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欧珀(OPPO)启动自研片上系统(SoC)?

回答
说起欧珀(OPPO)搞自己的芯片,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而是个大动作,背后牵扯着技术、战略、市场,还有好多值得说道的地方。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为什么欧珀要自己造芯?这可不是一时兴起。

首先得明白,芯片,尤其是手机里的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那可是手机的大脑和心脏。里面集成了一堆核心部件,比如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ISP(图像信号处理器)、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等等。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在手机这个江湖里有了话语权。

欧珀作为一家全球顶尖的手机厂商,过去一直依赖高通(Qualcomm)和联发科(MediaTek)这样的第三方供应商提供SoC。这虽然能保证产品的快速迭代和上市,但也有几个显而易见的弊端:

受制于人: 供应链是门道也是学问。一旦遇到缺货、涨价或者供应商策略调整,欧珀的生产和产品规划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想想前几年全球芯片荒,多少厂商被卡住了脖子?欧珀肯定也体会到了这种不确定性。
成本压力: 芯片是手机里最贵的零部件之一。依赖外部采购,意味着每一块芯片的利润都被供应商赚走了。自己研发,虽然初期投入巨大,但长期来看,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毛利率,或者把省下来的钱用在其他地方,比如技术创新或营销。
产品差异化受限: 第三方SoC虽然性能强大,但千篇一律。欧珀想在产品上做出更独特的卖点,比如更极致的影像处理能力、更优化的AI体验,或者更省电的续航,就很难通过通用型SoC来实现。自己造芯,就能根据自家产品的需求,定制化地设计和优化,把“软件+硬件”的协同做到极致。

欧珀的“造芯”之路,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有迹可循。

欧珀搞自己的芯片,也不是头脑一热才开始的。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开始布局了。你可以看到一系列的动作:

技术团队的搭建: 从外面挖来顶尖的芯片设计人才,从零开始组建自己的设计团队,这需要时间和大量的投入。
设立专门的研究院: 比如欧珀的“哲思未来技术中心”,就是承担了大量前沿技术研发的重任,其中芯片技术自然是重中之重。
推出自研AI芯片(如马里亚纳X): 之前推出的马里亚纳X,虽然不是完整的SoC,但它在影像ISP和NPU方面展现了强大的自研实力。这就像是为造大船打下了船体,积累了关键技术和经验。马里亚纳X的成功,给了欧珀巨大的信心,证明了他们有能力在复杂芯片领域取得突破。
与晶圆厂的合作: 芯片设计完成后,还需要晶圆厂来制造。欧珀肯定也在积极与台积电(TSMC)等领先的晶圆制造厂商沟通,为未来的量产做准备。

那么,欧珀自研的SoC会是什么样的?会有什么优势?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虽然具体的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从几个方向去猜测和分析:

性能与功耗的平衡是关键: 无论是高性能的CPU/GPU,还是高效的NPU,都需要在性能和功耗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欧珀可以根据自家手机的定位,比如主打拍照的旗舰机,或者追求长续航的机型,来设计SoC的侧重点。
影像能力是亮点: 欧珀一直以来在影像技术上投入巨大,拥有自研的影像算法和技术。将自研的ISP和NPU深度集成到SoC中,理论上可以实现更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比如更快的对焦速度、更出色的夜景表现、更自然的HDR效果,甚至实现一些前所未有的AI摄影功能。
AI能力的深度融合: 随着AI在手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研的NPU可以为欧珀提供更强大的算力支持,从而驱动更复杂的AI模型,提升语音助手、拍照优化、系统智能化等方面的体验。
软件与硬件的深度协同: 这是自研SoC最大的优势之一。欧珀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系统(ColorOS)和应用生态,对SoC进行深度优化,让软硬件结合得更紧密,发挥出最大的性能潜力。这就像是为你量身定做的衣服,总是比成衣更合身。
在特定领域建立优势: 欧珀不一定非要和高通、联发科拼一个你死我活,把所有性能指标都做到顶尖。他们更可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影像、AI、功耗管理等方面,打造出具有明显差异化优势的SoC。

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小。

自研芯片这条路,从来都不是坦途,欧珀也一样会遇到不少困难:

巨额的研发投入: 芯片设计、制造、测试、验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天文数字般的资金投入,这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
漫长的研发周期: 从概念到一颗真正可以量产的成熟SoC,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期间需要持续的投入和技术的积累。
技术门槛极高: 芯片设计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密集型的领域,涉及物理、电子、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欧珀需要不断克服技术难题,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生态系统的建立: 即使有了自己的SoC,还需要第三方应用厂商对其进行适配和优化,才能保证用户体验。这需要时间和努力来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市场接受度: 用户是否愿意为自研SoC买单,还是会更看重整体手机的性价比和品牌口碑,这还需要市场来检验。

