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古专业人士如何看待《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盗墓小说?

回答
作为一个考古领域的从业者,我对《鬼吹灯》、《盗墓笔记》这类盗墓小说,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心里头百感交集。

先说说为什么“爱”。作为一名普通人,谁没点儿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更别说我们考古人,本身就是和历史、古墓打交道的,对那些尘封的秘密、未知的地下世界,天然就有一种强烈的探索欲。这些小说,恰恰满足了这种大众心理。它们描绘了一个个惊险刺激的地下冒险,充满了机关、壁画、古籍、传说,还有各种奇特的生物和力量。可以说,这些小说用一种极致的、浪漫化的方式,将考古这个相对枯燥、严谨的学科,包装成了一个充满肾上腺素的探险故事。

它们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我身边很多年轻的同行,包括我自己,在学生时代都曾被这些小说深深吸引。可以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我们对考古学的兴趣,让我们觉得这个职业不仅仅是挖土、数陶片,更是能够揭开历史面纱、探寻人类文明足迹的伟大事业。小说里那些对古代技术的想象,对器物的描绘,虽然很多是虚构的,但有时候也会让我们反思,古代人到底有哪些我们还不知道的智慧和工艺?这也会成为我们研究的灵感来源之一。

而且,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考古知识,虽然是“野路子”的普及。比如,它们会提到一些墓葬结构、陪葬品种类、古代器物名称(虽然很多是杜撰或者望文生义),甚至是一些基本的考古术语(比如“斗拱”、“墓道”等)。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这可能就是他们了解考古世界的窗口。

但话又说回来,这也就是我们“恨”的根源。当这些小说成为许多人认识考古的唯一渠道时,我们就不得不为它们所带来的误导感到忧虑。

首先,最直接也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对考古工作的妖魔化和浪漫化。小说里的考古,永远是九死一生,要跟各种粽子(僵尸)、恶鬼斗智斗勇,还要面对飞沙走石、机关重重的危险。这与我们真实的考古工作,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我们实际的考古工作,更多的是耐心、细致和严谨。 excavation(发掘)的过程,是要一点一点地剥离土壤,小心翼翼地清理每一件文物,生怕稍有不慎就将其损坏。这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例如对不同土质的辨别、对不同时期墓葬形制的了解、对出土文物如何保护和记录的掌握等等。我们不是在和“粽子”搏斗,而是在和时间赛跑,和无形的风化、腐蚀斗争。

其次,对盗墓行为的“美化”和“合法化”。小说的主角们,无论他们给自己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们做的本质上就是盗墓。他们非法进入墓葬,破坏墓葬结构,获取墓中文物,这是对历史遗迹的毁灭性打击,也是对国家文物安全的严重威胁。而小说里,他们往往被塑造成“英雄”、“寻宝者”,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保护者”(比如从坏人手里抢文物),这就会给不明就里的读者一种错觉,似乎盗墓行为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被鼓励的。

这一点,对我们考古人来说,是最无法容忍的。我们毕生的目标,是保护和研究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让它们能够完整地传承下去。而盗墓贼的行为,恰恰是在摧毁这一切。他们挖走的文物,失去了其在墓葬中的历史语境,很多时候也会因为不当的保存而损坏,价值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他们带走了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

再者,对考古程序的极端扭曲。小说里的人物,进去墓穴之前似乎不需要任何审批,不需要专业团队,也不需要科学规划。他们只要有一把洛阳铲(虽然洛阳铲在小说里被神化了,现实中我们使用的工具有很多种,而且它本身也不是万能的),就能找到墓穴,然后一路闯关。实际上,每一次考古发掘,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立项审批,有详细的科学发掘方案,有专业的考古队员,有配套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我们有严谨的测绘、记录、绘图、拍照、摄像流程,每一件出土的文物都要进行详细的登记、编号、清理、修复和研究。这就像科学研究和街头混混的区别一样。

