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男性穿女装就会引起议论,但反之似乎不会?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观察得挺仔细,男性穿女装更容易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反过来好像女性穿男装就没那么大动静。这背后牵扯到的可不单单是衣服本身,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些观念,是性别认同、权力关系,甚至是历史文化在作祟。

首先,咱们得说说“性别刻板印象”。从有记载的历史开始,很多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职责、行为举止、情感表达,甚至外在的装扮,都划定了明确的界限。男性被期望坚强、理性、有担当,装扮上也是趋向于实用、硬朗,比如西装、衬衫、裤子。女性则被赋予温柔、感性、顾家的特质,所以在服装上就更注重修饰、柔美,比如裙子、丝绸、鲜艳的颜色。

当一个男性穿上女性服装,比如裙子、高跟鞋、化妆,这一下子就“冒犯”了这些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他没有按照“应该”的方式去打扮自己,这就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视觉惯性,也挑战了社会对于“男性应该是什么样”的固有认知。这种“出格”的行为,自然会引起好奇、不解,甚至是不适,于是就有了议论。人们可能会想:“他怎么这样打扮?这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这种反应,很大程度上是对熟悉规则被打破的一种本能反应。

再来看看女性穿男装。虽然同样是跨越了性别界限,但情况似乎有点不一样。想象一下,女性穿西装、衬衫、戴领带,甚至是宽松的T恤和牛仔裤。在很多文化里,这些“男性化”的服装往往象征着权力、职业、独立、干练。当女性选择这些服装时,很多人可能解读为一种对自身能力的肯定,一种摆脱传统束缚、追求平等的姿态。这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一种“进步”或者“酷”,甚至是一种“中性美”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的女性很多时候是被压抑和被剥夺了话语权的。而服装,作为一种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载体,女性在选择更加“男性化”的服装时,某种程度上是在争夺一种被忽视的权力感和话语空间。这种行为,相对于男性打破性别服装规则,可能更少直接触及到“男性应该是什么”的核心地位,而是更多地被理解为女性在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还有一个点,就是“权力结构”。在很多社会里,男性长期处于一种相对更有权力的位置。当男性穿女装时,尤其是在一些公开场合,可能会被解读为对这种权力结构的挑战,或者是对传统男性气质的一种“背叛”。这种挑战,有时候会引起捍卫现有秩序的力量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就是议论和批评。而女性穿男装,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直接威胁到男性主导的权力结构,反而可能被视为一种对男性气质的“模仿”或者“借鉴”,甚至是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传统性别分工,比如在职业领域。

从美学和视觉感受上来说,也有一些微妙的影响。女性身体的曲线和一些服装的设计(比如紧身、露肤等)往往更符合大众审美中对“女性美”的定义。当男性穿上这些服装时,由于身体结构的不同,可能会产生一种“不协调”或者“违和感”,这种视觉上的冲击更容易引发评价。而女性穿男装,如果能很好地驾驭,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帅气”或者“潇洒”,这种视觉上的“成功”反而会减少负面议论。

当然,这里面也夹杂着一些更深层次的社会恐慌。对于一些保守的观点来说,男性穿女装可能被联想到同性恋、跨性别者等身份认同,这些在他们看来是“非主流”的,甚至是“威胁”到传统家庭和社会结构的。所以,议论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对“非常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焦虑和排斥。

总而言之,男性穿女装之所以更容易引起议论,是因为它直接挑战了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关于性别角色、外在表现的刻板印象,触及了权力结构和潜在的社会焦虑。而女性穿男装,则更多地被解读为一种对自我解放、追求平等的姿态,或者是一种时尚个性的表达,甚至是在某些方面“模仿”和“借用”了男性身上被赋予的正面特质,所以引起的争议相对较小。当然,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进步,这种现象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人们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但要完全消除这种差异,还有一段路要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科学可以解释的现象,并且还是艺术类专业在大概高中阶段就会涉及到的内容。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说的男扮女装有「变态感」,是指下图左边这种。

「男扮女装」容易产生变态感的,大多是扮的「年轻」女性。

但「老年」女性扮相,通常不会有变态感。



所以就这个问题,我们来弄清楚这样几件事。

1. 为什么「女扮男装」可以被接受;

