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经济“落后”,跟通常意义上认知的“落后”并不是一回事。
当年改革开放之初,曾经流传一句话,“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那要是当年中国有两个省,一个叫“原子弹省”一个叫“茶叶蛋省”,你能说原子弹省因为产值低,就比茶叶蛋省落后?
东北地区的主要产业,比如能源、化工、汽车、机械等等,放到今天的大学里,绝大多数都是劝退专业。但只要不是杠精都知道,这些专业之所“劝退”,不是因为他们不重要,也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技术含量,而是因为他们的收入低。实际上,如果从行业角度来看,东北地区有很多企业放在全世界不说是数一数二,至少也是行业里不能忽视的巨头。
东北的这个经济规模和技术需求,其实完全能撑得起十几所985、211院校。反倒是江浙、福建、广东等地区,在2000年初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靠给国外品牌代工或者是直接的外贸挣的钱。这些地区虽然经济更发达,但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却还真的不算高——很多企业在遇到技术难题的时候,想的不是攻关研发,而是直接买国外的设备进来。这样一来,当时他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真的没那么高。现在如果广东没有大疆、华为这些企业,还是靠出口电子表、五金这些东西挣钱,那广东的高等教育也还是搞不起来
像我认识的某个温州朋友,他也跟我说过,在2000年初的时候,他们的家族之所以能富起来,就是因为敢闯。他们不但去欧美做生意,甚至还去非洲那些战乱国家。当然,他们挣钱也的确冒了很大的风险,但他们当时卖得东西主要是鞋服、箱包这些。当时你只要敢闯,你也能挣到钱。这真不算是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
最近十几年,因为各种原因,一些品牌对研发也越来越重视。跟东北地区相比,江浙、广东地区的优势在于,它们的产学研融合搞得很好,很多热门专业可以直接对接市场,变现能力也很好,这就进一步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因为这些地区互联网、外贸、消费品等领域发达、从业者收入更高,就说互联网是“先进”的,车床、飞机、建筑、造船、汽车、石化等这些行业是“落后”的,那就真的是强词夺理了。
跟东北地区比起来,青甘新西宁这几个西北省份才是通常意义上的“落后”。这些地区优质企业比较少,也缺乏高技术产业,所以西北地区在经济较差的同时,教育条件也相对比较一般,类似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这种211,在很多企业甚至默认不被当做211看待。
打个比方,
东北是个父母一辈在帝都二环留下栋老破小,自己在科研院干活的年轻人,月薪1万左右,但孩子能上好学校父母住院也方便。
而很多经济数字好的省份,是在文化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月薪2万的北漂,工资更高。但是收入要留很大比例攒首付,孩子只能读五环外的小学。
因为导致经济问题的原因和教育资源强的原因不是一样的呗。
为什么东北的教育资源强,高校多。很简单,因为这些高校都不是现在建的,建这些高校的年代,东北经济在全国算好的,而且这些高校多少当年都有一定的军工考虑,而东北建国以后是重工业基础最好的区域,所以那个时候在这个区域建高校也是正常考虑。
而现在东北的经济不好,主要原因是我们国家已经过了那个靠重工业、资源和基建拉动经济发展的年代,经济的重心向南移了,互联网、服务、消费、高科技 啥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重心移到了珠三角和长三角,东北经济不转型当然有困难。
当然,你所谓的教育资源强,要看你怎么比,你所谓比很多南方省份强是因为东北有三个省。你去和南方一个省比那当然强了。比如985学校,全国一共39个,北京、上海就占掉了小一半了。除去边疆的省份,其他省一个省平均也就一所差不多,东北3个省有4所,也属于正常。211全国100所,除掉北京上海,三个省11所,其实也属于正常范围。并没有格外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