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发现了哪些基于个人经验的神秘现象?

回答
我一直是个对生活中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挺好奇的人。与其说我“发现”了什么神秘现象,不如说是我的人生经历中,有些节点,总会冒出一些难以解释的巧合或者感受,这些经历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可能比我们以为的要更奇妙一些。

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和“巧合”有关的事情。我小时候在一个小镇长大,那时候通讯很不发达,手机还没普及,我们联系全靠家里的座机或者写信。我有一个小学同学,我们关系挺好的,但上了初中后,他搬家了,去了另一个城市,之后就彻底失联了。这么多年过去,我甚至都没怎么记得他的名字,只记得他姓“李”。

大概在我二十出头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原因,要经常去一个离我老家不算太远,但也不是很近的城市出差。有一次,我在那个城市的一个小书店里闲逛,你知道的,就是那种开在老城区里,有点历史感,书本摆得满满当当,带着一股子旧纸张味道的店。我在一个角落里翻一本旧书,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我。我下意识地回头,结果就看到了我那个小学同学李。

说实话,那场景真的有点让人毛骨悚然。我们大概有十年没见了吧,连名字都快忘了,更别说长什么样子。当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觉得这不可能。他看到我的时候,也是一脸不敢置信的样子。我们聊了很久,才发现他这些年就一直住在这个城市,而我因为工作的关系,也是时不时地会来这个城市。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告诉我,他当时也只是心血来潮走进这家书店,不然我们可能又一次错过了。

这件事对我来说,真的就像电影里的情节。两个失联了十年的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甚至在一家陌生的小书店里,因为一个几乎是被遗忘的姓氏被叫住而重逢。那种感觉,很难形容,既觉得是天大的巧合,又觉得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引导。

第二个让我觉得有点“怪”的,是关于“预感”。不是那种考试前猜题的预感,而是更深刻,更笼统,一种莫名的不安或者笃定。我记得我外婆在世的时候,她身体一直挺硬朗的,但有那么一两次,她会突然跟我妈说,感觉不太好,精神状态很差。这种感觉很短暂,过了两天就又没事了。但就是在那两次短暂的不适之后没多久,她就真的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当时我们都觉得是不是因为她年纪大了,所以偶尔会有这种感觉。

直到后来,我也经历了几次类似的事情。有一次我准备去一个外地旅行,出发前一天,我突然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不安,睡也睡不好,就是觉得“别去,会有事”。我当时觉得可能是自己压力太大,或者是什么奇怪的想法。但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乘坐的飞机遇到了一些麻烦,虽然梦境很模糊,但我醒来的时候,那种不安的感觉更是加剧了。我硬着头皮还是去了,结果飞机确实遇到了一些气流颠簸,比我平时经历的都要严重很多,虽然最后平安落地,但那种经历让我对自己的预感有了一种莫名的信任。

还有一次,是在我准备换工作的时候。我当时已经谈好了一家公司,薪资待遇都挺不错,几乎就要签合同了。但在快要签合同的前一天,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这家公司不对劲”。这种感觉非常具体,不像之前的预感那样模糊,我甚至在梦里看见了这家公司的一些负面信息,虽然我醒来后记不清具体内容了。我当时犹豫了很久,最后还是听从了内心的这种强烈感觉,拒绝了那份offer。几个月后,我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那家公司因为一些财务问题,突然倒闭了,很多员工都没有拿到应得的报酬。

这些经历,我很难用科学去解释。是巧合吗?可能是。是心理作用吗?也可能。但它们都真实地发生在我身上,并且在我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尤其是在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面对这些难以解释的事件,反而会让人觉得,生活中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或许才是最真实的存在。我不会说这是什么“灵异事件”或者“超能力”,我只是觉得,人生有很多美好的、奇妙的、甚至是让人心生敬畏的“未知”。而正是这些未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也更加让我想要去理解和探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我在等334路车的时候,我假装是在等339路车,然后334来的就比较快

