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政键众看完几篇科普文,就开始教呼吸防疫系统专家和卫生系统领导做人的时间。
之前,疫情防控的主要操盘手,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出来,讲了一些实话,被网友喷的再也不出来讲实话了。
于是现在人家只操盘,不扛线了。
2021年不是2020年,2020年中国作为第一个疫情爆发地,全球有充足的库存储备量,叠加春节期间老百姓家里有存货,通过隔离手段成功清零。但由于外国疫情防控不利,最终还是进入了大流行。
2021年,经过一整年的疫情肆虐,全球供应链被搞的岌岌可危,原材料端价格暴走、运输端运费暴走,时不时的隔离防控对货运交期影响都是巨大的,更不要说几乎已经被疫情锤死了的旅游、餐饮、娱乐行业及相关就业......
一些人看不到现在经济的脆弱、看不到全球供应链的脆弱,还刻舟求剑的以为可以重复2020年的故事...
掌握国民经济实际情况的领导们讨论的是在病毒不断变异的前提下,如果保证正常的经济生产继续的同时,能动态的防控住疫情再能够掌控的范围,于是才有了医疗口和行政口的放风。
连领导想说什么都不知道,就不必在这里教领导做人了。
"与病毒共存”这是个很暧昧的表述,可以理解为“科学精准防控,动态清零”,也可以理解为“放病毒入国门,学习英美让大家都感染,医疗机构负责抢救一下就行”。
现在问题来了,本来我们说的是“科学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突然有人跳出来说“不,你不能‘闭关锁国’,要’与病毒共存‘”。
我寻思着,中国也没有“闭关锁国”啊,商品贸易不是照常进行吗?人员出入境也就是隔离几周,做几次检测而已。实验室一个合作者疫情期间往返中美都好几次了,没啥问题啊。
他说,你懂得,你现在措施就是“闭关锁国”,不是“和病毒共存”,我们要“和病毒共存”。
我说,你的“和病毒共存”,是指什么呢?难道是“放病毒入国门,学习英美让大家都感染,医疗机构负责抢救一下就行”?
他说,是啊,这可是你自己理解出来的。接下来该怎么做,你明白了吗?
我说,你这样可不行,这不是开玩笑吗?不行,得要发个声明,批判一下这种“和病毒共存”的论调。
这时候他突然又说了,呵呵。我说的可是”与病毒共存“,不是”放病毒入国门,学习英美让大家都感染,医疗机构负责抢救一下就行”,“科学精准防控,动态清零”怎么不能被称为“与病毒共存”了?你就是不讲科学,应该被打倒!你必须承认,我说的“与病毒共存”是必要的。
我说,啊?那现在难道不是吗?我们不就在一丝不苟地执行“科学精准防控,动态清零”了么?
他说,那你得承认,“与病毒共存”是对的,撤回你的声明,给我道歉!
我已经完全搞不清他们说的“与病毒共存”是个什么玩意儿了,我心想,我要是说了“与病毒共存”是对的,估计他们又把之前的“放病毒入国门,学习英美让大家都感染,医疗机构负责抢救一下就行”论调搬出来了。
“与病毒共存”本质上就是切香肠而已。“科学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理解起来歧义不大,切不了香肠,所以要替换成含义比较迷惑的“与病毒共存”,方便他们切香肠,用另一个意思替换“与病毒共存“的描述,实现“引病毒入境中国”的终极目标。
明年张家口还要开奥运会,这个政治高度是最起码的,张文宏絮絮叨叨都对,但没有大局感。
现在中国与整个西方较着劲呢,节骨眼上谁眨眼谁输,就是嘴上不认输,心里也明白。
死扛,也要扛到明年奥运会结束再说了!!!
温州的那个张医生,休几天假吧……
“与病毒共存”?
可以啊,“请从嗣同始”。
我真的很怀疑,这么多网友,难道就没有几个人看出来,对于新冠,红蓝双方其实都是在一个赌局上孤注一掷吗?
都到今天了,你们应该很清楚,新冠是人类面临过的最狡猾的病原体之一:如果它再致命一些,人类会毫不犹豫地强力封锁;如果它再温和一些,人类可以放心地像对流感一样佛系放纵。但偏偏它在骑墙:其致死性刚好压在一个怎么选都很难抉择的尴尬概率上。
由此,世界就割裂成两条道:
红方赌的是高度变异的新冠能有效突破疫苗的防线,且庞大的病毒库中会不断变异出致病性较强的毒株,让佛系抗疫的伤亡和医疗成本增加到难以长期承受的地步,经济日趋崩溃,强力封锁式抗疫的优势就将日趋扩大。
蓝方赌的是新冠在长期传播和变异中毒力会逐步衰退,简单的生活防护和疫苗足以把新冠的破坏力向流感的方向限制,强力封锁会让对手的经济过度自残,自己则选择了正确而平稳的对策。
哪一方会赌赢,现在谁也不知道。但坚持一个赌局历来都不轻松,人在马拉松大战中的耐性从来都是有限的,随着时间推移,质疑己方下注究竟正不正确的声音必然越来越多。——那么高层出来安抚民情,稳定军心,说服大家继续咬牙赌下去,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恰如围城和守城的将军都在拼命告诉士兵,我们的粮食还够吃,而敌人的粮食就快吃光了,常规操作而已。
…………………………………………
话说回来,我们有选择“与病毒共存”的自由吗?学蓝方?我们的民众,能不能像蓝方民众一样坦然承受佛系抗疫的伤亡?我认为是不能的,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同意我的判断。不能你学个屁啊!当然,蓝方的民众也做不到红方民众对令行禁止的支持。至于双方为什么各有对方做不到的事情,原因就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了,这里也没必要展开。
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当红方民众普遍认为无法承受蓝方的伤亡率时,学蓝方和找死有什么区别?除了继续把这个赌局撑下去,还有选择吗?
