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印度之前的“2020超级大国”和现在的“2024五万亿经济体计划”可以说越南是相当没有“志气”了。。。
但坦率说,还是挺务实的,越南所说的“高收入国家”应该是指GDP8000到15000美元,其实这个数字基本是发展中国家稳定发展的上限(有的会靠着热钱冲过两万,但回头跌的也更猛),也是靠中低端制造业能达发展到的极限,典型例子就是马来西亚,长期徘徊在这个区间内,想冲过这个区间必须要发展高技术、高利润的产业,但有大量老牌发达国家在前挡路,这谈何容易,连中国如此组织程度、如此体量,都走的极为艰难,何况它国,因而长期徘徊在此区间就成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志,尽管我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是个伪命题。。。
越南计划用二十五年的时间到达“中等收入陷阱”前,应该说还是很务实的,甚至我认为如果中美贸易战持续闹下去,这目标大概率会提前完成,虽然越南存在很多问题,但在这个比烂的世界中,别的可能承接中国转移出来的中低端产业的国家问题更多,只要越南政权自己不出问题(这个还真难说),光靠这些中低端产业转移就足够完成目标了。
到是之后如何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成为发达国家,这才是越南真正的难题,越南很难迈过去,我觉得现在的马来西亚,就是越南的上限了。
研发经费强度低于1%的国家,一律是猪牛羊国家。
研发经费强度>2%的国家,能跟上世界技术发展的进程。
研发经费强度>3%的国家,技术肯定都拿得出手。
.
美国的研发经费占GDP的2.9% ,日本、德国3.X%,韩国、以色列4%。中国2.1%。
吃老本型发达国家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典型值是2%左右,有一长串。
欧猪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研发强度只有1.X%,果然不愧为欧猪五国。
欧洲有些小强国,是典型的铜豌豆。瑞士、瑞典、丹麦、奥地利是3.X%。芬兰原来也是3.X%,从诺基亚元气大伤后就掉到了2.X%。诺基亚的研发经费占芬兰的80%。
发展中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典型值是0.X--1%左右,1.5%是天花板,
那些所谓落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的国家,巴西、墨西哥、土耳其、马来西亚等,无一例外,研发强度都在1.5%以下。这些国家从人均GDP1000美元爬到8000美元,花了30年以上,中国只花了15年。
中国的2.1%能排世界前15。也算是个发展中国家的奇葩。
我们总说西方国家高端技术先进,
其实,把美国德国日本的技术给抽掉,就拿走了80%,剩下的国家平均下来就一般般了。
传统老牌列强里边,英法俄意加的研发经费占GDP比例已经下跌到2%或者1.X%,
我不看好这些国家的前途。
韩国如果一直维持研发强度4%以上,会成为仅次于美中日德俄的综合技术实力强国,前途光明。
.
对食物链中低端、给人代工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泰国和马来西亚这类国家的发展天花板,
人均GDP1万美元基本就是上限。
对越南的观察,最主要的就看越南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
如果越南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
超过2%,说明越南开始不甘心给人代工,是个有野心的国家。
超过3%,说明越南正在为奔向发达国家做出扎扎实实的准备,成为发达工业国家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一直趴在1%左右,说明越南给人代工就已经很满足,知足常乐。
在2001年,中国人均GDP1050美元,研发经费占GDP总量在1.1%;;;
中国2006年人均GDP2000美元,跟现在的越南差不多。2005年中国R&D投入经费占当年GDP的1.34%。如今越南是0.53%;
最后,中东+热带地区没有发达国家,只有犹太人建国的以色列和华人建国的新加坡是例外。
.
挑个好玩的说一说,
印度研发经费强度0.63%,研发经费168亿美元,没有华为多。
越南研发经费13亿美元,一个华为的研发经费=13个越南;
华为的研发经费(170亿)=越南(13亿)+马来西亚(46亿)+泰国(40亿)+新加坡(78亿)的总和。
华为2019年投入研发经费1300亿人民币=170亿美元(按去年美元均价,按现价是190亿美元),
全球的主权国家有195个,华为的研发经费超过了180个国家。只比15个国家少。
跟华为研发经费差不多的国家有:俄罗斯、瑞典、荷兰、西班牙、以色列、印度。
华为研发经费占中国的6%,以华为的研发经费当做衡量标尺,
你可以知道,美国究竟有多强,(美国有华为这个当量的公司5个)
中国人嘴里的大多数外国其实有多弱。(外国人沾了美国的光)
如果你心目中高大上的国家,研发经费还没华为多,请检讨一下自己的膝盖是否太软。
2018全球工业研发投资排行,华为第五,中国11家企业进前100
...
