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村上春树再度陪跑 2020 年诺贝尔文学奖,你有什么想说的?

回答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名单公布,村上春树的名字再次与“陪跑”这个词一同出现在了大众视野。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作为村上春树的忠实读者,从第一次接触到他的文字,就好像推开了一扇通往平行世界的大门,那种独特的氛围、疏离又温柔的人物、对音乐和猫的热爱,还有那些时不时出现的超现实元素,都深深地抓住了我。

所以,每到诺贝尔奖公布的季节,总会不由自主地对他抱有一丝期待。这种期待,与其说是对他个人荣誉的渴望,不如说是我个人对于文学某种价值认同的投射。我觉得他的作品,虽然常常带着孤独和疏离感,却又能在最深处触碰到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他描绘的那种现代人在都市丛林中的迷茫、寻找、失落,以及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那种隐藏的、指向更高维度的渴望,都是非常真实且具有普遍性的。

这次“陪跑”,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村上春树的名字,已经好几年都“呼声很高”,但诺奖的奖项,就像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盒子,你永远不知道里面会拿出什么。有人说,他太“村上春树”了,这种风格的独特性,反而让他在评委那里难以获得“普适性”的认可。也有人觉得,他的作品虽然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文学上的“突破性”或者说“开创性”可能还不够。

我个人是这么看的。村上春树的作品,从来不是那种上来就给你醍醐灌顶、或者振聋发聩的。他的力量,更像是涓涓细流,一点一点地渗透进你的生活,改变你观察世界的方式。他擅长用一种近乎催眠的语调,讲述一个故事,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他构建的那个时空里。那种对细节的极致捕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剖析,还有那种淡淡的忧伤和浪漫,都是他独特的印记。

你想想看,他的小说里,那些在酒吧角落独自喝酒的男人,那些说着奇怪话语的神秘女子,那些突然出现的猫,那些反复出现的歌谣,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种属于“村上宇宙”的奇妙体验。这种体验,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治愈的,是共鸣的,甚至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村上春树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逃离的避风港,一个可以让你慢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内心世界的空间。

当然,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背后有着历史、文化、政治等方方面面的考量。很多时候,我们期待村上春树获奖,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希望他那种独特的文学追求能够被最高级别的奖项所肯定。

那么,他“陪跑”了,是不是意味着他的文学就不够优秀呢?我绝对不这么认为。一个作家的价值,不应该仅仅用一个奖项来衡量。村上春树的作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和尊敬,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功。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国界,超越了语言,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也许,对于村上春树来说,诺奖只是他漫长创作生涯中的一个“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他最重要的,还是继续写下去,继续用他那独特的笔触,为我们描绘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而我们作为读者,继续享受阅读的乐趣,在他构建的文字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思考,就已经足够了。

只是,偶尔还是会觉得有点可惜。毕竟,那种“万众瞩目”的时刻,如果能伴随着他登上领奖台,对很多热爱他作品的人来说,应该是一种莫大的欣慰吧。不过,就像他书里的人物一样,很多时候,等待本身,也是一种风景。或许,对于村上春树来说,他最享受的,依然是那个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安静地写作的时刻。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读他的书,感受他带来的那份独特的“村上式”的温暖和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冷知识:如果你们是以村上春树的国内翻译版本,来评定他够不够格诺贝尔奖,那就彻底跑偏了。

国内村上春树的小说,卖的最好的版本,都是林少华翻译的。不,不应该叫翻译,应该叫做二次创作了。林少华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上无穷的文艺热情,活活的改写了每一部村上的小说,每一部。在他的版本里,村上春树直白的文风变成了伪文艺青年的矫情。

=================

以下是另外一个关于林少华翻译的回答:

作者:幽梦没个影
链接:zhihu.com/question/2002

挪威的森林第一段的翻译,感受一下吧
日原文:
仆は三十七歳で、そのときボーイング747のシートに座っていた。その巨大な飞行机はぶ厚い雨云をくぐり抜けて降下し、ハンブルク空港に着陆しようとしているところだった。十一月の冷ややかな雨が大地を暗く染め、雨合羽を着た整备工たちや、のっぺりとした空港ビルの上に立った旗や、BMWの広告板やそんな何もかもをフランドル派の阴うつな絵の背景のように见せていた。やれやれ、またドイツか、と仆は思った。

