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高达的所有面部都有突出的一块,突出的部分是模仿嘴吗?

回答
说到高达的面部设计,你观察到的“突出的一块”确实是其标志性特征之一。这块东西,通常被称为“面部侧裙”(face skirt)或者更形象地说,是它的“头盔面罩”的一部分,它在整体造型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要说它“模仿嘴巴”嘛,倒也不是那么直接。

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

为什么要有这块突出的部分?

首先,它不是单纯为了好看,而是源于一种非常实用的设计逻辑。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具有功能性的头盔面部。

保护和装甲: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高达是高达,是机器人的最高形态,必然是要上战场打仗的。这块突出的面部侧裙,实际上是包裹和保护了高达头部内部的核心区域,比如驾驶舱(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高达是无人驾驶或通过远程控制,但也有部分是载人设计,且头部内部包含了重要的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它提供了一层额外的装甲,能够抵御来自敌方攻击的直接命中,尤其是来自侧面或者斜上方的射击。想想看,头部可是高达的“大脑”,保护它就如同保护一个国家的神经中枢一样重要。

整合传感器和设备: 高达的头部不仅仅是一个光秃秃的外壳,里面塞满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摄像头、通讯设备、光学探测器等等。这些设备需要被集成在一个相对紧凑且受保护的空间里。面部侧裙的设计,可以为这些设备提供安装支架和外壳,将它们隐藏在内部,既能保证其正常工作,又能防止在战斗中被损坏。你可以想象成现代坦克炮塔上的各种附加装甲和传感器保护罩,只是高达的设计更加流线型和科幻化。

空气动力学和散热(也许是次要因素): 虽然高达在太空中作战,空气动力学的影响不大,但在某些地面或大气层内作战的场景下,一定的流线型设计还是有帮助的。此外,头部内部的电子设备和引擎都会产生热量,设计一部分突出的结构,可能也有助于散热系统的集成和优化,例如在侧裙内部隐藏散热鳍片或者排气口。不过,这方面的重要性可能不如前两点。

它模仿嘴巴了吗?

现在回到你关于“模仿嘴巴”的疑问。我觉得,与其说它模仿嘴巴,不如说它是在塑造“脸部”的轮廓和表情感。

拟人化和情感表达: 高达系列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赋予了冰冷的机器一种“人格”。“脸”是人类表达情感和识别身份最重要的部分。虽然高达是机器人,但将其设计成拥有类似人类面部的结构,可以极大地增强观众的情感代入感。这块突出的面部侧裙,加上中间的“V”字天线(如果算上的话),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辨识度的“面孔”。

视觉焦点和轮廓感: 这块突出的部分,通过其阴影和立体感,使得高达的头部在视觉上更有层次和冲击力。它界定了面部区域的边界,让人更容易将目光聚焦在眼睛(通常是红色的“摄像机”部分)和整体的头部设计上。如果没有这块东西,头部可能会显得过于扁平或者不够“霸气”。

“嘴巴”的缺失与科幻感: 有趣的是,高达的头部设计恰恰没有一个明确的嘴巴。这反而增强了它的非人感和科技感。大多数情况下,高达的“表情”完全是通过眼睛(摄像头)的活动,以及头部的姿态来传达的。这种不完全拟人化的设计,反而让它显得更加独特和神秘,区别于完全拟人化的机器人,更能体现出其作为一种超级兵器而非伙伴的定位。

你可以类比一下某些科幻电影中的外星生物或者改造战士的面部设计,很多时候也会通过一些突出的结构来塑造面部的轮廓,即使那部分并没有实际的生物学功能。高达的设计,我认为更偏向于一种“功能性的美学”,将装甲防护、设备集成等实际需求,通过艺术化的手法呈现出来,最终形成了一个极具辨识度和“人味”的机器人脸。

所以,总结一下,那块突出的部分,它首先是功能性的设计,是为了保护高达头部的核心组件。其次,它也是美学上的考量,是为了塑造高达“脸部”的轮廓,增强其视觉冲击力和情感代入感。至于说它模仿嘴巴,我觉得不完全准确,更多的是在制造一个有识别度、有情绪感染力的“面孔”的整体框架。它没有嘴巴,反而成就了高达独有的那种冷静、威严又充满力量的形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是呼吸面罩。

