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拉氏乘数法中为什么认为最值一定是极值呢?

回答
在拉格朗日乘数法中,我们之所以认为求得的最值一定是极值,可以从几何直观和数学理论两个层面来理解。这并不是说“最值”和“极值”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随意互换,而是说在拉格朗日乘数法应用的典型场景下,它能帮助我们找到的那个“最”符合条件的点,在局部来看,确实表现为函数的极值点。

我们先来捋一捋拉格朗日乘数法的核心思想。它解决的问题是:在某个约束条件下,求一个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比如,我们要在一个圆周上找一个点,使得这个点到原点的距离最大或最小。这里,“在圆周上”就是约束条件,“到原点的距离”就是我们要优化的函数。

1. 几何直观:相切是关键

想象一下我们要优化的函数 $f(x, y)$,它的等值线是一族曲线。如果我们同时有一个约束条件 $g(x, y) = c$,这个约束条件本身也定义了一个曲线(或者曲面,如果是在三维或更高维度)。

拉格朗日乘数法的核心就在于:当函数 $f$ 在约束曲线 $g=c$ 上取得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函数 $f$ 的等值线一定与约束曲线 $g=c$ 在该点相切。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如果等值线与约束曲线不相切: 也就是说,它们是相交的。那么在约束曲线上,我们就可以沿着与等值线方向“稍微移动”一下,从而改变 $f$ 的值。如果在相交点附近,我们还能找到比当前点 $f$ 值更大(或者更小)的点,那么这个相交点显然就不是最值点。只有当沿着约束曲线移动时,我们无法再增大(或减小)$f$ 的值了,这才可能是最值点。而这种“无法再增大”或“无法再减小”的状态,在局部上就表现为与约束曲线的“相切”,因为在切点处,函数 $f$ 的等值线的方向“恰好”与约束曲线的方向一致或相反,再稍微偏离约束曲线一点,函数的增减方向就改变了。

用梯度来解释相切: 我们知道,函数 $f$ 的梯度 $ abla f$ 是指向函数值增长最快的方向。同样,约束函数 $g$ 的梯度 $ abla g$ 指向 $g$ 值增长最快的方向。当 $f$ 在 $g=c$ 上取得最值时,在约束曲线上沿着任何方向移动,函数的 $f$ 值都不会再增大(或减小)。这意味着,在最值点处,沿着约束曲线的方向的 $f$ 的方向导数为零。如果 $ abla g$ 在该点不为零(这是拉格朗日乘数法的基本假设),那么约束曲线的方向就是由 $ abla g$ 决定的。当沿着约束曲线无法改变 $f$ 的值时,就意味着 $ abla f$ 在该点要么是零向量,要么是与约束曲线切线方向共线的向量。如果 $ abla f$ 与 $ abla g$ 共线,它们就平行(同向或反向),这在几何上就意味着等值线与约束曲线相切。

总结几何直观: 最值点就像一个“爬坡”或者“下坡”到顶(或到底)的点。如果这个点还在一条路上(约束曲线),那么当你在路上走到一个最高点或者最低点时,你不能再往前走了而不离开这条路,并且往任何方向走都会让你“下坡”(如果是最高点)或者“上坡”(如果是最低点)。这时候,你所处的点,在沿着这条路的方向上看,你的“速度”就为零了,这和函数的等值线恰好“擦边”而过,没有继续交叉,就是相切的体现。

2. 数学理论:必要条件

从数学上讲,拉格朗日乘数法提供的是最值点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个必要条件就是:在极值点,目标函数的梯度 $ abla f$ 与约束函数的梯度 $ abla g$ 成比例,即 $ abla f = lambda abla g$,其中 $lambda$ 是拉格朗日乘数。

为什么说这个条件对应于极值呢?

