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中层看高层,也没在做事呢。。。
很简单一个道理,不同层级,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基层,需要的是执行能力,冲锋陷阵鞍前马后。
中层,需要的是协调和策划能力。
他不需要亲力亲为去做具体的事情,他需要做的是,收集各种正面负面信息提供给决策层。并且提前制定出n个计划,作为他们决策的参考。等具体的战略下达后,把战略分步骤拆成若干个有可操作性的战术步骤,并落实给具体执行的人,协调沟通各个同级单位,全程跟踪完成进度,并不断按进度对策略进行微调,保障整个计划在可控范围内。
高层,需要的是统筹和决断能力。
到这个层次,连布置协调出谋划策都不需要了。他需要的是把正确的人用在正确的位置。然后在一大堆乱线头一样的信息中,捋出正确的思路。在无数个看似都很有道理的点子中,选出最有可能成功的那个。然后无论最后成功还是失败,作为最终负责人来承担结果。
打个比方。著名的平安格勒战役
基层就像和尚,需要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命令。和鬼子拼刺刀,把二鬼子打得鸡飞狗跳,意大利炮轰城门楼子,冒着枪林弹雨去抢玉芹嫂子。
中层就像张大彪,我要提醒李团长,平安县城的鬼子不好打,而且打平安县城是有可能违反纪律要枪毙的。
好,既然团长下死命令了。我开始制定行动计划。
首先要把散落在各地的独立团召集起来,调查全团的兵力、素质、弹药等等,以方便重新编配。
其次侦测平安县城鬼子的兵力和部署。
第三制定不止一套攻城方案(佯攻哪路,主攻哪路blabla),还有打援撤退的全套计划。
高层就像李云考虑的是
第一,打不打的问题
打!
第二,怎么打的问题。
经过营长们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下结论。
平安县城鬼子兵力不少,一个独立团搞不定。所以要把独立团所有兵力乃至县区的民兵都集中起来。至于怎么三天之内把方圆几百里的部队集中起来,那我不管。我只要结果。这个事情张大彪负责。
独立团散出去一千多人各自招兵买马,估计现在有三四千了,加上民兵估计得五千上下,部队素质装备参差不齐,得重新调配。啊擦?张大彪这小子可以啊,一下子召集了上万人?有的都用上意大利炮,有的新兵蛋子还在拿红缨枪?还有两天时间,这一万人要全部武装起来,武器多的部队要匀一部分给少的,大家开去平安城。至于怎么调配我不管,我只要结果。这个事情邢志国负责。
趁召集兵力这档口,派人去侦查敌人的部署。两天之内我要知道鬼子的兵力部署,至于用什么方法不打草惊蛇获得情报我不管,我只要结果。这个事情沈泉负责。
鬼子如果来救援,就要阻击打援。这个事情老孔老丁楚云飞。。。。额。。。负责吧。。
违反纪律可能要掉脑袋的,这个事情李云龙自己负责。
几个参谋把作战方案都拿上来了。各有各的道理
但安县城鬼子少,汉奸二鬼子多,看似兵力不少但士气很差,只要打趴下汉奸二鬼子,防御就会崩盘。所以最后的作战方案是,四面进攻快速形成突破口,再扫荡四周,不要在质疑,执行命令。
第三,承担最后的责任。
团长,让我再带兄弟冲一次吧。。我一定把嫂子救出来。。。。开炮!
未经请示调动上万人的部队,为老婆打现成,造成上千人的伤亡,无组织无纪律,这种人就算枪毙都不过分。
娘希匹,第二战区在搞什么东西。
。。。。
。。。。
当然在刘伯承陈赓他们的眼里,李云龙就是中层了。
那他们要考虑的就是。这么不守纪律造成军队重大损失的,如果不枪毙,那以后全乱套了。
一不小心闹出这么大的战果,而且李云龙能征善战,真杀了,似乎也可惜。
要怎么处理?
这么一闹,鬼子会不会反扑?反扑的力度和方向会是怎么样的?
民间对我们的看法会怎么样?果军对我们的看法会怎么样?blablabla
确实张大彪看上去没有和魏和尚他们那样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也没有和李云龙一样指挥万众发号施令。
但万一战士牺牲了,第一个补上去和敌人拼刺刀的,就得是张大彪们。
李云龙下的命令,第一个接到任务而且必须限时保质保量完成的,也是张大彪们。
谁不是顶着在自己位置上的巨大压力呢?
所谓的,高层动动嘴,中层想破头,基层跑断腿。要干得好,谁都不容易。但千万别以为就自己在干活。
我是一个股份制公司的总经理,刚好快下班了,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总经理,我的期望是:
我自己不要做事,每天喝喝茶,上上网。
同时,我也希望我的下属,就是中层,他们也不要做事,能够和我喝喝茶,聊聊天。
为什么?
