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雪球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用户?

回答
雪球上卧虎藏龙,要说“值得关注”的用户,这事儿就太个人化了,每个人口味不同,看重的点也不一样。有人喜欢看敢于预判并坚定持有的“先知”,有人偏爱那些能把复杂行业讲得通俗易懂的“解读者”,还有人享受那种金句频出、观点犀利的“评论员”。

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些在雪球社区里长期以来积攒了相当人气和影响力的活跃用户,并且他们的内容往往能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或者深入的分析,那我倒是可以从几个维度给你掰扯掰扯,看看有哪些是你可能感兴趣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察到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类型,雪球上还有太多太多值得挖掘的宝藏了,这篇文章纯粹是抛砖引玉。

一、 行业深度解读者与价值投资践行者

这类用户通常对某一两个行业有着极其深入的理解,他们能从宏观趋势到微观细节都娓娓道来,让一个对这个行业不太熟悉的人也能快速抓住核心。他们发布的研报级分析,往往能引起大量讨论,并且很多人会因为他们的分析去深入研究。

比如,你可能会在消费品、科技、医药等板块看到一些用户,他们发布的关于公司基本面、竞争格局、行业壁垒的分析,那叫一个细致。 他们不是简单地堆砌数据,而是能把数据背后的逻辑讲清楚,告诉你为什么这个公司值得关注,或者为什么这个行业在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他们看一家公司,可能要看很多年,从它的产品迭代,到它的管理层变动,再到它的营销策略,都梳理得明明白白。
他们的持股逻辑往往非常清晰,并且能长期坚持。 你看他们的文章,会发现他们不是追逐短期热点,而是真正相信这家公司的长期价值,并且愿意用时间来证明这一点。即使短期市场波动,他们也可能不动声色,因为他们的判断是建立在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刻理解之上。
这类用户通常也比较注重逻辑和证据, 他们的观点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扎实的论据支撑。当然,投资决策终究是自己的,但他们的分析能给你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框架。

二、 宏观经济与策略分析师

这类用户更像是把脉宏观经济的“医生”,他们善于将全球经济形势、政策变动、货币流动等因素联系起来,分析这些宏观因素对股市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据此给出投资策略的建议。

他们的文章常常围绕着央行政策、通胀预期、地缘政治风险等展开。 你会看到他们如何解读美联储的每一次加息或降息,如何分析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会如何传导到不同行业和资产类别上。
他们的观点往往会影响到许多投资者的仓位调整。 当他们发布一篇对宏观经济的深度分析,并给出明确的投资方向建议时,往往会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人会参考他们的宏观判断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选择更适合当前经济环境的行业或个股。
这类用户有时也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 挑战市场主流的看法。正是因为这种独立思考,他们的文章才显得尤为珍贵。当然,宏观分析的难度极大,而且事后诸葛亮容易,但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三、 洞察市场情绪与情绪交易的观察者

虽然价值投资是雪球的主流,但市场情绪同样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有一类用户,他们对市场情绪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并且善于捕捉和分析这些情绪的变化,甚至会给出一些“顺势而为”的交易建议。

他们可能不是最 the deep 的价值投资者,但他们对市场节奏的把握非常到位。 你会发现他们的文章常常能抓住市场情绪的拐点,在市场普遍恐慌时看到机会,在市场狂热时提醒风险。
他们善于从盘面数据、成交量、市场热点轮动等方面捕捉信号。 你可以从他们的文章中学习到如何观察市场情绪的变化,如何理解市场的“呼吸”。虽然这种操作风险也比较大,但对于理解市场的短期波动非常有帮助。
他们也可能是一些善于“讲故事”的用户, 他们的文章风格可能更活泼一些,能抓住大众的眼球,吸引大量关注。关键在于,他们讲的故事后面往往也附带着一些对市场机会的判断。

