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主要争议的地方在于,如何定义“跨屏协同”。
有些用户对于“跨屏协同”的定义是,可以在不同的“屏幕”(说白了就是设备)之间互通信息;而有些用户对于“跨屏协同”的定义是,可以在不同的“屏幕”之间互通操作。
说的再直接一点,前一类用户,它更看重是信息的互通,只要能互通信息就行了;后一类用户,它要求的是在不同的屏幕上共享相同的GUI和操作,简单到这个场景里,就是用键盘和鼠标/触摸板,代替手指来操作手机;这样的话,手无需离开键盘和鼠标/触摸板,能节省很多力气和时间。
说的再直接一点,前一类用户要求的是git,后一类用户要求的是remote desktop.
从互联网发展的现状来看,欧洲和美国的用户,比较追求前一个;中国的用户,更多喜欢后一个。
Apple(包括MS)和HW的“跨屏协同”其实也就是立足于各自不同的主场所主流的逻辑。
我曾经和一个华为的朋友聊天说过这个问题,他非常推崇华为可以把手机屏幕投到电脑上这个需求。他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上下班路上用手机回工作邮件,可以直接把手机屏幕投在电脑上继续写,这非常方便。很酷。
而我则认为这并不是很酷。首先,我的iPhone上使用了公司自己的Exchange和Outlook服务,我的草稿箱在手机端和PC端是同步的,我直接从电脑上打开Outlook的桌面应用,点开草稿箱,完事了。次之,我的通勤时间不属于工作时间,我不需要在非工作时间回复工作邮件。
我需要的就是一个git的功能。我在A设备上写了代码,push到git上,地球另一端的B设备只要pull一下就能继续工作。Apple和MS的协同就属于这个逻辑——当然是完全自动化不需要手工add/commit/push/pull,草稿箱,日历,文件,全都上云,确保你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信息。
就算不考虑欧洲/美国和中国在工作时间和习惯上的差异,我认为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的Web和PC客户端是被严重劣化了的二等产品,只有手机和iPad端才能做得到全功能。所以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大家都比较依赖手机上的app,进而会寻求在PC/Mac端直接操作手机的办法。
Apple的跨屏协同,我认为做的还算是相当不错的。CarPlay,Handoff,以及自动传输的浏览器书签,密码信息(甚至可以在安装插件的前提下和Windows上的Chrome互通),iPhone/iPad对Apple TV以及HomePod的遥控操作,照片通过iCloud自动同步,AirPods的多设备切换,还有AirPlay的投屏播放视频和音乐,我认为很方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