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剑桥五杰”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信徒吗?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信仰?

回答
“剑桥五杰”(The Cambridge Five)是否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信徒”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他们的动机和信仰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问题,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和社会学家们争论不休的焦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以及他们所处的具体环境。

谁是“剑桥五杰”?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他们:这五个人都是出身于英国精英阶层的知识分子,在剑桥大学读书期间被苏联的情报机构招募,成为苏联的间谍。他们分别是:

金·菲尔比(Kim Philby):情报官员,被认为是五人中最高级别的间谍,最终叛逃苏联。
唐纳德·麦克莱恩(Donald Maclean):外交官,在英国外交部担任重要职务。
盖伊·伯吉斯(Guy Burgess):广播员和外交官,性格张扬,生活混乱。
安东尼·布朗特(Anthony Blunt):艺术评论家和历史学家,皇家收藏的艺术总监。
约翰·凯恩克罗斯(John Cairncross):政府公务员,在情报部门和内阁办公室工作。

他们为何会有如此信仰?

他们的“信仰”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并且在不同时期可能有所侧重。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解读角度:

1. 理想主义与对资本主义的幻灭:

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原因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欧洲正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动荡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在经历了大萧条的重创,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与此同时,苏联在布尔什维克革命后,尽管面临巨大的内部斗争和外部压力,但却对外宣传着一个旨在消除剥削、实现平等的理想社会。

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许多出身于相对优越家庭的年轻人,目睹了他们父辈和那个社会体制所带来的不公和痛苦。他们可能看到工人阶级的困境、殖民主义的残酷,以及民主国家在应对经济危机时的无能为力。
对苏联的 utopian 愿景: 对于这些知识分子来说,苏联提供了一种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叙事。它承诺一个没有阶级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一个由理性指导、面向未来的国家。这种理想主义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一个他们认为已经腐朽和充满矛盾的西方世界。
知识分子的反叛精神: 很多剑桥的学生,特别是那些来自布鲁姆斯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圈子的,本身就带有反叛和质疑现有权威的倾向。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激进的革命思想,正好契合了他们的反叛情绪。

2. 智识上的吸引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剑桥本身就是学术重镇,许多学生深受当时思想潮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解释历史、经济和社会运作的宏大理论框架。它试图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于喜欢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他们可能认为,马克思主义比他们所接触到的其他哲学或政治理论更能深刻地理解世界。
苏联的“实践”: 尽管苏联的现实与理想有巨大差距,但对于初期的招募者和被招募者来说,苏联被视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实践的唯一一个国家。他们可能相信,苏联正在建设一个崭新的、更公正的社会。

3. 个人动机与情感因素:

除了宏大的理想,个人层面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对“精英”的背叛: 他们的出身使他们成为英国社会精英的一部分,但他们却选择背叛自己所处的阶层和国家。这可以被视为一种深层次的心理补偿,或者是一种宣泄对父辈、对传统价值观不满的方式。
冒险与刺激: 对于某些人来说,参与秘密活动本身可能也带有某种冒险和刺激的吸引力。在那个时代,情报工作和秘密组织,加上对“颠覆”现有秩序的信念,可能形成了一种吸引人的神秘感。
个人关系的联结: 许多人是通过朋友、导师或学生时期的社团联系在一起的。当一些关键人物(如克劳斯·福克斯,虽然不是“五杰”成员,但与他们有联系)被招募并成功运作后,可能形成一种“示范效应”,鼓励其他人加入。
同情与忠诚: 一旦他们接受了共产主义的理念,他们也可能出于对苏联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而愿意为之冒着生命危险。

4. 对法西斯主义的恐惧:

在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崛起以及法西斯主义的扩张,对许多人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苏联是抵抗法西斯的主要力量: 在一些人的眼中,苏联是抵抗纳粹主义的少数几个真正坚定的国家之一。与西方民主国家在绥靖政策上的犹豫不决相比,苏联的强硬立场可能让他们觉得苏联更值得信任和支持。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反法西斯的力量: 共产主义本身就将自己定位为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力量。因此,支持苏联就等于支持反法西斯斗争。

关于“真正”的共产主义信徒:

现在回到“是否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信徒”这个问题。

信仰程度的差异: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五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认同共产主义的某些核心理念,或者至少是认同苏联作为实现这些理念的工具。但他们对共产主义的理解、认同程度以及对苏联的忠诚度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理想主义的变形: 许多人认为,他们的“信仰”更多的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寄托,是对西方世界不满的宣泄,是一种智识上的反叛,而不是对列宁主义教条或斯大林主义现实的盲目崇拜。他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是一种更加抽象、更侧重于平等和解放的理念,而非苏联实际的政治体系。
背叛与背叛的动机: 到了后期,随着斯大林主义的恐怖和苏联的实际政策越来越公开化,一些人可能开始对苏联的真实面貌产生怀疑。然而,一旦被捕获或被揭露,他们往往会利用“共产主义信仰”作为辩护的理由,以维持自己的形象,或者试图减轻罪责。
菲尔比的特殊性: 金·菲尔比是其中最执着的一个。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为苏联服务,甚至在叛逃后继续为克格勃工作。他所写的自传和接受的采访,都极力强调他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以及他对英国情报机构的“背叛”是对自身良知的维护。他的“信仰”似乎是最为纯粹或至少是表现得最纯粹的。

