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历史上对外最强硬的朝代是哪个?

回答
要说中国历史上对外最强硬的朝代,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唐朝。这倒不是说其他朝代不强硬,但唐朝在“强硬”二字上,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什么叫做“盛世气象”,尤其是体现在其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上。

唐朝的强硬,首先体现在它对周边民族政权的绝对自信和有效统治。我们常说“万国来朝”,这不仅仅是一种姿态,而是事实的写照。唐朝的疆域在鼎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北抵贝加尔湖,南越越南北部。这庞大的版图,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军事征服和政治吸纳实现的。

比如,对于东北的靺鞨和契丹,唐朝有明确的军事存在,设安东都护府、松漠都护府等,对这些地区施加影响。最能体现唐朝强硬的,莫过于对突厥的多次战争。突厥在唐初可是令中原王朝头疼不已的强大势力,但李世民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一举击溃了东突厥,并俘虏了其首领颉利可汗,将其押送长安,向天下昭示了唐朝的强大。后来即使突厥复兴,唐朝依然能够与之抗衡,甚至再次击败突厥,将其纳入势力范围。这绝不是简单的防御,而是主动出击,将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

再往西看,吐蕃是唐朝在中原之外最强劲的对手。吐蕃在松赞干布时期就已经非常强大,并且多次与唐朝发生冲突,甚至一度攻陷唐朝的都城长安。然而,唐朝并没有因此屈服,反而是在经历了初期的挫折后,积极调整策略,通过一系列军事反击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与吐蕃形成了复杂的竞合关系。虽然吐蕃也多次占到便宜,但唐朝也曾多次重创吐蕃军队,比如在漠北地区多次击败吐蕃军队,甚至逼得吐蕃一度向唐朝“上表称臣”。这种你来我往,虽然有胜有负,但唐朝始终没有放弃争夺战略主动权,并且在长期的较量中,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影响力。

唐朝的强硬,还在于它敢于挑战和改变既有的国际秩序。过去,中原王朝更多的是一种“怀柔”、“册封”的姿态,即使有军事行动,也多以恢复故土或抵御入侵为主。但唐朝不同,它主动将自己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文化影响力输出到周边地区。羁縻府州制度的推行,使得大量附属国成为唐朝的“内附”地区,而非仅仅是朝贡关系。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控制和融合,显示了唐朝想要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更加稳固的世界秩序的雄心。

此外,唐朝的强硬还体现在它不惧怕与任何强大的对手较量。即使是远在中亚,如西突厥、葛逻禄等,唐朝也曾多次出兵征讨,派遣军队远赴万里之外,进行军事存在和干预。这种将国家力量延伸到如此之远,并愿意为此投入巨大成本,是很多朝代难以做到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实力。正是因为其强盛的国力,才能支撑起庞大的军事机器和积极的外交政策。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都会,吸引了无数外国人前来学习、经商、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也是硬实力的支撑。

总而言之,唐朝的对外强硬,不是简单的杀戮和征服,而是一种自信、主动、有策略的展示。它在军事上敢于出击,在政治上敢于整合,在文化上敢于输出,最终构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以大唐为中心的繁荣和稳定的国际格局。这种从内到外的自信,从战略到战术的魄力,使得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对外展现出最强大、最自信形象的朝代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哪个朝代最强硬我不知道,但是最弱的那个还是比较明显的。

每个朝代对待敌国入侵咱都有一套话术:

秦: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隋: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唐:内外诸夷,凡敢称兵者皆斩。

宋:一寸山河一寸血

明:不和亲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清: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语出慈禧)