说句难听的,你那么怕死,怎么好意思舔着脸羡慕蓝方的?
还会在这个问题下纠结的朋友,推荐翻开自己家里珍藏的毛选第二卷,通读《论持久战》。
按说搞政治隐喻不是个好习惯。无奈,新冠全球抗疫它就是实实在在的持久战,是一场“PvE”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新冠抗疫的大框架和诸多细节实在能够和抗日战争一一对应,那么漠视前人智慧就实在太不应当。
——————
——“共存论”的本质就是“亡国论”。
不要觉得共存论仅仅只是站在悲观立场上的“理客中”。共存论根本毫无定量证据,它只是面对内外残酷印象而形成的胆怯感性。凭借这种不负责任的论述就整个改变抗疫路线是极为荒谬和愚蠢的。
新冠疫情及形成它的无数病毒变种正是气焰嚣张的侵略者。D囧 @邓铂鋆 引用的古老笑话犀利地指出了共存论的荒谬:人类想和新冠和棋,新冠不肯。在人类在抗疫技术(战斗实力)上没有压过疫情之前投降会带来什么?那当然是全面遭受奴役。新冠不是一门撑过死线就万事大吉的疫病。它会给康复者带来强度不等的各类型的后遗症,或者说的简单点,得了新冠,非死即伤!只有大买办才能凭借占有的丰富医疗资源,苟全于遭受新冠殖民的人类社会;而劳苦大众则时刻承受着来自于健康和经济状况的压力与风险,须知投降之后是不会再有成组织的医疗互助的,因为那已经失去了借口:试图抛弃这一责任,正是共存论的根本目的。
——医疗手段与技术是正面抗敌的正规军,但人民战争更为重要。
对我们中国人民来说,历史一年半有余的抗疫进程已经无疑说明了有力、可信的政府主导社会群力的,人类社会组织的必要性。况且中国人民的组织抗疫也并不是孤例,世界各地爱好生命与和平的人民和政府组织也不同程度地组织起来对抗疫情。人民战争对于医疗卫生系统的正面抗争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同时也是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之路。
机遇孕育于危机之中。我们不能否认个人主义在历史上、在和平时期贡献了丰富的文化,但在残酷的抗疫战争中,压制个人主义的盲动、努力去发掘重建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任,更为重要更为可贵。工具和思想工具就是人类文明的基因,在人类与瘟疫的进化对抗中,我们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生物结构来在病毒的优势领域——快速迭代上竞赛,但人类可以利用已有的科技文化成果,利用社会主义的组织形式和互联网时代的沟通形式来克服病毒直接传播的局限性。打碎一些旧的文化形式的坛坛罐罐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有助于发掘和拥抱新的文化形式,促进人类社会的演进。
——消极抗战的美帝国主义政府恰如蒋记民国。
忽视世界人民对健康与和平的美好渴望,消极对抗疫情的美帝国主义政府,恰如蒋记匪帮。美帝国主义政府只惦记维护自己旧的统治秩序,给美统区的人民带去了毫无尊严的死伤、无辜的苦难!美帝国主义政府甚至意图对中国人民的积极抗疫实施诋毁与破坏,盘算“皖南事变”般的阴谋,这种反动路线必须予以最彻底的斗争,不但不能对其消极抗疫方针妥协退让,还必须坚持到它最终悔改瓦解的一刻。
统一战线的积极前景应当照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疫情和发展水平在世界各国并不平均,中国在保卫自己的同时也在通过物资、人力、组织文化的各种途径帮助世界各国人民的需要。这不但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义务与光荣,更有助于中国自身良好文化与正确方法传播的实利。痛恨这一正义变化的旧秩序自然会实施反扑,但它们的反对正说明中国要坚持下去。
——病毒没有思想与慈悲,但它们依旧会在团结与智慧面前退缩。
疫情终将弱化且褪去,但这决不是共存论能窃取的胜利果实。积极的高压抗疫才能保证人类在疫情面前拥有一定的主动权,能够弥合创伤集中力量,跟进病毒的每一次重要突变、疫情的每一次危险潮流。放任自流的共存论只会破坏来之不易的斗争形势。
共存论并不是某个个人或某个组织,它是我们人类在面对残酷环境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悲观情绪。越是这样,越不能姑息这种情绪,一定要予以彻底的批判:因为在疫苗速胜前景已经破产的现在,唯有坚定信念、严肃方法、统一思想,不论是意识形态的辩论还是经济政策的计较,一切都要服从于抗疫大局,只有抗疫的最终胜利才能保证人类发展经济财富和意识形态的自由。
抗疫胜利终将属于中国人民。抗疫胜利终将属于人类文明。
——————
本来是想细细批驳共存论的各项要件,无奈学识水平浅薄,只能寻到自己最熟悉的思想来分析一番了。
在今天不吐不快之前已经看到有人用持久战类比新冠抗疫,正是因此,才不禁感叹于我们国家有着毛泽东思想这样的智慧这样的共识,居然还能产生“共存论”这样的争议。历史唯物主义不朽,真理不辨不明!