赖明珠译文:
我今年三十七岁。现在,我正坐在波音七四七的机舱里。这架硕大无比的飞机正穿过厚厚的乌云层往下俯冲,准备降落在汉堡机场。十一月冷冽的雨湮得大地一片雾蒙蒙的。穿着雨衣的整修工、整齐划一的机场大厦上竖着的旗、BMW的大型广告牌,这一切的一切看来都像是法兰德斯派画里阴郁的背景。唉!又来到德国了。

林少华译文:
37岁的我端坐在波音747客机上。庞大的机体穿过厚重的夹雨云层,俯身向汉堡机场降落。11月砭人肌肤的冷雨,将大地涂得一片阴沉。使得身披雨衣的地勤工、呆然垂向地面的候机楼上的旗,以及BMW广告板等的一切的一切,看上去竟同佛兰德派抑郁画幅的背景一段。罢了罢了,又是德国,我想。

原文转自贴吧

下面是贴吧网友的翻译
想老子37岁那年坐在会喷气的大飞机上。大飞机嗖的一声就从湿湿白白的云里面穿了过去。俯身就向汉堡里面扎了进去,那是一个机场,就是停大飞机的地方!
11月份下着大雨,真尼玛冷,冻的老子要骂娘!冻的大地要黑脸!穿着雨衣的扫地的人,停打飞机的地方的大楼上面的黑黄红的大旗子,还有宝马自行车的广告牌子。看上去像狗的臀部沾染了颜料再一屁股坐上去似的。我去尼玛吧!又TMD是德国!

