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侄子爱看日本动漫,信誓旦旦地说:“日本动漫就是比中国动漫要更杰出。”实际情况是如何的,我该怎么办?

回答
您好!您侄子对日本动漫的热爱和评价是可以理解的,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作为长辈,您既可以理解他的热情,也可以引导他更全面地看待不同国家动漫的发展。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实际情况,并提供一些应对建议。

实际情况分析:日本动漫 vs. 中国动漫

要回答“日本动漫就是比中国动漫更杰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1. 历史积淀与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
悠久历史: 日本动漫(Anime)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早期动画尝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战后经济复苏和电视普及的推动,动漫产业逐渐成熟。
经典辈出: 从《铁臂阿童木》、《原子小金刚》等早期作品,到宫崎骏、手冢治虫、富野由悠季等大师的作品,《阿基拉》、《攻壳机动队》、《新世纪福音战士》、《龙珠》、《海贼王》、《火影忍者》等一系列经典作品不断涌现,奠定了其在全球的地位。
产业成熟: 日本动漫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动画制作公司、漫画出版社、声优事务所、音乐制作、周边产品开发、IP授权等,拥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

中国动漫:
起步较晚: 中国动漫的现代发展相对较晚,虽然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大闹天宫》等优秀作品,但由于历史原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相对缓慢。
改革开放后的复苏: 改革开放后,中国动漫产业开始复苏,涌现了一些优秀作品,如《葫芦兄弟》、《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等,这些作品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世纪的快速发展: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动漫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涌现出大量新作品,如《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电影)、《一人之下》、《镇魂街》、《非人哉》等网络动画。
与日俱增的潜力: 中国动漫在技术层面(如3D动画制作)和故事叙述上都在不断进步,也开始探索更多样的风格和题材。

2. 内容创作与艺术风格

日本动漫:
题材广泛: 日本动漫的题材极其广泛,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热血战斗、校园恋爱、科幻冒险、奇幻异世界、悬疑推理、治愈日常、体育竞技、职场奋斗、哲学思考等等。
深度挖掘: 许多日本动漫能够深入挖掘人物内心,探讨深刻的主题,如成长、友情、梦想、人性、社会问题,甚至哲学和宗教思想。
独特的审美: 形成了独特的二次元审美风格,包括人物设计(大眼睛、多变的瞳孔颜色、夸张的发型)、画面表现力(细腻的背景、流畅的动作)、音乐和配音的配合等,对全球观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IP驱动: 很多成功的日本动漫都源于成功的漫画作品(漫画是动画的“粮仓”),形成了强大的IP链条,能够持续吸引粉丝。

中国动漫:
题材多样化: 近年来中国动漫的题材也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武侠、神话题材,也开始涉足现代都市、科幻、奇幻、历史穿越等领域。
叙事能力提升: 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上,新一代的中国动漫创作者也在不断学习和进步,力求讲好中国故事。
风格融合与创新: 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也尝试吸收国际动漫的优点,融合各种风格进行创新。3D动画在这方面尤为突出,许多国产3D动画在视觉效果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IP发展初显: 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开始形成IP效应,并向游戏、周边等领域延伸,但与日本成熟的IP生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 制作技术与人才

日本动漫:
精湛的技术: 日本在动画制作技术上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尤其在2D动画的流畅度、分镜、色彩运用等方面拥有世界顶尖水平。许多动画制作公司拥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熟练的技术团队。
强大的声优体系: 拥有非常成熟且备受尊敬的声优体系,声优不仅是配音演员,更是偶像和艺人,他们对角色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才培养体系: 拥有完整的动画专业院校和制作人培养机制,能够持续输出高素质人才。

中国动漫:
技术进步飞速: 中国的3D动画制作技术发展非常快,在渲染、建模、动作捕捉等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许多国产CG动画在视觉效果上令人惊艳。
2D动画尚在追赶: 在2D动画的技术细腻度和表现力上,与日本相比仍有差距,这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人才短缺与竞争: 虽然人才需求量大,但真正经验丰富、创意独特的高端动漫人才仍然相对短缺,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声优体系发展中: 中国的声优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但与日本相比,其生态、影响力和专业化程度还有待提升。

4. 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日本动漫:
全球领导者: 日本动漫是全球最受欢迎和最有影响力的动漫之一,其作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拥有庞大的海外粉丝群体。
文化符号: 日本动漫已经成为日本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是日本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庞大: 无论在日本本土还是全球市场,日本动漫都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国动漫:
国内市场为主: 目前中国动漫市场以国内消费为主,但近年来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国产动画在东南亚、北美等地区也有一定粉丝基础。
增长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动漫的国际化发展潜力巨大,正在逐步改变全球动漫格局。

总结一下“日本动漫就是比中国动漫要更杰出”的说法:

从 历史积淀、作品数量和深度、成熟的产业体系、成熟的IP运营、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影响力 来看,日本动漫确实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可以说目前在整体上“更杰出”是成立的。

但是,这不代表中国动漫没有价值,或者停滞不前。中国动漫正在快速发展,在 3D动画技术、部分题材的创新、以及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 上,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潜力。说中国动漫“不杰出”是不公平的。

您该怎么办? 如何引导侄子?