2. 男女容貌都有哪些特点;

3. 男女服装都有哪些特点;

4. 面相粗旷或者显老的人,日常穿搭中需要注意什么;

5. 为什么「男扮女装」会有变态感;



* 全文约7000字,重点部分已加粗。


一、「轮廓」,「内容」与「预期」


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个人。

可能只有绘画专业的,才听说过这个名字。

他就是人们誉为「新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 —— 乔治·修拉。

不过很可惜,这位艺术家31岁就英年早逝了。

甚至有人认为,修拉的逝世标志着「新印象主义」的结束。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这和我们今天要讲的,「男扮女装」看起来很变态有什么关系吗?

别急,咱们继续往下看。



在我心里,修拉更像是一位「科学家」。

因为除了绘画,他还对「光学」和「色彩理论」特别关注,并做过大量的实验。

比如修拉最具代表性的「点彩画法」。

他只用印刷中的CMYK四原色来作画,用小色块来做堆砌。

这种画法,就是利用了人类视网膜分辨率低的特性,最终让人感知出一个整体形象。

今天各种显示器的成像原理,就是受到「点彩画法」的启发。



在1882和1883这期间,修拉主要致力于素描的创作和研究。

并开创了一种新的轮廓表达法。



修拉在艺术领域,不仅开创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同时还通过研究得出过很多重要结论。

这其中,有两个理论和男扮女装会有「变态感」有关。

我们先说第一个。

即:我们在识别某件物品的时候,往往是先通过「轮廓」,然后才是「内容」。

甚至,只需要轮廓就可以了。



比如下图,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有个女人在舞台中央唱歌,然后台下坐着很多观众。

各位美术专业的朋友,你们想想以前画画的时候,老师是不是都一再强调「轮廓」和「形」的重要性!



接下来,再来看一个例子。

下图的剪影,即代表人物的轮廓。

即使我们没有看到这个人的五官,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轮廓看出来,这是个女人。

但是,当这个人的五官全部露出来之后,大家再来看看,还是女人吗?

是不是觉得特别失望,有种当头一棒的感觉?



所以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修拉的第二个研究成果。

即:轮廓为「心理预期」,而内容则是「预期达成」。

当我们在看到黑色的剪影时,其实我们心理预期的,是一个女人。

但是,当人物的五官完全显露出来之后,我们会发现实际看到的和预期的,产生了落差,所以感到不适。

拉修的很多作品,都用到了这种强调人物轮廓,同时模糊人脸的方式,来让观看者产生遐想。


二、「格式塔心理学」与「预期落差」


看到这儿,肯定有人会问:女扮男装不也是与预期不符吗?为什么不会觉得不适呢?

所以接下来,咱们再来聊聊「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

它主张人的大脑的运作原理,属于「整体论」。



举一个生活里很常见的例子。

比如因为疫情,大家纷纷戴上了口罩,于是满大街的人颜值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这就是因为「格式塔心理」让我们用最优的方式,去脑补被口罩遮住的下半张脸。



很多女生在视频的时候,喜欢只露出半张脸,因为觉得这样更好看。

这也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范畴。

很多露半张脸的网图头像,之所以让人觉得好看,也是利用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最优脑补机制。

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在识别某些物品的时候,会先根据「已有条件」,然后「结合个人的经验」,最后再用「最优的方式」,去综合脑补出一个形象。



再来看一个例子。

下图浴盆里的女生,头上戴着的鲜花,身上穿着粉色长裙,还有身后五官端正的刘德凯大叔......,这些都属于「已有条件」。

我们会根据这些「已有条件」,再结合每个人的生活经验,脑补出浴盆里的人,起码应该是一个有着年轻面容的女生。即便她可能不好看,但必须是年轻的。哪怕她不年轻,但起码不能比刘德凯还要老。



但是,当我们把黑色面罩去掉之后,却发现是西门大妈。

这俩人的搭配,不仅完全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甚至还有一点违背伦理道德,所以让人感到不适。

