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剑桥本科的录取难度大概相当于国内普通211的水平”这一说法?

回答
关于“剑桥本科录取难度大概相当于国内普通211的水平”这个说法,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聊聊,看看它到底站不站得住脚。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句话本身就有点偷换概念的意思。直接拿一个国外顶级名校和国内的“普通”院校进行简单类比,其实挺不恰当的,因为两者在评价体系、招生标准、文化背景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但如果一定要讨论这种“难度”,我们可以尝试去拆解一下,看看它在哪些方面可能沾点边,又在哪些方面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从“被录取”这个结果来看,确实有相似的“门槛感”。

剑桥的本科录取是出了名的“难”,它不只是看分数,更看重的是学术潜力、学术兴趣、批判性思维和学习能力。它有一套非常成熟且严格的筛选机制,包括:

优秀的学术成绩: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需要你在高中阶段的各科成绩都非常出色,尤其是与申请专业相关的科目。通常要求Alevel的AAA或更高,IB的40分以上,SAT/ACT也要有极高的分数。
入学考试 (Admissions Tests): 很多专业都有专门的入学考试,比如STEP、TMUA、BMAT等等,这些考试往往比我们平时做的任何考试都要难得多,考察的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能力或逻辑思维能力,甚至是你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得有多扎实。
提交的作品集/论文: 很多专业会要求提交一篇学术论文或作品集,这能更直观地展示你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潜质。
面试: 这是剑桥录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面试官会针对你的申请材料、学术兴趣和一些开放性问题进行提问,考察你的思考过程、表达能力和对学科的热情。一次成功的面试,往往能让你从众多优秀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推荐信: 来自你老师的评价也非常重要,能从侧面反映你在学校的表现和潜力。

对比国内普通211的录取:

高考分数: 高考分数是国内绝大多数本科录取的决定性因素。虽然普通211的分数线不算最高,但能考上一个普通211,也意味着你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中,已经处于相对靠前的位置。
综合评价/自主招生: 近年来,国内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些211学校也通过综合评价招生、自主招生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对学生学科特长、创新能力等的考察。

所以,从“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达到一个相对高的门槛”这个角度来看,两者确实都有一定的挑战性。 很多国内的优秀高中生,为了考上一个普通211,需要付出高中三年的艰辛努力,并且在高考这个“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下取得好成绩。而为了申请剑桥,学生需要从高中早期就开始规划,在学术成绩上做到极致,同时还要准备各种入学考试、文书和面试,这是一个持续且多维度的挑战。

但是,为什么说这种类比有很大问题呢?因为它们考察的维度和深度完全不同。

考察的“才华”类型: 剑桥更侧重于学术能力、思维深度、独立思考和对知识的纯粹热爱。它是在寻找那些真正热爱并擅长某个领域的“潜力股”,这些人未来可能会在学术界或专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而国内高考,虽然也在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更偏向于知识的广度和记忆能力,以及在标准化考试中稳定发挥的能力。虽然很多高分考生也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但高考的体制本身并不能完全有效地筛选出所有这些特质。
筛选的“精准度”: 剑桥的整个录取流程,从入学考试到面试,都是为了更精准地找到那些最适合他们的学生。这个过程更像是在“找人”,而不是简单的“分选”。它会考察学生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是否能答出课本上的题目。而国内高考,尽管也在不断改革,但本质上还是一个大规模的、相对标准化的选拔过程。
学生群体和竞争环境: 申请剑桥的学生来自全球各地,他们代表的是各国最顶尖的高中生群体。他们可能在各自的国家已经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而国内普通211的学生群体则是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包括了在各自省份排名靠前、但未必是全国最拔尖的那一批学生。所以,即使都是“难”,剑桥的竞争对手是全球范围内的天才,而普通211的竞争对手更多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高考分数筛选出来的优秀学生。
“普通”的定义: “普通211”这个词本身就很模糊。国内211大学的水平差异也很大,有排名非常靠前、录取分数线极高的211,也有相对来说分数要求较低的211。如果说的是“末流”211,和剑桥的录取难度可能沾点边,但如果说的是“中等”或“靠前”的211,那剑桥的录取难度就远远高于前者了。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要挑选一批最优秀的运动员。