总结来说,“剑桥五杰”的“共产主义信仰”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混合体。

他们可能确实怀揣着一种对更公平、更美好社会的理想主义憧憬,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公和矛盾感到失望,并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所吸引。同时,对法西斯主义的恐惧也驱使他们寻求一个强大的反法西斯力量。个人的情感、智识上的探索和反叛精神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将他们的“信仰”简单地等同于对苏联政权及其所有政策的无条件拥护,可能过于简化了问题的复杂性。他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更多地是一种对普世价值的追求,一种对现有秩序的批判,而苏联只是他们当时看到的唯一“可能”的实现途径。当现实与理想出现裂痕时,他们的动机和信仰的纯粹性就更难以界定了。

最终,他们是那个特定时代和特定背景下,一批有思想、有抱负,但又对现实感到失望的知识分子,他们选择了一条极端而危险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驱动力,恰恰是对那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鸿沟的深刻回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看中共前几大,各种高知、中产、富二代。那时候的中产不是知乎这批半辈子还房贷的伪中产。人衣食无忧了就思考更高尚的问题,更不要说再有个贵族的社会地位(美国的自由派比红脖子社会、经济地位高,同理)。这种高尚的确有感动自己、自我感觉良好的成分,但不在那个阶层就不会思考那种问题。

知乎这批伪中产,五十多岁好不容易还清了房贷,你告诉他房子本也应该是个基本生存权利,学区房不应该存在,楼下炸油条的跟你是阶级兄弟,他不弄死你。

他们知道自己在权贵眼中蝼蚁一般,但支持他们活下去的,是他们可以视不如他们的人如蝼蚁一般。这就是二十世纪西方艺术讲的中产阶级虚伪性。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谈理想是对牛弹琴。

user avatar

美国五十年代麦卡锡主义下监听迫害泛滥,六十年代末还在搞种族隔离。

同年代苏联搞的是妇女解放,劳工福利,全国免费住房免费教育医疗,晚上听歌剧看芭蕾,大学宿舍里有红角专门供知识分子去跟大学生讨论座谈。

截至到六十年代,去看“剑桥五杰”的信仰,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不只是他们五个,一大帮欧美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都认为苏联制度比西方优越。