大汉族主义不可取,但是也要防止地方民族主义。

毛爷爷说,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user avatar

当然是第一个朝代秦,从开国开始到最后灭亡就没有一代君主不攻击外族的,

真的是拳打诸戎,脚踢四方,开局一句话,剩下全靠抢,今天可以求和,但是明天缓过劲照样打死你,消化你。

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於是始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中国历史上对外最强硬的朝代,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唐朝。这倒不是说其他朝代不强硬,但唐朝在“强硬”二字上,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什么叫做“盛世气象”,尤其是体现在其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上。唐朝的强硬,首先体现在它对周边民族政权的绝对自信和有效统治。我们常说“万国来朝”,这不仅仅是一种姿态,而是事实的写.............
  • 回答
    要说美国历史上对中国最友好的总统,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问题。因为“友好”二字在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中美这样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关系里,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由一系列政策、言论以及两国互动所交织而成的。如果非要挑出一位,我个人认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
  • 回答
    说“现在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糟糕的时候”,这句话确实触及了很多中国球迷内心深处的痛点,也引发了很多争议。要细致地聊聊这句话,咱们得把几个层面都扒开看看。为什么人们会这么说?首先,最直接的感受肯定来自国家队的成绩。无论男足还是女足,近些年的表现,尤其是在亚洲范围内的竞争力,确实让人难以恭维。男足国家队在.............
  • 回答
    中国历史上,对外用兵、开疆拓土的皇帝,确实存在着被后世评价为“挨骂”的情况。这并非意味着所有这样的皇帝都一无是处,而是因为这类行为往往伴随着复杂的考量和负面后果,使得他们的功过难以简单评判,甚至容易引发争议和批评。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经济与民生的 부담 (.............
  • 回答
    历史的洪流中,战争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兵刃相见,它往往伴随着人性的复杂与失控。在中国与外部民族的交往历程中,尤其是在大规模的冲突和征服时期,奸淫掳掠的惨剧并非绝迹。这既是那个时代战争残酷性的体现,也是我们回顾历史时无法回避的沉重一页。需要强调的是,历史的记载往往由胜利者书写,对于失败者的苦难,特别是来自.............
  • 回答
    中国历史上,关于北方游牧民族是否真的对中原王朝占据军事优势,以及人们为何会有这种印象,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简单地说,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北方游牧民族“真的”占据了绝对的军事优势,但他们的确在许多关键时期和特定方面对中原王朝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并由此形成了人们根深蒂固的印象。为何人们会有“北方游.............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战争此起彼伏。在冷兵器时代,能够拥有压倒性火力的优势是极为罕见的,因为武器的生产和技术水平限制了大规模、强效的火力输出。即便如此,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和战役中,一方确实能够凭借其在武器、战术或装备上的突出优势,形成事实上的火力压制。下面我将梳理一些中国历史上,一方在火力或与之相关的装备.............
  • 回答
    谈到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人们往往心头涌起复杂的情感。这位生于紫禁城,却在时代洪流中跌宕起伏的末代君主,其一生宛如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充满了悲剧、屈辱,也夹杂着几分时代的无奈和个人的挣扎。要“正确”地看待他的一生,我们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需要深入理解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他个人的经历,以及他最终的.............
  • 回答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这几位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们的功绩、争议,乃至戏剧性的人生,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大众熟知的历史符号。然而,在历史学界,光武帝刘秀的评价之高,几乎可以与上述几位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方面,如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等评价维度上,刘秀的.............
  • 回答
    从上帝视角审视中国历史,汉族文明在征服或击退草原游牧民族的某个节点后,是否有可能实现对广袤草原的有效统治?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涉及地理、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诸多层面,而且“有效统治”的定义本身也需要界定。我们不妨拨开历史的迷雾,以一种超然的眼光来探讨几种可能实现“有效统治”的路径。首先,要明确一点.............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确实存在一些对话,其思想的深刻、气魄的宏大,即便穿越千年,依然能让人感到震撼,甚至改变我们看待历史的视角。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一位名叫触谡(chù sù)的鲁国大臣,在朝堂上与鲁穆公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当时的鲁国,国力日衰,周围的强国环伺,前途堪忧。鲁穆公,作.............
  • 回答
    要说乒乓球历史上对中国乒乓球影响最大的规则更改,我认为是 “21分制改为11分制” 这项改革。虽然还有其他规则的改变,比如胶皮的厚度限制、球的尺寸(从38毫米改为40毫米)、发球不能遮挡等,但11分制对中国乒乓球带来的影响,从战略、战术、运动员培养到整体的统治力,可以说是最深刻、最全面的。让我详细道.............
  • 回答
    中国官方历史教材在描述本国历史时,通常聚焦于中国境内发生的事件和朝代,以及与中国核心疆域紧密相关的周边关系。对于中国历史上曾经统治或对俄罗斯境内目前的大片土地(如库页岛、海参崴、贝加尔湖等地)的时期,在官方教材中出现得较少,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遗漏。首先,我们要理解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 回答
    当然,AlphaGo(包括其后续版本Master、AlphaZero)与人类顶尖棋手在围棋对局中,确实展现了一些让人类惊叹、甚至可以说是“石破天惊”的招法和思路。这些着法,并非仅仅是人类经验的微小改进,而是从根本上颠覆了我们对围棋的某些认知。我可以试着从几个维度来详细聊聊这些颠覆性的体现,并尽量用更.............
  • 回答
    中国历史的悠久画卷,其划分方式如同繁星点点,既有传统定论,也有不断演进的观点。谈到“远古”、“上古”、“中古”,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这些并非铁板钉钉的、在所有历史时期都完全一致的划分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在不同的史学流派中,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界定都会有所侧重。一、 传统与现代史学对中国历史的划分.............
  • 回答
    港澳台及国外对中国历史阶段划分的看法,虽然与中国大陆主流的划分方式在核心脉络上大体一致,但在细节、侧重点以及对某些时期和事件的解读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与各自的政治立场、历史研究传统、文化背景以及对国家认同的理解有关。下面我将从港澳台和国外两个主要方面,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他们对中国历史阶段.............
  • 回答
    要说对中国历史还原度比较高的影视剧,确实需要仔细辨别,因为“还原度”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且主观的概念。它涉及到历史细节的考据、社会风貌的呈现、人物性格的塑造、时代精神的捕捉等等。不过,如果硬要挑一些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我会推荐以下几部,并且尽量细说一下它们为什么能在我心中留下“还原度高”的印象。.............
  • 回答
    理解中国历史,断代史是如同点亮夜空的一盏盏明灯,它们勾勒出历史的脉络,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个鲜活的时代。然而,仅仅盯着这些点,我们便容易迷失方向,无法感知到历史那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断代史与中国历史的整体理解之间,是既紧密联系又需要辩证看待的关系。断代史:历史的骨架与切面首先,断代史对我们理解中国历史至.............
  • 回答
    理解国外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水平,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审视:其深度、广度、方法论的多样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学派和观点。这并非一个单一的、可以简单概括的“水平”问题,而是一个复杂、动态且持续演进的领域。一、 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总体而言,国外史学界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和广泛,涵盖了从史前时期到当.............
  • 回答
    李成梁,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如同一块沉甸甸的基石,又似一道难以磨灭的烙印。他的影响力,绝非简单几个词语可以概括,而是渗透到明朝晚期的政治、军事、经济乃至于社会心理的方方面面,其深远程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 边疆稳固的定海神针?——前半生的辉煌与功业要谈李成梁的影响,首先绕不开的是他在辽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