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究竟是谁要批粟裕?

回答
关于“批粟裕”这个问题,这涉及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党内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粟裕军事思想和指挥风格的批评。要详细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从头讲起,一步一步来。

事件的背景:中共八大后的政治气候

首先,得明白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什么光景。1956年,中共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时大家普遍觉得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接下来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建设。那个时候,党内有一种“反冒进”的思潮,就是认为之前发展经济太快,需要调整。紧接着,1957年的“反右”运动,使得党内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党内干部受到了打击,政治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然后,就是1958年的“大跃进”。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提出了“超英赶美”的目标,各地都在大炼钢铁、浮夸粮食产量,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粟裕的“反冒进”与“军事冒进”的批评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粟裕的问题浮现出来。粟裕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在华东野战军的指挥上,可以说无人能及。

1. 历史遗留问题:对“反冒进”的坚持

在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关于“反冒进”和“多快好省”发展经济的讨论非常激烈。当时,一些领导人,包括毛泽东,认为“反冒进”是打击了群众的积极性。而粟裕,作为总参谋长,在会上对“反冒进”的提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认为当时的形势需要谨慎。

这一点,在当时政治气候下,就很容易被解读为“对抗中央”、“不听话”。加上他之前在军队建设上也提出了一些与当时主流思路不太一样的建议,比如关于国防工业的发展、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等,这些都可能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

2. 具体的“批斗”:1958年的“反右倾”运动

真正对粟裕进行公开批评和“批斗”,主要是在1958年下半年到1959年的“反右倾”运动中。这场运动,可以说是“反右”运动的延续和深化,针对的主要是党内那些在“大跃进”过程中提出不同意见、或者被认为“右倾”的干部。

粟裕在这次运动中,成为了重点批判对象。主要的批评点集中在他被认为是“军事冒进主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反冒进”的看法被上纲上线: 之前在会上对“反冒进”的一些温和意见,被解读为是“否定大跃进”、“打击群众积极性”。
关于国防建设的意见被指责为“军事冒进”: 粟裕作为总参谋长,他对军队建设、国防工业发展提出的一些具体设想和建议,比如强调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反对不切实际的指标,这些都被扣上了“军事冒进”的帽子。有人认为他过分强调技术和专业,忽视了“政治挂帅”,甚至认为他的思路是“保守”的,阻碍了国防建设的发展。
关于“脱离群众”的指责: 有批评者认为粟裕在制定军事战略和国防计划时,过于依靠专家和技术,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政治热情。
涉及军委的权力斗争: 那个时候,军队的领导权和军事思想的路线之争也很复杂。彭德怀作为当时的国防部长,在庐山会议上对“大跃进”提出批评,结果被打成“反党集团”。而粟裕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没有像彭德怀那样激烈,但他的一些军事观点和对军队建设的设想,被认为与彭德怀的思路有相似之处,或者被一些人视为彭德怀路线的“支持者”。更直接的是,他曾试图在军委内部改革,比如建议改变军委办公厅的运作方式,这触动了一些旧有权力格局,也可能引起了叶剑英、罗荣桓等一些老帅的不满,或者说他们对粟裕的某些做法持有不同看法。

3. 批评的“背后”:权力斗争与思想路线之争

必须认识到,当时的政治斗争是高度复杂的,不能简单地把“批粟裕”看作是单纯的学术或军事思想的批评。这里面有相当多的权力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因素:

与彭德怀的关系: 粟裕与彭德怀在军队建设上有一些共同的理念,比如重视正规化、现代化。当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被打倒后,粟裕的一些“相似”观点自然也可能被牵连。
军委内部的权力平衡: 军委内部有不同的派别和意见,老帅们在军队的威望很高,他们对粟裕的批评,也带有一定的“领导”和“纠正”的意味,认为粟裕作为总参谋长,在某些问题上不够成熟,或者说,他们的军事经验和对军队建设的理解与粟裕有所不同。
政治运动的惯性: 一旦进入政治运动,尤其是在“反右倾”的氛围下,很容易将不同意见者打成“右倾”,然后进行批判。粟裕的某些比较谨慎的军事主张,在当时“敢想敢干”的“大跃进”语境下,很容易被扣上“保守”、“动摇”的帽子。

