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定价和市场层面,现有回答都说的很好了,我补充一个视角: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当初徐留平调任一汽时,网络主流舆论普遍不看好,“投资不过山海关”、“一汽病入膏肓”等言论层出不穷。
徐留平刚刚主政一汽,立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革不可避免的触碰到既得利益团体,也不可避免的存在阵痛甚至牺牲。
知乎的相关问题下,充斥着一汽员工的控诉,普遍质疑徐留平的改革。
然而最终我们看到的结果是,徐留平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后,红旗崛起的势头几乎肉眼可见。
相应的,徐留平调离之后,长安的表现即使不说每况愈下,最多也只能说差强人意。
这一方面进一步佐证徐留平能力出众,另一方面也表明领导者对企业发展影响过大,这点可能不利于长期管理。
总的来看,领导者影响力大是一炳双刃剑。
领导者完全把控企业发展,企业成为一言堂,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并不少。
反过来,若是领导者威望不足,不能坚定推行改革,也未必就是好事。
比如我个人认为,OPPO沈义人的改革大方向是正确的。
然而在内外部的重重阻力下,沈义人的改革最终半途而废,令人唏嘘。
限制高层管理者的权利,避免高管个人因素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赋予高层管理者决策权限,从上到下坚定不移的推进发展和改革;
两种模式没有绝对的对错,不同的企业可能有不同的选择。
结论是:合理
我分两个部分来分析红旗对于H9的定价逻辑。
产品定义包括产品定位以及竞争对手的锁定评估,任何一款新车都是基于明确市场和找准定位这两个大致方向去开发。
首先是产品定位,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一款车型所针对的主体市场和细分市场是什么?对于红旗来说,SUV市场有HS5紧凑级和HS7中大型两款产品序列。传统轿车阵营也一样,除了一般人只能看看的L5之外,只有H5和H7两款更偏向于定位家用的产品。由于红旗这个品牌的民族特性,有一款镇得住场子的行政级旗舰轿车是个必然结果。
竞争对手的定位,很明显,直接对刚78S是个不太明智的选择,其一是BBA作为公认的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扎根太深,其旗舰车型在中国市场又过于强势。基本上奔着78S去的消费者大多数是不太会了几十万的差价为H9买单,他们更看重的是面子和场景需求。如果竞品定位太低又不太符合H9的定位特性,所以整体看下来,56E是最佳的竞品定位。如何去争取56E的市场?那就要靠产品力和定价了。
首先看产品力。H9从发布至今并未提及任何关于平台的信息,那么很有可能是沿用了H7的平台,也就是说H9的平台极有可能依旧是已经停产的丰田皇冠平台,或者基于这个平台做了逆向开发。至于那台3.0V6的机械增压机头,大家都很眼熟了吧。然后就是DCT400的这台双离合变速箱和大众DL382的参数性能重合度极高,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按照这些硬件参数来看,产品力对标56根本就占不了什么便宜,那么怎么办?一是在产品营销上做功夫,什么名族品牌,国产骄傲,能用的都用上。二是产品一眼看得见的地方要比较漂亮,要符合一款旗舰车型的气势。比如跨级的尺寸,亮眼的设计等。最后的杀手锏就是定价,H9这个31-54万的定价区间可以说是上可争取被56E霸占市场份额,中可越级吸收34C的目标客户。如果未来终端有几万的优惠,甚至还可往下抢传统B级家用市场的饭碗。
在H9确定产品定义的时候,别的我不敢说,至少A6,铁定是重点竞品的研究对象。其次,这个价格区间是也为了起到一个分割定位标准的作用。5系列作为入门级产品,7系列作为中端家用,9系列则是行政商务的定位。毕竟红旗这个品牌在我国确实比较特殊,其品牌的气场犹在。在纯粹的家用市场不敢说能掀起多大的风浪,但是在行政商务这一块还是非常有说法的。
最后
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本人最深恶痛绝的就是千万别纵容经销商加价和变相加价这种行为。毕竟自主品牌这十年来的走过的路过于艰辛,好不容易慢慢的改变了国人对国产汽车的成见,熬到被国人承认被外人重视的地步,千万别让自己人坑了自己人。
工作原因,我有几个朋友也在卖红旗,他们跟我说H9在上市以前就收了非常多的订单,有的大店甚至能收到300多个,需要排到年底才能交车。
这让我非常惊讶,因为我卖了7年车,各个品牌也都有接触过,从来没见过这么火爆的场面,仿佛回到了10年前的中国车市。
2016年奔驰E级上市时(那年我在卖奔驰),看车客户也非常多,但就是没有提前预定的。后来4S店开始加价,销量才慢慢上来。但红旗H9作为一台纯国产车,在广大键盘侠眼里应该是处于劣势的,为什么反而这么火爆呢?我个人总结了几个原因:
(1)我们祖国最近在经历了国庆大阅兵、新冠疫情、和美国关系恶化以后,“中国”两个字在老百姓心中至少重了1倍。领导人把红旗作为专用车,也起到了带头作用。
(2)最近网络的主流声音是:国产车进步非常大,甚至已经超过合资品牌。
(3)H9外形好看,符合主流审美。如果想买一台国产品牌的行政级豪华轿车,也只有H9了。
说实话,H9的定价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因为H9的预售价格本来是33-60万,而最终实际售价比预售价低了2-6万元。
红旗的意图很明显:直接对标BBA优惠完的价格,看看到底谁更硬。
30-50万的价格区间,一直以来是奥迪A6L、5系、E级的主战场,红旗H9作为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也许会撼动它们的垄断地位。俗话说,“自己有了原子弹,腰杆才能硬起来!”