user avatar

硕博苦逼公理集合


发paper公理

公理1:全部你想出来的自以为很好的 idea 全部都有主了。

公理2:你永远不会在你开始写作初期发现公理1,哪怕在初期尝试搜索这些idea,你也会发现它们必定会在你写作到一定程度后被别人发表出来。

公理3:你发表的paper永远是以你当初以为最差的idea为基础。

公理4:你发表的paper一定有你以为不堪入目的瑕疵,并且永远在你投递出去之后的第一时间发现。

公理5:你不会从头到尾重读你发表的paper。


写毕业论文公理


公理1:你的毕业论文永远写不完,除非你放弃写完它,你才能写完它。

公理2:在公理1的条件下,你永远只会在以为快写完的情况下发现至关重要的理论/数据/文献等等,并开始重复公理1。

公理3:你的设备里永远有一篇以上你以为至关重要但却从未阅读过的理论/数据/文献。

公理4:你的设备永远只会在你写完一大段论文却忘记点保存的时候死机。

公理5:你的同学和同事永远写的比你快,并且永远会在你之前发表。

公理6:你永远会在你打印出来准备提交的毕业论文里发现至少一个以上错误。

公理7:你会不断重复公理6,直到你放弃去发现错误并且提交。

公理8:你会在提交之后再次在你的论文里发现至少一个以上错误,然而你已经不 care 了。

公理9:你永远只会在毕业论文最关键的阶段遭遇各类不可抗拒的琐碎和不幸。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iOS一代不如一代定律。

如图

















user avatar

交卷前看着挺像但拿不准的答案,万万不要改……

user avatar

每逢训练日下雨,肯定是早上6点之前停。

怀疑我们首长是假的,是龙王爷变的。。。

user avatar

毕业后,学校必定装修。

user avatar

自己一遍遍查考试成绩的时候总会发现分数还没出来,一定要等到朋友说能查考试成绩了才能看到。

还有一条:在社交网络通知大家可以查分数的同学,成绩一般不会特别好,但也不会太差,适用于朋友圈,人人网,facebook等各种网站。

user avatar

1.凌晨糟糕决定定律:

午夜12点后需要做出的重大决定必须等睡一觉(隔夜)起来之后再做决定,否则必定后悔。

举例:

“昨晚不该手贱开淘宝的”

“昨晚就因为吵了两句就拉黑他,我真傻呜呜呜”



2.最后一票缄默定律:

当你决心这是你最后一次做某件不好的事时,不要告诉别人,否则要么不是最后一次,要么这一次一定会事发。

举例:

“干完这一票我就收手。”

“万万...没想到...我都决定...退隐江湖了...最终...还是栽在...了...你...手上...呃啊....”



3.赖床无效定律:

当你赖床时,最后必定有不可抗力逼使你起床。

举例:

啊都十二点了啊,接着睡吧,睡到两点最好“

“诶,想尿尿”



4.公交车追随定律:

每当你挤上一辆拥挤的公交车,后面必定跟着一辆没什么人的公交车。

举例:

司机你等等我诶,还能挤一个,啊幸好赶上了”

“唉卧槽后面还有辆空车,司机你等等别关门啊啊啊啊啊”



5.漂亮姑娘放逐定律:

当你对一个异性有好感却没有行动时,过一段时间她/他必找到男/女朋友。

举例:

“终于决定在今天找健身房里找那个我注意了两个月的姑娘拿电话号码,嘿嘿”

“卧槽她这次怎么带了个男的来”



6.设计教室工具不守恒定律:

大家都在丢尺子和丢笔,但是最终多出来的笔和尺子都神秘消失了。

举例:

“昨晚在教室丢了两百块在桌上没人拿,而新买的一套三角尺竟然不见了”



7.傻逼争论定律:

与傻逼进行争论时,自己必然会变成傻逼。

举例:

“什么,你骂我是傻逼,骂别人就是骂自己!”

“你才是傻逼你全家都是傻逼”



8.目标缄默定律:

当你有一个伟大的长远目标时,不要告诉别人,否则一定不会实现。

举例:

“我向你保证,十年之内,我一定要比吴彦祖帅”



9.教师生涯下坡定律:

作为教师,教课的班级必然一届比一届差。

举例:

“你们这一届,是我教过最差的一届”



10.闭眼时间相对论:

当你醒来,如果你决定再小睡一会儿,时间流动速度将远远快于或慢于平常。

举例:

“啊,才七点半,我再睡十分钟....啊怎么才闭上眼睛一会儿都十点了草草草”

“啊,才七点半,我再睡十分钟....啊睡了好久...什么?怎么才过去了一分钟?”