理解了这些实际情况,您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与侄子交流了。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理解与肯定侄子的喜爱

共情: 首先,理解侄子为什么喜欢日本动漫。可以问问他:“是什么让你这么喜欢日本动漫?是画面、故事,还是角色?” 积极倾听他的想法,表示你理解并尊重他的兴趣。
肯定优势: 承认日本动漫确实有很多优秀之处。可以说:“是啊,日本动漫确实有很多做得非常棒的地方,比如故事的想象力很丰富,画面也很精美,很多作品还能让人思考很多问题。” 这样可以避免让侄子觉得你在否定他的观点,更容易让他接受后续的交流。

2. 引导他认识中国动漫的发展

循序渐进地介绍: 不需要一下子全盘否定他的观点,可以慢慢地引导。
从他喜欢的类型入手: 如果他喜欢热血战斗,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国产热血少年漫改编的动画。如果他喜欢奇幻,可以介绍《一人之下》、《镇魂街》等。
推荐高品质作品: 选择一些制作精良、口碑较好的中国动画(包括动画电影和网络动画)给他看。例如: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罗小黑战记》等,这些作品在视觉效果和故事讲述上都有很高的水准。
网络动画:《一人之下》、《镇魂街》、《非人哉》、《大理寺日志》、《刺客伍六七》(虽然有点日式风格,但很有特色)等,这些作品在叙事、人物塑造、幽默感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关注技术进步: 如果他对技术比较感兴趣,可以跟他聊聊国产3D动画在技术上的进步,比如建模的精细度、特效的表现力等,让他知道中国在硬件方面也在努力。
强调“不同”而非“优劣”: 尽量避免直接说“中国动漫更好”,而是强调“中国动漫有它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方向”。例如:“你看,日本动漫擅长讲细腻的情感和复杂的剧情,而中国动漫现在也在探索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讲中国故事,融合中国的文化元素,也很有意思。”
讨论文化差异和特色: 鼓励他思考不同国家动漫作品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和价值观。日本动漫可能更注重个人成长、团队合作、对自然的敬畏等,而中国动漫则可能更侧重家族羁绊、集体荣誉、历史传承等。

3. 拓宽他的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

鼓励比较和分析: 可以引导他不仅仅是“喜欢”,而是去分析:
“这两部动画,为什么一个让你觉得特别好,另一个让你觉得一般?是哪里做得不够好?”
“这部日本动漫的故事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它的叙事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部国产动画,在哪些地方做得不错?哪些地方还可以进步?”
认识到“杰出”是相对的: 向他解释,所谓“杰出”是基于一定的标准和时期。日本动漫之所以被认为是杰出,是因为它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并且在国际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中国动漫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未来也可能达到新的高度。
避免“一概而论”: 提醒他,日本动漫内部也有很多不同风格和质量的作品,并非所有日本动漫都比所有中国动漫要好。中国动漫也同样如此,有好有坏。

4. 参与和体验

一起观看: 如果有机会,可以和他一起观看一些优秀的中国动画,然后在观看后一起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
关注行业动态: 可以和他一起关注一些关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消息,了解背后的努力和挑战。

5. 保持耐心和开放的态度

这是一个过程: 侄子可能需要时间来转变他的看法,或者接受不同观点的存在。您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强制者。
他的兴趣是宝贵的: 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他喜欢日本动漫而打击他的兴趣。他的热情是探索世界和学习新事物的动力。

您可以这样开始一段对话:

“侄子,我听说你特别喜欢日本动漫,觉得它比中国动漫更杰出,是吗?我能理解你为什么这么想,日本动漫确实有很多我们很喜欢的作品,比如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一些非常感人的故事。

不过,你知道吗?我们中国动漫其实也在飞速发展!虽然起步比日本晚一些,但是现在有很多很厉害的动画作品,比如那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它的特效和故事都做得特别棒,让很多人都哭了。还有《一人之下》,它的世界观和人物设定都很有意思,是那种能让人一直追下去的类型。

