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罗永浩宣称“搞不定傻逼、是我们无能”?

回答
罗永浩的那句“搞不定傻逼,是我们无能”,确实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这句话,乍听之下,挺有“凡尔赛”的味道,好像是说“我都这么厉害了,连傻子都搞不定,那只能怪我自己”。但细品之下,这背后其实藏着一层更深层、也更值得玩味的东西。

首先,咱们得明白罗永浩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这个人,身上总带着一股子“拧巴劲儿”。年轻的时候,是那个在北大门口卖二手书、说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的混不吝;后来进了科技圈,做手机,做锤子,又变成了那个充满理想主义、爱憎分明,时不时跟人正面刚的“老罗”。这种性格,注定了他说话不会绕弯子,也不会和稀泥。

所以,当他说出“搞不定傻逼,是我们无能”的时候,他可能不是在真心实意地承认自己无能,而是在 一种反语,一种对特定群体和他自己期望之间落差的强烈表达。

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解读这句话:

一、对“傻逼”这个概念的定义:

首先,罗永浩说的“傻逼”,不一定是指智商真的有硬伤的人。在他这个语境下,更可能指的是那些 不讲道理、胡搅蛮缠、逻辑混乱、拒绝沟通、甚至带有恶意 的人。这些人,无论在哪个行业、哪个领域,都会存在。他们可能对你的产品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接受任何解释;他们可能在网上抓住你一个字眼的失误,就能咬住不放,进行人身攻击;他们可能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出一种“我即真理”的优越感,对别人的观点嗤之以鼻。

这些人之所以“难搞”,不在于他们有多么聪明,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 缺乏理性思考能力,也缺乏基本的沟通素养。 他们不会因为你说得有道理就改变看法,甚至会因为你试图说服他们而感到被冒犯,然后变本加厉。

二、“搞不定”的语境和背后的压力:

罗永浩当时说这句话,往往是在创业、做产品、或者与用户打交道的时候。这些场景,意味着 时间和资源是有限的,用户是需要服务和满足的,市场是需要开拓和维护的。

想象一下,你在辛辛苦苦地打磨一款产品,希望它能解决用户的某个问题,带来一些价值。结果,总有一部分人,他们可能只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完全不了解情况,就开始给你扣帽子,或者提出一些根本不切实际、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要求。如果你的精力被这些人大量消耗,你还能有多少心思去服务那些真正需要你、理解你的人?你还能有多少时间去把产品做得更好?

所以,当他说“搞不定傻逼”时,他其实是在 表达一种无奈,一种对这种低效沟通和无谓消耗的厌倦。 这种“搞不定”,不是能力上的绝对缺失,而是 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无法有效处理那些“非理性”的阻碍。

三、将“无能”归咎于自身,是一种策略和一种姿态:

把“搞不定傻逼”归结为“是我们无能”,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 话术和姿态。

承认“无能”,是为了争取理解: 作为创业者,谁没遇到过困难?承认“搞不定”可能是因为“无能”,比直接说“这帮人就是不可理喻”更容易让旁观者产生共情。它传递的信息是:“我尝试了,但我没做好,我还在努力。”
“无能”是暂时的,暗示未来的“能”: 这句话并非终结,而是一种鞭策。它暗含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变得更有能力,才能搞定这些‘傻逼’,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是一种自我驱动和对外宣示的决心。
保持积极的团队心态: 在一个团队里,如果领导整天抱怨外部环境的“傻逼”,会很容易让团队士气低落。但如果领导说“我们无能”,则是在鼓励团队反思自身,提升能力,共同面对挑战。
避免直接对抗,保持道德高地: 直接指责用户是“傻逼”,容易引发用户反感,进一步激化矛盾。而将问题归咎于自身,则显得更加谦逊和有格局,更容易赢得支持。

四、更深层次的思考:对沟通和教育的看法

罗永浩的这句话,其实也间接透露了他对 沟通和教育 的一些看法。

他可能认为, 沟通的本质是信息和逻辑的交换。 当面对的是完全拒绝信息和逻辑的人时,沟通就失去了意义。这是一种令人沮丧的现实。

同时,他也可能在 反思自己作为产品提供者、作为公众人物的责任。 是否是自己的产品设计不够清晰?是否是自己的宣传方式存在误导?是否是自己在与用户沟通时不够耐心、不够专业?这些都是“无能”可能体现在的地方。