我们不得不与犯罪共存,不等于我们纵容犯罪,解散公检法。我们不得不与死亡共存,不等于解散医院,放弃治疗。
同样,我们不得不与新冠病毒共存,是告诉大家,不要幻想一次歼灭战就让病毒彻底消失,而是要做好长期持久战的准备。
我不知道怎么这么多人会曲解。
张不会讲漂亮话而已。想起当年我手术完,术后恢复,亲戚煲汤看望我。医生当我亲戚的面,和我说别喝什么滋补汤,汤里都是调料和脂肪,多吃肉补蛋白质,康复得快。话不漂亮,确实是实在话。
再说这文章通篇扣帽子,没引用任何数据,学经济的不以科学为指导,指手画脚传染病学家,教他做人。都说西方防疫ZZ化,请问这文章不是ZZ化吗?什么病毒和人类就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关系,每句话张口闭口意识形态,来来来,和我说说哪个感冒病毒给人类消灭了?别说感冒了,艾滋乙肝人类消灭了吗?
美国泼脏水不要脸,我国的防控也做得世界一流,但张说的没错,不能关一辈子吧?就往近里说,冬奥会还办不办了?如果以全清零为目标,办多年闭关防疫成果或毁于一旦?
全球清零完全就是空中楼阁,亚非拉国家有清零的医疗条件?欧美有这个执行力?就算全世界国家都有中国的医疗条件和执行力,请问染新冠的野生动物怎么管?你去捉每只鹿化验新冠扑杀吗?
生命形态第一要义都是生存,变异方向是随机的,但自然选择会让它向一个高传染低死亡的方向走,最终达到共存。只要不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存活的概率非常高,甲型流感变异性也很高,基本没人担心担心直接变异成灭世病毒吧?
防疫成本真的很高,朋友开饭店的,2020年一年赔了40多万,2021年刚好些,零星几个病例,又是所有餐饮和娱乐场所全部关门。真的不知道是新冠病毒比较危险,还是欠这么多外债比较危险。餐饮还能外卖,健身房电影院呢酒吧呢?每天口诛笔伐的不关心人权的西方某国家,封城失业是有补助拿的,人家一个月拿的补助比你的工资还高,而我国个体哪个不是在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搏?
张只是说"世界要学会和病毒共存"说的已经非常的委婉了,又没说现在马上躺平,等到死亡率到流感的水平,妥妥的可以打开国门。
没有医疗资源挤兑,新冠死亡率基本和流感压平了。《柳叶刀・公共卫生》一论文分析了中国 2010年-2011年到2014年-2015年间的流感死亡率。研究发现,中国每年有超过8.8万人死于流感,和官方统计口径不同而已。再有新冠有后遗症,流感你以为没有后遗症吗?中国每年光抽烟导致死亡超100万,远超肺结核艾滋,交通事故和自杀人数的总和,为什么学某些国家完全禁烟呢?我再给个数据,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中国人中的第五大死因。再关下去,欠债的个体户的老板,和因为疫情丟工作还不起房贷的打工人的心理健康谁来关心?
8月13日 补更:
在回答问题前,我以为全球化背景下,只要参与全球分工的国家,都无法脱离全世界疫情背景而单独清零会是共识。 现在防控和传染追溯都是世界一流,依旧没挡住新冠,真要完全免除新冠风险,建议直接移居北朝鲜。
共存不能理解为躺平,全体免疫和开放肯定是大方向,抓重症减死亡,轻症自我隔离防止挤兑和过度消耗医疗资源,才有可能恢复正常生活。医疗资源应该用在刀刃上,大热天医疗人员套着防护服,为筛查出1万人里某一感染者,每天大量重复无用作业。一两年可以,五年十年你试试?出几个病例,全城娱乐场所停业,谁会有信心投资开厂和搞服务业?
现在中国接种率也才55%,走全体免疫路线,把疫苗接种率提上去,减少重症和死亡的人数才是重点。疫苗技术加快迭代,甚至可以直接问成熟大厂买技术疫苗。
每天关上门口嗨,鼓吹纯内循环,这种心态除了给自己壮了胆,对生活不会又有任何改善。人口基数大,自然死亡率乘人口基数都是个不小的数字。如果能大部分轻症的过上正常生活,把让广筛消耗的医疗资源腾出来,倾斜给到重症患者,是否是一条出路?
欢迎楼下各种意见理性讨论,有别的想法也可以提出来,喷子请自行绕道。
简单来说这场与新冠的战争,“优势在我”。刚灭了它一波,现在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失利,不可能认输的。只要撑到国外疫情结束我们就算完胜。额嗯,貌似混进了一个奇怪的胜利条件。
—————————最后一次更新
这个回答浪费我太多时间和精力了,而且随着热度降下来也不会再有太多人看,评论就不再回复了,当然,讨骂是另一回事。
放一张一位网友对我的批评,我觉得ta说的挺对的
不过我还是要说两句:
1.情绪化是我的错,歇斯底里不至于。不过要回到前几天我写这篇回答的那一刻,我还是会充满愤怒。
愤怒起初来源于看知乎上失智回答和评论。然后恰好推给我这么一条问题,我就找了原文来看,然后更加愤怒。这愤怒,或者说所谓的戾气我藏不住,不被这股愤怒驱使着我也不会写下这篇回答。
2.这篇回答唯一极端的地方就是在最后一段。我知道这是不切实际、幼稚得近乎可笑的想法,对此你们可以随意批评我,只要不上升到人身攻击,我都虚心接受,爱怎么骂怎么骂。但我不会收回这句话的。如果要问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就是我的忍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中二时期的我有千奇百怪的想法,它们被时间一一杀死,只有这一条活到现在。
就这样吧。
———————8.14
这是和一位网友的交流,也是对我的观点的补充:
——————————忘记哪一天了
这是我真实的心声:
—————————以下为原回答
就不说和张文宏医生针锋相对吧,也不说这位原部长之前也提过类似“共存”的说法。
单论这篇文章,我就想问一句,写的是什么?