所以你们看,不仅是男扮女装会让人觉得不适。

当一个人的装扮或者容貌与环境不匹配时,比如面相老的人刻意扮嫩,同样也会让人感觉到不适。



现在我们回过头去,再去看看前面的黑色剪影。

当我们在看到这个女性轮廓的黑色剪影时,更严谨的说法是:

我们期待的,并不一定是一张好看的脸,而是一张有「女性化特征」脸。

很明显,王宝强的脸并不符合「有女性化特征」这个定义。



同样,我们可以再来看看同为唐探里的男扮女装造型。

刘昊然是不是明显就比王宝强看起来好多了。

刘昊然虽然也是男的,但他的脸相较王宝强来说,就明显更「清秀」。

「清秀」也是女性化容貌的特征之一。

所以,刘昊然的女装扮相,会比王宝强的看起来少了很多「变态感」。


三、男女服装的「兼容性」差异


现在来说为什么「女扮男装」更容易让人接受。

这也和男装有着更高「兼容性」的设计特点有关。

关于男女装的设计特点,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说重点部分。



女性服装,大多以「增量」为主要装饰手段;

而男装的设计,大多都以「减量」为主。

我拿男女生衣橱里常见的POLO衫来举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了。

下图里的这件POLO衫,就是很典型的「男款」。

因为周身没有出现过多的装饰物。



但是,当我把衣服前门襟的扣子,由2颗变成3颗后,大家再来看,这件衣服是不是就变得秀气了。

多出来的那颗扣子,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功能性」。

这种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手段,常见于各种女装。

这就是前面我说到的「增量」为主要装饰手段。



现在,我继续给这件衣服增加一些「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看看衣服的气质会不会发生改变。

每当我给这件衣服增加一处「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之后,这件衣服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女装化。



还有西装这种男性化十足的服装,也是带暗条纹的会比纯色的看起来更精致。

因为条纹就是一处「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



此处插入一个小帖士:男生要想避免把西装穿出房产中介的感觉,也可以选择带暗条纹。

因为这些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元素,能让衣服看起来更精致,但不宜过多。



女装里的「蕾丝」,还有女生的美甲,都是典型的「不具备功能性的装饰」。



由于篇幅有限,更多内容我就不展开说了。

女性服装,大多以「增量」为主要装饰手段;而男装的设计,大多都以「减量」为主。

摈弃了那些「没有功能性的装饰」之后,男装虽然看起来会更单调,但却有着更高的「兼容性」。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款」。

这也是女生穿上男装之后,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原因之一。


四、男女容貌的「容错率」差异


「女扮男装」不会有变态感,也与女性容貌的「高容错率」有关。



大家有没有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光从面相上来看,是分不出男女的。

下图里的这个小宝宝,就曾经出演过成龙的《宝贝计划》。

他的名字叫「蔡志强」。



我们再来看看蔡志强长到七八岁时候的样子。

下图左边是原图,右边是我给他P了长发的效果,是不是顿时就像个小姑娘了。

很多小孩子,哪怕是长到十岁左右,只要不是在装扮上刻意强调性别区分,是很难分辨出男女的。

但是,当我们到了青春期,男生们因为雄性激素和睾丸酮的共同作用,面部的男性化特征会开始逐渐明显。

下图是大概十五岁的蔡志强。

而这时候的女生,五官上不会有太大变化。

女生的变化通常都体现在身体上。

简单来说就是:青春期之后的面容走向,是男生越来越男性化,而不是女生越来越女性化。

大部分女性,尤其是我们东亚地区的女性,面部特征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着这种「幼态化」的特征。