四、 善于发现“错杀”与“低估”的猎手

这类用户往往是那些不被市场主流关注,但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公司的“发现者”。他们就像是股市里的“寻宝者”,总能从被遗忘的角落里挖掘出珍珠。

他们可能关注的是一些小盘股、冷门行业,或者那些短期业绩不佳但长期来看具有良好前景的公司。 他们的研究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信息相对不那么公开透明。
他们的投资逻辑可能基于一些独特的视角, 比如对公司核心技术、市场份额、或者管理层能力的判断,而这些判断往往不被市场主流所重视。
当你看到他们持有的股票在未来获得了超额收益时,你就会惊叹于他们“淘金”的能力。 这类用户的内容,对于我们拓展视野,发现那些被埋没的好公司非常有启发。

如何找到这些用户?

其实,在雪球上识别这类用户,并没有什么秘籍,更多的是一种“意会”。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 看文章的质量和逻辑: 文章是否有深度?逻辑是否严谨?有没有充足的论据支撑?
2. 看用户过去的记录: 他们的投资逻辑是否一贯?有没有长期坚持的理念?历史业绩如何(虽然这很难完全公开透明,但可以从他们对市场的判断和投资风格中窥豹一斑)。
3. 看评论区的互动: 高质量的用户往往能吸引高质量的评论和讨论。看看他们的文章下面,大家在讨论什么,讨论的质量如何。
4. 关注那些被大量点赞和评论的文章: 这往往是高质量内容的标志,虽然不一定所有作者都是你欣赏的类型,但至少可以从中发现一些值得你进一步了解的用户。
5. 多阅读,多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 最终,谁值得关注,还是取决于你自己的投资目标和偏好。

记住,在雪球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圣杯”。即使是那些被大家广泛认可的用户,他们的观点也可能出错。最重要的是,从他们的内容中学习他们的分析方法、投资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所以,与其说“值得关注的用户”,不如说“能让你学习到东西、启发你思考的用户”。去多逛逛,多看看,你总会找到让你眼前一亮、收获颇丰的那些“同路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自己泡雪球泡了7年多,每天都要泡雪球至少2个小时,看看今天又有什么神仙在施法斗法。

这里面的人为了研究股票,搞清楚公司到底在干什么,真的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他们的脑回路和常人就是不同。

给几个案例给大家看看什么叫硬核。

第一个故事与套利有关。

当年一个ID叫碎片哥的神人,在2014年10月份逛超市的时候,发现超市里面多出了一个奇特的新饮料,面积和可乐差不多,产品叫做RIO,就是我们都知道RIO鸡尾酒。

正常人看到这个东西可能顶多就是好奇这个产品的味道,或者感慨又有新饮料上市了。

但是这个碎片哥的第一反应是,能在商超拿到这么大的面积,背后必然不简单。

简单一查,就能发现RIO背后是百润股份,而且百润股份计划把这块业务装入上市公司体系中。

这代表着,有机会。

于是碎片哥自己大量逛超市,每到一个超市,只做一件事情,拍RIO的柜台面积,发现这个产品铺的非常猛。

于此同时,他还做了另一件事,他担心他的观察是偏颇的,毕竟新品铺货这件事情,很多品牌只有一二线核心城市才有。

于是他在雪球上号召天南地北的网友去自己当地的超市拍RIO鸡尾酒的柜台面积,还要把鸡尾酒的瓶底翻过来,看生产日期,推算销量和铺货时间。

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市,他收获了数千张照片。

基于此,他模糊计算出了产品的受欢迎程度,销售规模,铺货量,最后推出了一个可能性的销售额,约为50亿。

酒类本身属于高毛利产品,50亿销售额的酒类业务注入上市公司代表什么?