尤其是这一段:
“从来没有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
真的吗?看到这句话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真的不敢相信这是原卫生部部长写的。就算不是医学领域里的专家,好歹也了解过相关知识吧?就算一点流行病学和卫生学的内容都不懂,生活常识起码有吧?流感怎么说?甲乙丙丁肝怎么说?这种话你怎么说的出来?这是哪个报纸发表的?编辑是干什么吃的?这都敢刊?
如果想说不要学国外就直说好了,为什么要故意把一个正确的概念说成错的?政治就能理直气壮地歪曲科学了吗?我们不会像英美那样向新冠投降,但也不应该为了zzzq向反智主义和已经偏离轨道的民粹主义投降。
大是大非这四个字我都快看吐了。真就不讲道理呗?九年义务教育白学了呗?扛着民族主义大旗招摇撞骗的小将与老将和美国红脖子有什么区别?
拿天花说事的人论据又是有多匮乏。只看到天花被消灭,怎么没看到还有数之不尽的病毒和人“长期共存”呢?之前提到的流感和几种肝炎病毒就不说了,HIV也别提了,你先把CoxA16和EV71消灭吧,手足口病挺恼人的。
天花带给我们的是对科学进步的自信而不是自负,人类可以消灭一种病毒,而不能消灭所有病毒。
最后,政客离科学远点,g u n得越远越好。无论是我国还是外国,做到这点,比研究多少疫苗和药物都能让人类离“消灭病毒”这个目标更近一步。
“与病毒共存”可行不可行?笔者认为绝不可行。英、美等国的“与病毒共存”,已经给全球的抗疫形势带来了严重后果,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只要疫情仍在国际上广泛流行,我国严防境外病毒输入的方针就不能变,坚决切断病毒传染链的策略就不能变,早发现、早控制的目标就不能变。至于我国何时开放国门、如何开放国门,应当根据国际疫情控制的实际情况,从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适时作出安排。在严防境外输入的同时,各地既要尽快控制疫情的传播,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转换抗疫工作节奏,适时调整抗疫工作措施,适时恢复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
“与病毒共存”这句话是打了引号的。上面这一句就是《“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原文摘抄。
“与病毒共存”和绝不可“与病毒共存”是两种不同的防疫政策。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这就是个二选一的问题。
“与病毒共存”的意思,就是放弃疫情管控,任由病毒发展,政府主要利用医疗机构和疫苗应对。
上面的引用就是说认为“与病毒共存”就会带来严重后果,会“重蹈覆辙”。
中国从一开始就是这么做的,钟南山得到一枚勋章,就是因为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那么,这样的措施好不好呢?
我个人认为很好,这也可以代表我们小区的所有业主。因为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过,得到的共识,认为绝不可“与病毒共存”的政策是好的,是应该支持的。
至于说能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最差的结果就是“与病毒共存”至少我们曾经为此努力过。
你看人类历史上很多守城战,打到最后一个人也不投降。
当然有人会觉得这没必要,但是有人会坚持。这是有历史原型的,这是一个肯定的答复。
有人讲既然做不到病毒为零,那么就没有必要抵抗病毒。人类和许多病毒共存,为什么不能容忍新冠病毒?
就现实问题而言绝不可“与病毒共存”的政策是成功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满意的。有些地区出现了新冠病毒传染增多的情况,但是可以控制得住。
任何一个政策的实行,还是征求大家的意见。比如说我就有明确的态度。你说“与病毒共存”,我就表示不同意。
我可不可以发表这样的意见?
我认为我有这个权利,我还愿意把我的意见写在知乎上。
那么卫生部前部长高强有没有权利发表他的意见?
我认为这也是可以的。
《“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这篇文章自始至终都是在讲新冠防疫政策,而不是一个病毒学原理的论文。
什么是政策?
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这本身就是在讲一个政治问题。
在对待新冠病毒这个政治问题上,中国和欧美英等国就是完全不同的政策,至于谁最后会赢,谁最后会输,这就是一场赌局。
我以身家性命押中国大胜。我不是医学专家,我也几乎不懂病毒原理学,但是我支持中国目前的防疫政策。我认为我有这个权利。
……………………………………………………
有人问赢的标准是什么?
中国全面超过美国,顺利解放台湾。
如果新冠病毒在中国大面积蔓延,这必然会成为一个泡影。新冠病毒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毁灭性打击。
感觉知乎现在的氛围越来越极端,动不动就先是断章取义,再然后就是戴高帽,针对社会争议问题要允许各抒己见的合理讨论,互摆案例证明;
不管是张医生的发言还是高部长的文章,都应该允许进行合理讨论,而不是跟个二极管一样,一上来就对一边戴上屁股不正的高帽,给另一边戴上外行指导内行尸位素餐的高帽。
建议合理讨论,互相论证,不要单纯输出情绪,更不要立场先行。
对手支持的不一定就全是错的,而我们一开始就坚持的也不一定就完全没有改进空间,毕竟谁也不会再一年前想到世界上的疫情会发展成这样,随着事情不断的动态发展合理调整己方的应对措施才是相对比较合理的方式。
最后补充一句:为了大家能可持续的撸猫猫,以上不包括bobo。
其实张文宏先生的原话没什么问题,但当我看到目田壬把张文宏抬出来,并将其言论扩大化解读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波张先生完蛋了。
毕竟这么多年了,他们捧谁谁完蛋啊。
其实现在防疫基本上已经是路线和话语权之争了,所以不能以科学的眼光看这个问题。
奉劝某些人,不要一看到有人反对“与病毒共存论”,就说人家在将疫情政治化。其实将疫情政治化的,不是那些反对的人,而是你们自己。
一大帮人都在批评高这批评高那的,看得我都发笑。我就问你们~高的话有没有说错?当然没错!他作为卫生部前部长,说“与病毒共存绝不可行”,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最起码能当百姓安心点,有什么错?请问有什么错?