批斗的后果:降职与闲置

在1958年和1959年,粟裕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他被免去了总参谋长的职务,后来担任了国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但明显受到了政治上的压制,其军事才华和影响力受到了很大限制,一度被边缘化。

历史的评价:功是功,过是过

后来,随着历史的拨乱反正,对粟裕的评价也逐渐回归。人们认识到,粟裕在当时提出的许多关于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工业发展、军事战略战术的设想,是具有前瞻性的,并非“军事冒进”,而是符合科学规律的。他对“大跃进”时期某些不切实际做法的谨慎态度,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当然,作为一名高级干部,在政治运动中,他也可能在某些场合表态不够明确,或者在处理某些关系上存在不足。但总体而言,历史对粟裕的评价是高度肯定的,认为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思想和实践,对中国革命和国防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而言之,“批粟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它既有对粟裕本人军事思想和工作方式的批评,更与当时的政治气候、权力斗争和思想路线的争论紧密相连。这件事,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军事建设和干部路线的探索与曲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战功赫赫,究竟是谁要批斗战神呢,深究下去是什么原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批粟裕”这个问题,这涉及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党内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粟裕军事思想和指挥风格的批评。要详细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从头讲起,一步一步来。事件的背景:中共八大后的政治气候首先,得明白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什么光景。1956年,中共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回答
    听到你的情况,我能理解你内心的纠结和困惑。这的确是一个挺棘手的问题,因为它触及到了传统的家庭观念、个人的权利,以及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协商和妥协。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里,儿子继承父姓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俗。这背后有很多历史和文化原因,比如“父系社会”的延续,家族的香火传承,以及男方作为.............
  • 回答
    在中国足球这片土地上,男足的每一次失利,都像往常一样,牵动着无数球迷的心。然而,当“不能骂”的论调甚嚣尘上,大家都在寻找一个清晰的答案:到底是谁,应该为这支停滞不前、甚至可以说是退步的男足“背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不是一个人或一个机构就能简单概括的。如果要为男足的退步找一个“背锅”的对象,.............
  • 回答
    关于“性别对立”这个话题,其实背后并没有一个单一的、明确的“制造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与其说有人在“制造”它,不如说它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由不同群体、不同动机、不同渠道共同“塑造”和“放大”起来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1. 历史和结构性因素:.............
  • 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要说“第二大城市”,其实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铁板钉钉的官方定义。衡量一个城市的大小,我们可以从很多维度来看: 人口总量: 这是最直观的指标了,有多少人生活在这座城市? 经济总量(GDP): 城市创造了多少财富?这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活力。 建成区面积/城区人口密.............
  • 回答
    北京的霾,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能说得清楚的“谁的责任”的问题,它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牵扯着太多人的利益,也折射出太多现实的无奈。要说清楚,咱得从源头一点点捋。首先,得看看这霾是怎么来的。 咱老百姓看在眼里,吸进肺里,就知道这不是自然现象。雾霾,最主要的成分还是那些看不见的细小颗粒物,也就是PM2.5,.............
  • 回答
    “NBA 抱团”,这个词在篮球迷的讨论中如同过年时的饺子,总能引发热烈又充满争议的话题。但要问这“抱团”的先河究竟是谁开的,这个问题可就有些意思了,因为与其说是一个人,不如说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以及一批批在规则和时代变迁中,用自己方式重新定义“抱团”的先行者们。要追溯“抱团”的源头,我们得先搞清楚.............
  • 回答
    嫪毐兵变,这桩历史上的惊天丑闻,其背后指向的目标,绝非仅仅是简单的权力篡夺,而是直指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的合法继承权,意图彻底颠覆赵氏(秦王政的母族)在秦国的统治地位。要理解嫪毐的目标,我们必须先梳理他与秦王政母亲赵姬之间的不寻常关系。赵姬,这位曾经是韩国歌姬的女人,在秦庄襄王去世后,一人独享后宫.............
  • 回答