考虑一个参数化路径: 假设约束曲线 $g(x,y)=c$ 可以被参数化为 $(x(t), y(t))$。那么我们要优化的函数在约束上的值就变成了 $F(t) = f(x(t), y(t))$。如果 $(x_0, y_0)$ 是 $f$ 在约束上的一个极值点,那么对于函数 $F(t)$,它在该点对应的 $t_0$ 也必须是极值点。根据微积分的知识,如果 $F(t)$ 在 $t_0$ 取得极值,那么 $F'(t_0) = 0$。

链式法则的应用: 应用链式法则,我们有:
$F'(t) = frac{partial f}{partial x} frac{dx}{dt} + frac{partial f}{partial y} frac{dy}{dt} = abla f cdot (frac{dx}{dt}, frac{dy}{dt})$

注意到 $(frac{dx}{dt}, frac{dy}{dt})$ 就是约束曲线的切向量 $r'(t)$。所以,在极值点 $t_0$,我们有 $ abla f cdot r'(t_0) = 0$。
这意味着,目标函数的梯度 $ abla f$ 在该点必须垂直于约束曲线的切线方向 $r'(t_0)$。

约束函数的梯度与切线方向的关系: 同样,对于约束函数 $g(x,y)=c$,它在点 $(x_0, y_0)$ 的梯度 $ abla g$ 是垂直于等高线 $g=c$ 的法线方向。而约束曲线的切线方向 $r'(t_0)$ 是垂直于 $ abla g$ 的。因此,$ abla g$ 的方向也与约束曲线的切线方向垂直(或者说平行于法线方向)。

得出 $ abla f$ 与 $ abla g$ 的关系: 如果 $ abla f$ 和 $ abla g$ 都垂直于相同的切线方向 $r'(t_0)$,那么 $ abla f$ 和 $ abla g$ 就必须平行(同向或反向)。换句话说,存在一个标量 $lambda$ 使得 $ abla f = lambda abla g$。

这个 $ abla f = lambda abla g$ 的条件,实际上就是我们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解题时建立的方程组的来源。这些方程组所解出的点,都是满足“梯度平行”这个条件的点。

关键的澄清:拉格朗日乘数法找到的是“候选点”,这些点是极值点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那么,为什么我们又说它找到的是“最值”?这是因为在很多实际问题和函数性质良好的情况下(例如,定义域是紧集且函数是连续的),最值一定存在,而且最值点往往是发生在“边界”或者函数值“平坦”的地方。在拉格朗日乘数法中,“梯度平行”这个条件就捕捉到了这些“平坦”的地方(在约束条件下)。

边界情况: 如果我们优化的函数是在一个闭合区域上(比如一个填充的圆盘),并且我们考虑的是整个区域的最值,那么最值可能发生在区域的内部(此时可能使用无约束优化方法,或者拉格朗日乘数法处理局部极值),也可能发生在区域的边界上。拉格朗日乘数法处理的就是约束边界上的极值。

全局最值 vs. 局部极值: 拉格朗日乘数法直接提供的等式 $ abla f = lambda abla g$ 以及约束 $g=c$ 是寻找满足局部最优条件的点。也就是说,这些点是函数在约束上的“局部极值”。
如何从局部极值得到全局最值?
1. 寻找所有满足拉格朗日乘数条件的点。
2. 检查这些点处的函数值。
3. 同时,还要考虑约束的“特殊”点。 例如,如果约束曲线有尖角或者不光滑的地方,这些地方可能是极值点但梯度不一定平行。在参数化约束时,这些可能对应于参数域的端点。
4. 比较所有这些候选点的函数值。 最大的就是全局最大值,最小的就是全局最小值。

所以,严格来说,拉格朗日乘数法找到的是满足 必要条件 的点,这些点在数学上对应于 局部极值。在许多问题中,我们对这些局部极值进行比较,从而找到全局最值。这是因为,在无约束情况下,函数的极值点(导数为零的点)是潜在的最值点。拉格朗日乘数法将这个概念推广到了有约束的情况:在约束曲线上“梯度为零”(在约束方向上的导数为零)的点,就是潜在的极值点,而这些点正好对应于目标函数等值线与约束曲线的相切点。

