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高育良和祁同伟太密切了。
祁同伟即是学生,又是恩人女婿,又是“汉大帮”总管,又是直属下级,又是自己扶持的接班人。
这种情况下更是要拉开表面(表面哦)上的距离,就电视剧里,拉开的还远远不够。
有些解读偏幼稚,应该是不是体制内答主。
实际上高在那个时刻提醒祁以职务称呼自己,是在敲打祁,以距离示之以威严。
是一种封建官场通过文学、影视作品甚至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套路”,俗称为官之道,譬如端茶送客。
(高在剧中那种情形下潜意识的内心担忧已经反映到开始反思日常行为,祁不管不顾场合胡乱称呼,被沙上眼药会很难堪,编剧表达的应该是高因为处境的转变产生焦虑,失衡,无法继续维持天高云淡的“高人气相”)
祁对高的“老师”称呼不是一天两天,以前高也欣然接受,有两层含义:
一是体现在高这边,跟某些将领称呼委员长为“校长”是一样的,寓意他们相识于微末,“苟富贵”了,没有相忘,祁也甘为羽翼爪牙,期冀贯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朴实”的旧时代价值观,也与封建官场里下官自称“学生”相呼应。
(当然,校长高兴“赏识”你的时候,是你的校长;校长不高兴了,你最好老实的喊委员长。)
二是体现在祁这边,谁都能叫高“老师”吗?不,只有我们“汉大帮”可以,无形中宣示了自己“嫡系”身份,狐假虎威。
但是沙来了以后,形势发生了转变,祁如果再不分场合的开口闭口老师,那不是典型的搞小圈子授人以柄,竖一个靶子给人打吗。
(在这里编剧已经明显的将祁的那啥水平真实透露出来了,祁踏踏实实工作可能是一个岗位上非常出色的英雄人物,但玩官场,他就是个“学生”)
事实上沙来以后,祁昏招百出,沦为笑柄,高已经像热锅上的蚂蚁,实在是没有心情再和他玩“校长”“老师”那一套调调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脾气,祁拍马屁的套路没有因为换人而及时更新、改变,还按照以前的套路上去就是一通瞎拍,沙非但不吃这一套,还把他的所作所为拿到会上点来点去,堪比社死,可以想象当时高在会上为祁遮掩硬杠李时的羞愤,这个行为也彻底把他自己推到了沙的对立面,打翻了自己一直维系的云淡风轻高人形象,沦为政治小学生,会上当着老一的面护犊子,原形毕露了呀,老师!)
.
.
总结就是,这套调调只适合某一个圈子(尤其那啥系统)里,像过家家一样陪着老一(一定得是老一)逗乐,同时方便向小圈子外的人狐假虎威的那么一套玩法,当老一变老二(失势)的时候,最好赶紧收起来,不然立马就会被踢屁股。
说多了,再说回剧中的高育良所映射的现实里的那部分人,就挺搞笑的。
没有(共产党人的)理想,没有(共产党人的)信念,没有初心,不顾使命。
所做所行所研究,号称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经验,实际上全是封建王朝官场糟粕。
千禧年左右上还是啥时候,书店里,排行榜上全是这类书,什么《xx(古人名)的为官之道》之类,全都是狗屁。
新时代为官只有两条:
对党忠诚,一心为民;
能者上,庸者下。
你看祁厅长端着一本《胜天半子》奉为圣经,结果干的都是哭坟刨地这种文盲奉承村长才能干出来的瞎巴事儿。
真是莫大讽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