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件事儿我询问了三个人,一个是绿厂某研发领导得到的答复是不能多说,另外两个也是IC设计方面的(一个海思,一个高通)得到的回复是OPPO都找过他们,问了很多,但是最后都没去,原因也很简单,价格不符合预期。
关于价格这个,这里有个很重要的事情,以前跟 @楠爷 争论过,我的观点或者说多数比较基层的研发的观点就是去OV要花更大的代价挖人。比如一个应届生接到海思的Offer是年薪30W,那OV开40万很多人都会犹豫。原因很简单,在海思干两年出来价格会高很多,在OV干两年出来没这加成,但是钱足够多还是会去。
vivo我不知道,OPPO是很舍得花钱的,这点很佩服,这里透露个有趣的事情,去年联发科把OPPO列入了竞业协议名单中,因为在联发科的员工太多干着干着就成OPPO员工了,OPPO给的待遇确实不错。OPPO挖人的标准还是很高的,就瞄着那么几家的员工,所以他们组建个芯片研发团队实力应该不差。为什么我问的两个朋友都没去呢,我这里有个猜测,OPPO初期的团队规模不大,很多都是试探性的,虽然都属于IC设计但是里面差别还是挺多的,有些可能初期不涉及暂时不招相关人才,但是要先保持联系。
我长期看好OPPO这家企业,但是OPPO的这个自研芯片前景我谨慎看好,看策略怎么搞吧,建议先放弃基带,这个壁垒太高了。我个人看法就是先从小的IP开始,能够用起来形成正常的商业逻辑才能持续。之前我说松果失败不是因为他们流片失败而是没有量产应用,没有形成正常的商业模式就是无底洞,谁也投不起。
好事啊,选择进IC产业的都是好汉子,不过应该不会直接做手机soc吧...海思要从今年q3到明年q4要吊打安卓阵营全场一整年了,真正意义上的吊打,不是荣耀老熊这种垃圾营销号做的那个恶臭图的那种吊打,膏通为自己挤牙膏将付出应有的代价。所以手机soc这个强者互锤的领域吧,要做就得10nm起步,毕竟14nm都没竞争力了,中端机都用7nm了,那这花费和精力那可就多了去了。我觉得OPPO最好先做一点小生态链产品用自研的soc,名声也好听也有产出,门槛相对也低,积累经验点技能才能最后打boss嘛。而且大家都能感觉到,现在在智能家居领域小米又开始不思进取了,跟小米笔记本一毛一样,急需有实力有审美的竞争对手教小米做人,把aiot领域做大做强。
研发可以先做着。
实际用可能不划算,实际上华为手机的芯片,也不是海思专门为手机做的,而是海思给其他业务配套,拿到手机上用。后来成了,才开始大规模给手机设计芯片。
自己做芯片,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规模问题。
造出一般水平的,因为批量小成本高,还不如直接买。
造出苹果水平的,太难。
要造基带,那就更难了。
OPPO有梦想还是好的,有资金可以先研发着,不着急造。
要造,类似于苹果的模式。
找一个高水平团队,或者收购一个有芯片设计能力的公司,或者合作。
学苹果,研发一个比ARM公版性能更强的核心,性能功耗比可能差点,别差太多就行。
现在麒麟990跑spec2006整数,27分的水平,骁龙865是33分,苹果a12是45分,a13是52分。
但是功耗上,麒麟990是1.8w,骁龙865是2.4w,苹果a12是3.6w,苹果a13是4.6w
OPPO如果能在3.6 W上做出40分的性能。
做成单个大核心,类似三星猎户座的结构,中核心,小核心用ARM的公版,在体验和性能上就有差异。
或者OPPO能设计一个类似苹果 A13的小核心,的A55的功耗,A75的性能。低功耗下有比麒麟,骁龙更好的性能。
也能做出优势。
做不到这个水平,可以慢慢研发积累着。不用强行生产上市。
其实,现在有钱,不如先去定制cmos和模组,定制屏幕。
处理器还是太难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