你看,日本动漫有它自己的特色,讲故事的方式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国产动漫也在慢慢找到自己的路,加入中国自己的文化元素,比如武侠、神话,还有很多现代的故事。它们可能风格和日本动漫不太一样,但同样很有看头。

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起找几部评价比较高的国产动漫来看看?然后你再跟我说说,你觉得它们和日本动漫比起来,哪里做得好,哪里还可以进步?我也想听听你的想法。”

总之,您的目标不是让他立刻抛弃日本动漫,而是让他对中国动漫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同时也能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动漫创作的价值和多样性。祝您和侄子交流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这件事情你最应该反思的是:

为什么你作为一个成年人,

判断力和逻辑还没有你的侄子强!

user avatar

我孙子养的狗突然有一天学会上网,信誓旦旦说知乎上没有钓鱼贴,实际情况如何?该怎么办?

user avatar

9.24更新:

懒得在评论区一条一条回复,这里点明一下:审查有责任 ≠ 责任全是审查的,审查下也有作品 ≠ 所有好作品都能过审

一群人搁这问“都怪审查?” 怎么,让人漫画家把所有因素全画出来,画几百个门是吧?有人指出一个问题,他们就在那“你怎么不说xx啊?你怎么不管oo啊?” 合着我指出问题还得写一本问题百科全书是吧?

不过也怪我不好,我以为这种最基本的逻辑是常识,每个人都知道呢。

user avatar

你侄子不过是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而已,而且他这样说已经非常客气了,他并没有具体描绘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

令我感到诧异的并不是你侄子的话语,而是你的反应。

从你的语气中,我仿佛闻到了一丝对侄子担忧的味道。

我猜测你向我们大家询问该怎么办,是你把你侄子的态度当做一个棘手的难题,貌似在向我们征求意见,如何扭转侄子的想法,避免侄儿有不切实际的地方。

假如你没这个意思,我的猜测错了,那倒还好。

假如我的猜测对了,你确实是这样想的,那我就只好教育教育你了。

你至少身上至少有三个毛病:

第一是孤陋寡闻,作为一个成年人,连日本动漫碾压中国弱智连环画这个常识都不知道,你是该多看书看报,提高自己的见识了。

第二是你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侄子认为国漫比日漫差,你在不了解世界动漫产业的格局的情况下,并不是去主动查询资料了解情况, 找寻事实真相。而是想当然的认为侄子的想法是错的,这种把意淫直接当事实的行为, 颇有当年义和团以为画符念咒就刀枪不入了,于是赤身裸体去挡洋人子弹的遗风。

第三,你还把侄儿的想法上纲上线到崇洋媚外的高度,搞得日漫就像洪水猛兽一样毒害青少年。

说什么日漫在思想上毒害中国青少年的,有点逻辑问题。众所周知,日漫要在中国畅销,首先要在日本本土取得好成绩,那不是先把日本青少年自己先毒害了?

另外日漫又不止卖给中国,相反中国进口的日漫速度和数量要比欧美还低的多,要毒害岂不是欧美国家也玩完了?

说日漫毒害中国青少年的,就是把日本本土和全世界发达国家都当傻子。

别人看了日漫,照样是发达国家,老百姓过的风车斗转,为什么中国引进日漫的历史比其他国家短,数量比别人少,现在还有6亿人月收入不过1000人民币?

真正毒害青少年的反而是国漫,落后的美工,无聊的故事, 低质的情节,最主要的是想象力贫瘠。这种国产动漫看多了的孩子,最后智商会被洗劫,审美会被崩坏,思维会被僵化,长大成人成为智力低下,见识浅薄和精神萎靡的三重困难户,这样的困难户过多,又怎么建设自己的国家?

user avatar

「我们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赠送了《风之谷》的胶片,并与大家做了深入交谈。当时围绕分配的问题,对方问了许多。吉卜力现在是职员固定薪酬制,但当时日本所有的公司都是计件付酬,就是按照原画一张多少钱、动画一秒钟多少钱来计酬的制度。他们当时只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四个现代化”刚刚开始,他们认为统一工资是不合理的,应该引进日本的计件薪酬制度。我们感到很失望。」

「宫崎骏对中国的失望无以复加。我在这一点上也是如此。因为我们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很尊敬的,没想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高层却只关心这个。一旦计件付酬,就再也拍不出中国学派的影片了。计件付酬不鼓励创新——不断投入新的短片很费钱,而系列片只要搞好开头的部分,角色和背景定下来以后就不会花太多功夫。之前中国同行那种每一部短片都尝试新手段的创作方式,在日本就是完全行不通的。我必须要提醒他们,中国有懂行的人。但是中国一下迎来了现代化,现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都已经没有原来的风格了吧。太让人失望了。我太失望了。」

