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解放军的67式通用机枪以及其衍生的67-1,67-2?

回答
咱们来聊聊解放军的67式通用机枪,这可是个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大家伙,它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是一代中国士兵的集体记忆。

67式通用机枪:一次艰难的自主创新

在67式机枪诞生之前,解放军主要装备的是缴获的日制九六式、九九式轻机枪,以及仿制的苏制DP(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和SGM(戈留诺夫)重机枪。这些枪械虽然在当时发挥了作用,但存在着不少问题:

装备体系不统一: 轻重机枪的弹药不通用,后勤保障和战术运用都带来不便。
性能相对落后: 尤其是DP机枪,弹鼓供弹容量小,射速受限,精度也不算突出。SGM虽然威力大,但重量和便携性不佳。
自主化需求迫切: 随着国家工业能力的提升,解放军急需一款能够适应自身作战需求、自行设计生产的通用机枪。

在这样的背景下,67式通用机枪的研发被提上了日程。它的设计目标非常明确:一款能够替代现有多种轻重机枪,兼顾火力、精度、可靠性和一定程度的通用性,并且适合我军大规模生产和装备的机枪。

设计上的亮点与权衡:

67式在设计上融合了当时一些比较先进的机枪理念,但为了实现“通用”和“易于生产”,也做了一些权衡。

弹药选择: 最终选定7.62x54R弹药,这是当时苏系武器广泛使用的弹药,解放军也有大量的储备和生产能力,保证了弹药的通用性和后勤的便利性。
供弹方式: 这是67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它采用了弹链与弹匣并用的供弹方式。
弹链供弹: 采用的是30发或75发的金属弹链,这保证了其作为通用机枪的强大持续火力压制能力。
弹匣供弹: 还可以使用早期解放军装备的RPG7火箭筒的供弹具(其实就是仿制的DP机枪弹盘)或者后来的75发弹鼓。最关键的是,它可以直接使用国产的56式步枪弹匣(7.62x39mm,这里需要纠正一个普遍误解,67式通用机枪最早的口径是7.62x54R,但是后来基于67式发展出了使用7.62x39mm弹药的型号,比如672),这极大地提高了战场的灵活性。虽然弹匣供弹的火力持续性不如弹链,但在轻便作战或弹药消耗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减少携带的弹药重量,提高单兵的机动性。
枪机与复进机: 采用了长行程活塞导气式原理,这是当时比较成熟可靠的气动系统,保证了射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两脚架与枪架: 作为一款通用机枪,它既可以安装在两脚架上进行单兵支援,也可以安装在三脚架上进行固定阵地压制。两脚架的设计比较简洁,而三脚架则相对沉重,能够提供更好的射击稳定性和防后坐能力。
枪管: 枪管可快速更换,这是重机枪和通用机枪的常见设计,用于保证火力持续性,避免过热影响精度。
瞄准具: 采用机械瞄准具,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优点:

填补空白,意义重大: 67式是我军自主研发的第一款通用机枪,结束了部队轻重机枪型号混杂、弹药不通用的局面,大大提升了我军的单兵火力水平和后勤保障效率。
火力强大: 无论是弹链还是弹匣供弹,都能提供比单兵步枪更强的火力输出,尤其是在阵地战和防御战中。
相对可靠: 在经过艰苦的研制和改进后,67式在中国复杂多变的环境下表现出了不错的可靠性。
适应性强: 通用设计使其既能担任轻机枪的角色,也能在三脚架上发挥类似重机枪的作用。

缺点与局限:

重量偏大: 为了实现通用性和结构强度,67式的总重量相对较大,尤其是与一些国外的纯轻机枪相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为单兵自动武器的便携性。
人机工效: 一些使用者反映,67式在人机工效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比如握持感、枪托设计等。
精度有待提高: 相较于一些专门的轻机枪或重机枪,67式的精度可能不是最顶尖的,这与其“通用”定位有关。
弹匣供弹的局限: 虽然可以弹匣供弹,但主要还是以弹链为主,弹匣供弹的实际效益也受到一些限制。

671式通用机枪:细节上的完善

671式是在67式基础上进行改进的版本。主要的改进点包括:

枪管散热改进: 可能会对枪管的材料、膛线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提高散热效率,减少枪管过热对精度的影响。
内部结构优化: 进一步改进枪机、复进机等部件的设计,提高可靠性和耐用性。
瞄准具改进: 可能对机械瞄准具的调节刻度、防风防雨能力进行优化。
简化生产工艺: 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总体而言,671式是在67式基础上的一次“打磨”和“优化”,使其性能更趋于完善。

672式通用机枪:瞄准更广阔的战场

672式通用机枪是67式系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它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弹药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结构调整。