知不知道印度那边发生变异后,中国底层有多少人很慌,一直不愿意去打疫苗的也抢着去打。这说明什么?说明即便是底层的人,也知道生命是宝贵的。张文宏医生说得“与病毒共存”有没有错?也没错。
但是,底层百姓未必能理解。在底层百姓的眼中,张医生的话很有可能就是意味着要放弃他们。毕竟底层的人不像知乎,个个都是高学历,都能理解张文宏医生这个理科生说那话的真正含义。记住,高那话不是说给某些天天待在知乎上对别人指手画脚的高端人士说得。
因为即便是“与病毒共存”,死得也不会是知乎的高端人士,而是底层的百姓。所以,高这话就是在告诉底层百姓~郭嘉不会放弃你们。知乎某些人,一个个自诩理性、中立、客观,又在不断攻击、嘲笑高的所做所为,请问你们这种行为又跟你们眼中的高又有什么区别?
还有,这种带着情绪的答案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点赞,想不通!
这人为什么会通过批评高来,支持张?你以为他是真的在支持张吗?不是!只是因为他和张都是技术型人才,有天然的共情。这人能成为张,但永远成不了高。
其实高也好,张也罢,他们的话都没错,毕竟立场不同,所以用不着通过批判高来支持张医生。如果非要那样做,我想张文宏医生也是不会同意这种做法的,毕竟踩一捧一是非常low的做法,也会将张医生至于难堪的处境。
PS:我一个P民,若要我在“与病毒共存论”、“与病毒共存绝对不可行”中选一个,我肯定选后者。
说的是大实话
之所以会有与病毒共存的言论是因为,某些群体觉得现阶段限制外国人入境措施、入境强制检疫措施带来一系列不方便,比如中国公民不能出境旅游、中国公民回国难买机票、外国公民难以申请来华签证、中外贸易受阻,应该开放国门,减少上述限制。某些群体觉得,欧美没有限制人员流动,通过自然和疫苗的群体免疫,既可以达到防控目的也不会影响社会经济政策运转,中国没有必要再花费巨大精力追求本土0病例,可以效仿这种与病毒共存的状态。
但是,中国是经历了疫情弱管控和强制管控状态的,知道新冠病毒、新冠肺炎带对人民健康、生命安全、社会秩序带来的巨大危害。
去年武汉疫情爆发后,封闭了离汉通道,封闭管理所有小区(村),全国4.2万余名医护人员紧急赶赴武汉救援。但在初始的两周内,武汉面临的困难非常巨大,检测能力和病床扩张能力远远赶不上传染速度,缺乏防护物资消毒物资。那个时候不要说住院,有的人出现了疑似症状做核酸检测也要排队,没排上就以病毒肺炎结论走了,湖北、武汉各个医院直接在网络上发布求救信息请求防护物资援助。那个时候,微博、国务院小程序铺天盖地都是求助信息,甚至出现了在阳台上敲锣求助的视频,完全是地狱的感觉。这种情况一直到方舱医院紧急投运后才结束,这个时候全国的防护物资、检测物资、消毒物资产能也都提上来了,这才稳住了武汉、斩断了本土疫情的传播。虽然,最终取得了武汉遭遇战、湖北阻击战的胜利,但是代价非常大,没有人想再经历一次。放开国门、放松管控,与病毒共存带来的后果就是,还会造成疫情扩大,再来一个武汉,是不能承受之重。
今年,南京禄口机场爆发疫情,并经出发旅客扩散至全国多个省市,尽管今年国内一直在提高疫苗接种率、各省市都在积极摸排,但一个月过去了,这次传播链还在不断被发现,其传染能力不容忽视。这种情况说明,单纯依靠疫苗的群体免疫不能阻挡疫情扩散,病毒不消灭就会一直变异,可能会出现危害更大的毒株,所以,与病毒共存,不是一个负责任的言论。在现阶段,使用组织方式、严格的建议措施仍然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国内的这样严防死守要求每个环节每个人都要保持高度警戒,有任何苗头都要毫不犹豫“宁枉勿纵”大动作检测隔离追踪。这不只是对社会管理能力的极限考验也是对很多相关人员的极限考验,被管制隔离的民众确实不方便和经济损失不小,但是这些防控人员更是精神和身体压力极大。
但是这一年多国内外的经济贸易形势翻转,从结果来说毫无疑义我们绝对的一枝独秀,不管有些人要认定是运气好赌对而已还是咋地,哪个社会不只看结果?
至于病毒变异导致严防死守更困难,被突破的风险越来越高,是否英美欧的“共存策略”才是目前和未来的“真理”,这毫无疑义可以讨论和争论的,各抒己见!
但是记得我们和他们的两种场景之间,是没有回头路的单行道!泼水畅快,覆水难收!