——高畑勋参观上海美影后感想

高畑勋(Takahata Isao)(1935年10月29日—2018年4月5日),出生于日本三重县伊势市,日本导演、编剧。制作人,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化科。

1959年,高畑勋加入了东映动画。1963年,担任神话动画电影《小王子与八头龙》的副导演。1964年,执导个人首部动画片《狼少年》。1968年,与宫崎骏大冢康生等合作执导冒险动画电影《太阳王子霍尔斯的大冒险》。1974年,执导动画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1979年,执导动画片《红发少女安妮》。1984年,担任动画电影《风之谷》的制作人。1986年,担任奇幻动画电影《天空之城》的制作人。1988年,执导灾难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1989年,担任动画电影《魔女宅急便》的音乐制作。1991年,执导的爱情动画电影《岁月的童话》获得第1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话题奖-最具话题影片奖。1994年,自编自导奇幻动画电影《百变狸猫》。1999年,执导喜剧动画电影《我的邻居山田君》,该片获得第3届文部省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优秀奖。2003年,参演纪录片《Paul Grimault, image par image》。2009年,获得第6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2010年,执导儿童动画电影《红发少女安妮 剧场版》。2015年,凭借奇幻动画电影《辉夜姬物语》获得第42届安妮奖最佳动画电影导演奖。2016年,获得第43届安妮奖温瑟·麦凯奖。

2018年4月5日,高畑勋去世,享年82岁。

——摘自百度百科

迪士尼的动画,一看就是迪士尼的。我觉得与其说是迪士尼的动画具有“欧美风”,倒不如说迪士尼那独特的风格被人们称作欧美风。宫崎骏以及日本动画的风格同理。

那么中国动画是否真的形成了“中国风”呢?如果国漫没有拿得出手的中国特色,而仅仅是加入中国元素的话,那它永远无法超过日漫。模仿并且创新出够看的特点,才能实现超越,而中国元素,只是创新的其中一个素材而已,中国元素本身并不能够成为中国风。总有人说国漫抄袭,问题是你没有自己的风格,学着别人的东西去做动画,做出来的效果就像是在抄袭。

至于上海美影的那些老片子,确实不错,堪称经典。问题是,现在时代变化得太快了。也许这些老片子表达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是永不过时的,但它毕竟老了。中国动画需要新鲜血液,从内到外都要新鲜。中国动画需要创新出自己的特色。

而中国动画最近几年的“新鲜血液”,所谓“国漫之光”,也许比以前强,但还远未达到日本动画的水平。

像罗小黑战记这种,确实杀到日本市场了。但中国动画整体水平只靠一个罗小黑是不够用的。

一所不入流的高中出了一个,甚至是几个高考状元,也无法让这所高中的水平超过衡水。

user avatar

我们正在一个连「动漫」具体指动画、漫画还是动画+漫画都不清晰的文化场景里,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距离讨论杰出与否还有点远。

user avatar

啊,这……中国对动画和漫画的审查力度比日本的审查力度强!

user avatar

这题我主动来回答,长文警告

作为一个什么都看的人,日本的特摄(假面骑士战队奥特曼牙狼),动漫,国漫,网文,电影,电视剧,英剧美剧,音乐剧等等我都看。

我先说结论:国漫现阶段就是辣鸡,不仅现在一直是辣鸡,而且整体水平一直在下降,跟日漫的实力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完全不是人家的对手。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的时候,我在贴吧写过一个很长的帖子,分析过它为什么能成功,当然也分析过其他那些动画电影为什么扑街。

工业电影里的战狼,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动画电影的魔童哪吒,当时我一起带着分析的。我可以肯定地说,在未来几年里都不可能出现接力的人,能打破他们里程碑地位的,只有他们的续作。(我在贴吧里说过不少次这种问题,当然了被人花式骂)

这可不是我贬低国内的文化产业。

国内的文化产业从根子上就已经坏了,这不是在那里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

有答主说审核制度问题,其实那都算小问题了,最大的问题在于垄断的问题,平台的垄断。

一部电影/动画/动漫从最开始的上游,就是开始写剧本,画漫画线稿,人设开始……

剧本——团队制作——拍摄——后期制作——宣传营销——发行——公映——互联网平台上映

这是大体的流程

其中涉及到发行权、制作权、经纪权、署名权等等一大堆权责划分的问题,就是一部电影,你有制作公司,也有发行公司,演员有独立的经纪公司等等,互不干涉的。

美国掌握着世界最强的电影工业,其中最强的公司是迪士尼,迪士尼被认为是最大的动画电影垄断公司,但他在权利上也依旧是被切割的。

但国内呢?