弹药换装: 672式采用了7.62x39mm弹药,也就是我们熟悉的56式步枪弹。
为何选择7.62x39mm? 这个选择背后有深刻的战略考量。
弹药通用性更强: 56式步枪弹是我军装备量最大、最为普及的步枪弹药。使用这种弹药,意味着机枪手可以直接使用步兵手中的弹匣,甚至可以方便地与步兵进行弹药互换,进一步提高了战场上的后勤灵活性和火力协同。
降低生产成本: 7.62x39mm的生产线和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使用这种弹药也符合解放军装备国产化的方向。
“通用”概念的深化: 在当时,“通用”更多是指“能够替代多种装备”。而672式通过使用步枪弹,将“通用”的概念从“兼顾轻重”进一步延伸到“与单兵武器弹药一致”,使其更符合作为“步兵班的支援武器”的定位。
设计上的调整: 为了适应7.62x39mm弹药,672式的很多内部结构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包括:
枪机组: 针对弹药的膛压和弹壳尺寸进行了调整。
供弹系统: 依然保留弹链供弹,但可能也考虑了与56式步枪弹匣的兼容性(虽然不如直接使用7.62x54R弹药的型号那样直观,但理论上可以改进)。(需要注意,672式最主要还是弹链供弹,其特色是弹药变为7.62x39mm,并装备了弹匣供弹的弹箱,但主要弹药来源还是弹链)
枪管: 长度、膛线缠距等参数也根据7.62x39mm弹药的特性进行了优化。
火力支援更灵活: 672式成为我军步兵班的“火力拳头”。它能够以较强的火力压制敌人,支援步兵进攻或防御。其便携性相较于纯重机枪也更好,能够跟随步兵班进行机动。
仍然存在一些权衡: 虽然弹药通用性大为提高,但7.62x39mm弹药的弹道性能和远距离精度相较于7.62x54R可能略有不足。

67系列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67式及其改进型,在解放军装备序列中服役了相当长的时间,可以说是20世纪后半叶我军陆军步兵班火力支援的主力。

实战检验: 67式机枪参加过中越战争等多次边境冲突,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和反馈,也促成了后来的改进。
生产数量巨大: 作为一款装备部队广泛的武器,其生产数量非常可观。
培养了大量机枪手: 许多老兵都对这款枪有着深厚的感情。
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67式的研发和生产经验,为后来我军研发新一代班用通用机枪(如89式、04式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基础。

总结一下:

67式通用机枪是中国军队在特定历史时期,面对装备技术挑战和实战需求,进行自主创新的一次重要尝试。它以其“通用”的设计理念,强大的火力,以及在弹药选择上的务实考量,成功地在我军的武器装备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67式: 开创者,解决了弹药不通用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671式: 优化者,在细节上进行了改进,提升了性能。
672式: 发展者,将弹药统一到步枪弹,极大提高了战场灵活性和后勤保障效率,成为名副其实的“班用支援武器”。