而「幼态化」本身,就是一种「高容错率」容貌的设定。



我给大家举一个日常穿衣的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什么叫「容貌的高容错率」了。

下图里,这个小男孩身上穿的牛仔外套,就非常有廉价感,因为洗水非常不自然。

但因为是穿在小孩子身上,所以不会给人感觉有什么问题。



牛仔外套自然的水洗做旧效果,应该是「上浅下深」的,比如下图的这件牛仔外套。

大家注意看肩膀处的颜色。

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书包肩带的摩擦,都是会让牛仔外套肩膀先褪色的。

可能很多人说不出具体原因,但还是会下意识的感觉到,哪些洗水自然,哪些洗水不自然。

但你们看,同样是洗水不自然的牛仔外套,穿在成年人身上,就会给人满满的违和感和廉价感了。

这种小孩子能做,但是大人不能做的例子,我们生活里非常常见。

如果想知道如何挑选牛仔裤的,推荐看这篇。

绝对是目前全网最详细的牛仔裤版型解说了。



现在我们把话说回到「女扮男装」不会产生变态感。

因为大部分的女生,在容貌上就具备一定的「幼态感」。

我们天然的,会对外貌具有「幼态」特征的人更加包容。

所以,「女扮男装」我们的接受度相对会更高一些。


五、刻意扮嫩 —— 「不适感」的来源


前面说到了,大部分女性,尤其是东亚女性,本身在容貌的设定上,就具备一定的「幼体感」。

换句话来说就是,男性的容貌,本身就比女性看起来更成熟。

所以,男扮女装这件事的不适感,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

强行的让成熟的容貌,和幼态的装扮,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简单来说就是:面相偏老的人,如果「刻意扮嫩」,也会让人感觉不适。



香港有个演员叫温兆伦,年轻的时候非常红。

年轻时候的温兆伦,唇红齿白的非常帅。

也是他开创了长得好看的人演奸角的先河。

但年纪大了之后,温兆伦的五官开始逐渐衰老。

这时候,他再留一头长发,就会看起来很不舒服了。

因为「长发」与「刘海」,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女性化」特征。

但是我们看,剪短了头发的温兆伦。

不说看起来年轻了吧,起码整个人看起来正派了不少。



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的老ross,也是短发会比长发看起来更舒服。

大家回忆一下身边,你们一定找不出来留长发好看的老婆婆。

「长发」配「老相」,不仅不会让人显得更年轻,反而还会让人看起来更不舒服。



最近这几年,抖音上出现了一股子「折腾老年人」的风潮。

相信平时刷抖音的,应该都看到过。

当然,那是别人自家的事,咱们作为外人不从道德层面去评价。

但就从打扮上来说,真的不好看。

有些甚至会让人觉得很变态。

这就是因为前面我说到的,强行的让成熟甚至是衰老的容貌,和女性化或者幼态的装扮,同时体现在一个身体上,所产生的不适感。

所以此处,再强调一遍:面相长得老,千万别「刻意扮嫩」。


六、性向不明 —— 「变态感」的来源


有细心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了,前面我用到的词,是「不适」,而不是「变态」。

所以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这种「变态感」来自于哪里。



我们先来看几个电影里经典的变态角色。

电影《绿里奇迹》里,有个心理变态的狱警。

因为喜欢看犯人受电刑折磨,所以在行刑时,故意违规操作,导致现场惨不忍睹。

注意看这个人的「唇色」还有「发型」。



西方人的五官,是非常典型的「男相化」五官。

比如高眉骨、深眼窝、直鼻梁、剃不干净的胡茬子......

而「红唇」和「额头前面散乱的头发」都是女性化特征。

在全脸五官都偏男性化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两个女性化细节时,这个人就会看起来很变态了。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总想着要后入安迪的变态三姐妹之一。

