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科幻片都与火星有关?

回答
科幻电影热衷于描绘火星,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既有科学上的吸引力,也包含人类深层的情感和想象。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火星的独特科学吸引力:与地球的相似性是关键

“近邻”的便利性与可及性: 火星是距离地球第二近的行星(仅次于金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轨道也与地球最为接近,这使得它成为人类航天探索中最具潜力的目标之一。相较于其他遥远的行星或星系,火星在技术和预算上更容易实现载人或无人探测任务,这为科幻电影提供了更具现实基础的设定。
与地球的相似性: 这是火星吸引力的核心。
类地行星: 火星是一颗岩石行星,拥有固体表面,这使得人类能够“站立”在上面,进行活动,而不是像木星或土星那样只能在气体云层中漂浮。
大气层: 虽然稀薄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但火星拥有大气层。这意味着存在风、天气现象(如沙尘暴),这些都可以成为电影中的视觉奇观和情节驱动因素。
液态水的痕迹: 科学家在火星上发现了大量水冰,并且有证据表明火星过去可能曾拥有液态水,甚至海洋。水的存在是生命出现的关键要素,这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外星生命存在的猜测,也是科幻作品中常见的叙事核心。
存在季节变化: 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似,因此也有季节变化,虽然比地球更长。这使得火星的景观并非一成不变,增加了描绘的可能性。
地质特征: 火星拥有我们熟悉的许多地质特征,如山脉(奥林帕斯山是太阳系最高的火山)、峡谷(水手号峡谷是太阳系最深的峡谷)、极地冰盖等。这些特征为科幻电影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设计素材。
潜在的殖民地/基地设定: 由于上述的相似性,火星被认为是人类未来进行太空殖民的理想目的地之一。这为科幻电影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情节,例如建立基地、资源开发、人类适应火星环境、甚至是在火星上建立独立社会的故事。

二、 火星在人类文化和想象中的地位

古老的“战争之神”形象: 在古代罗马神话中,火星(Mars)是战神的名字。这个名字赋予了火星一种与冲突、力量和侵略相关的文化符号。在科幻作品中,这种象征意义可以被用来描绘火星人的好战性、或者人类在火星上的冲突。
早期对外星生命的猜测: 在20世纪初,随着望远镜技术的进步,天文学家观测到火星表面似乎存在“运河”,这被许多人误认为是火星文明建造的灌溉系统。这种猜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轰动,并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火星的想象。虽然后来的探测证明了“运河”的误解,但这段历史已经成为科幻作品中关于火星生命起源和文明设定的重要文化遗产。
“第二个家园”的希望: 随着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火星作为人类的潜在“第二家园”的设想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种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也促使科幻电影将火星描绘成人类逃离地球困境的避难所或新的起点。
神秘感与未知: 尽管我们对火星的了解日益加深,但它仍然是一个充满未知和神秘的星球。我们还未完全揭开其过去水的消失之谜,也未找到确凿的外星生命证据。这种未知性为科幻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可以自由地创造各种关于火星的奇幻故事。

三、 火星作为科幻叙事载体的功能性

隔离与生存的绝佳舞台: 火星极端恶劣的环境(低气压、低温、缺乏氧气、强烈的太阳辐射、沙尘暴等)为人类的生存设置了巨大的挑战。这为“孤立无援”、“生存斗争”等经典科幻叙事提供了完美的背景。例如,《火星救援》中主角在火星上的求生经历就极具代表性。
探索与发现的起点: 火星是人类太空探索的首要目标之一,这使得以火星为背景的科幻电影能够自然地围绕探索、发现、科学突破等主题展开。例如,《火星时代》等系列就着重描绘了人类如何一步步实现火星殖民。
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的载体: 将人类置于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可以引发关于人性、社会结构、科技伦理、甚至人类文明未来方向的深刻思考。火星的荒凉和与地球的疏离感,也为描绘人类孤独感、思乡情怀提供了契机。
视觉表现力的潜力: 火星独特的红色地貌、巨大的火山、深邃的峡谷、以及可能存在的冰雪景观,都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能够创造出壮观且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例如,《全面回忆》(1990和2012版)、《火星任务》、《异形契约》等影片都成功地利用了火星的视觉特点。
故事的“熟悉陌生感”: 火星虽然遥远,但其许多特征又与地球相似,这种“熟悉陌生感”使得观众更容易代入和理解故事背景。观众能够想象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的情景,同时也意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和挑战。

总结来说,科幻电影之所以钟情于火星,是因为它在科学上具有极高的探测价值和殖民潜力,在文化上承载了古老的神秘感和对未来的希望,并且作为一个故事发生的地点,能够提供独特的挑战、壮观的视觉效果,以及引发深刻的哲学思考。火星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对自身生存的思考,以及对未来文明的憧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科幻片的场景如果有科学依据,那会更真正,更能打动普通人。