不好意思,人类历史上都没出现过一个能够垄断整个产业上下游全部权利的公司,在中国就有。

腾讯(阿里系和爱奇艺系通常是一起同流合污的,而不是所谓的竞争)

国内编剧圈以汪海林为首,多年前就给政府提议,要拆分腾讯,因为行业已经受够了腾讯的绝对垄断。可笑的是腾讯每年装模作样投资下国漫,被一群人感天动地地哭嚎腾讯拯救了国漫,真是天大的笑话!

我以动漫行业为例。

国内早期有个漫画平台叫知音漫客,曾经盛极一时,诞生了偷星九月天等很多人熟知的神作,后来互联网时代诞生了有妖气漫画这个平台,紧接着是腾讯漫画。

这些平台兴衰我就不说了,重点说下平台变化导致的上游产业链生态的变化。

早期动漫行业上游,漫画,漫画作者们在知音漫客,有妖气等平台上上传自己的漫画,是拥有自己的署名权,著作权的,也就是自己画的漫画版权属于作者自己。后来这些平台开始推行霸王条款,以腾讯漫画为最,漫画作者的版权不再属于作者,属于平台。

这个变化带来了什么后果呢?

1作者丧失了对作品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2作者丧失了和平台的议价权

3作品的控制权被平台夺走,平台开始以霸王条款反制约作者,不签霸王合同你就没有宣传推荐

平台为了达到进一步控制作者的效果,不止在合同上下手,在平台推荐宣传上也下手,同样稿费上也下手,在平台流量上动手。

去年阅文55事件,早在这之前,漫画作者群体早就已经被签了卖身契了,已经完全丧失了所有权利,沦为包身工。

——这第一步,平台控制了所有漫画作者,他们说了算。(后来加入的那些漫画平台,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一样的做法)

平台拿走了漫画的版权后,开始了第二步。

第二步,他们将漫画版权进行拍卖。

本来按照正常的市场来说,竞拍方的公司,和平台应该是没啥关系的,漫画版权价高者得。

实际上呢?

这些平台公司,自己都是在外成立其他公司,然后把漫画版权拍卖给这些公司,左手倒右手。

这样不仅可以低价拿版权,还能克扣作者的版权分成(平台给多少分成纯粹看良心,网文那边深受其害)

这个做法产生了什么后果呢?

1版权实际上形成了上下游完全完全控制在平台手里

2平台掌控了版权的所有议价权

甚至平台为了让自己的议价权坚不可摧,还会使用以下手段

-在漫画平台上进行数据营销,刷假数据,假流量,比如一本漫画几十亿点击量(电视剧那边几百亿播放量),对外制造一种很火爆的假象。在吸引第三方公司投资或进行广告营销时,进行诈骗,反正真实数据只有平台自己知道,第三方公司根本无法查询那些流量的真假。

-联合其他平台,一起垄断议价权和版权。

——到了这一步,漫画版权被平台完全掌控。

第三步,漫画作品进行市场化运作,如改编,出版

同样的套路,平台自己成立一个出版公司(比如阅文自己就有出版公司),想决定出版哪本书就出版哪本书,想出版哪本漫画就出版哪本漫画,反正出版权都在他们自己手里。

改编也是一样的情况。

你以为漫画改编的时候,是找一大堆公司,谁行谁上?实际上是平台自己包给自家的工作室,自己投资的公司,比如腾讯旗下的阅文就经常给天美。

前几年文化局那边出了反垄断制裁,所以有时候在漫画小说改编的时候,腾讯也会分一些给B站爱奇艺优酷,但你觉得那是因为他好心吗?实际上爱奇艺B站这些,他们做着和腾讯一样的事,只是因为他们手里没那些版权罢了。

不要觉得市场上多几个平台,大家就相互竞争了,实际上更大的可能是同流合污(参照腾讯VVIP事件)

——在这一步里,改编实际上也是平台自己决定,毕竟版权在他手里,他说了算。

第四步,漫画被制作成动画后,面临发行问题,要找发行公司

那很不好意思,腾讯也把这些承包了,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的爱奇艺,都有自己这方面的团队。

至于下一步搞网络宣传营销

腾讯系自家就是搞这个起家的,微信QQ,腾讯新闻,腾讯互娱,阿里系的光线传媒,几个视频平台都是干这个的。

你们是不是发现,好像怎么搞,都绕不开他们?

