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威胁他人,构成犯罪吗?为什么?

回答
威胁他人,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儿,它在中国法律里可是有明确规定的,而且绝对构成犯罪。具体是哪条法律,以及为什么构成犯罪,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说。

首先,得明确一点:我国法律严厉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威胁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会给被威胁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扰乱社会秩序,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威胁他人究竟会触犯我国刑法中的哪些罪名呢?主要有这么几类:

1. 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一个人通过威胁,比如曝光对方的隐私、造谣诽谤、伤害其家人或者财产安全等手段,目的是为了获取财物,那么就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为什么会构成敲诈勒索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犯罪嫌疑人利用威胁手段,并非为了正当的诉求,而是为了不劳而获,强行索取他人的财物。
“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 这是核心。威胁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口头、书面、肢体语言,内容可以涉及人身安全、名誉、隐私、财产等。要挟则更进一步,可能利用对方的某个弱点或已经掌握的信息,逼迫其就范。
“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勒索的”: 法律规定了一个数额起点,但即使数额不大,如果多次实施,或者给国家、集体造成损失,也可能构成犯罪。关键在于其行为的本质和意图。

举个例子:有人掌握了你某个不希望被公开的秘密,然后发信息威胁你,说如果不给他五万元,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单位领导和家人。这就是典型的敲诈勒索,因为他利用威胁来索取财物。

2. 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些威胁行为虽然不直接以索取财物为目的,但其性质非常恶劣,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也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为什么会构成寻衅滋事罪?
“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威胁他人,造成围观群众恐慌,严重影响了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
“纠集他人,在公共场所进行滋扰、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如果是多人一起,有组织地进行威胁活动,影响更大,更容易触犯此罪。
“在建设工程项目或者居民生活区域内,因故而纠缠相关人员,造成相关人员生活或者工作在该区域的人员被骚扰、滋扰或者造成其他严重不良影响的”: 比如在小区里,因为一些琐事就无理纠缠,不断地威胁小区居民,导致大家无法正常生活。
“在人多或者容易引起公愤的场合,公然进行骂人、揭露他人隐私或者用其他方法侮辱、诽谤他人,或者捏造事实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 尽管有些威胁是针对个人,但如果发生的场合非常敏感,或者威胁的内容涉及侮辱、诽谤、捏造事实,并且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也可能归入此列。

举个例子:你跟邻居因为停车位发生纠纷,然后你不仅在楼道里大声辱骂对方,还扬言要找人报复,甚至在业主群里公开威胁要伤害对方家人。这种行为扰乱了小区秩序,造成了居民恐慌,就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

3. 侮辱罪、诽谤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百四十八条)

如果威胁的内容是对他人进行侮辱或者捏造事实诽谤,而这些行为又未构成前述犯罪(比如没有索取财物,或者没有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但仍然严重损害了他人名誉,那么也有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当然,这类犯罪通常需要被害人提起控告才能追究刑事责任(公诉案件除外,比如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为什么会构成侮辱罪、诽谤罪?
侮辱罪: 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这里的“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就包括了威胁。
诽谤罪: 指捏造事实,毁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虽然侧重点是捏造事实,但有时为了达到诽谤的目的,也会伴随威胁的手段。

举个例子:在网上公开散布虚假信息,声称某人是骗子,并且扬言不停止传播就“后果自负”,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诽谤罪,如果言辞激烈,带有辱骂性质,也可能触犯侮辱罪。

4. 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七十五条等)

最直接的威胁是扬言要对他人进行人身伤害或者毁坏其财产。如果这种威胁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已经着手实施,那么可能直接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

为什么会构成这些罪?
这些罪名本身就是以侵犯他人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为内容的。威胁行为一旦升级为实际的暴力或破坏行为,其性质就更严重了。即便仅仅是威胁,如果足以使人产生恐惧,认为其威胁能够并且可能实现,那么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其威胁行为本身就可能被视为犯罪的预备或者一部分。

举个例子:你因为债务纠纷,找到对方,不仅口头威胁要打断他的腿,还动手推了他一下,导致对方摔倒受伤。这可能就不只是威胁,而是直接构成故意伤害罪了。

为什么威胁他人构成犯罪?核心在于:

