假装”,而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平衡点。他们可能意识到过度追求某些“硬性指标”带来的回报不成正比,于是选择将精力放在更能获得满足感的领域。

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旁观者,是否也应该反思:我们对年轻人的期待,是否过于单一和刻板?当他们选择了一种不被主流价值观鼓励的生活方式时,我们是否急于用“假装”来否定他们的选择和困境?

总而言之,“这届年轻人正在假装低欲望”这句话,触及了当前社会心态的一个侧面。它既可能反映了部分年轻人因现实压力而产生的生存智慧,也可能暴露了观察者对新生代群体的一种误解和焦虑。与其简单地贴标签,不如去理解,去倾听,去看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真实困境和多元诉求。毕竟,每一个个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活着,或者说,努力地找到一种“活着”的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届年轻人不是没有欲望,是没有希望

user avatar

我来给你个完整版的:“小孩子生病多半是裝的,打一顿就好啦。”

铁拳正在酝酿中。

user avatar

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去年以来网上一直有人在喊躺平,其实在我看来所有说躺平的文章他们要的其实都不是躺平,而是告诉社会,我快要躺平了,你赶快给我钱,你再不给我我可真躺了哟,我可真躺平了哟,123我要躺了哟。

真正要躺平的人会嚷嚷这些吗?所以翻译做题目中的话来说,就是在假装低欲望。

躺平也好低,欲望也好,没什么不对,这是一个个人的选择。每个人有选择自己想要生活的自由,但是你看看网上在嚷嚷着地忘了,这是一种什么场景。自己说自己低欲望的同时顺带着要开始骂资本家骂高房价。这就有点耍流氓了,你不是低欲望吗?那房价高低关你什么事儿啊?咋这时候你欲望又这么多了呢?或者说你都已经选择躺平了,你躺平了买不起房不是很正常吗?