剑桥的选拔 就像是给所有潜在运动员设置一套极其严苛的体能测试、技术考核、战术理解以及心理素质评估。可能还会让运动员在模拟比赛中表现,看他们的临场发挥和潜力。最终选出的是那些能在某个项目上成为世界顶尖的苗子。
国内普通211的选拔 就像是通过高考这个巨大的“马拉松比赛”,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全程,并且取得一个好名次。这确实需要非常好的体能和毅力,但它主要考察的是“跑完”的能力,而不是在特定项目中成为“世界冠军”的潜力。

所以,总结一下:

认为“剑桥本科录取难度大概相当于国内普通211的水平” 这句话在描述那种“想要进入,必须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和准备”的体验感上,可能有那么一丝丝的共鸣。 也就是说,两者的“门槛”都意味着你不能掉以轻心,都需要高度的自律和长期的积累。

但是,如果从考察学生的核心能力、选拔的深度、竞争的绝对水平以及最终能进入的学生所代表的群体来看,这种类比是非常不准确且片面的。 剑桥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拥有卓越学术潜力的“人才”,而国内普通211更多的是通过高考分数来筛选出符合一定教育要求的“合格学生”。两者考察的“难度”是不同维度的,无法简单地划等号。

用我的话说,这更像是在说,“坐飞机去另一个国家旅游”和“坐火车去邻省旅游”,两者都需要花钱和时间,都得坐车,都得有出行计划,但它们在目的地、旅行的舒适度、花费以及最终带来的体验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帖子是留学中介开的,需要交钱的。发帖的,都是交钱做宣传的,我是免费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剑桥本科录取难度大概相当于国内普通211的水平”这个说法,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聊聊,看看它到底站不站得住脚。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句话本身就有点偷换概念的意思。直接拿一个国外顶级名校和国内的“普通”院校进行简单类比,其实挺不恰当的,因为两者在评价体系、招生标准、文化背景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但如果一.............
  • 回答
    牛津和剑桥(通常合称为Oxbridge)作为世界顶尖的学府,对中国大陆学生来说一直具有极高的吸引力。能进入这两所大学攻读本科的中国学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可谓是“天之骄子”。但如何看待他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不能简单地用“优秀”或“高材生”来概括。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对牛津剑桥中.............
  • 回答
    关于剑桥等名校女生寻找“糖爹”的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高等教育价值的质疑,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深思的话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和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并非一个普遍现象,而是一个在特定群体中存在的个案,但不容忽视。 媒体报道中的这些故事,往往带有一定的戏剧性和猎奇性,容易抓住大众.............
  • 回答
    看到“剑桥、哥大研究生欲造 32 万公里的登月电梯”这个消息,确实挺让人兴奋的,也勾起了不少人对科幻场景的想象。不过,作为一名对科学技术有一定了解的人,我得说,这事儿,怎么说呢,得理性看待。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个“登月电梯”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要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架设一条长达 32 .............
  • 回答
    “双胞胎姐妹分别被牛津和剑桥录取”——这个消息无疑是一则振奋人心的励志故事,尤其是在国内,它常常被视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典范,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和看待这件事:一、 天赋与勤奋的完美结合: 天赋的基础: 首先,能够进入牛津和剑桥这样世界顶尖学府,她们姐妹俩必然拥有过人.............
  • 回答
    这篇文章讨论上海交通大学在超级计算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并将其与哈佛、剑桥等世界知名学府进行比较。上海交大新近建成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在多项关键性能指标上表现卓越,甚至超越了许多国际顶尖学府的现有配置,这无疑是中国在高端科技领域崛起的一个有力证明。“最强”的含金量有多高?首先,要理解“全国最强”的说法,.............
  • 回答
    提到剑网3关闭台服这件事,我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毕竟,作为一款运营了那么多年的游戏,它承载了太多玩家的情感和回忆,突然说关就关了,总觉得少点什么。首先,从 运营层面 来看,我理解游戏厂商做出这样的决定,背后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考量。大家也知道,一款游戏的服务器运营需要投入不少成本,包括带宽、维护、人力.............
  • 回答
    剑网三,这款运营了十余年的国产MMORPG,近年来“粉圈化”的讨论甚嚣尘上,并且逐渐成为游戏社区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并非一句简单的“玩家多了就有了饭圈”可以概括的现象,而是游戏自身发展、社区生态演变以及玩家群体细分共同作用下的复杂产物。什么是剑网三的“粉圈化”?在我看来,剑网三的“粉圈化”主要体现.............