最后,对文物价值的误读。小说里常常把文物描绘成价值连城的宝物,是主角们发财致富的工具。虽然一些珍贵文物确实价值不菲,但我们考古的重点,从来不在于它的经济价值,而在于它承载的历史信息。一件看似普通的陶片,可能就蕴含着某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细节;一件残破的兵器,可能就能揭示古代的军事技术。我们关注的是它能告诉我们什么,而不是它能卖多少钱。小说里那种“宝贝”、“夜明珠”、“传家宝”的设定,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世俗化的、物质化的解读,偏离了考古的本质。

总而言之,作为考古人,我们理解《鬼吹灯》、《盗墓笔记》这类小说在吸引大众、激发兴趣方面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们是文学创作,是虚构故事,与真实的考古工作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希望,读者在享受这些精彩故事的同时,也能对真正的考古学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尊重历史遗迹,远离盗墓行为,支持科学的考古事业。毕竟,真正的历史,比小说里描绘的任何奇幻都要来得更加真实和震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个考古系学生,大二的。

对考古没什么特殊的执念,没有觉得这是个让人有神圣感的工作,就是当成未来的职业。

偶尔跟人开玩笑会说“哦这个暑假我也要去倒斗了”。

但是但是但是!【严肃脸敲黑板】

有人问我用不用黑驴蹄子,会不会见到粽子的时候,我从来都是严肃认真科普的。

如果科普过之后,对方还冥顽不灵的把盗墓当成替天行道,把黑驴蹄子粽子公鸡血桃木剑当真,那我会选择一洛阳铲挥过去。

考古是科学研究,挖出古人的遗体,解剖保存完好的干尸湿尸,研究头盖骨和肢骨,到底算不算打扰死者安息,这是个复杂的伦理学问题,但考古工作者多半是无神论者,至少,我们目前没有遇到骷髅开口讲话或者湿尸干尸跳起来,把考古工作者批判一番,对考古工作者打扰了他们表示愤怒的案例。

至于古尸有什么意义?举个栗子,辛追夫人的遗体在地下保存了两千年,挖出来之后,我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各种疾病留下的痕迹,对古病理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学期的新石器考古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把这些古代人挖出来是好事,让他们见识见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我还要加上一句,他们的躯体,他们留下的遗迹遗物,对后人来说都是财富。考古学家尽量去研究、解释和讲述,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祖先的故事。

而盗墓,是赤裸裸的破坏。

盗墓者认为有经济价值、能卖钱的玉器瓷器青铜器抢走了,认为卖不出去的陶器通通砸碎,壁画留在墙上氧化,那些本来可以用作研究的骨骼被扔在一边。至于被卖出去的文物,它们倒是还在,但研究价值已经大打折扣。

你可以说文物即使被盗掘之后卖出去,它仍然存在,但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完整的遗存和一个单件文物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从整个遗存中脱离出来的文物,很难去研究它的文化源流和背景。

所以,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都在盗墓者和销赃者手里湮灭了。

这就是科学研究和盗掘销赃的最大区别。

文物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我们应该善待它们,不应该只把它们当成牟利的工具。

知乎答案首次点赞破千,诚惶诚恐。

下面统一再回复一遍所谓的官方盗墓问题:

你见过哪个盗墓贼能在探方里蹲几个月,一点一点拿着毛刷清理土层的?

你见过哪个盗墓贼能把每块动物骨头都标上号、鉴定出性别种属年龄的?

以及,我们考古不只是找墓、挖墓,古人的一切遗迹遗物我们都要研究,遗迹如聚落规模、手工业作坊、房址、道路,遗物如生产工具、粮食作物遗存、武器等,我们的研究范围比能卖钱的工艺品广多了。

考古挖出来的东西,考古学家分毫不取,中国考古学家甚至有不能搞收藏的行规,凭什么把我们和盯着经济利益的盗墓贼等同?