这人的五官,整体是非常男性化的,而且淡眉也会让人觉得凶狠。

可是,他皮肤的颜色却异常红润,甚至是「粉嫩」。

整体男性化的五官,再搭配上偏女性化的肤色,这个人就会看起来很变态了。



电影《唐人街探案2》里,拿人做献祭的法医,也是长着一张变态脸。

所以这人一出场,我就知道不是好人。

同样,也是男性化的基本五官,搭配了「大眼睛」、「长发」、「粉嫩肤色」这些女性化特征。

我简单的处理了一下。

大家看,哪怕他的肤色没这么偏粉,或者眼睛没这么大,整体的「变态感」都会少很多。



可能有人会说,你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外国人,中国人会不一样。

为了满足各位的好奇心,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电影里的一些变态角色。

电影《金瓶梅》里,有一个史上最著名西门庆。

为了突出西门庆的变态感,化妆师特意给演员单立文涂了深色的唇膏。

而且在人物的造型上,也是用到了前额散乱的头发,这种女性化特征。

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单立文。

一点也不变态。



男扮女装之后,让人觉得有「变态感」的原因,都是因为五官的性向不明。

同样,我们还是拿唐探2来举例子。

最左边的刘昊然,相貌年轻而且秀气,所以穿女装时,整体的变态感是最少的。

最右边的肖央,虽然画了红唇,但是皮肤很白,没有胡须,脸也被假发遮住了很多,所以看起来稍微好一些。

中间的王宝强,红唇加眼影,还有脸上没剃干净的胡茬子,当这些矛盾的性向特征都集中在一起时,就会感觉是三个人里最变态的。



很多男明星,都会在中年之后,利用胡子来人为的增加面部的男性特质,尤其是在留长发的时候。

比如张震,在步入中年之后,留长发就一定会同时留胡子。

因为胡子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男性特质」。

胡子可以使五官性向更明确,并且降低长发的女性化特质。



这种「长发」配「胡子」的例子非常多。

年轻时候的木村,长发造型非常阳光帅气。

但年纪大了之后,衰老的男性化容貌,再配上长发这种减龄的女性化特征,就会给人感觉怪怪的。

但是,留起了胡子的木村,再留长发明显就看起来好了很多。

还有金城武也是,年纪大了之后,留长发就一定会同时留胡子。


七、男子花40万把自己整成变态脸


写到这里,比较了解我的朋友肯定会知道,我又要开始提那个人了。

因为「变态感」这三个字,在这个人的脸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总是提到他,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这篇: 心丑的人外表可以看出来吗?

提示一下,建议从第五章开始看,就知道为什么我会盯着这个变态脸不放了。



前段时间,我在微信视频号里,看到一个叫老李什么校长的人发的视频。

帮大家翻译一下标题上的英文简写。

一个在「整容」上花了43万的男人,拿这「钱」花在追女生上他不好吗。



不瞒大家说,他这条视频,我看了四五遍。

因为一开始,我真的分不清他是在自黑还是对自己这张脸很满意。

直到视频最后他说: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咨询我。



看完这条视频之后,我一度怀疑自己瞎了。

因为我既没看出这钱花哪去了,也没看出他变好看了。

如果说,此刻视频里的这张脸,是已经变好看了的,我不敢想象没变之前是什么样的。

直到打开评论区,我才知道,自己没瞎。

原来觉得难看的,不止我一个。



好奇心驱使着我,又去搜了这个人更多的视频和照片,无一例外的都很辣眼睛。

这是他刚割完双眼皮的样子。

这是他烫头时发的迷惑微博。

还有下面这组爆照,也一度让我对自己的语文水平产生了怀疑。

因为我记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以飨(xiang)读者」。

而「飧(sun)」这个词,是晚饭食物的意思。

莫非这个变态脸想表达的是自己秀色可餐?

或者说发自拍给读者是一种恩宠?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在「洗粉」。



吐槽归吐槽,正事还是要说的!

为什么他看起来不仅丑,而且还变态呢?

原因也是一样的:他长得实在太一言难尽了。

我很少见到一个人的脸上,同时汇集着这么多不同性向的五官。

首先,他的浓眉和鼻子,都是非常典型的男性化特征。

尤其是鼻子,都快赶上嘴巴的宽度了。

但是,他新割的「欧式大平行」,还有额头前面散乱的头发,却都是典型的女性化特征。

尤其是他饱满的唇形。

我无法想象,被这张嘴亲一下是多么恶心的一件事~

当这些明显的男性化特征,与另一些明显的女性化特征,同时都汇集到一张脸上时,这人就会看起来很变态。

效果类似前面我提到过的西门大妈。



这个人的变态感,除了来自我前面说的「五官性向不明」,还因为他刻意「扮嫩」。

他知道自己长得又老又丑,所以希望用刘海这种「减龄元素」,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

有关为什么长得老的人不能刻意扮嫩,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现在,我们把前文提到的那些影视剧里的变态角色,都汇总在一起,看看有没有什么共同特征。

发现没,那一缕刘海绝对是变态脸的灵魂。



最后,我们结合前面说到的,来给这个变态脸重新设计一下他的形象,看看会不会有所改变。

换上沉稳的深色之后,变态脸看起来正经了一点点。

再来看看留一点胡子的「小变态」

是不是整个人看起来正派了不少?