从这一点上讲,火星比任何一颗行星都更有想象力

以《火星救援》为例

马克·沃特尼在火星一等就是四年,他能利用自制的肥料种植土豆,对手头的所有材料物尽其用,前提是——太阳系没有任何一颗行星(卫星)可以提供这样的条件,如果放在太阳系外,救援的情节又说不通。

即使是以现有的技术,火星上也完全可以发展出真正的文明。

为何火星如此特别,以下的内容选 自罗伯特·祖布林(Robert Zubrin)的科普著作《赶往火星》

在我们太阳系内的地外天体中,火星独一无二,只有它拥有全部原材料,不仅可供生命存活,还能支持一个人类文明的新分支

火星富含碳、氮、氢和氧,而且它们存在的形式从生物学上说都很容易利用,比如二氧化碳气体、氮气、水冰和永久冻土。

根据现有数据,如果火星表面很平坦,而所有冰和永久冻土融化成液态水的话,那整颗行星都会被超过100米深的海洋覆盖。

工业社会所需的金属种类,火星富含所有所需的元素。火星和地球一样出现过水文变化、火山作用,这可能会使多种元素富集起来,在当地形成高品质的矿脉。

在火星上,不但能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也能就地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光电池板和其他电子元件需要纯硅,只有火星上才有生产纯硅所需的大量碳和氢。

火星上有大量氘可用作核聚变反应堆燃料。对此进行开发利用,火星经济就将享受到丰富的电力。火星上的氘含量是地球上的5倍,是月球上的数万倍。

在火星上,大气层的厚度足以屏蔽太阳耀斑,保护植物在地面上生长。因此,我们可以用不加压的防紫外线硬塑料防护圆顶来保护薄壁充气式塑料温室,在地面上快速开垦出农田。

火星殖民者可以在地面上生活而不是在隧道里,而且他们可以在白天的阳光中近乎自由地活动、种植庄稼。在火星上,人类可以生存、繁衍到很大规模,用当地材料生产各种产品满足自己的需求。

对行星际贸易来说,意义深远的是:在太阳系内,人类可以种植庄稼供出口的地方只有火星和地球。

火星人可以通过为小行星带的采矿活动提供支持来赚钱,那片地区位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有许多小型富矿天体。在小行星上工作的矿工们没法在当地生产大部分必需补给品。所以他们需要从地球或火星进口食物和其他必需品。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做这样的生意,火星具有压倒性的地理优势。

