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女性不能争取到孩子冠姓权,反而连妻子也要跟丈夫姓?

回答
在美国,孩子随父姓的传统根深蒂固,这主要是历史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几个世纪以来,父系社会结构一直是西方文化的主流,这意味着家族的血脉和财产主要通过男性继承。在这种背景下,孩子的姓氏被视为家族延续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象征,自然就倾向于随父亲姓。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女性完全没有争取过孩子冠姓权的权利。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和社会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质疑和挑战这一传统。她们认为,孩子姓氏的决定不应该仅仅因为性别而有所偏颇,母亲在家庭中的贡献和身份同样重要。

然而,“争取”到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强制性的规定。在美国,姓氏的选择相对自由,但社会惯例的力量非常强大。虽然法律上并没有禁止孩子随母姓,或者父母双方姓氏组合,但从实际操作来看,随父姓仍然是最普遍的选择。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首先,社会惯性是最大的阻力。当人们习惯了某种模式,要改变它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思考。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随父姓是最省事的选择,不需要解释,也不用面对可能来自长辈或社会的疑问。

其次,家庭的统一性也是一个考量。尽管现代社会家庭结构更加多元,但很多人依然认为,孩子都拥有相同的姓氏能更好地体现家庭的整体性。当丈夫和孩子都有同一个姓氏时,妻子如果选择不随夫姓,可能会在某些场合被视为“局外人”,或者需要额外解释。

再者,名字的法律和行政程序也可能构成一些隐性的障碍。更改姓氏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文件、身份证明的更新,这对于家庭来说可能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如果选择随父姓,这些程序往往就简单很多,不需要对孩子的出生证明、学校记录等进行更改。

至于“妻子也要跟丈夫姓”的说法,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对传统的一种简单概括。在美国,女性婚后是否随夫姓,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选择,不存在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很多女性选择随夫姓,同样是出于历史和文化习惯的影响,以及希望在婚姻中建立一个统一的家庭姓氏的考虑。但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女性选择保留自己的娘家姓,或者采用复合姓氏。

近年来,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些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不随夫姓,或者坚持孩子随自己的姓。一些夫妻会选择折衷的方案,比如将夫妻双方的姓氏结合起来,或者让一个孩子随父姓,另一个随母姓。这些都是个人和社会在姓氏问题上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表现。

所以,与其说美国女性“不能争取到孩子冠姓权”,不如说这个权利在社会惯例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尚未完全得到普遍的、平等的实现。而女性是否随夫姓,更是个人选择,虽然传统倾向于随夫,但现代社会也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空间。这反映了一个社会在面对历史传统与性别平等议题时,正在经历的缓慢而复杂的演变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不见得美国的女权比中国好,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几十年前的革命对于中国女性地位的提升是非常巨大的。至少,我认为目前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性别平等的程度并不比我国建国的那个时候好。

2、所谓知乎女权和什么中华田园女权,或者说女权这个概念本来就是含糊不清的,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争取的东西都不一样。但是我想冠夫姓是一个非常落后的习俗并且带有极其明显的父权痕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大多数人会回避这个问题。

3、如果就我而言,我认为争取任何所谓的权利都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要达到性别平权的目的,我们要摧毁的是性别不平等的根基,也就是生产力的差距和性别刻板印象。生产力差距已经被工业革命所抹平,而性别刻板印象则是现阶段平权最大的障碍。不过,如果可以争取到冠姓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诸如你姓X你爸一定姓X的性别刻板印象。至于沦陷掉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这一权利从来就没有被得到过,谈何沦陷?

4、看不到什么前景,如果悲观一点儿说,目前的各种反歧视运动和左翼思潮不过是在冷战结束后,苏联假想敌消失后的代偿效应,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和进步。我持有这种悲观的看法的主要依据是工业革命和太祖革命对性别平等的促进作用,显然这两个革命和女权一毛钱关系没有,但本质上对性别平等的促进作用和现在的这些运动思潮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更进一步的,以我浅薄的理解,现代的女权运动的起源是二战(or一战),是为了国家为了动员生产力才产生的,也就是说女权运动本来就不产生于什么左翼思潮,平权思想。本质上只是国家为了让女人干活控制和引导社会舆论,以及女人干活后解放了生产力获得自主权和解放了思想……