没想到,知乎上一堆抓小辫子的,真的服气了。看来,上知乎最大的乐趣是“举报” 。
.
香港的研发经费29亿美元,投入最大的企业是华为2012实验室下属的诺亚方舟实验室。香港本地的科技企业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大学应该是研发经费投入的主力。
..
有点NB的几个小地方,值得说一说。
瑞士,你以为人家就靠金融 ?你以为人家就靠玩钟表 ?大错特错了。瑞士真正NB的,是制药业。拥有两个华为级别的顶级制药公司,罗氏+诺华,每年研发经费在70-80亿美元左右。瑞士研发经费总量238亿美元,这两家公司总和150亿美元,占了瑞士的63%。生物专业在中国是劝退专业,在瑞士可是香饽饽,是批发量产高薪专业户。就跟中国的计算机专业一样。
WW,拥有9个世界500强,7家属于制造业公司。把代工业做到了极致。
越南最近是不是形势不好了?
零四年我十一岁时制作过剪报,我特么清清楚楚记得上面的消息是越南有信心在2015年制霸整个东亚东南亚。
不看好越南的长期发展。
1,基础设施建设效率太低,这方面会给后续发展埋下大雷。
2,学中国学了很多坑,但目前看没有解决希望,比如某经商。
3,按照目前内部的派系和发展,以及各种腐败发展趋势,很可能在达到一定收入后,被国外金融集团收割一波,打回原形,并因收入差距伴随大量颜色风险。
4,我一直说工业4.0之后,工业规则变了。后来者没有所谓中国机遇窗口期,都不信,还越吹。
5,各种反华教育跪舔洋人,如果二十年后中国还站着,会错过很多机会。
6,离中国近未必是好事,墨西哥离美国也近。要变成好事的路线有,但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民粹做不到。
以上。
别吹越南了。
还是比较务实的,你仔细看他的描述
阮春福说,当前越南人均收入接近2800美元,“3996美元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门槛就在眼前,因此,越南要继续保持近年来的GDP高增长率。若能在未来20年继续保持,那么2045年越南将成为高收入国家。
虽然我不清楚他说的人均收入是怎么算的,但越南目前人均gdp大概就是2800美元左右,以此推算越南将收入水平门槛设置的比较低,也许在他的标准里,人均8000美元gdp完全可以算高收入水平了,对比中国发展历史,也算比较靠谱了。
在国人看来,人均3000美元gdp属于低水平,现在中国人均1万美元也只能算中等偏上收入水平,要达到高收入水平,起码要过1.2万美元或者1.5万美元的门槛。
在一些国家不是这样算的,我看到过印度网友会把印度目前说成中等发展水平(和越南差不多人均),会把中国(8500美元的时候)说成高水平,也有说中国是中等偏上水平。印度莫迪和川普合个照,在国际上活跃点,就能说印度已经达到superpower水平了。在十多年前印度就展望‘superpower 2020’,莫迪竞选上任以来印度新闻也经常展望india superpower,到今年莫迪竞选又提出‘2024年5万亿美元经济体’,随着印度失业率上升,经济放缓,印度全球饥饿指数被排在巴基斯坦韩国之后,superpower2020成了调侃的话题。
而在发达国家看来,可能人均3w甚至4w才能称之为高收入水平。
可见同一个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越南设定的目标还是很实际的,25年后的8000美元的高收入水平的门槛还是很容易达到的。
PS:以上回答错漏之处太多,评论区指出世界银行对收入的划分,结合世界银行划分的标准就很容易理解越南的目标。
不谈高端产业的发展,空谈收入增长,这特么是在忽悠自己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