你有这感觉就对了!

动漫圈这边要少一步,电影圈那边多一步,就是演员的经纪公司问题,腾讯系自家就有经纪公司,签了很多大家唾骂的艺人。

在美国,如果一个演员,怀疑自己的经纪人利用职位便利,故意和外边的公司合作,仅仅只是怀疑,就可以上法庭告经纪人。

在国内,互联网系的娱乐公司,艺人都是签卖身契的,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资格。

——发行、宣传都被承包了,权利已经接近于完全垄断了。

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后面这个。

——视频平台!

国内所有做动漫的,你最终都是要上视频平台播放的,以前还有电视平台可以选,但电视平台播放要求限制很大,只有互联网动画这边宽松些。

你现在仔细数下,主流的视频网站是哪些?

1腾讯视频2爱奇艺3优酷4 B站 5芒果tv

你别看好像是这几家,属于不同阵营,实际上你扒开仔细研究下就会发现,除了芒果这个异类,其他4个都是一伙的,在对原作者那边动刀子,或者搞垄断那一块,他们的动作是惊人的一致的。

现在你假设你都避开了最上面的各种问题,你既不是靠腾讯投资的,也不是从腾讯买漫画版权的,一切都是自己独立搞,独立工作室出了一个作品,那么到了这最后一步,你就发现你没法子了。

你的动画要投放到视频网站上播放,你会发现,你除非不想赚钱不想回收成本放盗版网站上,不然你只有在这几家平台里选一个。

平台二话不说开始搞霸王条款。

1、独家协议,你只能在我这个平台上独家播放,你去其他平台,人家也是独家协议。

2、我们几家平台看似竞争关系,实际上同流合污,我们几个平台坐拥绝大部分观众群体,但实际上也决定了流量,你这个作品在我这个平台播放,麻烦你花钱刷下播放量。

不刷?协议已经签了,你后续作品直接砍了吧。

3、你要在我的平台上播放动画,可以,签合作协议,我给你投资(想方设法把你的作品变成我的,你要是拒绝投资,我就封杀制裁你)

4、干涉作品版权,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就进行干涉,比如入股。

此类操作不胜枚举。

国内的视频网站看似好几个,看似有的选,实际上无论是从上游的动漫制作者,还有中下游的公司,其实压根就没任何选择。

几家平台早就沆瀣一气串通好了,而且他们垄断了上游的各种版权、发行权,改编权,生产权,倒逼整个产业链只能选择他们。

你别看腾讯视频那边年年亏损,实际上都是假象。

你想想,一个人掌控了一切的权利后,上下游的人的生死都随便我拿捏,这时候赚钱还是主要问题吗?你不听话,我就让你死。

在这种产业链现状下,国漫产业链能好?

这不是在讲笑话嘛。

电视剧圈那边,以前煤老板投资年代,汪海林说过从来没听说过哪个亏损的,反倒是互联网资本进入后,剧集上万集的积压,这些互联网公司进来后,什么都想横插一脚,什么都想管,张口闭口大数据。

结果电视剧行业现在每年都是亏损,越亏越厉害。

在腾讯系这套互联网资本生态里,他们总喜欢表现得自己比观众更懂观众喜欢什么,现在国漫就是典型,你觉得这个番很辣鸡?

没用。

我直接请水军,大数据刷流量,看,播放量这么高,你不喜欢算老几?我这么多播放量在,就证明很多人喜欢。

2017年战狼2上映时,微博热搜前15名,战狼2挂在倒数第一第二的位置,前10名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霸占,前15占了13个,热度都是几千万几十亿的热度,然后票房嘛……

你要是看互联网资本那套操作,你一定会觉得4s比战狼2更火。

现实则完全相反。

现在这套互联网文化产业链,喜欢给观众定义观众喜欢什么,不要观众觉得,我要我觉得。

老有人在那里感动稀里哗啦,说腾讯视频投资了那么多国漫,拯救了国漫,放屁!

2011-2013年那个年代,国漫出了尸兄,惊奇先生,纳米核心等不少现象级优质作品,那时候腾讯系为首的几大平台还没掌控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合同还不是今天这样的卖身契,大家有的选择。

反而是今天几大平台沆瀣一气的时代,净出烂玩意。

你说国内没人才,没惊艳的作品?

网易那边有个漫画叫嗜谎之神,有妖气那边有个漫画叫镇魂街,原著都是非常优秀的神作级的,但改编后呢?