总结一下,欧珀自研SoC是一步高风险、高回报的战略决策。

从战略上看,这是为了摆脱对第三方供应商的依赖,掌握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远的独立发展。 这不仅能提升品牌价值,还能为公司带来更稳定的利润增长。
从技术上看,这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证明和挑战。 成功了,就能在手机硬件领域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失败了,则可能意味着巨大的资源浪费。
从市场上看,这是为了在日益同质化的手机市场中,打造出更具辨识度和竞争力的产品。 通过软硬件的深度融合,提供差异化的用户体验,吸引和留住用户。

欧珀这次的自研芯片计划,就好比是在科技的“珠穆朗玛峰”上,攀登者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新的目标。这条路上充满未知和挑战,但一旦登顶,收获的将是无可估量的战略优势和技术荣耀。咱们作为旁观者,不妨拭目以待,看看欧珀的“芯”征途,最终会走向何方。这绝对是今年手机行业最值得关注的动态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这件事儿我询问了三个人,一个是绿厂某研发领导得到的答复是不能多说,另外两个也是IC设计方面的(一个海思,一个高通)得到的回复是OPPO都找过他们,问了很多,但是最后都没去,原因也很简单,价格不符合预期。

关于价格这个,这里有个很重要的事情,以前跟 @楠爷 争论过,我的观点或者说多数比较基层的研发的观点就是去OV要花更大的代价挖人。比如一个应届生接到海思的Offer是年薪30W,那OV开40万很多人都会犹豫。原因很简单,在海思干两年出来价格会高很多,在OV干两年出来没这加成,但是钱足够多还是会去。

vivo我不知道,OPPO是很舍得花钱的,这点很佩服,这里透露个有趣的事情,去年联发科把OPPO列入了竞业协议名单中,因为在联发科的员工太多干着干着就成OPPO员工了,OPPO给的待遇确实不错。OPPO挖人的标准还是很高的,就瞄着那么几家的员工,所以他们组建个芯片研发团队实力应该不差。为什么我问的两个朋友都没去呢,我这里有个猜测,OPPO初期的团队规模不大,很多都是试探性的,虽然都属于IC设计但是里面差别还是挺多的,有些可能初期不涉及暂时不招相关人才,但是要先保持联系。

我长期看好OPPO这家企业,但是OPPO的这个自研芯片前景我谨慎看好,看策略怎么搞吧,建议先放弃基带,这个壁垒太高了。我个人看法就是先从小的IP开始,能够用起来形成正常的商业逻辑才能持续。之前我说松果失败不是因为他们流片失败而是没有量产应用,没有形成正常的商业模式就是无底洞,谁也投不起。

user avatar

好事啊,选择进IC产业的都是好汉子,不过应该不会直接做手机soc吧...海思要从今年q3到明年q4要吊打安卓阵营全场一整年了,真正意义上的吊打,不是荣耀老熊这种垃圾营销号做的那个恶臭图的那种吊打,膏通为自己挤牙膏将付出应有的代价。所以手机soc这个强者互锤的领域吧,要做就得10nm起步,毕竟14nm都没竞争力了,中端机都用7nm了,那这花费和精力那可就多了去了。我觉得OPPO最好先做一点小生态链产品用自研的soc,名声也好听也有产出,门槛相对也低,积累经验点技能才能最后打boss嘛。而且大家都能感觉到,现在在智能家居领域小米又开始不思进取了,跟小米笔记本一毛一样,急需有实力有审美的竞争对手教小米做人,把aiot领域做大做强。

user avatar

研发可以先做着。

实际用可能不划算,实际上华为手机的芯片,也不是海思专门为手机做的,而是海思给其他业务配套,拿到手机上用。后来成了,才开始大规模给手机设计芯片。

自己做芯片,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规模问题。

造出一般水平的,因为批量小成本高,还不如直接买。

造出苹果水平的,太难。

要造基带,那就更难了。

OPPO有梦想还是好的,有资金可以先研发着,不着急造。

要造,类似于苹果的模式。

找一个高水平团队,或者收购一个有芯片设计能力的公司,或者合作。

学苹果,研发一个比ARM公版性能更强的核心,性能功耗比可能差点,别差太多就行。

现在麒麟990跑spec2006整数,27分的水平,骁龙865是33分,苹果a12是45分,a13是52分。

但是功耗上,麒麟990是1.8w,骁龙865是2.4w,苹果a12是3.6w,苹果a13是4.6w

OPPO如果能在3.6 W上做出40分的性能。

做成单个大核心,类似三星猎户座的结构,中核心,小核心用ARM的公版,在体验和性能上就有差异。

或者OPPO能设计一个类似苹果 A13的小核心,的A55的功耗,A75的性能。低功耗下有比麒麟,骁龙更好的性能。

也能做出优势。

做不到这个水平,可以慢慢研发积累着。不用强行生产上市。

其实,现在有钱,不如先去定制cmos和模组,定制屏幕。

处理器还是太难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