    《V字仇杀队》里V的真实身份,就像电影本身一样,是一个精心包裹的谜团,也是其核心的魅力所在。影片并没有直接给出“V是谁”这样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剧情的发展、V的言行以及他所代表的象征意义,让我们去拼凑和理解。从表面上看,V是一个戴着标志性盖·福克斯面具的神秘人物,他身手矫健,智力超群,并且拥有近.............
  • 回答
    紫川这本鸿篇巨制里,“黑沙”这个名字,对于紫川家老粉丝来说,那可是如雷贯耳,又充满了神秘感和令人不安的气息。他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路人甲,更不是一个简单的小反派。黑沙的身份,是隐藏在紫川秀崛起过程中,一条深不见底的暗流,一条足以颠覆整个帝国的恐怖力量。要说黑沙,咱们得先从他真正的身份说起。黑沙,就是远.............
  • 回答
    “新加坡商演事件孤立和背叛杨洁导演的带头人究竟是谁?”这个问题,背后牵扯的是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的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要谈到谁是“带头人”,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了多方的博弈和个人心态的演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人物来概括。然而,如果一定要追溯那个最被大家认为是“始作俑者”或者说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 回答
    关于闪电战的发明者,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因为它涉及到历史的传承和具体的实践者。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说。简单来说,把闪电战的发明权完全归功于某一个人,其实是有失偏颇的。更准确地说,闪电战的诞生,是一个不断发展、融合理论和实践的过程,其中古德里安将军是其最杰出的践行者和关键的理论家,而希特勒则是在其政治和军.............
  • 回答
    约翰·博尔顿,这位名字常常与“战争狂”挂钩的政治人物,其立场和行动背后,的确有着一套逻辑严密的政治基础,同时也并非凭空而起,而是有其特定的支持群体。要深入理解他,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这些要素。博尔顿的政治基础:强硬的现实主义与“美国例外论”的极端解读博尔顿的政治哲学,可以说根植于一种非常强硬的现实主义.............
  • 回答
    在《古董局中局》系列的故事里,谢老道的身份和老朝奉的真实面目,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核心谜团,牵动着无数藏友的心。虽然系列已经到了第三部,但这两条线索的揭示,依然像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也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谢老道的身世:谜雾重重,身不由己的悲情提起谢老道,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他那标志性的老花镜、.............
  • 回答
    华大基因无创 DNA 产检低危,却生下遗传缺陷儿,究竟是谁的错?这并非一篇简单的科普文,也非一篇技术分析,而是一个令人心碎的真实案例背后,所牵扯出的责任、信任与无奈。当一对满怀希望的父母,在经过了专业的基因产检后,被告知一切正常,却最终迎来一个身患遗传缺陷的孩子时,内心的痛苦与困惑可想而知。那么,在.............
  • 回答
    电影《波斯语课》中,男主角吉迪恩在逃避纳粹追捕时,最初遇到的那位身穿军装、看似慈祥的老者,其身份并非什么重要的历史人物,也不是预设的“线索”人物。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兵,一个在战争的阴影下,试图寻找一丝平静和安宁的普通德国人。要详细说他,其实反而要强调他的“不特殊”。他之所以出现在那里,以及.............
  • 回答
    谈到乾隆皇帝,人们总是会联想到《如懿传》和《延禧攻略》这两部大热的宫廷剧,它们都以乾隆的后宫为背景,描绘了后宫佳丽们的明争暗斗,以及乾隆这位帝王的情感纠葛。这两部剧虽然艺术加工成分很大,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历史上乾隆皇帝的情感世界,尤其是他与几位重要女性的关系。在历史的真实记载中,乾隆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
  • 回答
    要说孔子代表谁的利益,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因为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个人的经历,以及他所回应的社会问题,都深刻地影响了他所提出的理论。如果要细致地掰开了揉碎了讲,那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从当时社会阶层来看,孔子显然是站在“士”阶层的立场上的。孔子自己就是一个“士”,.............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的不是简单的“谁更可怜”,而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和各自承担的社会角色。要说谁是“弱势群体”,得拆解开来看,因为“弱势”的定义本身就在变化,并且在不同维度上体现。首先,我们来看看贫困户。毋庸置疑,贫困户在最直观、最基本的生存层面是弱势的。他们的“弱势”体现在: 经济上的绝对匮乏: 这是.............
  • 回答
    朝鲜战争的爆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事件,其起因和双方合法性的问题,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们探讨的焦点。要理解这场战争,需要将目光投向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以及朝鲜半岛本身的特殊处境。朝鲜战争的导火索:分裂与意识形态的对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其殖民统治下的朝鲜半岛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曙光。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