写到最后,再跟大家说一遍,记得去看这篇: 心丑的人外表可以看出来吗?

记得从第五章开始看!


八、更多推荐内容


01. 【单品|羽绒】物美价廉,性价比最高的羽绒服有哪几款

02. 【单品|牛仔】3个步骤,选到适合自己腿型与身材的牛仔裤

03. 【单品|T恤】如何挑选一件好看、耐穿且性价比高的T恤?

04. 【单品|衬衣】格子衬衫显得土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05. 【服饰|趣闻】为什么有的衣服会显得廉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06. 【服饰|趣闻】HUGO BOSS设计,希特勒监制。为什么德系军装会成为经典?

07. 【颜值|密码】为什么戴上口罩都变好看了?

08. 【颜值|密码】男生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型?

09. 【颜值|密码】冯小刚整成吴亦凡需要几步? 整容一定能看出来吗?

10. 【颜值|密码】6个小细节,证件照颜值提升一大步!

11. 【品牌|故事】不吹不黑,优衣库的衣服到底什么水平?

12. 【变美|书单】提升气质,内外兼修。推荐这6本书



@这是eno|艺术与时尚行业工作者|时尚领域创作者

所有「美」和「时尚」有关的内容,均收录在公众号「艾诺说」,欢迎关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你观察得挺仔细,男性穿女装更容易成为大家议论的焦点,反过来好像女性穿男装就没那么大动静。这背后牵扯到的可不单单是衣服本身,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些观念,是性别认同、权力关系,甚至是历史文化在作祟。首先,咱们得说说“性别刻板印象”。从有记载的历史开始,很多社.............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真实的,我们身边确实会有人对男生穿女装有种“怪怪的”感觉。这背后其实有很多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还挺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首先,咱们得从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说起。从小到大,我们接触到的信息都在告诉我们什么叫“男人样”,什么叫“女人样”。衣着是性别表达最.............
  • 回答
    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背后可藏着不少道道儿呢。为啥我们会有这种“双标”的看法,甚至觉得有点不公平?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咱们社会的历史、文化,还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说起。历史与文化的烙印:男主女从的旧秩序打从咱们有历史记载以来,大部分社会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人负责“在外打拼”,女人则多半“在家相夫教子.............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也触及了很多隐藏在社会观念里的东西。为什么有时候男生“娘”一点就容易被嘲笑,而女生“爷们”一点却可能被看作是酷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首先,咱们得说说 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几千年来,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是不一样的。 对男性的期待: 传统上,男性被要.............
  • 回答
    这种社会现象确实挺有意思的,背后牵扯到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文化习俗。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一个行为在不同性别身上待遇会差这么多。一、 为什么女性找干爹容易被贴标签?这主要跟咱们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的性别权力不平等和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有关。 “男性是提供者,女性是被提供者”的传统观念: 几千年的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当下社会文化和个体选择的多重面向。将政治军事历史、青年男性、女装以及二次元世界这几个元素联系起来分析,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这种现象:一、 现实世界的复杂与逃离的港湾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政治军事历史的领域,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学术研究、历史爱好者、军事模拟等),往往都与“现实世.............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社会深层的性别观念和文化建构,背后原因复杂,并非三言两语就能概括。与其说“女汉子”容易受到接受,“男性女性化”就受到厌恶,不如说这反映了社会对不同性别角色期望的差异,以及这些期望如何被固化和传播。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无论“女汉子”还是“男性女性化”,这些标签本身就承载着社会对男女气.............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中一个挺普遍但也挺敏感的现象。说“大龄剩女”一看到男性找年纪小的女生就“急着跳脚”,其实是把一种复杂的情绪和心态简化了,当然,也可能有一些真实的观察支撑着这种说法。咱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跳脚”的反应:1. 感觉被“淘汰”或“不被选择”的落差感: 年龄焦.............
  • 回答