现在英美又竖起灯塔,探寻是否能和新冠快乐轻松相处的社会实践,我们应该祝福他们取得成功,希望他们能梦想成真,为我们指引摸着鹰酱过河的道路!
再忍耐一下,按照这病毒一季度一代的变异速度,最多一年多,看看更猛的变异出来后,英美社会如何应对,是否还能撑得住吧,如果他们的实践证明新冠可以处理成大号流感, 我们社会共识据此一定不难达成。
当然,医学科学界也都一直在非常努力,个人相信会有极大突破,人类会实现完全战胜新冠的目标。
再强调一遍,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切换,是条不能回头的单行道!!!请耐心耐心再耐心,观察分析思考再形成心心证!
向一年半多以来一直战斗在防疫第一线的白衣天使和无数负重前行的国民们致敬!
我觉得谈与病毒共存,可能先要定义自己说的与病毒共存到底是什么。
十个人里有一个带病毒,十万个人里有一个带病毒,都是与病毒共存。
我是绝对反对欧美式的与病毒共存。
//////////////////
英国从7月19日解除了防疫管控,现在每日新增确诊是多少?
8月11日的新增确诊是29260,最近一个月的新增全在两万以上,甚至有好些天是三万以上。
新增入院都是九百,八百,七百这个量级的
csv 数据可以在这里下载
https:// coronavirus.data.gov.uk /details/healthcare
As it happened: UK reports 29,612 new Covid cases and 104 deaths
事情发生了:英国报告了 29,612 例新的 Covid 病例和 104 例死亡
这是8月11日一天的数字!
我也不知道这题目是带着什么感情,还是不带感情写的?
https://www. bbc.com/news/live/uk-58 169327
//////////////////
人类消灭过病毒吗?
消灭过。天花是困扰人类至少3000年的疾病,在20世纪一个世界就夺去了3亿人的生命。在1979年12月9日,天花病毒可以说是被消灭了。
"消灭天花的估价为3亿美元,自1980年以来,这一估价每年为全世界节省了超过10亿美元。"
https:// zh.wikipedia.org/wiki/% E5%A4%A9%E8%8A%B1
脊髓灰质炎病毒,就是导致小儿麻痹症的病毒,曾经影响125个国家,现在只有2个国家受影响了。
人类是有可能消灭病毒的。需要更多的科研,研发真正具有保护力的疫苗。也需要防控。
另外,在评论中有基层防控人员的评论。谢谢你们,辛苦了!确实,在严格防控的同时要思考如何给更多的资源到一线,不能只是让一线"超频"工作。医护人员很不容易。
新冠感染的一些人群,比如南京机场的清洁人员,比如一些一线做核酸检测的人,我觉得可能也有他们疲劳,影响免疫力的原因。他们需要休息,需要被保护。
///////////////////
给高强老师点赞!
一旦让病毒广泛传播开,谁最惨?
最近我读到一些国内新闻报道,开始鼓吹西方那种与病毒共存。
我在国外工作生活多年,这次新冠期间我读外国本地媒体的报道,也听到在海外的朋友们的分享。我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都是感到非常震惊,他们怎么可以让病毒就这样扩散开?一个社会怎么可以一方面每天新增感染几千人,死几十几百人,另一方面很多人根本不戴口罩,就好像没有新冠这回事?
我觉得国内的一些新闻人在心态上对于西方是跪着的。觉得西方应对新冠的方式是对的,好的,最佳的。
试问对于一个人口三亿两千八百万的国家,当它有三千五百多万人感染了/感染过新冠,也就是说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感染了/感染过新冠,他们除了与病毒共存,接受病毒无处不在,还有别的选择吗?
这个国家是美国。
英国人口六千六百多万,感染了/感染过新冠的人数是六百多万,也是十个里就有一个。
很多记者不明白西方其实没有选择。早就控制不住了。病毒在西方社会已经扩散开了,民众也不可能严格自律。戴口罩他们都不一定愿意。而中国现在的情况还有选择。还能控制住。
让我们来看看以色列。
之前被国内一些媒体吹的快要上天的以色列。
八月十日最新的报道
超过 6,000 例新病例:以色列的 COVID 感染人数创七个月新高
(以色列)卫生部数据显示,以色列重病 COVID 病例数上升至 394
Over 6,000 new cases: Israel hits seven-month high in COVID infections
八月七日的报道,题目是,以色列疲劳的医院员工们害怕又一波严重的新冠病例(的到来)。
另一篇报道八月七日的报道,以色列新冠重症人数创今年四月以来的新高。
“Israel counted on Saturday evening the highest number of COVID patients in serious condition since April, Health Ministry data shows, as the country readies to tighten coronavirus restrictions.” 随着以色列严重病例增多,溯源也已经落后了。
Israel's exhausted hospitals fear wave of serious COVID cases
As serious cases swell, Israel's COVID contact-tracing can't keep up
Serious COVID cases in Israel hit 4-month high as new restrictions go into effect
以色列八月八号这天报告的新增感染是多少?
3156例。过去七天平均每天新增多少?3526例。
中国八月七号报告的新增96例,过去七天平均每天新增99例。
以色列人口九百万,9.053 million。
中国人口快14亿,1.398 billion。
以色列59.6%的人完成了疫苗接种,64.1%的人打了至少一针疫苗。
这些数据谷歌一下立即就有了。
也可以看看冰岛。一个三十六万人的岛国,在疫苗接种率达到了70%以上以后,自以为可以群体免疫了以后,怎么样了。
来看看中国的情况。日新增平均九十几个人,我们就重视的很了。
所谓与病毒共存,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自己家每个房间都已经被病毒污染了,你也知道清理不干净了,你只能接受了。共存吧!