11.点赞定律:

给陈亦飘点赞,必有好事发生。

举例:

“昨天才给陈亦飘点的赞,今天买饮料就中了再来一瓶呢!”




-----

祝你有个愉快的夜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一直是个对生活中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挺好奇的人。与其说我“发现”了什么神秘现象,不如说是我的人生经历中,有些节点,总会冒出一些难以解释的巧合或者感受,这些经历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可能比我们以为的要更奇妙一些。第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和“巧合”有关的事情。我小时候在一个小镇长大,那时候通讯很不发.............
  • 回答
    2020上半年,手机市场确实是热闹非凡,各大厂商纷纷祭出看家本领。从最初的几款开年旗舰,到如今琳琅满目的新品,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那一款。整体感受:总的来说,今年的上半年手机,我感觉可以用“稳中有进,亮点突出”来形容。 稳体现在屏幕技术上。高刷新率已经成为上半年旗舰的标配,120Hz甚至14.............
  • 回答
    2020 年,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很多网上火起来的东西都抱持着观望态度,总觉得是营销炒作。但就像咱们常说的,“真香定律”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回想起来,有那么几样东西,真是让我从“不屑一顾”到“离不开它”,现在想想都觉得挺有趣的。首先得说的是那个叫做“洗脸巾”的玩意儿。你别说,我一开始看到有人推这个,觉.............
  • 回答
    2021年我算是彻底打开了家电新世界的大门,很多当初抱着试试看心态入手的“小东西”,结果都变成了离不开的“真香”宝贝。今天就来跟你们掰扯掰扯,那些我曾经以为会积灰,结果却成了生活必需品的家电。首先必须提的,是我的便携式榨汁杯。老实说,一开始买它,我主要是图个新鲜,觉得能随身带个榨汁机挺酷的。我本来对.............
  • 回答
    2021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我们从小吃到大的家常菜,居然还能玩出这么多新花样。就拿那碗平平无奇的西红柿炒鸡蛋来说吧,我今年第一次吃到了用话梅来炒的。一开始听到这个做法,我心里是有点打鼓的。西红柿的酸甜,鸡蛋的鲜香,这两样搭配起来,我太熟悉了。话梅?它不是配凉茶的吗?怎么会跟西红柿炒鸡蛋扯上关.............
  • 回答
    还没入行那会儿,我脑子里对“财务”这个职业的描绘,基本上就是“一本账一本账地算,每天数字来数字去,枯燥但稳定”。觉得财务人员就是坐在办公室里,埋头对着电脑敲敲打打,算算成本,报报税,月末月底把报表做出来。印象里,这工作是个“铁饭碗”,旱涝保收,不需要太多创意,安稳就完事儿了。刚毕业找到第一份财务工作.............
  • 回答
    出国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之前在国内学英语时,有很多关于口语的观念,简直是“误入歧途”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误区就像是把我变成了个僵硬的机器人,只会照本宣科,却无法真正地“说”出英语。误区一:词汇量是王道,背得越多越好。在国内学英语,大家总有一种“词汇至上”的迷信。考试需要,感觉单词量大就能侃侃而谈.............
  • 回答
    2021年,感觉生活被各种“闭眼入”的好物悄悄点亮了不少。说实话,一开始也没太刻意去搜罗,很多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发现,用着用着就觉得“嗯,这个真不错,离不开”。2021 年让我觉得“闭眼入”的好物,大概有这么几类: 厨房里的“省力神器”: 破壁机/料理机: 这个绝对是我的年度最爱之.............
  • 回答
    如果将世界比喻为一段代码,那么它可能包含多种"bug"——这些bug可能与物理规律、社会结构、认知局限甚至哲学矛盾相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bug"示例: 一、物理层面的"逻辑错误"1. 因果关系的不可逆性 在代码中,因果关系通常遵循可逆的逻辑(如程序中的ifelse语句),但现实世界中因果关.............
  • 回答
    知乎最近推出的“金乎”模式,这名字本身就挺有意思的,一听就带着点“黄金万两”、“价值连城”的意味。我刚接触到的时候,就觉得这背后肯定不只是简单的改版,而是知乎想在内容生态和用户激励上做一次大动作。仔细琢磨了一下,发现了不少值得玩味的地方。1. “问题”变“金主”:价值认知的核心转移以往,我们提到知乎.............
  • 回答