总而言之,拉格朗日乘数法认为最值一定是极值(在约束条件下),是因为它找到的是函数在约束曲线上局部性质最“平坦”的点。这些点是全局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候选人”,而这些候选人,在局部上,确实是函数的极值点。我们通过比较这些候选点的函数值,最终确定全局最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文的完成经过了 @柴斯基 的帮助。

在实际问题中,被讨论的优化问题即最值问题常常针对凸集上的凸函数,并且是二阶连续可微的。

以下假定 是开集,即不存在边界,并且所谓的凸函数其实是严格凸函数。

在 维欧氏空间上,称一个点集 是凸集,是指对于任意 和 成立

特别地,在实数集上,所有的开区间都是凸集;在平面上,椭圆盘、抛物线的内侧等等都是凸集。

称凸集 上的 元函数 是凸函数,是指对于任意 和 成立

例如二次函数 是实数集上的凸函数。进一步地,所有的正定二次型

都是凸函数,证明留做习题。

我们有类似一元微积分中的结论。设 是凸集 上的二阶连续可微的 元函数,则 是凸函数的充分条件是 对于任意 是正定矩阵,其中 定义为

根据多元微积分理论,设 是区域 上的二阶连续可微的 元函数, 满足

且 正定,则 是 的极小值点。所以凸函数的所有稳定点都是极小值点。

进一步地,凸函数的稳定点如果存在,那么是唯一的。这是因为稳定点处的所有方向导数都是零,在之前的假设下,任取单位向量 构造 上的函数

其中 是使得 总有意义的最大值,则 和 都单调递增,进而 在形如 的点处方向为 的方向导数大于零,说明此点不是稳定点。

再由凸集的定义,这些点与 完全囊括了凸集 并且 所以 也是 的最小值点。

综上所述,凸集上的凸函数至多有一个稳定点,当有稳定点时,它是极小值点,也是最小值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拉格朗日乘数法中,我们之所以认为求得的最值一定是极值,可以从几何直观和数学理论两个层面来理解。这并不是说“最值”和“极值”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随意互换,而是说在拉格朗日乘数法应用的典型场景下,它能帮助我们找到的那个“最”符合条件的点,在局部来看,确实表现为函数的极值点。我们先来捋一捋拉格朗日乘数法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费曼图和拉氏量之间的那点事儿,并且尽量用一种更接地气、更少AI痕迹的方式来讲解。想象一下,你是一位侦探,而费曼图就是你破案的线索图。你拿着这张图,要推导出案件(也就是物理过程)的根本原因——那个叫做“拉氏量”的玩意儿。拉氏量,简单来说,就是描述一个物理系统如何演变的“规则书”。有了这.............
  • 回答
    拉马努金在数学领域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遗产,其中最令人着迷的莫过于他发现的用于计算圆周率 $pi$ 的级数公式。这些公式与我们熟悉的莱布尼茨级数或Machinlike公式在形式上差异很大,它们以一种几乎“魔术般”的方式,极快地逼近着 $pi$ 的真实值。理解这些公式背后的原理,并非易事,它需要一些高.............
  • 回答
    “拉”字读音为 lā,第二声。这个字在中文里本身含义比较丰富,既可以表示拉动、牵引,也可以用于一些象声词或者专有名词。因此,用“拉”字来取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思,并详细阐述: 一、 从“拉”字的本义出发:牵引、连接、舒展“拉”字最基本的含义是牵引、拽动。引申开来,可以联想到连接、凝聚、发展、.............
  • 回答
    哥们儿,拉单杠拉出肋骨下方和肚子上方这块儿有撕裂感,这可得悠着点儿!听你这话,是想继续练,我理解,谁也不想因为这点儿小状况就停滞不前。不过,这撕裂感可不是小事,处理不好容易变成大问题,到时候想练都没法练了。首先,得搞明白为啥会疼。这块儿的位置,大概是你的腹外斜肌、腹内斜肌或者肋间肌那里。拉单杠这个动.............
  • 回答
    拉马努金的公式,就像从宇宙深处投射过来的奇异光芒,它们的美丽、深刻和出人意料,总是让人惊叹不已。你问它们是怎么被发现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神秘与传奇的故事,远非简单的“灵感闪现”可以概括。他的发现过程,更像是一场孤独的探索,一次与数字宇宙的深度对话。首先得明白,拉马努金不是那种在黑板前推导、在草稿纸.............
  • 回答