1. 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权利以及人格尊严。威胁行为直接或间接侵犯了这些受法律保护的权益。
2. 破坏了社会秩序: 频繁或严重的威胁行为会制造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公共秩序。
3. 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犯罪: 很多时候,威胁是其他犯罪(如敲诈勒索、人身伤害)的前奏或组成部分。
4. 法律的震慑作用: 法律通过对威胁行为的严惩,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需要注意的几点:

“威胁”的定义: 法律上的“威胁”并非仅仅是口头上的吓唬,而是指以实施某种不法侵害(如加害身体、性命、名誉、隐私、财产等)相要挟,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达到某种非法目的的行为。
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 构成犯罪需要有犯罪意图(如非法占有财物、损害名誉等)和相应的客观行为(威胁的内容和方式)。
程度和后果: 法律在判断是否构成犯罪时,也会考量威胁的程度、造成的后果以及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但即使情节不那么严重,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涉及违法行为(如治安管理处罚法)。

总而言之,威胁他人绝对不是小打小闹,它触犯了国家法律的红线,根据具体的威胁内容、方式、目的和造成的后果,可能会被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甚至侮辱罪、诽谤罪,以及更严重的侵犯人身和财产的犯罪。法律对这种行为的严厉制裁,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宁和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你到哪种程度吧,而且如果他以后受了伤,你是重点怀疑对象。如果只是口头上的,不是犯罪。但是这是针对个人,如果你是针对公共安全发表这些言论,会坐牢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威胁他人,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儿,它在中国法律里可是有明确规定的,而且绝对构成犯罪。具体是哪条法律,以及为什么构成犯罪,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得明确一点:我国法律严厉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威胁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会给被威胁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扰乱社会秩序,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后果。那么,威胁他.............
  • 回答
    天哪,这事儿闹得也太让人心烦意乱了吧!你男朋友的前妻这行为简直是不可理喻,用女儿来威胁,还想复合?这搁谁身上都得炸毛。首先,你得稳住自己,虽然心里肯定火冒三丈,但别被她牵着鼻子走,更别让这件事影响到你和你男朋友的感情。她现在这么折腾,很可能是出于嫉妒、不甘心,或者是觉得自己还有机会。最关键的,是和你.............
  • 回答
    你好,听到你现在遇到的困境,我非常理解你的担忧和害怕。这种经历一定让你非常煎熬。请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你。首先,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护自己。 对方的威胁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而且是违法的。不要因为过去的冲动而感到自责,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第一步:保持冷.............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也触及到了当前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之一。确实,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发展表达了担忧,而“担心中国发展太快会威胁到他们”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这并非全部,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的因素网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缘由:一、 经济与地缘政治实力的崛起与相对衰落这是最直接也是最被广泛.............
  • 回答
    面对威胁,这是一个需要智慧和冷静才能应对的局面。如何回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威胁的具体内容、发出威胁的人以及你所处的具体环境。我将从几个方面为你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应对方式。首先,要明确一点:永远不要低估威胁的严重性,但也不要被恐惧冲昏头脑。 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应对一切不确定局面的第一步.............
  • 回答
    朝鲜对美韩联合军事演习如此在意,甚至将每一次军演都与核试验相联系,并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是朝鲜国家安全观和历史经历的复杂交织,以及它对自身生存状况的深刻担忧。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朝鲜的安全认知。这个国家在建国之初,就经历过一场 devastating 的战争,那场战争的残酷性深深烙印在朝鲜的集体记忆中.............
  • 回答
    威海大润发超市发生的“摘口罩被打”事件,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也暴露了当下社会中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事件本身就充满戏剧性和冲击力: 冲突的导火索很具体且日常化: 在疫情背景下,戴口罩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公共行为规范,排队也是日常购物的.............