有人会拿灵笼之类的举例,但你再数数,质量能称得上合格的,数来数去也就那几个,而且有些都是好几年前的作品了。

日漫这些年的确在走下坡路,但隔段时间就会出一部质量优秀的作品。

哪怕是这些年国漫拿来凑数的动态漫,以及腾讯视频上若鸿文化索以文化出的3分钟长度的加一块凑数,在数量上,都没比上日漫。质量上就更不用说了。

最要命的是国漫这两年染上了几个坏毛病。

1人物建模搞得越来越人妖化,男不男女不女的

2画面很精美,但除了建模只剩下空壳,剧情空洞跟鸡爪子爬出来似的,还就有人给建模看着漂亮的份上打高分,活该你比不上日漫

3喜欢搞各种意义不明的开篇模式,谜语人。不知道国漫编剧都从哪里学的,喜欢藏着掖着,人物都喜欢装13,说一大堆高深莫测的谜语人台词。

4卖腐,为了刻意讨好腐女群体,是个男的就在那里组CP,男性建模个个人妖化。我自己圈子里不管看不看国漫的,只要提起国漫现在就一个认知:男同。

对,他们对国漫现在的印象就是:国漫=男同。

不会真有人指望靠这种没下限的玩意去做文化输出吧?

user avatar

侄子:我喜欢看日本动漫,日本动漫比中国的好。

家长:你爱不爱国?

侄子:爱啊,但这跟我看日本动漫有什么关系?

家长:文化侵略你还不知道!日本当年侵略我们的时候,你知道死了多少人!现在换文化入侵,你还乐呵呵的!

侄子:但是我喜欢日本动漫啊。我还喜欢美国电影、古希腊建筑、埃及金字塔……

家长:我没问你这些!你喜不喜欢那些动漫?

侄子:喜欢。

家长:那些动漫是不是日本的?

侄子:是。

家长:那你就是卖国贼!狗汉奸!你喜欢日本,对不对?!

侄子:对!不对……不,我讨厌的是军国主义,讨厌的是法西斯,但不应该扩散到人民,更不应该扩散到文化。再说了,我也不喜欢日本。我喜欢的是日本动漫。

家长:小日本玷污你的祖宗时没见你站出来,现在你倒替他们原谅日本人了?日本90%人反华你知不知道?日本右翼多么猖獗你知不知道?

侄子:遇见侮辱中国的日本人,我自然要站出来骂,十八代祖宗都给它扒出来。但同样的,一亿个人中有一个愿意和我交朋友,我也会坦诚相待。你看看小学帮助日本小女孩的课文,看看日本军官审判时替他辩护的人的访谈,看看主席的话……

家长:我最恨的就是你这种拿个例当挡箭牌的人!勿忘国耻!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小日本没一个好人!

侄子:勿忘国耻而非仇恨,消灭帝国而非人民。八国联军哪八国背一背?我记得你还有一辆德国车,上周刚买了法国香水!

家长(恼羞成怒):偷换概念!我跟你说的是文化入侵,这能算文化入侵吗?文化入侵!你在受日本文化荼毒你知道吗?你看,你都开始为小日本讲话了!

侄子(摊手):它不能让我改变什么,一部动画片毁不了我,老爷,这只是一部该死的动画片!

家长:住口!没大没小,成何体统!你看日本动漫就是崇洋媚外,你为小日本辩护就是狗汉奸!我怎么有你这样的侄子?

侄子:应该崇洋,但绝不能媚外。日本好的东西,凭什么不能学?外国好的东西,凭什么不能看?只要挺直腰板,我就是个站着的中国人!

家长(拍桌):让你说话了?!日本人的东西,你就不应该碰!

侄子:我……

家长:孽畜,闭嘴!我的铜头皮带呢?

侄子:你……

家长:还敢反抗了!瞧你都学了些什么!来人,给我拿下!

user avatar

你要语重心长的给孩子说,做出判断不要武断,任何事情都需要对比,多选几个参照物,不能只看其中一面。你可以让侄子从多个维度,多个题材选取中日最好的作品进行对比,然后自己判断,再下结论。

例如电影里,找近30年中日最好的《千与千寻》和《宝莲灯》进行对比

讲述孩子成长,父爱母爱的《狼的孩子雨和雪》和《哪吒之魔童降世》进行对比

同样是下棋,《棋魂》和《围棋少年》进行对比

同样是做饭,《中华小当家》和《神厨小福贵》进行对比

同样是足球,你拿《足球小将》和《宋代足球小将》进行对比

同样是魔法少女,你拿《光美》《美少女战士》和《巴拉巴拉小魔仙》进行对比

同样是战斗为主,你拿《七龙珠》《天元突破》和《虹猫蓝兔七侠传》《中华小子》进行对比

同样是子供片,你拿《大耳朵图图》《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和《樱桃小丸子》《哆啦A梦》进行对比

如果大家觉得这都太久远了,就说今年。把日本上半年最佳的《奇巧出租车》和我国上半年最佳,我专门写了3天文章吹了的《时光代理人》进行对比

让你侄子看完这些,你再问你侄子:你还觉得日本动漫比中国动漫强吗?