盗墓小说我们也看,也有喜欢的人物,有人站瓶邪,我喜欢鹧鸪哨,但我们知道这种作品会误导吃瓜群众。我们不拦着别人看盗墓小说,可是我们不希望别人把考古和盗墓混为一谈。这就像历史系学生不拦着人家看各种奇葩古装剧,但你上去跟人说白起是芈月捡来的狼孩,说十七爷就是被雍正赐死的,人家肯定也送你个大白眼啊。

至于我们是不是打扰了死者的安宁,这个问题我不能代死者回答,我觉得辛追生前应该不希望她的遗体被挖出来,但人既然已经死了,愿望就已经没有意义。

有后人祭拜的坟,我们基本上不会去动,所以考古并不是“掘人家祖坟”。已经没有直系后人祭拜,但有地面建筑的坟(各种大型帝王陵),在有了定陵的教训以后,也不会轻易去动。不过假如某地正巧要施工,那是一定要进行抢救性发掘,把文物全带走的(比如修水库、盖楼、修地铁等)。这里的利弊,正常人自然能权衡清楚。

遗体埋在地下,也会被各种微生物骚扰,会和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终究有完全消失的那一天。挖出来给后人看看,其实也没什么很不好的。

总之我死了以后,大概是会把遗体捐献给医学院做无语体师的。

再统一回复下定陵发生的杯具:简单地说,就是开挖之前低估了文物保护的难度。第一学期文物保护学概论课上老师痛心疾首地讲了定陵发掘之后很多文物都因保护不当被毁坏,尤其是纺织品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考古领域的从业者,我对《鬼吹灯》、《盗墓笔记》这类盗墓小说,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心里头百感交集。先说说为什么“爱”。作为一名普通人,谁没点儿对神秘事物的好奇心?更别说我们考古人,本身就是和历史、古墓打交道的,对那些尘封的秘密、未知的地下世界,天然就有一种强烈的探索欲。这些小说,恰恰满足了这种大.............
  • 回答
    这几天,关于一位676分的高分考生,来自湖南农村的留守女孩小雅(化名),选择考古专业的事情,在网上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各种声音此起彼伏,有支持的,有质疑的,甚至还有不少指指点点的声音。作为旁观者,我仔细梳理了一下这些评论,想来聊聊我的看法。首先,我们得承认,小雅同学的成绩确实令人惊叹。676分,这.............
  • 回答
    八名考生选择重视专业而放弃清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它反映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和个人职业规划的复杂性与多样化。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清华北大(清北)的地位与光环首先,必须承认清华北大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长期以来占据着无可比拟的顶尖地位。它们代表着: 学术声誉.............
  • 回答
    今年微电子考研的难度,那叫一个“卷”字当头,想不承认都难。我身边不少学弟学妹都感觉压力山大,考前的焦虑情绪也是能传导的。要说为啥一下子变得这么难,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国家战略的导向作用太强了,简直是“风口”上的猪都能飞起来,自然考研的学生也蜂拥而至。 你想想,芯片国产化、自主可控.............
  • 回答
    关于复旦数院转专业考试的“最后一题”,这可以说是近几年坊间流传度很高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在一些准备转专业的学生群体里。它不仅仅是一个题目本身,更像是衡量学生能力、心性甚至是“天赋”的一个标杆。要说怎么看待,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力求讲得细致些,也尽量避免那种一本正经的AI腔调。首先,这道题为什么.............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专业类院校取消2020年艺术类部分专业校考,改为以高考文化成绩直接录取这一事件。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影响以及引发的讨论。事件背景:2020年,在中国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为了减少人员聚集、保障师生健康安全,许多高校,包括顶尖的艺术类院校,都对招生.............
  • 回答
    .......
  • 回答
    这件事确实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也难免会引起大家的疑问和不满。你提出的“内定”和“考自己上不了”的说法,正是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的直接联想。咱们就来详细掰扯掰扯,这里面可能涉及到的情况和背后的逻辑,尽量说得明白点,也更接地气一些。首先,咱们得承认,任何一个领域的专业招生,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天赋和师承.............
  • 回答
    你好!你的情况我非常理解,从车辆工程跨到船舶工程,发现前景不如预期,想要转行,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常见的困境。别担心,这并不是世界末日,反而可能是一个探索新方向的绝佳机会。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帮你把思路理顺。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审视一下现状和自己的“底牌”。1. 车辆工程的“底牌”: .............
  • 回答