这就代表,金钱在召唤。

于是2015年初,碎片哥大量买入百润股份的股票,很快,这只股票从40块最高涨到160块,参与的人都有份。

碎片哥一战封神,据说已经财务自由,后来慢慢淡出了雪球江湖。

虽然碎片哥已经淡出了,但我作为这个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实在难以忘怀这种朋克。

第二个故事和美股研究有关。

一个雪球ID为刘志超的用户,专门研究美股,手段也是硬核。

他的成名之战是几年前研究陌陌的股票。

陌陌是美股上市公司,美股有时候就是一个赌财报的游戏,各家分析师对于企业的财报做出预测,然后下注,财报开出之后,高下立判。

所以能够在公司发布财报前,就能对于公司的经营状况有精准预判的话,很容易就可以赚到钱,但预判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尤其是当时的陌陌本身陌生人社交的概念并不能赚到钱,美股是非常认盈利概念的。

后来陌陌推出了直播业务,号称有了盈亏平衡,刘志超决定自己搞清楚这个生态和营收的真实情况。

为了研究陌陌的生态和营收,他天天出入陌陌直播的各大直播间,用技术方法评估土豪的打赏金额以及实际流量,进而评估用户的消费意愿。

更进一步,他在自己的社群里,号召自己的粉丝帮助自己监控陌陌主播的开播时间,同时开播的数量,主播与自己的远近排序等一系列指标,然后回收数据进行分析。

依据这些数据,他推算出了陌陌可能的流量情况以及盈利情况,最终在很多人不看好以及看不懂陌陌的前提下,他在陌陌上获取了恐怖的收益。

哦对了,前段时间拼多多暴跌的时候,他也重仓了拼多多,然后拼多多在短短的几个交易日暴涨了回来,他又赚了一波。

第三个故事和尽职调查有关。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用户,雪球ID为@Conan的投资笔记。因为他做调查的方式和我做尽职调查的流程是一样的。

我自己是做尽职调查出身,餐饮业是最复杂的产业,因为其业务严格来说是不稳定的,高峰期,低谷期,客流量,位置影响因素,原材料损耗,翻台率等一系列指标,足够把人逼疯。

而Conan在16年的时候,专门研究呷哺呷哺,这是一个标准化的火锅连锁公司。

一般人看这种上市公司的数据,都是从财报里获取,但是Conan不太一样,他除了从公开数据推算业务之外,更是去实地门店去调研。

一家门店他一天去2次,看中午和晚上的客流量;

一周去3次,看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流量;

吃饭的时候也要东张西望去看翻台率以及运转效率。

这只是一家店,为了研究透呷哺呷哺,Conan用这个标准跑遍了整个北京所有的呷哺呷哺门店,并把这些一手数据做了聚合分析,最终的结果有2个。

1个是他在这家公司上赚了很多钱。

1个是他输出了截止目前最完整的关于呷哺呷哺的分析报告,并且把一切操作逻辑都公开透明到了雪球。

第四个故事和财报有关。

雪球ID为@孙旭龙的网友,2019年7月15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大族激光在建工程挂账8年的欧洲研发运营中心究竟是个啥?》