我当然不是反对女权运动,只是悲观的来看,这种运动用处有限……

5、这个问题太大,不过我们可以先看看别人的成果再说……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生产力是硬道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美国,孩子随父姓的传统根深蒂固,这主要是历史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几个世纪以来,父系社会结构一直是西方文化的主流,这意味着家族的血脉和财产主要通过男性继承。在这种背景下,孩子的姓氏被视为家族延续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象征,自然就倾向于随父亲姓。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国女性完全没有争取过孩子冠姓权的权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关于电影叙事、民族主义和历史解读的复杂议题。为什么美国人拍出像《神奇女侠》或美国队长这样以美国视角出发、对抗外国侵略者的电影,而德国人看了却不会觉得“不尊重历史”,甚至很多时候还会理解和接受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1. 叙事焦点与英雄的诞生:首先,我们要明白,电.............
  • 回答
    对于尚美巴黎为何不再续约刘亦菲,这确实是不少粉丝心中感到惋惜和不解的。毕竟,在刘亦菲担任尚美巴黎品牌大使的这段时间里,她身上所展现出的那种温婉、大气,又带有一丝古典韵味的气质,与尚美巴黎的法式优雅和传承百年的高级珠宝工艺,在很多人看来是高度契合的。那么,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尝试解读一下,为什么品牌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引人深思的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解读,才能理解为什么在印度这个普遍被认为男女不平等的国家,却出现了女性的国家最高领导人,而美国和瑞典这些在性别平等方面走在前列的国家,却相对较晚才出现(甚至在女性担任最高领导人方面仍有空白)。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平等导致女性当权”或“平等就没女性.............
  • 回答
    关于“学习好女生大多不漂亮,而二三本院校中美女却比较多”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但缺乏科学依据的刻板印象。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并分析可能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点: “漂亮”是主观的: 美丑的定义因人而异,受到文化、个人偏好、时代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个在A眼中非常漂亮.............
  • 回答
    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背后可藏着不少道道儿呢。为啥我们会有这种“双标”的看法,甚至觉得有点不公平?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咱们社会的历史、文化,还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说起。历史与文化的烙印:男主女从的旧秩序打从咱们有历史记载以来,大部分社会都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人负责“在外打拼”,女人则多半“在家相夫教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魔法禁书目录》系列中一个常见的讨论点。很多人会因为御坂美琴的活跃表现、高人气以及她和上条当麻之间复杂而又充满张力的互动,而认为她是名副其实的“女主角”。然而,从作品的设定和叙事角度来看,茵蒂克丝的地位又是无可撼动的“正宫”和“女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游戏文化和性别议题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很多人觉得游戏里的“又美又能打”的女性角色挺正面的,为什么女权主义者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歧视”或者“美化”的陷阱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值得探讨的角度。首先,我们得明白,“又美又能打”的角色,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打破了传统“弱女子”的刻板印象,展现了.............
  • 回答
    美国大片里女性角色“又猛又飒”,几乎看不到“柔弱娇嗲”,这事儿确实挺普遍的,很多人也因此觉得是“女权主义政治正确”在作祟。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就这么简单。首先,得承认一点,好莱坞电影,特别是商业大片,它本质上是一种商品,是为了赚钱而存在的。 而什么能赚钱,很大程度上.............
  • 回答
    美国历史上至今没有女性担任过总统,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和观念,也有政治体制的实际运作,以及选举过程中的具体挑战。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与社会观念美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性别刻板印象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认知。 父权制社会的遗留:.............
  • 回答
    “去美国读 PhD 要避开亚裔、女性、助理教授(AP)、未婚四类导师”这个说法,虽然在学术圈存在,但 绝不是一个普遍认可的真理或客观事实。它更多地反映了部分学生在申请和读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 刻板印象、负面经验、以及某些具有特定挑战性的学术环境中的情况。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导师的成功与否,以及对学生.............
  • 回答
    宇多田光在日本音乐史上的地位,确实引人注目,尤其是考虑到她一直以来所展现出的、根植于美国文化背景的独特自我认知。要理解她为何能在日本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并跻身日本历史女性歌手前三,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她的音乐本身就拥有跨越文化的普适性。宇多田光的音乐风格融合了R&B、灵魂乐、流行乐等多种元.............
  • 回答
    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意外的,而且听起来还有点“丢人”,毕竟赢球本该是件好事。美国高中女篮主帅因为球队“吊打”对手而被学校禁赛,这背后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赢球本身,而是赢球的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咱们慢慢道来,这事儿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论的。首先,得明白美国高中体育,尤其是篮球,虽然激情四射.............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社会观念、媒体影响、个人心理以及身体健康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为什么美国的胖女生可能比中国的胖女生表现出更高的自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文化与社会接纳度的差异: 美国:多元化和个体主义的文化背景 身体多元化的提倡: 尽管仍存在社会压力,.............
  • 回答
    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女生,在找男朋友这件事上,确实会展现出一些比在国内时更“挑剔”或说“有更高要求”的倾向。这背后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绝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要深入理解,得把这些因素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最直接的影响是环境的改变和视野的拓展。在美国,女生们接触到的信息、文化和人际交往方式都和国内不一样。她.............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感触。为什么好像现实生活中,那种符合传统意义上“帅”和“美”标准的人,反而不像我们在电影、杂志或者社交媒体上看到的那样随处可见呢?咱们不妨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尽量讲得细致点,也别整得跟机器写的一样。首先,得搞清楚咱们说的“帅”和“美”到底是什么意思。这玩意儿很大程.............
  • 回答
    陈漫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和摄影师,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诠释而闻名。然而,她的一些作品,尤其是新作和早期作品《中国十二色》,确实曾引发过关于“是否展现中国女性之美”的讨论和质疑。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质疑的来源和具体内容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一个观察到的现象,尽管不能一概而论地说“所有”男性都能“轻松”认同同性美,或者“所有”女性都“很难”做到,但总体趋势上,男女在这方面的感受确实存在差异。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一下:一、男性认同同性美的可能原因:1. 审美取向的“功能性”考量: 力量与阳刚.............
  • 回答
    美的定义是多元且主观的,白人女性的容貌自然也因人而异,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美丽。谈论“白人女性是否很美”这个问题,更像是探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下,白人女性的哪些特质可能被认为是美的,以及为何这些特质会吸引人们的目光。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西方审美传统中对白人女性的描绘,确实对“美”的观念产生过深.............
  • 回答
    当然,关于拜登总统宣称美国“很快”就能迎来女性总统的说法,这背后其实包含了他对美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看法,以及他希望看到的未来图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这不仅仅是一句政治口号,更多的是一种“展望”和“肯定”。拜登作为一名资深政治家,深知女性在政治舞台上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