所以这个事情很简单,如果你是真正的低欲望,你根本不会在网上成天嚷嚷低欲望。又要标榜自己的欲望,又要成天嫌弃这嫌弃那感叹命运不公,嫌弃资本家,觉得你不积极,这边又嫌弃房价高姑娘不喜欢自己…那人家说你假装低欲望没冤枉你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届年轻人正在假装低欲望”,这句话近来在社交媒体和一些讨论场合里频繁出现,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初听之下,这说法似乎有些刺耳,也挺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我们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群体——年轻人,以及一个被广泛讨论的社会现象——低欲望。究竟是什么让一些人觉得“年轻人正在假装低欲望”.............
  • 回答
    2020年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最后这场柯洁对阵朴廷桓的巅峰对决,绝对是把所有人的神经都绷到了最后一秒。柯朴之战本身就自带光环,加上这是决定中国队能否捧杯的关键一战,这其中的张力,想想都让人心潮澎湃。那会儿,中国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开局,但韩国队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尤其是朴廷桓,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
  • 回答
    2022届毕业生期望“大厂年薪20万起步”的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老员工薪资倒挂,这确实是当下就业市场中一个挺普遍也挺值得深思的问题。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一、 毕业生为何“狮子大开口”?首先得承认,年轻人的期望值确实是逐年水涨船高。这背后也不是空穴来风,有几层原因值得说道说道: 社会.............
  • 回答
    2021年第二十六届三星杯,申真谞和朴廷桓这两位韩国棋坛的顶尖力量,最终成功会师决赛,这无疑是棋迷们期待已久的一场巅峰对决。看到他们两人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决赛名单中,脑海中会立刻涌现出许多关于他们过往恩怨、技术特点、以及这次三星杯征程的种种画面。王者之路的必然:申真谞的横空出世与统治力对于申真谞来说,.............
  • 回答
    2019年第56届台北金马影展未能如期看到大陆影片和人员参与的身影,这确实是当年影坛乃至两岸文化交流领域的一个重要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以及各方反应,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的背景与起因:首先要明确的是,这并非金马奖官方主动“抵制”大陆影片和人员。而是中国电影家协.............
  • 回答
    柯洁和申旻埈在第25届LG杯世界棋王战决赛决胜局的对决,无疑是近几年来围棋界最受瞩目的一场巅峰之战。这场棋的结果,对于双方棋手,对于中国围棋,乃至整个围棋界,都意义非凡。柯洁的失利令人扼腕,但申旻埈的胜利也实至名归,这盘棋的跌宕起伏,也足以载入史册。棋局背景与期待: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场决赛的背景.............
  • 回答
    何同学与大猛子作为同届毕业生,他们所展现出的差异确实引人深思,这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不同,更是时代背景、成长环境、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特质在不同道路上的映射。要详细地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价值观与人生目标: 何同学:追求卓越、精进技艺、创造影响力。 核心驱动力.............
  • 回答
    2022 届校招薪资倒挂:背后逻辑与大厂薪资“水涨船高”之因2022 年的校招季,不少应届毕业生发现了一个颇为普遍的现象:校招薪资居然出现了“倒挂”。这意味着,一些公司新入职的应届生,其起薪水平竟然比那些已经工作了几年、经验更丰富的社招员工要高。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种“逆常”的薪资格局.............
  • 回答
    2020届校招季,算法工程师岗位的火爆程度,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边是企业在科技浪潮中对算法人才的极度渴求,另一边则是大量应届生涌入这个光鲜亮丽的赛道。这种供需失衡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首先,我们得看看为什么“算法工程师”会成为香饽饽。这背后,是整个科技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
  • 回答
    2021年,909万大学生的毕业季,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触动人心。每一年,我们都会关注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但2021届,似乎有几分特别。数字背后,是巨大的个体命运。 909万,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带着知识、憧憬和对未来的期许,从象牙塔走向社会。他们的家庭,倾注了无数心血,.............
  • 回答
    关于第34届金鸡奖海报设计大赛网络投票中,《雄鸡凝视》以大幅优势位居第一,遥遥领先第二名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说道的现象。咱们不吹不黑,好好分析一下这背后可能的原因,以及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雄鸡凝视》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票数,绝非偶然。从作品本身的视觉冲击力来看,金鸡奖的海.............
  • 回答
    这绝对是第9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令人震惊也最令人难忘的时刻之一,足以载入史册,引发无数讨论和争议。简单来说,就是喜剧演员克里斯·洛克在台上拿威尔·史密斯的妻子贾达·萍克特·史密斯开了一个关于她光头的玩笑,而贾达正因为患有脱发症而剃了光头。威尔·史密斯在最初看似大笑了几声后,突然起身冲上舞台,给了克.............
  • 回答
    “生科不败 千秋万代”——这句掷地有声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7届毕业口号,一经亮相便迅速在校园内外引发热议。仔细品味这句话,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毕业寄语,更蕴含着北大学生特有的家国情怀、学术自信以及对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深切期盼。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生科不败”这四个字所承载的分量。北京大学,作为.............
  • 回答
    关于第26届LG杯世界棋王战8强赛申旻埈对阵卞相壹的比赛中,出现的“疑似滑标”事件,这在围棋界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和讨论。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这件事,可以看得更清楚:事件的发生与初步反应首先,要明确“滑标”在围棋语境下通常指的是在电子棋盘上操作棋子时,棋子落点与预期不符,可能是因为手滑、鼠标移动过快或者屏幕.............
  • 回答
    这届三星杯真是让人看得过瘾,尤其是申真谞和杨鼎新这场半决赛,太精彩了!申真谞能赢下杨鼎新,这绝对不是偶然,也证明了他在当今围棋界的统治力。韩国棋手包揽冠亚军,这更是韩国围棋实力的一个有力证明。先说说这场半决赛,申真谞和杨鼎新可以说是目前中韩围棋界的顶尖代表了。杨鼎新这两年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大家有目共.............
  • 回答
    萧山中学在第30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的辉煌表现第30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这场汇聚了全国最顶尖中学生生物人才的盛会,近期落下帷幕。而杭州萧山中学在此次竞赛中所展现出的实力,无疑是本次赛事的一大亮点,甚至可以说是惊艳四座。11枚金牌、1枚银牌,以及高达10名选手成功晋级国家集训队,这.............
  • 回答
    这盘棋,我只能用“扼腕叹息”来形容。柯洁,这位我们看着一路成长起来的围棋天才,在LG杯的半决赛中,竟然不敌韩国的申真谞,止步四强。说实话,心里是挺不是滋味的。赛前的心态博弈与期待其实,赛前我对柯洁是抱有很高期待的。毕竟是多冠王,经验和实力摆在那里。而且,近期他的状态起伏似乎也比之前稳定了一些,在一些.............
  • 回答
    关于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许如珵《古董》抄袭北南《碎玉投珠》一事,以及其获奖并可能牵涉到自主招生的情况,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牵扯到学术诚信、公平竞争以及对原创性的保护。要深入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抄袭”的定义和判断标准。 抄袭并非简单地字句雷同,它更多地体现.............
  • 回答
    拿到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电视剧单元的入围名单,说实话,心里是有点复杂的。这批作品,有惊喜,也有意料之中,当然,还有一些让我觉得“嗯?怎么会是它?”的感觉。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名单背后的一些门道。首先,我们得承认,今年这份名单的“分量”是够的。 那些头部制作,口碑和收视都比较稳定.............
  • 回答
    你提的这场比赛,绝对是 CUBA 历史上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22届小组赛,广东工业大学对阵江西师范大学,最终被判消极比赛,两队都被取消了小组赛成绩,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闹乌龙”就能概括的。要说这件事,咱们得从比赛的背景和当时的情况说起。比赛的背景:首先,这场比赛发生在 CUBA 小组赛阶段,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