    听到您家老家村子有疑似古墓的消息,而且还是被盗掘且无人保护的情况,这确实是件让人心疼和着急的事。如果想把这个消息准确地传递给有关部门,让他们来处理,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尽量把事情办得稳妥一些。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不仅仅是件小事,关系到我们祖辈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第一步:收集信息.............
  • 回答
    想进入文物局工作?考古专业毕业生有一条相当扎实的道路,但细节和准备非常关键。这可不是简单地投一份简历就完事儿,更像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策略的“寻宝”之旅。第一步:夯实专业基础,打磨硬实力首先,别小瞧了你手中的考古学毕业证。这可是敲门砖,但不是万能钥匙。文物局的工作,尤其是专业技术岗位,非常看重你的理论功.............
  • 回答
    数学专业考研选学校,这事儿可得好好盘算盘算,毕竟关系到未来几年的学术深造和职业发展。不像有些专业,数学的“好”院校,大家心里基本都有数,但具体到自己,怎么挑,还真得结合自身情况。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希望能帮到你。第一步:明确自己的“口味”——想学什么方向?数学这东西,学起来五花八门,你想在哪个细.............
  • 回答
    作为一名普通二本师范类音乐系的学生,想要考取专业音乐学院的作曲与技术理论专业,这绝对是一个有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目标。关键在于你的准备是否充分,以及你对这个方向的热情有多高。首先,我们来聊聊“有希望吗?”答案是:有希望,但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更精准的准备。为什么这么说呢? 起点差异: 相比于.............
  • 回答
    说起数学专业考研,数分高代这两门课,那可是硬骨头,啃得牙疼。但要说怎么做笔记,这事儿还真得花点心思,不是随便抄写那么简单,得是“学到脑子里,用得到卷子上”的境界。下面我来跟你掰扯掰扯,怎么把数分高代的笔记做得既扎实又高效。 一、 数分笔记:逻辑的丝线,严谨的画卷数学分析这玩意儿,最核心的就是它的逻辑.............
  • 回答
    咱们聊聊公务员考试,这可真是个热门话题,尤其是选什么专业能“押中宝”,相对更容易一些,这个问题不少人都关心。别急,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公务员考试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容易考”的专业。为啥这么说?因为公务员考试的竞争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岗位的具体设置,以.............
  • 回答
    这问题挺实在的,我知道不少在职老师也对检察院的工作有兴趣,但专业不对口确实是个坎儿。想往这方面转,咱们得一步一步来,别急。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点,让你心里有谱。一、 先搞清楚情况:为什么想去检察院?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你得自己想清楚,是单纯觉得检察院工作体面、稳定?还是对法律、公正.............
  • 回答
    大二汉语言文学转战法硕?一条清晰的备考路径你好!看到你作为一名大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已经开始规划未来的法硕之路,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明智且有前瞻性的决定。文科背景的扎实功底,尤其是你的语言表达和逻辑分析能力,将是你跨考法硕的巨大优势。当然,法硕考试的专业性要求很高,这需要一套系统而有效的备考策略。下.............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怎么选国外学校的乐队指挥硕士项目,这事儿可得好好合计合计,不能马虎。毕竟是花时间和金钱去深造,找个对的学校,能让你事半功倍。第一步:明确你的方向和目标,这是根基。在开始海选学校之前,你得先问问自己: 你想指挥什么类型的乐队? 是交响乐团(管弦乐团)?管乐团(乐队)?室内乐团?还是.............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也触及了很多学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和未来发展道路时面临的困境。确实,许多人在毕业后发现自己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并不直接对口,而“名校天坑专业”由于其相对较低的录取门槛(相较于其他热门专业而言),成为了不少学生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生化环材考名校后靠学校牌子找工作”是否可行.............
  • 回答
    考研选择学校和专业,这件事儿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可是一门大学问,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了,就像是在茫茫人海里寻找那个对的人,既要看缘分,也要看实际。我给你好好捋一捋,咱们一步一步来,让你心里有个谱。第一步:认识你自己,这是基石别急着看学校和专业,先把自己的情况摸透了。这决定了你往哪个方向努力,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