但是如果你家只有家门口被病毒污染了,你怎么办?放任病毒把你家到处污染一遍?还是集中力量清理家门口的病毒?
另外,各位即使打了疫苗,也戴好口罩,注意防护。现在不管哪里的疫苗,国内的疫苗国外的疫苗都做不到完全保护你不感染,疫苗能减少转重症的可能性。
根据现在发表出来的研究社会经济因素对新冠死亡的影响的文章,我读到的研究美国,英国,巴西的三篇文章,都是说社会经济地位越差的,越容易因为新冠而死。说白了,就是越可怜的越可怜。
放任新冠传播,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即使感染了也得到很好的医疗,英国首相约翰逊感染了新冠也能得到很好的医疗。但是请问,美国因为新冠死去的611504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吗?英国因为新冠死去的130281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医疗吗?
一旦让病毒广泛传播开,谁最惨?
如果你得病了?看病你找谁?
高强(1944年8月-),男,河北盐山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高级经济师。197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在“非典”(SARS)危机爆发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秘书长任上,调往卫生部任常务副部长;在吴仪卸任后,正式出任卫生部部长(至2007年6月)。后任卫生部副部长、党组书记(正部长级),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
张文宏(1969年8月27日-),男,浙江瑞安人,中国医生,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1],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冠疫情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上海市肝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感染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共产党党员[2],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
199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系医学专业,毕业后长期在国家重点学科华山医院感染病科从事临床工作[2]。2000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5],200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6]。曾分别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BI医学中心、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进修[2]。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科技奖、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银蛇奖。
目前全世界,全中国,这次疫情表现最好的就是上海,回国隔离政策最灵活依然是上海,也没拉胯。甚至机票,落地上海的都比落地广州的贵很多,这就是专业。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理解网红医生的话,我觉得他说的与病毒共存,意思是说病毒短期内甚至长期都不可能被人类消灭,所以我们要做好长期与病毒斗争的准备,根本没有什么平躺不做防疫斗争,而且这个斗争需要智慧和策略,需要制定完美的长期斗争方案。
为什么我能朝这个方向理解,是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网红医生过往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斗争的过程。
其实如果没有看到过国外那些让人大跌眼睛的抗疫行为,什么平躺式群体免疫,我觉得所有的人都会朝我这个方向理解。他的共存的意思就是很明显的,放弃短期几年内可以消灭新冠病毒的幻想,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而我们现在的防御政策基本上都是短期性的。都是哪里爆发治哪里,没爆发的时候大家又都非常松懈。
实际国外不清零,我们永远不能松懈,尤其是国内清零同时,国内的国际机场以及国际贸易码头,这些关键地方要100%的打起精神,做好病毒100年都存在的准备。
甚至有必要时在这些地方专门建隔离酒店,货物消杀隔离仓库区。
与病毒共存就是要制定出病毒长期活在人类当中的准备,不管病毒有没有攻击到我们,羊圈上该补的窟窿一定要补好。
在中国有一个城市叫上海,承受的境外压力不说全国最大起码也是数一数二,浦东机场当时被查出有新冠感染者,上海封了周边街道小区,一切照旧,最后病毒也没到处乱跑。这次南京疫情,上海依旧一个小区被点亮,依旧没关餐饮娱乐,依旧十几天0增长
在中国还有个地方叫成都,南京刚爆出疫情没多久就被点亮,也是封了当地街道严查出行码啥的,全城核酸都没做,限制了一些餐饮业娱乐业的运营,10几天0增长,某些街道已经解禁
还有个城市叫兰州,一例感染都没有,连密接都没几个。政策是从有高风险地区的市过来的人都要隔离14天,多人聚集已经不被允许,学生返校被要求严查结果学校大门依旧敞开,最后因为副校长被高中生在球场打爆一怒之下严查高中生入校打球。还大言不惭鼓吹自己不惧经济损失大力防疫。
懂意思了吗?
与病毒共存从来都不是反对国家现有防疫政策,你看看南京这回闹这么大让他封城了不?去年国庆旅游业开放了不?当时也多少人闹着怕闹着要关的?
结果到了春节,就只是建议尽量就地过年,多少人跳脚?你们现在怎么又这么支持了呢?是因为只有就地过年影响你们回家了是吧?
有的人有的地方打着防疫的旗子,喊着防疫的口号,脑子里装的从来都是自己。你在这享受着全城核酸,人家基层工作人员,医务人员加多少天班你看得到吗?这么大热的天穿全套防护服给你整这整那的,让你有序排队多少人都做不到?
你在这大言不惭严防死守,进个商场测体温看个健康码多少人跳脚骂人的?让你带个口罩多少人都不乐意的?让你打个疫苗多少人这担心那担心反对的?
让你打疫苗的时候你在这怪中国防疫强制你了,让你害怕了,让你被当小白鼠了,那时候不提严防死守了?
要是疫苗覆盖率高这回还能搞这么大这么麻烦?
评论区的某些人真别在那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你懂啥防疫懂啥病毒的,你懂啥与病毒共存的,你自己看看高某那篇文章里多少槽点多少常识性错误。还有人说什么一点风险损失不愿意担的,你连免费疫苗都不愿意打你在这bb个啥玩意呢?