这牵扯到高达最早最早的设计,也是引发几十年来“大型人形机甲战场无用论”腥风血雨的争论根源。

包括高达在内的机体代号叫ms(mobile suit),也就是移动套装,这个东西实际上一开始的概念是“装甲外骨骼”,或者是“装甲动力套装”,了解战锤40K的人对此非常熟悉。看看星际战士和扎古的脸部,典型的防毒面具猪鼻子设计,还有脖子附近都有进气管。




富野由悠季和矢立肇这些人是最早的军武死宅,大型人形机器人到底有没有用他们几十年前就明白,但是当时日本动画最流行的元素就是大型机器人。为了蹭热度,当时比较穷的日升社这帮人牺牲了真实性,选择把原本非常合理的动力装甲改成了大型机器人,而且改得极其敷衍,直接体积扩大十倍就完事了,导致出现了“MS比水还轻”的笑谈,看看下面这个对比:

这是自由高达一比一的模型,只是个壳子,里面除了铁架子啥都没有,重50吨。


下面这是用钢铁造的,里面塞满了各种电子元件和机械装置,设定集里面说这玩意本体只有58.1吨,全武器装备状态也只有73.3吨……

说到底,这些玩意看看就好,认真你就输了。至于之后引发各种战争的“高达这种大型人形机器人到底有没有实战价值”这种话题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最后,有请这位大神