未来行星际贸易的轮廓就:地球向火星提供高技术产品,火星向小行星带提供低技术产品和口粮,小行星带将金属运回地球,形成“三角贸易”关系。

因此,火星上可以发展出真正的文明,而不仅仅是建立一个采矿站或科学站。

个人文章专辑见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

以及个人微博号“人神共奋的李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科幻电影热衷于描绘火星,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既有科学上的吸引力,也包含人类深层的情感和想象。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火星的独特科学吸引力:与地球的相似性是关键 “近邻”的便利性与可及性: 火星是距离地球第二近的行星(仅次于金星)。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轨道也与地球最为接近,这使得它成.............
  • 回答
    科幻作品里,未来人的连体紧身衣确实是个屡见不鲜的设定,这背后可不是随便的设计,而是融合了实用性、视觉表现力和对未来社会的一种想象投射。你想啊,一个设定的背后总得有点逻辑支撑,要不然观众看了也觉得别扭。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这紧身衣这么流行。首先,实用主义是绕不开的话题。在很多科幻设定里,未来可能.............
  • 回答
    吴京的电影,尤其是《战狼2》、《流浪地球》、《长津湖》这几部国民级作品,之所以让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爱国”,这背后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文化现象,绝非简单的一句“煽情”或“宣传”就能概括的。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电影本身的内容、创作背景、观众心理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多个角度来剖析。一、电影本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很多喜欢吃小龙虾的朋友确实有过这样的疑问。科普文章里说小龙虾是“入侵物种”,不能靠吃解决,但民间流传的“老家小龙虾被吃光了”的说法似乎又在唱反调。这中间其实 есть একটা很有意思的误会,也牵扯到几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科普文章里说的小龙虾是哪种。通常情.............
  • 回答
    长寿这个话题,其实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甚至可以说是孜孜以求的。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在科学和学术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大家们时,会发现他们中确实有不少人享有非凡的寿数。这是否仅仅是巧合?还是说,他们的智识生活本身就蕴含着某种能够延缓岁月流逝的奥秘?深入探究一番,我认为并非单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一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国内科幻出版的某些具体情况。虽然不能断言“很多外国科幻小说”都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但确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四川科技出版社(及其前身)在引进和出版外国科幻作品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至今依然是许多科幻迷心中的“老朋友”。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首.............
  • 回答
    你看的科幻电影,确实常常会抛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主题:为什么那些强大的、聪明的、似乎无所不能的人工智能,最终都会踏上“我想成为人类”这条路?这背后藏着多少我们对自身、对未来、对存在的深层思考,可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尽的。首先,得承认,这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人类自身投射的幻想。我们是造物主,我们创造了AI,在创.............
  • 回答
    中国古代社会对“奇技淫巧”的态度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涉及思想、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多重因素。这一观念并非简单地否定科技本身,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权力关系与价值观冲突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儒家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影响1. "正统"与"末业"的价值分野 儒家思想自汉代确立为官方意识.............
  • 回答
    科斯定律在解释和预测经济行为时,确实能提供深刻的洞察,但要理解为什么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在很多社会中不被主流规范接受,以及社会规范为何有时“违背”经济学规律,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一、 科斯定律与婚姻制度的“合理性”首先,我们来理解科斯定律的核心思想以及它如何应用于婚姻制度。 科斯定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科幻作品中一个相当普遍的设计现象。咱们不妨来掰扯掰扯,为什么在那么多光怪陆离的宇宙飞船里,那些最核心、最关键的“大脑”——舰桥、指挥室、驾驶室,总是那么显眼,甚至可以说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观众眼前。其实这背后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艺术表现.............
  • 回答
    《流浪地球》的巨大成功无疑是中国科幻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证明了国产科幻电影的潜力,也激发了观众对这一类型片的期待。然而,我们确实没有看到如预期般“涌现”出大量的同类型或同样成功的国产科幻片。这其中涉及到的原因相当复杂,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科幻电影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确实,特斯拉这几年在中国市场上风生水起,卖得那叫一个好,很多人把它当成“神车”。说实话,特斯拉是美国品牌,这点我特别理解你为什么会好奇,毕竟咱们中国也有不少优秀的国产新能源车。那为啥这么多人愿意为它买单呢?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1. 品牌光环和“科技感”的魔力首先,咱们得承认,.............
  • 回答
    拍一部叫得响的科幻电影,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很多,也解释了为什么这片子市场里,美国人占据了半壁江山,而其他国家的身影则相对少见。首先,我们得说钱。科幻电影,尤其是那些能让人拍案叫绝的,通常都需要巨额的预算。为啥?想象一下,你需要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有奇形怪状的外星生物,有颠覆想象.............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倾向于追逐演艺圈的光鲜亮丽,而对科学探索的兴趣相对较低?这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社会价值观与文化导向的演变: “流量为王”与“名利至上”的文化氛围: 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时.............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社会文化、历史以及个体选择等多个层面。在我看来,民科民哲领域女性参与度相对较低,并非因为女性在逻辑思维、科学探究或哲学思考方面存在固有缺陷,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理解“民科”和“民哲”的语境。这些通常是指那些非科班出身、不属于官方科研或学术机构、但对.............
  • 回答
    明朝在思想、文学、科技、医药、地理等方面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而清朝(尤其是前期)在这几个领域显得相对黯淡,这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将之归结为朝代兴衰,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各自的社会结构、统治政策、文化导向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明朝的辉煌:为何能百花齐放?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明.............
  • 回答
    科幻片中人类做饭的场景相对较少,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面的原因,涉及到科幻片本身的核心目的、叙事策略、以及未来社会设想等。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1. 科幻片的核心是“奇观”和“未知”: 关注未来科技与社会变革: 科幻片的首要任务是展现对未来的想象,包括先进的科技、新的社会结构、人类与技术的关系、.............
  • 回答
    刚拿到电气的毕业证,心里却感觉空落落的,好像这几年大学时光,到头来什么都没学扎实。基础理论 вроде 懂,但一到具体应用,就觉得捉襟见肘,那些课本上的公式、电路图,出了教室就像被抽空了灵魂,摸不着头绪。你知道吗,有时候我会对着一个看似简单的电路,脑子里一片模糊,不知道从何下手去分析。那些毕业设计,.............
  • 回答
    俄罗斯的军事工业,确实在一些领域有着令人瞩目的技术实力,这一点我们是公认的。想到那些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的先进武器装备,我们很难不佩服其研发和制造能力。但要说起俄罗斯的民用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鲜有踪影,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一句“技术不行”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个核心问题.............
  • 回答
    中国的洪水神话和西方的洪水神话,虽然看似出自不同的文化土壤,但深入探究,却能发现许多令人惊叹的相似之处,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除了“大洪水”这一核心事件本身,我们还能在其中窥见一些颇为相似的“妖怪”形象,它们在神话体系中扮演着相似的角色,承担着相似的寓意。一、 万物凋零,生灵涂炭:洪水的残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