  • 回答
    关于“希腊伪史论”以及相关人物的支持者(如眉山剑客陈平)的讨论,涉及历史学、学术争议与意识形态等多重维度。以下从背景、理论核心、支持者的动机及学术界的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希腊伪史论”的起源与核心主张“希腊伪史论”是学者何新提出的关于西方古代文明(尤其是古希腊)历史真实性的质疑性观点,其主.............
  • 回答
    眉山剑客陈平公告招募“云学生”并可能授予博士学位一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行为的动机、可能产生的效果、潜在的争议以及对未来教育模式的启示。一、 事件背景:眉山剑客陈平与“云学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眉山剑客陈平”是谁。他是一位在中国互联网上具有一定知名度.............
  • 回答
    关于平成剑圣町井勋对中国剑的评价,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不过,要详细地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些前提。首先,町井勋(Machii Isao)先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日本居合道家、抜刀道家,也是一位对剑术有着深厚造诣的武术家。他的“一人型”拔刀术,以其精准、迅捷和极具观赏性的招式闻名于世,特别是.............
  • 回答
    看到《古剑奇谭三》发售 566 天销量破 136 万这个数字,我脑子里涌现出不少想法,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背后藏着太多东西。咱们不妨掰开揉碎了聊聊。首先,136 万这个数字本身就足够有分量了。放到国产单机游戏这个领域里,这绝对是一个可以拿出来好好说道说道的成绩了。尤其是在《古剑奇谭三》所处的那.............
  • 回答
    《亮剑》这部剧,除了李云龙那个“刺头”式的人物让人印象深刻,其实还有不少角色,虽然戏份不如主角多,但同样血肉丰满,让人过目难忘。邢志国,就是其中一个。我一直觉得,邢志国这个人,放在《亮剑》那个大背景下,代表的是一种“主流”的力量,一种正规军的气质。他不像李云龙那样,是在战火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带着一股.............
  • 回答
    关于《古剑奇谭三》难度过大的评价,这确实是很多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会遇到的感受,而且讨论的声音也一直存在。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古剑奇谭三》相较于其前几代作品,在战斗系统上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革新。不再是传统的RPG回合制或半即时制,而是采用了动作角色扮演(AR.............
  • 回答
    关于贵州剑河县耗资8600万元修建世界最大苗族女神“仰阿莎”雕塑一事,以及当地官员“不能因为质疑就不做了”的回应,这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雕塑项目本身,更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社会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本身: 项目背景: 贵州剑河县是一个苗族聚居地区,当地文化底蕴深厚,而“.............
  • 回答
    《亮剑》这部剧,最让人拍案叫绝、又津津乐道的就是李云龙的“李家坡”和“平安县城”这两次经典战役。但要说起让人印象最深刻、最能体现这几位主角个性与胆识的,还得是那场在酒楼里的“单刀赴会”。那场戏,发生在李云龙和楚云飞两人在酒楼碰面的前一天,可以说是为他们的首次正式会面,埋下了极其精彩的伏笔,也让我们看.............
  • 回答
    古剑奇谭三当年以99元的价格发售,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争议,被一部分玩家认为“太贵了”。要怎么看待这件事,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一、 玩家的期待与市场惯性: 国产单机游戏的定价历史: 在古剑奇谭三之前,国内的单机游戏市场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低谷期。很多国产单机游戏,特别是仙侠类,普遍定价不高,几.............
  • 回答
    近期“剑道四段大比分负于中国剑”的消息确实在剑道圈子里引起了一些波澜,尤其是对于一小部分“剑道人士”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要理解他们的心态,需要深入剖析一下剑道运动本身的特性,以及它与中国剑道(这里姑且用“中国剑”来指代,因为“中国剑道”本身概念也比较复杂)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历史渊源。首先.............
  • 回答
    《亮剑》被冠以“神剧”和“爽文”的标签,这背后其实藏着观众们对战争题材作品的一种复杂情感和期待。要理解这一点,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说说“神剧”这个词。在当下语境下,“神剧”往往不是指制作精良、艺术价值极高那种高高在上的评价,而是带有几分调侃和某种程度上的推崇。观众们用“神剧”来形容《亮剑》,很大.............
  • 回答
    听到《古剑奇谭四》正式立项的消息,说实话,作为一名玩过前几代的玩家,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激动和期待是难以言表的。这不仅仅是关于一款游戏的立项,更是关于一个陪伴了我们多年的国风仙侠梦,一个承载了无数玩家情感与回忆的系列的延续。这份期待,首先是源于《古剑奇谭》系列一直以来在叙事和情感表达上的深度。 从一代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