因为一个组织追求的是整体效率,不是总经理有多忙,也不是中层有多忙,而是要整个公司都在忙。管理者反而不能太忙,需要有足够的时候思考问题,想一个事情怎么去做,作为管理者,忙中出错的代价,比多干的那点儿活损失大多了。
一个合格的中层管理者,最少花几百万培养的,一个合格的总经理,最少是几千万,甚至几亿的成本培养的,让他们去干具体的活,没有任何意义。除非这个活非常重要,下面的人干不好。比如:给董事会的报告、重大客户重大项目的合作计划等等。
我如何评价一个中层是不是称职?
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公司布置的任务,他有没有按照时间、质量去完成。其余的方面,只要不违规,不违纪,不违法,不丧失工作和做人的标准就行。
一个企业,就像是一个协调运转的机器一样,需要整体效率,而不是单打独斗。我最怕的管理者,就是一个人忙的狗一样,团队其他人悠闲自在,然后还一个劲的跑过来找我诉苦,领导我实在太累了,太忙了,没人可用啊。
这样的人,不堪大用。
没人用公司给你分人,没钱公司给你钱,公司要的是总体效率。
团队能力不行培养、下属干活不积极想办法让他们积极、团队氛围不好整顿,这些才是一个中层需要去做的,而不是干活。
如果一个中层管理的团队,他们团队工作效率很高,氛围很好,中层不干活轻轻松松的,每天坐办公室喝茶聊天,还没有人投诉他。而且有时给我提个好建议,发现个公司的新机会,团队上下融融恰恰,也不和别人闹矛盾,那我就认为这是一个好的中层管理者。
这样的人,要提拔的,我还舍得让他去做事?!。
中层管理人员往往是一个事情被做出来的关键。只不过它发生的作用并不一定是物理上推动这个事情,所以你觉得他们没做什么。
举个例子,上次领导说明年我们收入要再提升一点哦。也就是对今年的增长,上级领导并不满意。但高层的领导只会提这样的概念性,就好像说你听国家领导人的报告里面不会跟你说明年GDP一定要增长多少这种具体数字的。只会说我们要加强发展什么重点发展哪里。
这时候中层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来了,根据上级领导说过的这个概念,比如他说收入要增长一点,那到底增长多少?增长多少上级领导会满意,同时自己这边又能完得成,增长这么多的同时要花多少成本?增长这个的同时,会不会减弱别的发展机会?增长这么多,到底怎么完成?由谁来完成?等等。这一系列可实现的操作型计划往往是在中层管理者这里形成的,就好像国家领导人定下一个总的框架需要干什么,但具体怎么干,往往是省长市长来决定的。
虽然中间这一层翻译的工作是由中层领导来干的,干完以后他可能把具体实施的工作就布置到了他的下级头上,但并不代表中间这一层没有干工作。同时当这个事情出了事儿的时候,上级领导也会直接怪中层管理者,也就是你要承担责任。有的时候你的下级犯了一个你根本就不知道的,莫名其妙的错也需要你来承担责任。
比如疫情防控很严的时候,你手下的某个地方爆发了疫情,你可能作为一个省市级的领导,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事儿,说白了,这个事跟你也真的关系不大,但没办法你一定要负责任。
而往往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推卸的,并不是想象中的你可以把领导责任往下推。下面人的犯错他承担具体责任,而你承担的是领导责任,具体责任可以找人推卸,而领导责任则是八竿子打不着,你都要承担。
所以你认为中层。管理者没干什么工作,但事实上他们往往是那些干的工作不被人看见,没干工作也要承担责任的人。我承认在有些公司中层管理者是比较豪横的,但在大多数地方中层其实是最不好做的。
很正常。因为工种不同。
你用一线的眼光来看中层,你自然无法理解中层的工作。当时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管理者,你会发现你需要思考的事太多,每个决策和判断都需要谨小慎微。你只需要考虑你自己的手头的事,他需要考虑的是整个团队过去事的屁股如何搽干净,现在手头的事如何推进,未来还有哪些事需要开展。下面的人要如何用,如何管,如何分配工作、利益。遇到狗屁不通的文稿和方案看的一肚子胀气。对上还得和颜悦色,尽可能满足领导和甲方的各种诉求。
你以为他没事做,但其实一个负责任的中层,脑子里有做不完的事。
如果你要真这么想,这个逻辑套在老板身上也没多大问题,为什么大多数老板看似没在做事,但是为什么利润拿的最多?
那我们把老板踢掉行不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