要脸吗还?更不要说建议你就地过年的时候你急的那样子了,让别人担损失的时候你啥嘴脸,让你自己担风险的时候你又啥嘴脸?哪天你自己从家回上班地方发现码黄了让你自费隔离14天把你半年的打工费都花进去的时候你不把人地儿闹翻都算你有素质了。
真别在那秀下限了。谁告诉你与病毒共存就是躺平?谁告诉你质疑现在某些地区莫名的防疫措施就是反对国家防疫措施?谁教你的阅读理解?噢,忘记了,你小学语文都不一定学完了。
至于什么卖惨哭惨的。说实话我说的这些人最惨的母亲去世的,你连这个都喷我说你不是人不过分吧?除开这个,倒闭了没有外债大不了从头再来人也活的好好的,只是正常生活遭遇一些挫折。延毕一年也是遵守内心的学术道德人不愿意干学术不端的事,毕业了该读博读博只不过晚一年而已。没有入职交房租的人家也是选调上岸只是时间问题,一两个月房租找谁借借不出来?人厨师最近收入是差点也不是活不下去,等解封了依旧该拿多少拿多少人能有多差?反而是评论区跳脚的你,下馆子吃饭没你的份,除了过年回家出个市估计都成问题,娱乐业更不谈那是高消费,你的世界里压根没有这些活动所以根本影响不到你,更不要说什么实验不实验的,以你的文化水平这些东西离你太过遥远。你能做的也就是在网络上喷一喷叫一叫,发表一下你那平常说出来没人愿意听的肤浅见解。顺便趁着屏幕的保护隐藏一下你生活的艰辛并伺机过一把嘲笑别人生活的嘴瘾。谁更惨更可怜一目了然
很多啥也不懂的也看不懂人说话的真的别来秀下限了,回答里已经说了,德尔塔之后开始的动摇。
能不能搞清楚德尔塔的时间点啊?
武汉的时候当然支持封城,因为挺一挺就过去了,可是大家挺过去了,然后呢?南京的疏忽一夜回到解放前?谁能保证只有南京一个地方的防控是有漏洞的?
南京的事情证明了一件事,压根做不到百分百的严防死守,那么反复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该评估当前的做法究竟值不值得?
至于什么进icu不可逆啥的,病毒已经变异,新的病毒伤害是否有变化?病毒的直接伤害和间接伤害在目前为止哪个更高?
这些问题都不是你我能回答的,我们只因为我们的经历发出疑问,我们想听的也是有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官方给的解答。首先,1,百分百严防死守到底能不能做到?2,严防死守花费的成本到底能不能承担?3,现在病毒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伤害究竟是个什么级别?4,疫苗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这种专业问题没有数据支撑你凭感觉有什么资格回答和喊口号?我们要听的是专业的分析和专业的判断。不是前部长和评论区的某些人一样的凭一张嘴就开始大义凛然
至于那些评论区大义凛然跳脚的,有多少连疫苗可能都没去打的?有多少到目前为止依旧坚持戴口罩的?
有人问我我得病了怎么办,我反问你一句你的行业受到冲击了你怎么办?你在这大义凛然的因为你的行业受不到冲击,你的生活也不需要餐饮业娱乐业和旅游业,你当然无所谓。可那些需要这些行业的人,那些在这些行业里生存的人,他们怎么办?你考虑过?你能考虑才有鬼了
真别来秀下限了,张口闭口一定要严防死守的你知道有个东西叫病毒性感冒不?张口闭口icu死亡率的,你知道流感每年都死多少人不?世界上不是只存在新冠这一种病,有点常识行不行?
以下为原回答
新冠病毒的第一年,我朋友的妈妈恰巧得了重病,本来送北京治疗还有一丝希望,封城了,还没解封他妈妈去世了。
新冠病毒第一年,到处封城,学校迟迟不开学,我同学的实验搁置在荒郊野外,等到解封可以去的时候已经少做了三个处理,为了不学术不端只能延毕一年
新冠病毒第二年,我叔叔刚有起色开始盈利的火锅店遭遇德尔塔倒闭,好在并没有欠下外债。我舅舅一个厨师已经两年没有正常上过班,时不时一个文件下来就开始上一休一,当然工资也是上多少给多少,好不容易有所好转的抑郁症又有了不好的趋势。我朋友熬过三年硕士生涯,经历工科老师压榨后顺利毕业,趁着最后的暑假出去散散心,结果人到了码黄了,强制隔离14天还要自费,花的钱比预算的旅游费用还高。我同学挺过了新冠的影响,强行新开实验熬夜补数据加熬夜赶论文终于按时毕业走向选调,结果因为疫情迟迟不能入职不知道还交不交得上房租。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相信我们只要众志成城就能战胜病毒,病毒刚反复的时候我相信我们只要严防死守总有好起来的一天,但是德尔塔病毒的到来我动摇了。因为这不是天灾这是人祸啊。我们勒紧裤腰带艰难抗疫的时候,有人在关口都不做好保护,完事之后各种甩锅风险全移驾在我们头上。有一个地方出问题,就肯定有其他也有问题但只是运气好的地方。能出一次问题就能出第二次问题,这样反反复复整下去啥时候是个头?
你当然可以说绝不能与病毒共存,因为防疫的影响压根没落到你头上,甚至可以让你晚开学在家开开心心玩游戏。我们想听的不是在那喊口号在那搞什么zzzq,我们想听专业的分析和评估,这病毒到底值不值得费这么大成本这样搞?这样搞下去到底啥时候是个头?流感病毒也不少,什么标准了可以把它当流感病毒来对待?我们想知道的是这些,而不是街边随便一个大爷都会说的我们绝不与病毒共存。
人类什么时候靠自己的科技战胜过病毒?有点常识好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