    中国男女平均寿命的差异,以及退休年龄上的“反差”,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你提到的数据:男性平均寿命74岁,女性平均寿命79岁,女性比男性平均多活五年。而退休年龄方面,普遍的说法是女性55岁退休,男性60岁退休,这意味着女性比男性早退休五年。从数据上看,女性寿命更长,却更早离开工作岗位,这.............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感到困惑的现象,也触及到了当下社会婚恋观的一些变化和冲突。你观察到的这种“想零付出,却想零成本结婚”的心态,背后可能隐藏着挺多复杂的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社会经济和价值观都在经历快速转型。过去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男养家、女持家”的观念,.............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了古代社会结构、生育观念和婚姻制度的核心。为什么古代女性人数相对较少,却又允许男性纳妾,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并且其对社会矛盾的影响也并非单一的加剧。首先,关于“古代女性少于男性”这个前提,需要更精确地理解。在绝大多数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出生性别.............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女权”和“男权”这两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演变和理解上的差异,以及它们为何会产生这样一种表述上的不对称。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词源、历史语境、社会实践以及对“权”这个字的理解等多方面入手。一、 “权”字的含义与社会结构首先,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关键在于理解“权”.............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网络语言暴力、性别歧视以及平台监管的复杂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1. “坦克”的比喻与性别侮辱的本质 “坦克”的语境和指向性: 当男大学生直播用“坦克”来形容女生时,这个词语通常被理解为对女性身材的贬低和丑化。它脱离了“坦克”作为一种战争机器的本义,而是在网络亚文化中被赋予了.............
  • 回答
    男生穿女装,这背后藏着各种各样的心思和理由,绝不是一概而论的。把它简单地标签化,反而会忽略掉很多真实且丰富的人性维度。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可能都是些啥。首先,最直接也最容易被理解的,可能是 对美的追求和表达。你有没有见过那种特别精致的女装?丝绸的光泽,蕾丝的细腻,剪裁的流畅,还有那些充.............
  • 回答
    这起事件性质非常恶劣,一名男子竟然男扮女装,潜入女厕所进行偷拍,这不仅是对他人隐私的严重侵犯,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公然挑衅。警方介入调查是必然的,而涉事男子也将因此面临法律的严惩。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都会受到处罚。如果这名男子仅仅是在女厕所偷拍.............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令人非常痛心的问题。为什么性骚扰和被偷拍的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女性,而男性则相对少见?这背后涉及了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权力结构因素。性骚扰为何主要针对女性?1. 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与父权制文化: 历史遗留的权力不对等: 在许多文化中,男性长期占据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主.............
  • 回答
    将杨绛先生称为“先生”,并非仅仅因为她是一位女性,而是源于一种更为深刻的尊敬与肯定。这个称谓背后蕴含着对她才华、品格、学养以及在文学和学术领域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在中国文化中,“先生”这个称谓的内涵。它不仅仅是性别的标识,更是一种尊称,代表着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在古代.............
  • 回答
    中国体育界,提到女排,郎平的名字如雷贯耳;说到女足,水庆霞也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功勋教头。她们以卓越的执教能力,带领各自的队伍站上世界之巅,赢得了无数荣誉和赞誉。然而,放眼男子体育项目,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与她们齐名的男性教练,能够像她们那样,在团体项目中打造出具有统治力的球队,成为世界级的“狠角色”。这不.............
  • 回答
    嘿,咱们来聊聊为啥不少哥们儿对穿百褶裙的女生,那叫一个“心水”到不行。这事儿吧,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透的,里头有不少门道,咱们这就慢慢掰扯掰扯。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那股子青春洋溢的少女感。百褶裙这东西,自带一种减龄、俏皮的属性。你看它,一层层细密的褶皱,随着脚步轻轻摆动,那种灵动劲儿,就像是夏日里随.............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来跟你聊聊为什么国内JK制服这么火,而DK制服却相对冷门。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来看。JK制服的流行原因: 日系文化渗透的强大影响: 这个绝对是首要原因。日本动漫、日剧、日系偶像文化在中国一直都有庞大的粉丝基础。JK制服,作为日本校园文化最直观的代表之一,早就通过这些媒介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