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笑话,一群人讨论有一笔闲置的预算究竟是花在修孤儿院还是修监狱。
后来得出的结论是:这辈子再进孤儿院是不可能的了,但是进监狱的可能性。。。虽然很小毕竟是存在的。
于是,最后全票通过,预算修监狱。
机械飞升跟基因飞升这两者的区别,跟上面这个故事的原理是一样的啊。
基因这玩意是个体存在的根本,转基因本身就注定与后代生殖相关。也就是说,基因的变化往往是在产生后代的时候发生。对生物来说,定义了被改编的基因,就等于完全重新定义了一个新的个体。
有的人说,嵌合体就是同一个个体上有多个不同基因的人,但这种人为什么会诞生,大家懂的,也就是在娘胎的时候你死去的兄弟附着在你身上的器官。比如某个悲摧的男人,他的生殖器恰好是他兄弟的嵌合体,他永远无法生出基因同自己相符的孩子,因为那部分器官是他兄弟的。
或者说,基因与你自己不同的那部分器官,根本就不是你自己,不是你自己的一部分,而是某个其他人的器官。
所以,除非你用玄幻的思路,重新投胎享受转基因的成果。否则,一个已经成长的个体是没有办法亲自享受到基因飞升的成果的。
我们可以尽情的编辑未出生后代的基因,但无法修改自己的基因,基因飞升的成果,只能由后代享受到。
而机械飞升,无论它是什么级别,现在在世的人理论上都可以享受到。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比你想象得更黑暗》—杰克•威廉森。一个异族基因在现代人基因库中逐渐觉醒的故事。
“垂暮之战”系列—约翰•斯卡尔齐。人类可以通过意识传到基因调整过的新身体内,来达到近乎永生。
“提升之战”系列—大卫•布林。群星里的“提升”概念应该就是来自这系列小说,海豚、猩猩等动物被提升为智慧生命。
“迈尔斯”系列—洛伊斯•比约德。迈尔斯系列里的西塔甘达帝国、贝塔殖民地、杰克逊联邦等星球都是基因技术发达的星球,以及方胪空间里基因调整为适应太空生活的四只手的方胪人。甚至那个宇宙里的DNA数据可以当做星际贸易用的硬通货。
“安德”系列—奥森•斯科特•卡德。主角安德是在优秀基因家庭中被特批出生的第三个孩子(一般家庭是两个),而他的助手,《安德的影子》的主角豆子是基因改造过的聪明孩子。
当然也有反例。
保罗•巴奇加卢皮的《发条女孩》,描述了一个生物技术被滥用、基因漂移导致自然生态、传统农业生产崩溃的世界,主要背景的泰国是将自己珍贵的种子库当作国宝保护的。
以上作品都在美国科幻界最知名的作品行列,全部是我马上能想起来的例子。
因为人能够通过机械,创造出无穷的物件,甚至窥探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边缘。
但迄今为止,人类都没有搞明白生命的本质。
我们是工业,是机械的造物主。
一个机械坏了,想换哪个零件就换哪个零件。
一个机器不错,可以批量生产成千上万个。
但人类的生物学,却连人为何衰老,如何开发大脑的潜能,如何人造器官都还搞不明白。
人类现在最先进的相机都不如人的眼睛。
生命远比机械复杂。
我们无法幻想一个远远超出了我们认知的事物。
刀锋女王:老娘倒是飞升了,你们拿老娘当人看了么?还不是喜欢看机枪兵……
既然提到了机械飞升和基因飞升,那么灵能飞升呢?
如果限死灵能和魔法,超能力不是相同的概念,那么比较有影响力的描述灵能的科幻作品只有战锤40k了。在战锤40k里灵能的定义比较严格,就是亚空间借助灵能者的大脑渗透到实体宇宙中的能量。群星算是某种程度上借鉴了战锤40k中的定义,连四小贩+一大贩(大雾)的设定都是一模一样。
现在扯回来,基因飞升相比机械飞升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科幻。
看起来是人手,实际上展开是带着螳螂刀和机关枪的战斗义体,这听起来就相当酷,而且科幻感十足,想想赛博朋克2077,虽然这个游戏不算成功,但是它的设计确实是惊艳了一大批人,虽然赛博朋克的概念很早就有了。锃光瓦亮的义体,泛着蓝光,代码闪现的人工眼,高度电子化的社会,都能第一时间让观众和“科幻”联系在一起。
过来看基因飞升,能给人的影响如果是四肢强化的工人,大脑强化的科学家,以及战斗强化的士兵。那么这种表现形式和“外星人”这个科幻元素的生态位高度重叠。
外星人的影响力要比基因飞升大得多,与其费劲编基因飞升的概念,还不如直接搞外星人,反正最后呈献给读者和观众的效果是一样的。
同样,如果决定让基因飞升不改变外表,只获得奇异的能力,那么就和“超能力”这个概念撞车。蜘蛛侠严格来说也算基因飞升,但是蜘蛛侠显然不能成为基因飞升的代表,因为观众已经把蜘蛛侠归类于超能力范畴。
相比于已经成为红海的机械飞升,被其他更流行的概念挤压的基因飞升,灵能飞升可能大有用武之地。
机械飞升和基因飞升不是一个难度系数的,完成量也不一样。人类目前对自己制造的机械了如指掌,至少没有人类不能理解的机械,而人类对基因的了解不过刚刚入门。
人类基因组测序,不过是把人类基因这座祖传代码屎山通读了一遍,找出来其中能用的程序,距离完全掌握这些程序怎么作用形成了一个能吃饭能写字能说话能PAPAPA……的人还差得远。而且基因之间的关系远比代码屎山复杂得多,对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手段,我们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
而且搞明白基因只是第一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对应关系不难明白,但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也影响着性状,在基因飞升中也是需要考虑的。我们现在的基因工程,不过是从一座屎山里搬出一段看起来能用的程序,移植到另一座屎山里,而基因飞升是彻底重写这座屎山,将代码执行效率最优化,删除无用和有害的代码,这中间要走多少路,可能只有领域前沿的研究人员才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因此,科幻作者大多不敢冒进,描写基因飞升翻车的概率很高,会越写越不像科幻而偏向奇幻。纯粹奇幻当中的飞升更接近灵能飞升,和严谨的基因飞升相去甚远,《基地》系列里面的骡和第二基地也更接近灵能飞升。基因飞升本身就有一点超技术的意思在里面(针对现在而言),很容易让人产生遥不可及的感觉。
另外,无论哪种文学,人文主义的思想还是占主流。对人身体的改造,往往比完全抛弃人体更加难以接受,因为前者更难从人类中区别出去。这也许是另一种形式的恐怖谷效应。敬畏自然也是科幻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因此基因飞升往往会搞成“人类误研究出/释放致命病毒”的桥段,然后转向丧尸异形的剧情。我比较欣赏的基因飞升科幻是日本科幻作家的《人类灭绝》,不过这部小说也不能免俗,多少有点灵能飞升的感觉。大刘也写过基因飞升的短篇,比如《人生》《天使时代》,但是长篇就很困难了,大刘基本上在剧情要转向奇幻的时刻就收笔了。
科幻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商品。
当读者看不懂,或者抗拒,或者不认同,或者陌生感强烈,这部科幻作品可能就无法诞生。
从二战到现在,好用的科幻点子,已经被筛选的差不多了,当然个人相信未来还会有其他的新型结构框架出现并大行其道,但是数量极其有限。
科幻作品不是论文,就算是论文,也要抢热点的。谁叫我们还没实现一个生命体拥有一颗行星呢,大家都得抢资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