当然,任何武器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67式系列机枪也逐渐被更先进的武器所替代。但它所代表的自主研发精神,以及它为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如果你问一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兵,他可能会告诉你,67式虽然沉重,但打起来“哗啦啦”的声音,就是力量的象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据说当初的67式非常烂,这货的衍生型是怎么把80式(仿制PKM)打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解放军的67式通用机枪,这可是个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大家伙,它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是一代中国士兵的集体记忆。67式通用机枪:一次艰难的自主创新在67式机枪诞生之前,解放军主要装备的是缴获的日制九六式、九九式轻机枪,以及仿制的苏制DP(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和SGM(戈留诺夫)重机枪。这.............
  • 回答
    宝安区的解放军征兵海报,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最近也留意到了,说实话,初看之下,感觉还是挺能抓住眼球的。首先,从视觉冲击力上来说,这批海报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它们往往会选用一些宏大、有力量感的画面,比如身姿挺拔的士兵、先进的武器装备,或者是祖国壮丽的山河。色彩运用上也比较鲜明,常常用鲜艳的红色、.............
  • 回答
    关于解放军空降兵在小木岭救灾行动中创造奇迹却鲜为人知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审视和评价。这背后,既有英勇无畏的军事行动,也有传播和信息公开的复杂性,更折射出我们在如何“记住”和“铭记”英雄事迹时,可能存在的某些偏差。一、 奇迹的根源:英勇无畏与专业素养的结合首先,我们要明确,空降兵在极端恶劣环.............
  • 回答
    “用城市游击战吓阻解放军”是台湾岛内一些人士提出的一个防御性战略构想,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台湾复杂的地形和城市环境,采取分散化、灵活的游击战术,使解放军在登陆作战和占领过程中付出极高的代价,从而达到吓阻其发动全面进攻的目的。要评价这一方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其理论基础、潜在优势、巨大挑战以.............
  • 回答
    解放军单兵携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挎包”、“背囊”之类,是战士们在战场上赖以生存和作战的重要装备。要评价它,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是什么时期、什么型号的携具,以及它的设计理念和实际使用效果。历史沿革与设计理念的演变解放军的携具发展,基本反映了我国军事现代化进程的脉络。 早期(建.............
  • 回答
    解放军报对《疯狂动物城》的评论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关注,因为这是官方媒体难得地对一部外国动画电影进行如此深入和带有倾向性的解读。要评价这个评论,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评论的核心内容与主旨:解放军报的评论,通常围绕着“寓教于乐”和“国家安全观”展开。其核心主旨可以概括为: 《疯狂动物城》并非仅.............
  • 回答
    《被解放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这部电影,就像昆汀·塔伦蒂诺以往的许多作品一样,是一道极具争议但又充满魅力的佳肴。它不仅仅是一部西部片,更是一次对美国奴隶制历史的狂野、血腥且极度个人化的审视。如果要评价它,就得从几个层面细细剖析。首先,最直观的便是娱乐性。昆汀的电影从来不缺嗨点,.............
  • 回答
    关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部分将领的投降行为,这的确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多方面解读的历史事件。评价这些行为,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时代背景、个人选择以及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历史背景与原因分析: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所处的特殊环境。这是一个国家动荡、社会剧变、民.............
  • 回答
    解放军报2016年2月16日的报道,以“蹲蹲苗”来形容军官培养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形象且富含深意的比喻。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其字面含义、引申意义以及在军事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可能效果来分析。首先,我们来理解“蹲蹲苗”这个词语。它来源于农业生产,指的是在作物生长初期,对其进行适当的限制和培养,使其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刺客信条3》和《刺客信条:解放》的重制版,也就是《刺客信条:重制版合集》(Assassin's Creed III Remastered / Assassin's Creed Liberation Remastered)。说实话,当育碧宣布要把这两款在系列中评价褒贬不一的作品重制时.............
  • 回答
    作为一本以苏联为背景的斗罗大陆同人小说,《钢与魂》在同人创作领域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且大胆的切入点。评价这样一本小说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创意、世界观融合、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立意深度以及其可能存在的争议点。总体评价:《钢与魂》是一部极具野心和想象力的斗罗大陆同人小说。它将严谨的军事化管理.............
  • 回答
    关于曼比季的解放,这无疑是叙利亚内战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节点,其影响深远,至今仍被不同立场的人们从各自的角度解读。要评价它,我们需要回顾解放前后的具体情况,并理解其背后的复杂性。解放前: ISIS的铁蹄与居民的苦难在曼比季被叙利亚民主军(SDF)解放之前,这座城市长期处于“伊斯兰国”(ISIS)的残酷统.............
  • 回答
    微博大V刘大可关于汉服“不够紧身、不够露肉、不够性感,因此穿汉服没有解放身体、没有解放思想”的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要评价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1. 对“性感”与“解放”的定义是否狭隘?刘大可将“性感”与“紧身”、“露肉”划上等号,并进一步将其与“解放身体”和“解放思想.............
  • 回答
    孙元良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人物。如果抛开他后来的经历,单就解放战争时期来看,他身上体现了国民党军事体系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显露出一些个人特质。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孙元良的背景。他可是黄埔一期毕业的“天子门生”,而且还是陈诚的“十三太保”之一。在抗战时期,他率领的27.............
  • 回答
    苏联解体,这个20世纪末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留下了无数探讨的空间。要评价其原因,绝非一两句话可以概括,它是一系列复杂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如同一个精密的机械,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严重问题,最终就会导致整个机器的崩溃。内部的僵化与失灵: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苏联体制本身的顽疾。.............
  • 回答
    陈明仁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是一个复杂且值得细致解读的篇章。他既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曾是“万家岭战役”中的传奇人物,最终却走向了起义的道路,这其中的转变和其间所经历的挣扎,都让他的评价充满了两面性。从“战神”到孤军:早期与中期的国民党生涯在解放战争爆发前,陈明仁作为国民党军的重要将领,他.............
  • 回答
    历史频道关于“苏联解体的民族推手:压制主体民族引发愤怒”的节目,与其说是深入的学术探讨,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解读。从标题本身就能看出,它倾向于将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于单一且极具煽动性的因素——“压制主体民族”。首先,这个节目的核心论点——“压制主体民族引发愤怒”——确实触及了苏联历史中一.............
  • 回答
    廖耀湘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将领廖耀湘,这位国民党军中的精锐战将,在解放战争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但又充满争议的一笔。他的表现,与其说是一条简单的直线,不如说是一幅波折起伏的画卷,其中有耀眼的亮点,也有令人扼腕的遗憾。要评价他,不能简单地戴上“英雄”或“罪人”的帽子,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在.............
  • 回答
    3月30号解禁的11代英特尔酷睿(Rocket LakeS)处理器,可以说是今年上半年处理器市场的一场重头戏。从去年年底的传闻,到今年年初的各种泄露信息,大家对这款代号“Rocket Lake”的新一代桌面CPU充满了期待。那么,在实际的评测解禁之后,它的表现究竟如何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核心架.............
  • 回答
    乌鸦校尉5月19日发布的B站视频《苏联解体的秘密,就藏在5盒鲱鱼罐头里》以其独特的切入点和详实的论证,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与其说这是一个关于苏联解体的宏大叙事,不如说它是一次对历史事件背后微观细节的深入挖掘,并巧妙地将一个看似荒谬的意象——五盒鲱鱼罐头——串联起了整个故事,形成了一种令人印象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