目前个别的红旗4S店已经开始出现加价现象,商人的本性是逐利的,这本没有错。但如果某些客户为了支持国产品牌,花几十万买红旗,还要再承受来自4S店的加价,这未免就有点不合适了,希望厂家能够稳住4S店(H9的单车毛利非常高,厂家给4S店留足了利润空间)。
中国强大的指标之一,就是国产的一切商品都很有竞争力,并且可以与世界主流产品相抗衡,汽车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希望H9这样的国产车以后越来越多。 当然,H9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缺点和小毛病,但是厂家给出了终身质保的售后政策,而且前4年/10万公里的保养是完全免费的,键盘侠们这回该闭嘴了吧?
奥迪A6L在瑟瑟发抖,至少是背后一凉。
一、首先要搞清楚H9想要走的是什么路子?
首先引用我之前一个讨论凯迪拉克的回答:为什么贵为总统座驾的凯迪拉克,在国人眼里还不如BBA呢?
自从汽车创立以来,豪华品牌价值的建设离不开政府机构为其「代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奥迪,作为一个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德国分裂的并且几经转手的车企,最初奥迪品牌定位并非豪华,而是作为运动品牌在运作
一直到19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大量外宾进入中国,中央领导们的接待任务直线上升,以前通过计划经济生产的汽车在质量、档次上都完全无法跟进口汽车相比。
于是这个馅饼就丢给了最早合资落地中国的一汽大众,生产了一批奥迪100。后续第五代奥迪A6国产化,采购价格进一步降低,以及一汽大众带来的汽车产业链的价值,奥迪成功的从一个运动品牌转型成了政府礼宾轿车。
奥迪成功的偶然性伴随着中国市场的特殊性,随着今天中国整体国力的上升,和汽车产业链的完善程度,以及政府廉洁程度的提高,红旗开始逐渐替换掉奥迪。并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领导人主要乘坐车辆一直是红旗。
很明显,H9这个根正苗红的家伙是在走当年A6的路子,或者说,是在走这条原本就属于自己的路。因为中国特殊的动荡年代和基础薄弱的机械工业,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的巨大红利,使得红旗根本没有时间去抓住当年那个最好的机会,于是那个最好的机会造就了奥迪。
二、H9的目标客户究竟是什么样的?
以前奥迪跟政府的高度绑定,使得人们对于奥迪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当一辆E级或者5系行驶在路上的时候,大家多少能猜出点里面的人的能量的上限,毕竟大老板们都是S级、7系起步。但是当一辆A6L出现在你面前,特别是黑色的情况下,如果挡风玻璃前再摆上个国旗和党旗,根本不知道里面坐的是什么大人物。
2.0T版本30.98万元到36.98万元
3.0T版本45.98万元到53.98万元
可以看到两个动力版本中几乎有着差不多10万的价格空档,2.0T版本刀法十分精准,就拿座椅来举例,从最基础的仿皮、四向调节,到中档的真皮、加热、通风,再到高档的后排加热通风按摩,分别对应了三种客户群体:买个壳、追求品质、商用接待。
3.0T版本在最高配里增添了电吸门和后排独立座椅,更多的是作为礼宾轿车的门面工程。对于红色企业家来说,一辆迈巴赫可以换N量顶配H9,而且用来接待客户还根正苗红,丝毫不用担心任何的舆论风险。这部分的价值对于企业来说是巨大的,特别是一些需要良好政企关系的重资产企业家。
要知道,中国的许多企业在建立之初,其实是带有许多原罪或者走过不少灰色地带的。国家允许你先富起来,是让你带动后富的,而不是让你独享人间荣华富贵。随着互联网所带来的高效信息传播,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选择低调做人,不再轻易抛头露面,豪车更是尽了少拿出来,红旗的出现算是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