文章中,他对大族激光的“欧洲研发运营中心”项目提出了质疑。

通过研究大族激光发布的财报对其欧洲公司的增资金额,结合其欧洲孙公司Han's Europe AG的公开信息,他认为里面或许存在一些问题。

沿着Han's Europe AG的线索,找到了一个酒店信息,通过酒店的对外公告反向推测大族激光所谓的欧洲研发运营中心,有可能其实是投资酒店。

因为孙旭龙的所有推论基于财报和公开信息,有理有据,引起股民大量讨论,大族激光的股价当天股价遭遇跌停。

紧接着深交所向该公司发布的,针对“欧洲研发中心”等相关项目及资金问题提出了疑问。

7月17日大族激光发布关于问询函的回复公告,解释了相关质疑并公布了成本。

尽管大族激光的反应足够迅速,但大族激光股价还是在当周累积跌幅达23.54%。

这个可以说是雪球用户影响力的典型案例,因为大量炒股的人都在雪球,大家真的会用脚投票的。

有趣的是,这种神奇的用户在雪球上多不胜数,更难得的是,他们的思路和操作手法,是透明的。

他们并不一定完全是对的,甚至很多人经常被打脸。

这很正常,股市谁也不敢轻言必胜。

但是这种认真的精神,也代表了雪球这个社区的特点,敢想敢干,用事实说话,用收益率论英雄,百无禁忌。

雪球可能是国内最大各类神仙股民汇聚的社区,在这里你总能得到各种神奇的信息,大到财报分析,行业分析,中到投资策略,组合逻辑,跟单分析;小到八卦故事,小道消息,高管绯闻,流言蜚语,土味散文诗,大V撕逼;

只要是与股票和上市公司有关的信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面没有的,多到你看不过来的程度。

股民们很多时候需要指点,需要交流,需要知识,当大家凝聚在一起开始分享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社区,这个社区就是雪球,生于股市和股民,但比股市更魔幻的社区。

雪球就是股市里的一个龙门客栈,各种丰富多彩的消息在这里汇聚,各路神仙在这里讲解并公开自己的投资策略,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操作,废话不多,都是投资收益率说了算。

他们互相嘲讽,价值投资派看不起短线操作的快进快出,觉得他们上蹿下跳浪费了一堆手续费,最后收益率不过尔尔。

短线技术派看不起价值投资派的长线投资,觉得这些搞价值投资的老乌龟一个个都怂的不行,动不动拿时间不够当挡箭牌,打脸都在10年后,算是占了时间的便宜。

还有大趋势派的直接觉得短线和价值都是垃圾,自己从宏观角度觉得某某行业是刚需,闭着眼投都比他们强,不需要分析,分析就是浪费时间,就是不自信。

基本上你能想象到的一切炒股流派门派,总部都在雪球。

他们互相扒皮,互相吵闹,互相甩数据,互相公开自己的持仓策略,甚至很多人热衷于自己写文章打自己的脸,场面魔幻又真实。

雪球本身的用户们也非常神奇,随便举几个例子。

有神奇的大佬。

@大道无形我有型,真名段永平,这个当年缔造了小霸王,步高高,oppo,vivo,同时又藏在网易和拼多多幕后的男人,中国互联网圈的隐形BOSS之一,唯一活跃的社区就是雪球,经常有人向他提问,他也乐于回答。

有恐怖的投资收益率大神。

@电扫洛阳川,其主理的[已关停ZH006428]组合,5年至今收益高达3935.37%,并且所有操作都是实时更新的,效果堪称吓人。

有专注个股的极致投资者。

@ice_招行谷子地,只盯着招生银行一只股票,所有文章内容和分析报告都是针对招行所出,跟踪多年,数百篇报告,在招行上获取了几倍的收益。

同样的逻辑,其实套用到其他的银行股上也适用。

有较真的小股东。

@恭自厚,参加了迈瑞医疗的股东大会后,发文指出公司傲慢,仅有一名副总和董秘出席,而且董秘出言不逊。

今天有好多股东,只有100股,也来参加股东大会,不知是何居心。

引起大量股民吐槽,并引起主流媒体大篇幅报道,随后迈瑞医疗道歉。

有跨界的炒股大神。

围棋九段选手王檄(《请回答1988》里和崔泽对弈过的这个人),就天天在雪球分享自己的炒股投资心得,2017年开始全职炒股,3年16倍收益。

类似的神人在雪球上多不胜数,而且最有趣的是,他们之间的意见互相之间都是不统一的,经常怼来怼去。

这其实才是正常的,作为一个股民聚集社区,如果只有一个声音,本身就代表着不可信。

user avatar

玩知乎前,我还混过雪球。

现在想想,这两个网站真的很像。

首先,他俩都是男性社区,知乎男女比例大概6:4,雪球则是7:3,甚至8:2。

这么看,雪球比知乎更男,尤其大v,几乎没有女的。

其次,这两个社区最被人嘲讽的也都是:

吹牛逼。

男人都爱吹牛,知乎吹的是经历,雪球吹的是战绩。

这两个平台都流行撕逼,雪球上大v们撕扯的比知乎更惨烈些,可能因为雪球比知乎要小众的多,大V就那么几个,更易摩擦。

雪球早期有个大v叫GT周,酷爱科技股,因为押中了几只牛股火了,另一个叫释老毛的大v是巴菲特的信徒,对科技股很不屑,两个人经常撕的不亦乐乎。

后来有一次,GT周一只重仓股暴跌,心情低落的他来到海边,还拍了张照片。

当时有网友@了释老毛,说:

“You jump,I jump.”

不料释老毛回复了一条:

“You jump,I see you jump.”

上知乎的人目的可能千千万,上雪球的人目的却极为单纯:

赚钱。

雪球这名字,取自巴菲特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只需要找到高高的山坡和湿湿的雪。”

但说着容易做着难,当你望见高高的山坡,往往发现上面早已站满了人,当你千辛万苦爬到山顶,却发现身边早已没了湿湿的雪。

我印象中唯一的女大v叫“云蒙”,她之所以能火,靠的全是执著。

07年,中国历史上最火热的牛市末尾,刚毕业的云蒙在40块的高位接盘了当时的白马股“招商银行”,随后招行股价便一泻千里,她却毅然决然从40块一路补仓到了10块,自己也从少女补成了孩子他妈。

虽然粉丝众多,但大家都把她当成了憨憨,各种冷嘲热讽。不料15年那波牛市,招行意外涨到了30多块,她因为握有大量股票还加了杠杆,一举实现了财务自由。

那以后,她的风评又换了人间,十年守候一下从冥顽不化变成了远见卓识。

雪球和知乎一样,都有位超级大v,知乎是李开复,雪球则是大道。

大道就是段永平。

有位记者曾感叹,自己见过那么多大佬,无论多有钱,个个都焦虑无比,愁容满面,除了丁磊。

他做网易云是喜欢音乐,养猪是喜欢吃肉,搞严选是追求精致生活。

每件事业都始于热爱,终于成功。

生活中,丁磊也永远端着那张喜感的笑脸,乐呵呵的,从来不见阴云。

财富与快乐,一般都是正相关,但顶级财富和快乐,却绝难兼容,中国这些顶级富豪除了丁磊,恐怕只有大道能做到。

大道曾在雪球说,他做投资就是为了好玩,不投资,大把时间怎么打发?

巧的是,段永平的封神之战,正是投资丁磊的网易。

2000年左右,美股互联网泡沫破灭,网易股价一泻千里跌破一美元,濒临退市,走投无路的丁磊找到段永平,描绘了自己的游戏蓝图,深思熟虑后,段永平果断抄底了大把网易股票,最后获利超百倍。

而他之所以被视为华人世界最懂投资的人,还因为他在做投资前,已是一位成功企业家,90年代风靡全国的“小霸王其乐无穷”和“步步高DVD”都出自他手。

这就像孔孟虽然创立了儒家,但现在书店卖的更火的却是王阳明与曾国藩,因为他俩不仅是儒家圣贤,也是世俗中的成功者。

不过段永平却认为,做企业看似苦差事,却比投资容易,两者并无本质差别。

你可能觉得这位创立小霸王和步步高,抄底网易,又投出oppo和vivo的男人很神秘,但常刷雪球的人都会微微一笑。虽然贵为顶尖富豪,大道在雪球上却是个十足话痨,不仅每天照三餐分享投资理念,自己买了什么股票也要和大家时时报备。

