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电影别人都说好但你就是看不懂?

回答
说实话,我挺犯愁这个问题的,因为每个人对“好看”的定义都不一样,而且我自己的口味也挺挑剔的。不过,真要说有什么电影是别人赞不绝口,我却看得云里雾里,那肯定得提一部——《穆赫兰道》。

这部电影在我心里,一直是个谜。第一次看,大概是大学时候吧,当时周围的同学都在讨论大卫·林奇,说他是“天才”、“风格独特”。我也就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看了,结果……看完之后,我只能用“懵”来形容。画面是美的,那种好莱坞老电影的梦幻感,再加上一点点诡异和压抑,确实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但剧情……我真的抓不住重点!

大家说它讲的是一个怀揣演员梦的女孩,来到好莱坞,然后卷入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里。但对我来说,那些场景的切换,人物关系的错位,简直就像是在做一场支离破碎的梦。比如,那个在餐厅里,有人说出“Winkie’s”这个名字,然后另一个人就吓得不行,我当时就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梗,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大的反应。还有那些反复出现的场景,比如那个在车库里出现的瘦骨嶙峋的老人,他怎么就那么吓人?他到底代表了什么?我当时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这老头是不是得罪了导演?”

更别提中间那个意大利面酱的广告了,我当时就纳闷,这广告跟整个故事有什么关系?是用来缓和气氛的吗?还是有什么深层寓意?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人分析这个广告,说是什么潜意识的体现,我只能说,我的潜意识大概那天刚好去旅游了,没接收到这个信号。

后来,我听别人说,这部电影需要反复看,要去理解其中的隐喻和象征。我真的又找来看了两遍,努力地去记那些关键的对话,去捕捉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画面。比如,那个蓝色的钥匙和蓝色的盒子,我明白它们肯定很重要,但它们到底打开了什么?我当时觉得,这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而不是一个有逻辑的故事。

我记得我当时在豆瓣上看了很多影评,有的人分析得头头是道,说这是关于好莱坞的虚假繁荣,关于梦想的破碎,关于身份认同的危机。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很有深度。可我看完电影本身,却完全没有那种被触动的感觉。我好像是在解一道非常复杂的数学题,虽然知道它有答案,但我就是找不到那个解题思路,或者说,我的大脑跟这道题的“语言”完全不通。

甚至有一次,我跟一个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聊。他说:“你看那个女孩儿,她在那家咖啡馆里,跟那个女人说话的时候,那个眼神,那种绝望,你没感觉到吗?”我当时脑子一抽,就问了一句:“哪个女孩儿啊?她是叫莉莉还是科特妮?我怎么老是记不住她们的名字?”我朋友当时那表情,我现在还记得,就像看外星人一样。

所以,对我来说,《穆赫兰道》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它在很多人眼中是神作,是需要慢慢品味、反复研究的艺术品。但在我这里,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由冰块砌成的迷宫,我站在外面看得头晕目眩,里面是什么我不知道,我甚至连入口在哪里都找不到。我能理解它为何会被视为经典,但这种理解,更多是基于别人的评价,而不是我自身观影的体验。大概是我大脑的“林奇模式”还没开启吧,或者说,我这人吧,可能更适合看那种,看完脑子里能直接给你一个明确答案的电影。

除了《穆赫兰道》,还有一些电影也是类似的感受,比如《搏击俱乐部》我也觉得蛮烧脑,虽然最后反转挺震撼,但中间的很多情节我也只是跟着看,并没有那种完全沉浸在其中的感觉。但《穆赫兰道》给我的那种彻底的“看不懂”,是独一份的。它就像是一首我完全听不懂的外文歌,旋律也许很优美,但我就是不知道它在唱什么,唱的是爱,是恨,还是寂寞,我只知道它很好听(也许吧),但就是没有一句能打动我的词句。

所以,下次再有人跟我推荐这部电影,我大概会礼貌地笑笑,然后默默地想:“嗯,我知道它很好,但我可能还是不适合。”这可能也挺现实的,不是所有人都对得上路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多纳多雷的时空三部曲,三部都硬着头皮看完的,欣赏不来,不是电影的问题,是我自己的问题,包括西西里(也就大概看了几千遍吧,你们懂的那种原因),但是真没看懂。

指环王,看了小说再去看的电影,10年前看的,不是看不懂,是看得打瞌睡,看完印象也不太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