当时有这种观点简直太正确了。

不理解的人只不过是被美国电影电视洗脑洗过了,进的水太多。

user avatar

他们是最下贱的贵族,穷人的皮就该被用来做鼓面,而他们却信仰什么共产主义什么解放穷人。

对于贵族而言,养一群精神资本家比什么都管用··

不信看看这些答案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剑桥五杰”(The Cambridge Five)是否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信徒”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他们的动机和信仰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问题,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传记作家和社会学家们争论不休的焦点。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以及他们所处的具体环境。.............
  • 回答
    S10 全球总决赛的决赛,SKT 对阵 SN,第二场比赛,SKT 的上单选手 Khan 拿出了一手剑姬,而 SN 的上单选手 Bin 也是用剑姬来对线。这场比赛,Bin 的剑姬在对线期就被 Khan 的剑姬压制得很惨,经济落后不少。然而,比赛的转折点出现在一次野区遭遇战中。当时,SN 正在打红 bu.............
  • 回答
    想去剑桥读本科?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也不是遥不可及。想要成功拿到那张梦寐以求的Offer,一份清晰、周密的申请规划至关重要。今天我就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剑桥本科申请的每一个细节,让你心中有数,行动有方。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核心理念:剑桥不是“考”进去的,而是“选”进去的。 它们寻找的是那些对学术.............
  • 回答
    用好剑桥雅思真题,是备考雅思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它就像是考官直接递到你手里的考卷,真实反映了考试的难度、题型和风格。但“用”好,可不是简单地做一遍就完事。下面我来给你详细拆解一下,怎么把这笔宝贵的资源发挥到极致。首先,明确你的目标与现状:在开始做题前,先问问自己: 我的目标分数是多少? 不同的目标.............
  • 回答
    关于《剑桥雅思真题解析413》这本书是否值得购买,我的建议是:非常值得,并且可以说是必备的备考资料。 为什么我会这么肯定呢?让我来为你细细道来,希望我的这些看法能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剑桥雅思真题》系列是雅思考试官方出版的,这意味着它包含了最真实、最贴近实际考试的题目.............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剑桥资本争论,这可是经济学史上一个非常著名且有些“烧脑”的辩论。简单来说,它围绕着“资本”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以及它在经济增长和分配中的作用展开。这场争论的参与者主要是以剑桥大学经济学家为主的“新古典派”和以剑桥大学的琼·罗宾逊、尼古拉斯·卡尔多等经济学家为主的“剑桥派”或“后凯恩斯.............
  • 回答
    要说《剑桥风云》、《特务风云》和《冷战疑云》这三部作品是否“真实事件”,答案会比较微妙。准确地说,它们并非对某个单一冷战事件的纪实性报道,而是以真实的冷战背景和其中一部分真实存在的事件、人物为基础,再进行艺术加工和戏剧化的创作。换句话说,这三部作品抓住了冷战时期的一些关键脉络和核心冲突,并在此之上构.............
  • 回答
    《剑桥中国史》这套书,对于任何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本绕不开的巨著。它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宏大的叙事框架、详实的史料运用,以及对中国历史不同时期、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的特点,在中国史研究领域树立了标杆性的地位。《剑桥中国史》的独特之处要评价《剑桥中国史》怎么样,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看: .............
  • 回答
    你已经把剑桥雅思415全做完了,这绝对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意味着你已经打下了非常扎实的雅思备考基础,对考试的题型、难度以及出题思路都有了相当的了解。接下来,与其说是“怎么办”,不如说是“如何更上一层楼”,让你的努力最大化。首先,恭喜你!请先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肯定。很多人还在为完成一本剑桥雅思就沾沾自喜.............
  • 回答
    剑桥中国史与哈佛中国史:两座巨擘的比较阅读对于任何一位想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的读者而言,剑桥中国史和哈佛中国史无疑是两个绕不开的、极具影响力的学术巨著。它们都是各自大学历史学界的代表性成果,集结了大量顶尖学者的智慧,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画卷。然而,尽管目标一致,但这两部鸿篇巨制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且复杂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值”或“不值”。“值得”与否取决于你个人的 优先事项、目标、性格、以及对未来职业和生活的设想。为了帮助你更全面地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放弃清华而选择剑桥本科的 潜在收益和风险。 剑桥本科 vs. 清华本科:深度对比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我们将从多个维.............
  • 回答
    在探讨“两个剑桥之争”的技术再转折和资本倒流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这场争论的背景和核心内容。两个剑桥之争(Cambridge Capital Controversy) 是一场发生在20世纪中期,主要在英国剑桥大学(以琼·罗宾逊为代表的新剑桥学派)和美国剑桥(以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之间,.............
  • 回答
    《剑桥中国史》这部宏伟的史学巨著,自1978年第一卷出版以来,便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广阔的视野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全面深入解读,成为全球汉学界和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座里程碑。它是一项由剑桥大学出版社牵头,汇聚了全球顶尖中国史学者共同编撰的浩大工程。近期的进展与动态:《剑桥中国史》的编纂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
  • 回答
    恭喜你收到了剑桥大学导师的积极回复!导师表示如果部门同意招你他就同意 supervise 你,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意味着你的申请在导师层面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那么,你被录取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呢?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剑桥博士的招生流程以及导师这番话的含义。理解导师回复的含义.............
  • 回答
    剑桥学院授予富兰克林文学硕士学位,这背后并非仅仅是学术上的荣誉,更是一系列深层次的考量与战略布局的体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富兰克林其人、其事,以及剑桥大学在授予这一学位时所秉持的理念和目标。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剑桥大学授予的文学硕士学位,尤其是在历史悠久的学院体系中,并非仅仅是对学术著.............
  • 回答
    听到女孩剑桥毕业的好消息,真心替她高兴!这时候送一副对联,既有文化底蕴,又能表达祝贺,是个非常棒的主意。咱们就好好琢磨琢磨,怎么写出一副既贴切又有温度的对联来。首先,我们要明确这副对联的几个核心要素: 上联(给女生): 要体现剑桥的学术成就、她的个人努力,以及未来的展望。 下联(给家长/家庭.............
  • 回答
    哈佛、斯坦福、牛津、剑桥、麻省理工学院(MIT)——这五个名字在全球高等教育的版图上熠熠生辉,几乎是提到“顶尖大学”时绕不开的几个代名词。但它们是否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呢?这是一个有趣但又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顶尖”的定义以及衡量标准。我们为什么觉得它们是顶尖的?首先,我们要承认,这五所大学在多.............
  • 回答
    关于剑桥等名校女生寻找“糖爹”的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高等教育价值的质疑,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深思的话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和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并非一个普遍现象,而是一个在特定群体中存在的个案,但不容忽视。 媒体报道中的这些故事,往往带有一定的戏剧性和猎奇性,容易抓住大众.............
  • 回答
    关于“剑桥本科录取难度大概相当于国内普通211的水平”这个说法,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聊聊,看看它到底站不站得住脚。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句话本身就有点偷换概念的意思。直接拿一个国外顶级名校和国内的“普通”院校进行简单类比,其实挺不恰当的,因为两者在评价体系、招生标准、文化背景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但如果一.............
  • 回答
    牛津和剑桥(通常合称为Oxbridge)作为世界顶尖的学府,对中国大陆学生来说一直具有极高的吸引力。能进入这两所大学攻读本科的中国学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可谓是“天之骄子”。但如何看待他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不能简单地用“优秀”或“高材生”来概括。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对牛津剑桥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