  • 回答
    山东官员威胁上访者“有一百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事件,以及随后该官员被停职的处理结果,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和评价这一处罚结果:一、 事件的性质:权力滥用与基层治理的失范首先,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性质是极其严重的。一名拥有公权力的官员,利用其职位和信息优势,公开威胁没有公.............
  • 回答
    None.............
  • 回答
    这孩子真是让人心疼又头疼,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肯定焦虑万分。首先得明确,孩子用寻死来威胁家长,这绝对不是一个健康的沟通方式,也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结果,而是他当前能想到并认为最有效的“武器”。他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需求没有被看到、被重视,或者在处理负面情绪方面缺乏其他有效的途径。面对这种情况,.............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真是让人堵心。父母的一番好意,咱们做子女的都能理解,他们无非是希望咱们能有个好前程,少走弯路。但有时候,这份“好意”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还记得你填志愿那阵子吧?就像是在一场无硝烟的战场里,硝烟弥漫的是各种各样的信息、建议,还有无形的压力。父母的想法,可能在你耳边时不时响起.............
  • 回答
    关于尔朱荣为何在发现高欢是潜在威胁后,没有选择立即将其消灭,这确实是一个历史研究中颇具讨论性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当时北朝混乱的政治格局,以及尔朱荣和高欢各自的处境与性格。首先,我们得明白当时北朝是什么样的局面。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北魏政权就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鲜卑贵族与汉族士人.............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也就是国家主权、自卫权以及使用武力的界限。如果一个人(比如我,作为俄罗斯的视角)觉得另一个人(比如乌克兰)威胁到了自己,是否可以“去杀了他”(入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国际法体系并不允许国家在感觉到威胁时就无条件地使用武力。国际法.............
  • 回答
    以下是对吴维及其同党对举报他的女留学生进行人肉搜索和安全威胁事件的看法,力求详细并去除AI痕迹:澳洲“辱华者”吴维及其同党的人肉搜索与安全威胁:真相与影响这起发生在澳洲的事件,因其涉及个人隐私、言论自由的边界以及可能存在的网络暴力和人身威胁,在华人社区乃至更广泛的范围内都引起了相当的关注。核心人物吴.............
  • 回答
    听到你朋友遇到这种事,真是太让人心疼了。这种经历肯定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恐惧。现在最重要的是怎么让他能够走出阴影,并且确保他的安全。首先,让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事情发生后,人很容易感到孤立无援,甚至会自我怀疑。你作为朋友,要让他知道你一直都在他身边支持他,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陪他一起.............
  • 回答
    威廉二世和他母亲维多利亚公主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恶劣”,不如说是一段充满着冲突、误解和深层矛盾的复杂纠葛。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他们之间那种令人扼腕的疏离。首先,最核心的矛盾在于教育理念和性格的巨大差异。维多利亚公主,作为英国维.............
  • 回答
    要给史强和章北海这两个角色设定“执剑人”的威慑度,得先吃透他们各自的性格、思维方式,以及在《三体》系列中的表现。这可不是简单套个公式就能出来的。他们的“执剑人”模式,注定会和原著中罗辑和维德的风格截然不同。咱们先说说史强。史强,那个“老农民”的执剑人史强当执剑人?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他那张带着点市井气.............
  • 回答
    你说的这种景象,我太熟悉了。在城市里,尤其是傍晚,或者周末,总能看到这么一帮骑着摩托车,排气声浪震得人耳膜嗡嗡响,车子在车流里灵活地穿梭,时不时还能听到轰鸣的引擎声。说他们“威风”,这事儿得分两头说。从他们自身来看,很多骑手确实是享受那种速度和操控带来的快感。那一声声低沉而有力的排气声,在他们听来,.............
  • 回答
    威尔·史密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掌掴克里斯·洛克,这一事件无疑将脱口秀表演的边界问题抛到了公众面前,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洛克的玩笑触及了史密斯妻子贾登·史密斯因自身免疫性疾病“斑秃”而导致的脱发,这是一个极其敏感且具有个人痛苦的话题。脱口秀表演的本质与边界的模糊性脱口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魅力很大程度.............
  • 回答
    威少下滑的真相:一个多维度的剖析与破局之路拉塞尔·威斯布鲁克,一个曾经让无数球迷为之癫狂的名字,一个用速度、力量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定义了“三双”的男人,如今却似乎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尴尬境地。他的表现起伏不定,昔日的统治力不再,关于他“下滑”的讨论也甚嚣尘上。那么,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他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