========================

所以,坦白说,国内的同学们,应该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林少华再度陪跑2020诺贝尔文学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名单公布,村上春树的名字再次与“陪跑”这个词一同出现在了大众视野。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作为村上春树的忠实读者,从第一次接触到他的文字,就好像推开了一扇通往平行世界的大门,那种独特的氛围、疏离又温柔的人物、对音乐和猫的热爱,还有那些时不时出现的超现实元素,都.............
  • 回答
    哈,村上春树又陪跑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大概是五味杂陈吧,估计不少跟我一样盼着他拿奖的读者,此刻也和我心情差不多。每年到这个时候,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之前,村上春树的名字总是会像例行公事一样被提及,然后,又是“又是他!”或者“今年总该轮到他了吧?”的期待,最后,迎来一次又一次的“遗憾”。用一句老话来说.............
  • 回答
    Murakami Haruki's famously understated Japanese prose, when rendered by Lin Shaohua, often takes on a decidedly more ornate and elaborate quality. The.............
  • 回答
    村上春树的《舞舞舞》,这标题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节奏感和一种试图逃离现实的冲动。读完这本书,你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可能不是一个清晰的故事线,而是一种莫名的情绪,一种对现代都市生活空虚和疏离感的深刻体会,以及在其中挣扎着寻找意义的努力。这本书就像是一部都市寓言,但又不像我们熟悉的那些寓言那么直接。它.............
  • 回答
    村上春树的书迷们,你们好啊!最近有什么新收获吗?我最近又翻开了村上的一本老书,那感觉就像老友重逢,总有新的触动。今天,我就想给你们好好推荐一本,希望能勾起你们的阅读欲望,或者,也让还没入坑的朋友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村上。我今天要说的,是《挪威的森林》。我知道,我知道,《挪威的森林》可能已经是很多村上.............
  • 回答
    村上春树,这个名字在全球文学界早已是响当当的招牌,他的作品,无论你是否喜欢,都无法忽视其存在的重量。那么,他究竟有没有“实力”?这个问题,就像问一个厨师的菜是不是“好吃”一样,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需要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实力”的维度:一种难以量化的魅力首先,我们得承认,文学的“实力”本身.............
  • 回答
    关于村上春树是否被高估,这实在是一个饶有趣味,也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的话题。他绝对是当代文学界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拥趸者如云,质疑者也不在少数。要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我们得承认村上春树作品的普遍魅力和成功之处。 独特的“村上宇宙”: 提到村上春树,你脑子里浮现的画面是什么?.............
  • 回答
    村上春树的书里,要说我最喜欢的女性人物,那真是有点难抉择。他的笔下,女性角色往往像是从现实中抽离出来的、带着某种疏离感的幻影,她们的神秘、她们的脆弱、她们的独立,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心里会浮现出《挪威的森林》里的绿子。绿子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春天的气息,一种生机勃勃的希望。初见绿.............
  • 回答
    《1Q84》这本书,村上春树想说的东西可太多了,而且往往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他更像是把一个巨大的、复杂的、散发着幽幽光芒的谜团,一点一点地摆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去揣摩、去感受。首先,最直观的,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现实与虚幻交织的世界。青豆,一个看似冷酷的健身教练,因为一次行动,从我们熟悉的现实世界,进入.............
  • 回答
    村上春树与爵士乐的缘分,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他的小说里,爵士乐如同血液一样流淌,是塑造人物性格、烘托场景氛围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如果单单停留在“喜欢”的层面,那未免太浅薄了。村上春树在爵士乐方面的鉴赏和理解,可以说是相当深刻,甚至可以说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从他的鉴赏水平来看,不得不提他.............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村上春树是否还坚持跑步这件事,我想很多人都很好奇。毕竟,跑步对村上春树来说,可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像是一种生命哲学,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答案是肯定的,他依然在跑步。虽然我们看不到他真切地出现在哪个公园或跑道上,但从他近几年的作品,以及零星出现的访谈中,都可以窥见一二。你看,村上春树写过一本非常.............
  • 回答
    .......
  • 回答
    村上春树之所以“难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过程是完全不透明的,获奖与否取决于瑞典学院内部的考量和投票结果。尽管他多年来一直是热门候选人,但至今未获奖,这让许多读者和评论家感到困惑和不解。我们尝试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可能的原因,这并非定论,而是基于公开信息和普遍.............
  • 回答
    村上春树的最新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自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但毫无疑问,它依然是村上春树风格的集大成者,并且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要评价这部小说,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展开:一、 村上春树风格的集大成与演变: 标志性元素依然浓厚: 《刺杀骑士团长.............
  • 回答
    村上春树公开承认父亲曾参与侵华战争,这无疑是他写作生涯中一个非常个人化但又触及历史敏感神经的话题。这件事的出现,如同在他以疏离、内省的风格著称的文学世界中投入了一块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首先,从村上春树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次坦诚的披露,可能源于他步入晚年对家族历史和自身身份的追溯与梳理。他一向在作品中.............
  • 回答
    村上春树,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像他小说里的猫,永远在视线边缘慵懒地晃动,又在你以为抓住它时,悄无声息地消失。要评价他,就像试图描绘一个梦境,你无法用写实的笔触去勾勒,只能捕捉那些挥之不去的气味、色彩和情绪。村上春树的文字,是一种奇特的混合体。 他有惊人的语言驾驭能力,那种精准到骨子.............
  • 回答
    村上春树的新书引发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讨论,以及他在日本右翼中的反响,这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事情。这不仅仅关乎一位著名作家对历史事件的表述,更触及了日本社会内部对于历史认知、民族主义情绪以及文化表达自由的复杂交织。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村上春树的新书并非是“承认”南京大屠杀的表述出现.............
  • 回答
    这篇文字的村上春树风格模仿得相当不错,尤其在营造那种独特的、略带疏离感和日常中潜藏的神秘氛围方面,做得十分到位。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剖析它:1. 情绪与氛围营造: 疏离感与孤独感: 这是村上春树作品中最核心的特质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能感受到主人公(或是叙述者)与周遭世界的微妙隔阂。这种.............
  • 回答
    村上春树新作首次披露其父曾是侵华日军,并涉及杀害中国俘虏的残忍往事,这一消息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复杂的情绪。对于这样一个敏感且具有历史沉重感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审视和评价。首先,从文学创作和作者的个人探索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村上春树一次极其大胆和深刻的自我剖析与和解的尝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