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你爱好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这个事情作为升学毕业养家糊口的职业
从高中第一节化学实验课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做实验
后来,毫无疑问选择了天坑专业,竟然一点也没有犹豫
虽然朝八晚十一,007毫无懈怠,但是偶尔也做点好玩的取悦自己,比如这样的菌斑
或者荧光染色的五彩世界
还有啊,蛋白质结晶虽然复杂,但是也很漂亮啊
这难道不比豪车有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我来说一说生态学。我师弟的课题,我帮着一起做的。
开车一百多公里来到偏僻的野河岸。野河意味着没有河堤,车要停在比较远的平地上,然后要穿着胶衣提着桶穿过野草丛覆盖的烂泥来到河边。走进河水里,拿着筛网在混浊的河水里挖水草,然后把挖到的臭烘烘的混合着河泥的水草放在盘子里仔细翻找,搜寻一种体长只有一厘米的小虾。再把小虾轻柔的拿起来放在桶里,一定不能捏死了。两个人干,一次一共要收集约两百只小虾。然后提着桶再次穿过野草丛覆盖的烂泥,脱下脏兮兮的胶衣,开车一百多公里回实验室。这些小虾要用于分析当地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群的生活情况。
这些工作如果在夏天,就要顶着骄阳穿着胶衣挥汗如雨;如果在冬天,就要在冰冷的河水里呆上半个多小时。
苦吗?听起来很苦,师弟的想法我不清楚,但是至少我个人不介意。在实验室无休无止地盯着瓶瓶罐罐,一坐坐一天,实验不顺利急得饭都吃不下。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外勤任务。开车出去,可以享受阳光,可以享受旷野的风景,如果不着急,甚至可以在喜欢的地方停车,躺在草地上,享受城市环境不曾有过的安静,无人打扰。
生化环材众学科,就属生态学没钱赚,真正的清水衙门。我师弟有时候也会迷茫毕业了找什么样的工作,我其实也没有好到哪儿去。但是至少目前我们很享受这种惬意的自由。
对于喜欢自然的人,这种实验是好玩的。
超级不好玩,主要是因为生命科学到了分子生物学阶段了。
我为什么从实验转到了生物信息学上?就是因为实验太不好玩了。
最大的问题是:你看不到你做的东西。
在读大学前,我想象中的生物学是那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和雄狮老虎为伴,或者像大佬发现各种神奇的结构、有意思的生物学现象。
后来读大学的时候,虽然在化院,但是好歹也做了点发酵酸奶实验,觉得还可以。
真正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发现,生物实验简直是枯燥无比。
为了把DNA分离跑电泳,来来回回跑了一个月。
为了做一个好的克隆菌株,来来回回至少一个月。
天天就是重复重复,
而且你永远不知道今天的实验明天看到的结果是什么样子。
有时候碰上摇床被污染了,所有实验都白费了。
大概就像上面这图这样子,鬼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反正肉眼看不到。
为了表达个蛋白,原核折腾一个月,真核折腾一个月,然后是纯化跑胶。
关键是跑出来的胶自己都想吐
大概就像上面这样。
这种情况下,什么聚丙烯酰胺毒性之类的,已经不考虑了。
后来我想,佐细胞实验好啊, 至少可以用显微镜看到细胞。
然而做了一阵子癌症,我也想吐了。
看细胞的问题,特别费眼睛。
关键是这些细胞都是长得太个性了。
因为不同的细胞,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状态,然后一个个长得鬼样子。
我认了他们也没毛用啊。
我又不直接操纵细胞。最后还是什么染色、转染之类的实验。
经历了几年的实验阶段,我真的是放弃了。
想着,我要不做生物信息学吧,那东西挺火的。
于是,我就成了生信研究人员,天天写bug,人都快抑郁了。
其实,有时候看到好的结果,也会开心一会儿,接下来就是继续打击打击。
可以说,实验,就是九次失败来换一次成功,不幸的话,99次都不一定成功。
所以,生物,一点都不好玩,还不如刷知乎呢,这里的人很有才,说话又好听,超喜欢这里。
有啊
紫外灯的光芒太粉嫩,像深夜的足疗店
抽滤的声音太动听,像美妙的交响乐
摇瓶子,过柱子,烧炉子太神奇,像走进了女巫的密室。
各式各样的粉末太诱人,像童年吃过的跳跳糖。
核磁图像一副磅礴的山水画,TEM像一个舞动的精灵。
Introduction像是写给姑娘的情书,DOI像是一个个神奇的番号。
而我像是一个神经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