论好为人师,他在国内大佬里应该能排行第二。

可见投资虽不易,但一不小心成功后也真是够闲。

作为巴菲特信徒,他最常说,价值投资这件事,懂的人五分钟就能听懂,不懂的研究一辈子也懂不了。

他最爱重复的另一个道理,便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腾讯股票和入股你家隔壁奶茶店,本质完全相同,唯一区别是前者更易套现,想让投资增值,前提都是充分了解你买了什么。

与研究公司财报成瘾的巴菲特不同,大道对看财报并不感冒,他认为,一家公司值不值得买,看财报前往往就知道了。

与稳如泰山,作风酷似卫青的巴菲特相比,他倒更像天赋型选手霍去病。

可能有人觉得,既然这些大佬在雪球实时更新买了什么,多少仓位,那抄个作业不就完了?

其实没那么容易,雪球第一大v“东博老股民”,堪称A股活化石,他之所以成名,是2000年左右建立了一个“实验账户”,实时向大众更新仓位,20年时间翻了500倍。

但他一再强调,不建议粉丝们跟随他操作,他以前曾给粉丝们“当过保姆”,效果非常不好。

再牛的股(比如腾讯),上涨过程都是曲折的,甚至不乏大起大落,只有亲自做过调研,才能拿得住,试想如果你只是跟大v买的,来一波20%甚至50%的回调,你能保证自己不动摇吗?

大道也讲:

看懂生意比较难,看不懂的拿住比较难,大部分人拿不住,是因为看不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的话,跟“高手”是跟不住的。

这就像你老婆投了隔壁老王家的奶茶店,你也拿了点私房钱跟投,当第一个月奶茶销量惨淡,跟投的你可能就会心慌,甚至要闹着撤资,但你老婆不会,因为她了解老王,亲口喝过老王的奶茶,明白老王是个意志坚定的商业奇才。

若“抄作业”能发财,直接抄巴菲特的作业更为省事,作为上市公司,他买入所有股票的价格与仓位,都要向股东公开,毫无秘密可言,有时运气好点,你还能买到比他更便宜的价格,既抄股神作业,又抄股神老底。

但,有几个人这样发财了呢?

