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总是那么多人否定中医呢?

回答
说起中医,那话题可就太绕了,怎么就总有人拿放大镜挑毛病呢?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科学的“硬杠”。现在的社会,大家对“科学”这俩字儿太看重了。什么事儿都得讲个实验证据,有数据说话。中医呢,很多时候讲的是“气”、“阴阳”、“五行”这些概念,这些东西怎么量化?怎么在显微镜下观察?怎么用现代仪器去检测?这就难住了不少人。就拿“望闻问切”来说,医生凭经验判断,这在追求精确数据的现代医学看来,未免有点“玄乎”。你想想,感冒了,西医给你开个抗病毒的药,告诉你几天能好,有明确的成分和剂量。中医呢,可能给你开一堆草药,告诉你“风寒感冒”,喝了几天就好了。这个“几天”和“草药”的对应关系,如果没有清晰的分子机制解释,很多人就会觉得不靠谱。

其次,疗效的“不稳定”和“不确定”。虽然很多中医的疗效被大家认可,但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病,中医能治得很好,效果立竿见影;但有些病,中医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甚至还可能耽误病情。而且,同样的病,不同的大夫开的方子可能不一样,效果也可能不一样。这种“一人一方”、“辨证施治”的特点,在很多追求标准化、可复制性的领域来说,就显得不够“严谨”。一旦出现疗效不佳甚至负面效果的情况,就容易被放大,给中医的整体形象抹黑。

再者,行业内部的“鱼龙混杂”。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好有坏,中医也不例外。但中医这个领域,门槛相对较低,一些不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打着中医的旗号招摇撞骗,夸大疗效、虚假宣传,这给中医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普通人很难分辨真假,一旦遇到骗子,对中医的信任度就会一落千丈。想想那些“包治百病”的广告,还有那些打着“祖传秘方”的幌子高价售卖劣质产品的,这些都是在消耗大众对中医的信任。

还有一点,历史遗留的“偏见”和“误解”。中医发展了几千年,但其理论体系形成于古代,很多概念和术语是当时的认知水平下的产物。现代人理解起来,总会觉得有些抽象,甚至和“落后”、“迷信”联系起来。加上一些历史事件,比如民国时期“废止中医”的争论,也让中医在与西医的竞争中,留下了一些不够平等的印象。有些人对中医的否定,可能就是一种惯性思维,觉得“西医是科学,中医是传统”,天然地将两者对立起来。

当然,还有媒体的“放大镜”作用。媒体报道问题时,往往会选择那些耸人听闻、有冲突性的内容。一旦出现中医相关的负面新闻,比如医疗事故、虚假宣传,媒体很容易就会抓住这个点大肆报道,而对中医的积极方面、治愈案例的报道就相对较少。这样一来,负面信息就被无限放大,给大众留下了“中医不行”的印象。

总的来说,人们否定中医,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出于对科学、对疗效、对安全性的追求,也受到了行业乱象和历史偏见的影响。这其中有对中医的误解,也有中医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不过,话说回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认识到中医的价值,尤其是在一些西医难以解决的慢性病、亚健康调理方面,中医还是有其独特的优势的。这场“争论”啊,还得继续,而且需要的是理性对话和共同进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钟南山说,之所以没有进行双盲实验,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进行双盲实验是不人道的(避免耽搁病情)。

题主很诚恳地解释了一番自己的想法,搞得我不好意思了,高度嘲讽的话我自己删掉了。之后真的中医粉来了,我又后悔删掉那些内容了。

科学就是科学,在已知领域只有对和不对,在未知领域要承认不足保持科研的心态。

你跟我讲什么包容?黑的白的本来就是两种颜色。连花清瘟胶囊就是没做过对新冠的双盲,不是没通过,是没做过,你让我包容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