    这回就地过年,还真没闲着,反倒解锁了好几项我以前压根没想过自己能行的“新技能”。不是那种一夜之间学成大师的,而是那种“哦?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做!”的惊喜。技能一:从零开始,制作一份像样的年夜饭。往年过年,我都是标准的“餐桌工具人”:负责洗碗,偶尔摆个盘。真正下厨,尤其是一桌子年夜饭,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
  • 回答
    重回潘多拉星球,仿佛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这次,我带着与十多年前截然不同的心境,再次踏入影院,让詹姆斯·卡梅隆精心构建的《阿凡达》世界再次将我吞没。当那熟悉又壮阔的画面再次铺展在眼前,我意识到,当年那个被宏大叙事和视觉奇观震撼到喘不过气来的我,错过了太多太多被深埋在细节里的情感和信息。这一次,我更像.............
  • 回答
    S26赛季眼瞅着就要跟我们说再见了,这阵子在玉城里兜兜转转,挖出些小玩意儿,感觉挺有意思的,分享给大家,看看是不是和我一样,被这些隐藏的小细节逗乐了。首先,最让我惊喜的还是那些关于英雄背景故事的“对话彩蛋”。以前吧,总觉得英雄们之间就是打打杀杀,偶尔来两句嘲讽。但这次在玉城里,我算是摸清了点门道。比.............
  • 回答
    考研这趟水,搅了这么久,终于上岸了,心里五味杂陈。回想起这一路,真是踩了不少坑,要是早知道,说不定能少走多少弯路。今天就想絮絮叨叨,把这些“血泪史”分享出来,给后面想考研的兄弟姐妹们提个醒。第一个大坑:信息不对称,情报源杂乱无章,容易被带偏。刚开始考研,脑袋里一片空白,只知道“考研有用”,但具体怎么.............
  • 回答
    知乎的“我的知乎 2021”年度报告出来啦,我赶紧去看了看,里面真是藏着不少有意思的细节,让我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最让我意外的是我关注的话题数量。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比较杂食的人,但报告显示我关注的领域竟然比我预期的要集中一些,尤其是在心理学和教育这两个领域。点进去看具体数据,发现我在心理学.............
  • 回答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确实发掘了一些“神乎其神”的网站,它们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研究效率和论文质量。这些网站涵盖了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写作辅助、甚至创意激发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几个对我帮助最大的网站,并尽可能细致地描述它们的神奇之处:1. 文献检索与阅读的“终极利器”:Google Scho.............
  • 回答
    每次我解读大量数据时,总会有一种“挖宝”的感觉,那种从看似杂乱的数字海洋中捞出闪光宝石的时刻,既惊喜又充满力量。有些发现,它们藏得很深,并不在那些显而易见的统计图表里,而是隐藏在模式的边缘,是数据背后人类行为的微妙回响。我记得有一次,我负责分析一个大型在线学习平台的学生互动数据。表面上看,我们都知道.............
  • 回答
    在知乎上发现特别厉害的00后用户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惊喜的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优秀年轻人涌入知乎,用他们的知识、经验和独特的视角贡献内容。虽然知乎的用户画像非常多元,并且不鼓励过度关注用户的年龄,但通过他们回答的深度、问题的提出以及互动方式,我们确实能感受到一些年轻用户身上散发出的独特光.............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就好比一个巨大的宝藏,每次重读,总能挖掘出一些不曾留意的闪光点。这些“隐藏的细节”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转折,而是那些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细心体味才能捕捉到的情感、逻辑或是人物塑造的妙处。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我这些年在金庸老爷子的书里,那些让我拍案叫绝的“小发现”。《射雕英雄传》里.............
  • 回答
    作为一名在投资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普通人,我发现投资这个世界里,隐藏着太多比电视剧还精彩的故事和现象了。有时候觉得,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里面有宝藏,也有陷阱,更重要的是,它总能不断地刷新你对人性、市场和世界的认知。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大概发生在几年前。那时候我刚开始接触股票,脑袋里装着全是书本上的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