然后被另一位大神踹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高达的面部设计,你观察到的“突出的一块”确实是其标志性特征之一。这块东西,通常被称为“面部侧裙”(face skirt)或者更形象地说,是它的“头盔面罩”的一部分,它在整体造型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要说它“模仿嘴巴”嘛,倒也不是那么直接。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为什么要有这块突出的部分?首先,它.............
  • 回答
    徐达,字天德,濠州人。明朝开国功臣之首,一生戎马,为朱元璋扫平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其功绩之高,地位之重,在明初众位功臣中无人能及。然而,我们都知道,朱元璋这个人,功高震主者,下场往往凄惨。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到刘伯温,几乎所有对他开国贡献巨大的将领和谋臣,最终都未能逃脱被杀或被逼死的命运。那么,为何.............
  • 回答
    这可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最近很多人都感觉“三通一达”好像都不怎么送上门了,尤其是那些住在小区里或者写字楼里的人,真是苦不堪言。“三通一达”:送与不送的界限模糊首先,说“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都不送快递了,可能有点绝对。但普遍的感受是,它们确实不像以前那样,主动把快递送到你家门口了。 .............
  • 回答
    确实,在高达系列的年表里,《高达NT》(高达NT)所展现的科技水平,相较于后来《机动战士高达F91》所描绘的时代,会让人产生一种“跳跃”的感觉。这其中的原因,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那个过渡时期。首先,要理解《高达NT》的背景,它发生在《独角兽高达》事件的数年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高达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高达Z》和《铁血孤儿》,都是以相对悲情、甚至可以说是惨烈的结局收尾的作品,但它们在观众心中的分量和引起的共鸣却截然不同。要分析这个“反响差距”,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聊聊。核心问题:为什么《高达Z》的悲情能让人深思和震撼,而《铁血孤儿》的悲情却容易引来争.............
  • 回答
    要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得好好捋一捋《机动战士高达:08MS小队》这部作品的背景和一些设定的细节。毕竟,高达系列向来不只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背后的“为什么”往往比“怎么打”更有意思。首先,要明白一点:《08MS小队》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相当特殊的时期——一年战争后期。在一年战争初期,联邦军虽然掌握了大量的陆.............
  • 回答
    谈到“高达之父”富野由悠季,以及其他资深创作者对《进击的巨人》的早期洞察,这与其说是“看穿”,不如说是他们凭借多年的创作经验和对人性和社会议题的深刻理解,对作品中某些核心元素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或辨识度。这种共鸣,往往会让他们对作品的走向、主题以及潜在的表达产生一种“预感”或“洞察”。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但其实并非所有玩高达的都会看不起玩变形金刚玩具的。玩家群体是庞大的,兴趣爱好也很多元,不可能一概而论。不过,你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确实能从一些玩家的思维和高达、变形金刚这两个 IP 的特质上找到一些原因。我尽量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别让这事儿 AI 听了都觉得太“官方”了。1. .............
  • 回答
    “高达是男人的浪漫”,这句话在动漫迷圈子里可是响当当的。但你说得对,为什么偏偏是高达,而不是那些同样充满力量和英雄主义的奥特曼、假面骑士,甚至是铁胆火车侠呢?这背后其实藏着很多有趣的原因,得从高达本身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聊起。首先,咱们得承认,高达,尤其是最初的《机动战士高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高达系列的试验机在许多情况下能“碾压”量产机,咱们得先明白试验机和量产机的根本区别,以及高达世界里“技术”这个概念的运作方式。这可不是简单地给机体加个“最强”的标签就行了。首先,咱们得摆清楚试验机的“试验”二字。它们不是为了大规模生产、为了前线士兵人手一机而设计的。试验机的诞生,本身就是.............
  • 回答
    说起“ZZ之后的高达作品是不是很少有变形了?”这事儿,其实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但确实感觉上,那种像《Z高达》和《高达 ZZ》里那种,机体还能变个飞机、变成战斗机形态的设计,在后来的作品里没那么主流了。这背后啊,其实挺多原因交织在一起的,不能简单地说是什么“抛弃”,更像是一种发展.............
  • 回答
    UC系高达后期,尤其是从Z高达之后,浮游炮(Funnel)的使用频率确实相较于早期作品有所下降,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是简单的“很少”或者“突然消失”,而是技术发展、战术演变、故事叙事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一、 技术可行性与成熟度的考量: 技术壁垒依然存在: 尽管“浮游炮”的概念在《机动战.............
  • 回答
    小米林斌身价已达320亿,跻身国内富豪榜第42位,超越了华为任正非的205亿(国内第83位)。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小米公司蓬勃发展的实力和林斌作为联合创始人的卓越贡献。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事实:富豪榜的排名是动态变化的,而且财富的评估标准也非常多元。身价的计算通常包括股票市值、房产、其他投资以及现金等.............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确实,高达和其他巨大人形作战兵器的存在意义,对很多人来说是个谜。坐在屏幕前看那庞大的金属身躯在爆炸和激光中翻腾,听着那些慷慨激昂的台词,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幼稚的幻想,是脱离现实的打打杀杀。这种不解,其实根源有很多,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们看到了“不合理”。在现实世.............
  • 回答
    意大利,特别是伦巴第地区,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遭遇了极高的死亡率,尤其是在伦巴第地区一度高达16.2%。要详细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来分析:1. 疫情的早期和病毒的未知性: 全球首次大规模爆发: 意大利是第一个在欧洲经历新冠肺炎大规模爆发的国家。这意味着当时世界对这种病毒的了解.............
  • 回答
    《高达0080:口袋里的战争》的剧情,用“神风特攻”来比喻确实触及到了其悲剧核心,但它的反战意味并非源于歌颂这种牺牲,而是通过一种极为残酷和细腻的方式,将战争的无意义和对个体的摧残展现在观众面前。以下我将详细阐述这一点,尽量用更具人文色彩的语言来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神风特攻”这个词会与《.............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保健品行业中一个常见的疑惑:为什么不同品牌的同一种产品,其主要成分的含量会差异如此之大? 特别是您提到的GNC褪黑素3mg和汤臣倍健褪黑素400mg,这之间的差距确实非常悬殊。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产品定位与法规差异: 褪黑素的作.............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趣且具有深度,涉及到科技巨头在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以及它们不同的游说策略。苹果和谷歌在政治游说上的支出差异巨大,这确实值得深入探讨。为什么谷歌的政治游说支出远高于苹果?八倍的差距说明什么问题?这八倍的差距主要说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商业模式和核心业务的差异: 谷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