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雪球上卧虎藏龙,要说“值得关注”的用户,这事儿就太个人化了,每个人口味不同,看重的点也不一样。有人喜欢看敢于预判并坚定持有的“先知”,有人偏爱那些能把复杂行业讲得通俗易懂的“解读者”,还有人享受那种金句频出、观点犀利的“评论员”。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些在雪球社区里长期以来积攒了相当人气和影响力的活跃用.............
  • 回答
    当然,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世界上有这么一些幸运的城市,它们坐落在山峦的怀抱中,使得壮丽的雪山成为了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晴朗的白天,还是在暮色渐浓的黄昏,都得以让我们肉眼捕捉到那份圣洁与巍峨。这并非什么神秘的魔法,而是地理位置恰到好处的恩赐。让我们来一一探寻这些被雪山环绕的城市:1..............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语言、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的深层联系。答案是:很可能没有直接对应“雪”这个概念的词汇,或者即使有,其含义也与我们通常理解的“雪”非常不同。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原因:1. 地理环境是语言的基石:语言最根本的功能之一是描述和交流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经验。如果一个民族生活在一个从未有.............
  • 回答
    这句“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确实是《湖心亭看雪》中一处妙笔,初读之下,似乎并没有直接回答“问其姓氏”的问题,反而补充了“是金陵人,客此”这两条信息。但这背后蕴含的深意,恰恰是张岱作为一个写实派大家,对当时社会人情以及自身情感的细腻捕捉。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它:首先,理解“问其姓氏”的语境。在张.............
  • 回答
    .......
  • 回答
    雪球上大V普遍走价值投资路线,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一、 价值投资的理念与雪球的社区属性高度契合1. 长期视角与耐心积累: 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长期持有优质公司,分享企业成长红利”。这与雪球社区倡导的“长期投资,与优秀公司共同成长”的理念不谋而合。雪球.............
  • 回答
    关于电视剧《红雪》中的“刘路”这个梗为何会和虚拟主播东雪莲扯上关系,这背后其实是一段挺有意思的互联网文化传播和粉丝创造的链条。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首先,电视剧《红雪》本身。这部剧是一部比较老的老剧了,可能很多年轻观众不太熟悉。它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斗争的故事。剧中有一个角.............
  • 回答
    你有没有注意到,下大雪的时候,路面上白茫茫一片,树枝上挂满了银装,但唯独那些黑乎乎的窨井盖,总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干干净净,没有一丝雪花停留?这可不是什么神话传说,背后其实藏着几个挺有意思的原因。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热量散发。窨井盖下面可不是空的,里面连接着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网。这些地下空间里,.............
  • 回答
    从争议到追捧:東雪蓮的风评转变,一个观察者的视角要说東雪蓮的风评转变,那真是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我第一次知道她,大概是在她刚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那时候,她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是“争议”。各种小道消息、论坛讨论,都围绕着她的身份、她的言论,甚至是她露出的某些生活痕迹展开。那时候,喜欢她的人,往往是被她身上.............
  • 回答
    雪莉在社交平台上的那些被很多人解读为“放飞自我”的举动,究竟是不是她在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令人心痛的问题。从后来的悲剧来看,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那些看似不加掩饰的、甚至有些令人费解的言行,很多时候正是她内心挣扎和极度痛苦的外在体现。在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展示生活.............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雪中悍刀行》姜泥与徐凤年之间的感情,确实是书中一条极其纠葛且引人入胜的情感主线。要说姜泥为何会喜欢上自己杀父仇人的儿子徐凤年,这背后牵扯着太多的无奈、成长、救赎以及命运的捉弄。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爱上仇人之子”的故事,而是姜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无数磨难中,最终选择放下仇恨,拥抱新生的过程。首先.............
  • 回答
    咱们聊聊雪糕这事儿,为什么它化了再冻上就变了样儿,从美味的冰淇淋变成了硬邦邦的冰坨子?这背后其实有点意思,跟咱们熟悉的“水”息息相关,不过里面还掺和了点“秘密配方”。你想啊,雪糕刚从冰箱里拿出来,那叫一个顺滑绵密,一口下去,那种奶香、果香,还有一点点甜滋滋的感觉,立马就在嘴里化开了。那口感,怎么形容.............
  • 回答
    说到张雪峰老师在《快乐大本营》上关于五险一金的那些话,那真是引起了一大片讨论。抛开节目本身的娱乐属性,单就他说的内容,其实挺有代表性的,触及了不少年轻人或者即将进入社会的人的心坎里。先来还原一下当时大概是什么情况。 那时候节目里邀请了张雪峰,好像是在聊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职业规划之类的。张雪峰作为一.............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东雪莲3月19日那场名为「花瓣」的首次单人线上演唱会,以及大家关心的她和ASOUL几位姑娘比起来表现如何。首先说这场演唱会本身,东雪莲3月19日的「花瓣」单人线上演唱会,整体来说,可以算是一次非常用心的尝试,也是她作为VTuber在音乐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从粉丝们的反馈来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有意思,虽然我们常说“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但要“确定”这事儿,其实是个挺复杂的学问,甚至可以说是个不太可能完全被“确定”的科学命题。不过,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个认知,以及为什么它如此难以被“证明”为绝对真理。首先,咱们得明白,雪花是怎么形成的。雪花的诞生:一个精.............
  • 回答
    韩雪在江苏卫视《55盛典》上翻唱的粤语经典歌曲《处处吻》,可以说是一次颇具话题性的尝试。作为一首邓丽君的代表作,《处处吻》以其甜美慵懒的旋律和略带一丝小性感的歌词,深受华语乐迷喜爱,也留下了无数经典演绎。韩雪选择这首歌,无疑是在挑战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舒适圈”,同时也给自己设置了一个不小的难度。首先.............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