你侄子会有更明确的认识。

最后:

user avatar

有一说一,中日动漫领域的差距,

差不多跟中美航发的差距类似,

实际差距大概是50-100年。

这不是我危言耸听,你也不要觉得夸张。

你在发展,别人同样也在发展,

你在投入,别人的投入同样不少,

因为基础好积累足市场规范,

发展甚至比你更快,

说100年其实已经是保守了。

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源于最基础的积累,

基本上没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类似攻壳机动队这种片子,

国内确实拍不出来,

就算拍得出来也没机会上映,

就算上映也不会有太多人去看。

人家投资者有这个钱,

找吴京拍几部战狼片,

找沈腾和贾玲拍几部娱乐片,

甚至像陈思诚那样请长泽大妈三浦大爷来凑戏,

然后砸钱搞宣发就是了。

中国国内这大环境人人都知道,

普通人卷来卷去连孩子都顾不上多生几个,

哪还有功夫听你长篇大论群体无意识这些东西?

看看爽片逗片过过瘾解解压才是硬道理,

投资人有钱投投这些片子赚大钱不好么?

非得投动画片冒险?


像新海诚那样老老实实作画,

把每一帧都搞成壁纸能赚几个钱?

学学乌合麒麟,画几幅画骂骂美帝,

不就有资本家主动送上门来分赃了?

问题在于唐探李焕英这种片子,

票房再高对电影行业发展有什么帮助么?

无非就是资本利用流量收割人口红利罢了,

这种大环境是培养不出优秀的动漫作者来的,

又怎么会有好的动漫作品?


至于你该怎么办?

多读读书,多学学习,多积累点常识,

努力把自己变成个有点审美能力的人就好了,

毕竟押井守、今敏和安彦良和这样的人,

确实是不世出的,

他们的作品不看真可惜了…

user avatar

日漫比国漫强?

哪部日漫能请到两个韩国总统当制片人和设计(

user avatar

常规操作:“就知道看动画片,写作业去!”

user avatar

对于中国动漫很多人形容为“戴着镣铐跳舞”,我看他们都说错了,中国动漫明明是关在铁处女里面跳舞好吗?

user avatar

还不让瞎说大实话了?

我侄子爱看欧洲俱乐部踢球,信誓旦旦地说:“五大联赛就是比中超要更杰出”。实际情况是如何的,我该怎么办呢?
user avatar

你侄子是个有正常三观的正直人。

user avatar

你微微一笑。

先打开了《圣枪修女》,告诉侄子最后男女主角都死了,大boss还活蹦乱跳。

再打开《雪孩子》,看着雪孩子和小白兔成了好友,最后为了救她被烤化了……

侄子嚎啕大哭,但还强撑面子说不过如此。

你又微微一笑。

左手打开了《斩!赤红之瞳》,剪刀姐被狗吃了,大哥阵亡,玛茵阵亡,切尔西只剩下一个头。反派也下场凄惨,狗女炸死,冰女王抱着男主角当着女主角的面二人幸终(误)。大结局明明成功了,但女主角不得不逃亡……

你自豪地告诉他:这就是革命者的归宿,革命可不是请客吃饭。并顺便播放了《献给你的进行曲》。

右手打开《十二生肖》,除了第一集,剩下的十二集每一集都死一个生肖。也就片头曲比较快乐,十二生肖各个舍生取义,哪怕粉身碎骨,哪怕刀劈火烤。只有鸡哥的结局比较好,其他人……唉, htf也不过如此。

你告诉侄子:

“看,拯救世界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只有13集的缘故……”

侄子彻底崩溃了……三天三夜吃不下饭……

从此以后成为了爱的战士。

user avatar

他说的没错吧。

你就说中国现在是有几部赶上日本动漫平均水平了,总体当然还比不上的啦。

好的就看看吧。

掏出一人之下之类投喂一下。

然后跟他说“小孩子才做选择,我是大人我全都要。”

就走开就好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