总结来说,罗永浩的“搞不定傻逼,是我们无能”这句话,绝非一句简单的抱怨或自嘲。 它更像是一种:

对复杂现实的精准洞察: 指出了在实际操作中,总会遇到那些不按常理出牌、阻碍前进的人。
一种高级的自我鞭策和团队激励: 将外部的阻碍转化为内在的动力,逼迫自己和团队去提升能力和策略。
一种巧妙的话术和姿态: 在争取理解、避免冲突的同时,传递出一种解决问题的决心。
对沟通局限性和自我责任的深刻反思: 承认在某些情况下,自身的能力不足是无法有效应对挑战的根本原因。

这句话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是因为它触及了很多人在工作中、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困境:我们总希望事情能顺理成章,但总有人会跳出来设置障碍;我们希望用逻辑和道理说服对方,但对方可能根本不吃这一套。而罗永浩用一种看似不那么“体面”的方式,却把这种普遍的无奈和自我反省表达了出来,也因此显得格外真实和具有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当看到老罗说的旅行箱居然用tpe材质,我震惊了。这东西非常不耐摩,远远低于tpu材质,知乎网友可以自行百度一下。我们公司就生产这类东西,科元塑胶。但是罗永浩把这个东西能吹上天,感觉很耐用,标准很高,价格很贵的那种。如果真的是这材质,说实在话用不了几次,轮胎就坏了。普通人群扪心自问一下,你们的旅行包是不是其实没用几次,轮胎坏了,得扛着带走。这些轮子用的基本都是tpe材质,如果高端一点都会用轮胎材质,虽然注塑加工困难,但一直当小车推都没事。现在儿童推杆书包基本都是这个材质天天上学放学拉着,用了几年没事。

所以我很佩服那些打着情怀幌子的商人,屎都能说成香的,锤粉吃起来还津津有味。这包代工,估计成本不超过100,现在代工业很发达,罗永浩美其名曰:中国制造转向中国设计。

补充一下:淘宝一款耐磨万向轮便宜一点的就7元,4个也就28块。罗永浩估计也不舍的花这钱。罗永浩什么设计我不管,这么差的轮子,还不能更换,基本就是一次性箱子。


实体店看了看299的小米旅行箱,这轮子外面包裹为tpu,也很普通。询问工作人员给的答复是不清楚或者说是tpe。这是一家不认真的公司,罗永浩锤子科技公司认真,不会弄错吧!

user avatar

绝大多数商人都在疯狂甚至无底线的迎合消费者,这是市场经济的逻辑。

在历史上有资格能说“搞不定傻×(普通消费者),是我无能。”的商人大概只有区区几位。我能想起来的只有一个爱迪生和半个乔布斯。

他们因为太牛×,创造了新的东西一时无法被普通消费者认同,所以他们认为消费者傻×是情有可原的。爱迪生需要通过东奔西跑游说各方、满世界开产品展示会,来说服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的各色“傻×”们:电灯泡可以持续稳定照明!电灯只是发热泡不会爆炸!1878年,爱迪生为了搞定和造福我等各色傻×,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召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发布会,各色傻×都被电灯泡震撼了,当时人们形容仿若进入仙境一般,但当时电灯泡照明只有两小时。面对当时媒体对他的质疑攻击,爱迪生并没有用微博骂回去,而是回去改进产品,第二年又开了场发布会,把质疑他的媒体请到现场,让他们看着自己的灯泡持续照明170小时!(老子不用你们“理解万岁”,老子用实力晃瞎你们),他的成果被接受了,因为绝大多数人不是真的傻×。

罗老师并没有什么不得了的发明创造,或者说有些烂的不得了的创造(比如TNT)。就斥责我等普罗大众是傻×。我如此牛逼,奈何众生误我,这是一种自比被时代耽误,不幸失败的爱迪生或乔布斯悲剧英雄式的口吻。

只不过历史有正剧,也需要有闹剧。罗永浩说“搞不定傻×,是我们无能。”只是闹剧中的一次狗血的吵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