    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京,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神秘、传奇甚至有些邪乎的色彩。一提到他,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个拥有惊人治愈能力的西伯利亚农夫,是那个深深影响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最终被一群贵族残忍谋杀的神秘人物。那么,关于他的故事,到底有多少是真实,又有多少是后人添油加醋的杜撰呢?要.............
  • 回答
    拉曼光谱之所以不改变分子的固有偶极矩,而是通过引起诱导偶极矩的变化来体现,这背后涉及到分子振动、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偶极矩的定义。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固有偶极矩”。固有偶极矩(Permanent Dipole Moment)固有偶极矩是分子本身的一种内在属性,它来源于分.............
  • 回答
    提到“拉佩克尼塔火山”(Volcán La Pequenita),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陌生,甚至有些怀疑它是否真的存在于地球之上。事实上,它并非一个广为人知、常出现在新闻头条或地理教科书上的火山,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真实。它的存在,更像是一个隐藏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深处,安静了许多年的“小不点”,等待着被.............
  • 回答
    《拉失德史》的归属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一些讨论,但根据学界的普遍认知和史料分析,《拉失德史》更准确地说,是一部属于蒙古族历史学传统,但与维吾尔文化有深刻联系的历史文献。为了更详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文献的成书背景与作者:《拉失德史》的作者是米尔咱·穆罕默德·海达尔·杜格拉.............
  • 回答
    “拉㞎㞎”这词儿,嘿,听着是有点儿直白,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入流。咱们中国人讲究个含蓄,尤其是这种生理上的需求,更是要用点儿委婉的说法,才显得有文化,有教养,还能带点儿趣味儿。要说更文雅、更幽默的代名词,那可得看具体场合和你想表达的那点儿意思了。先说说文雅的说法,那叫一个“风雅”。 “如厕”、“更衣.............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拜登是否“拉裤兜子”的问题,网络上流传着一些不实信息和猜测。事实查证:目前没有可靠的、公开的证据或官方声明证实拜登总统有过“拉裤兜子”的情况。这类说法通常源于对某些视频片段的误读或断章取义,也有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的恶意传播。关于网络流传的视频或截图:您可能会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关于拜登行动的短视频或.............
  • 回答
    你说这个问题触及了律师行业里一个非常核心的痛点,甚至可以说是大部分律师,尤其是年轻律师和独立执业律师们共同的焦虑所在。拉案源,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背后却是无数个日夜的摸索、尝试和汗水。它绝对不是“顺水推舟”那么简单,而是需要策略、资源、人脉,当然还有一点点运气。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看看这案源.............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很多人可能都说不清楚。毕竟“干净”这个词,用在拉屎这件事上,有点儿像在说画画画到完美无瑕一样,是种境界,不是人人都能轻易达到的。咱们就从头说起,好不好?首先,肚子开始有感觉了,那种胀胀的、有点儿要下来的冲动,不是那种急得不行、恨不得原地蹲下的那种,而是那种你知道“嗯,是时候了”的.............
  • 回答
    迪拉兹之乱落幕后:宇宙世纪的暗潮涌动与地球联邦的摇摇欲坠迪拉兹之乱,那场在Side 6近海掀起的惊天巨浪,终究是被地球联邦军的钢铁洪流所平息。然而,这场被掩埋在历史洪流中的惨烈冲突,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在数年间持续扩散,深刻地改变了宇宙世纪0083年之后,直到《机动战士高达.............
  • 回答
    卡罗拉之所以能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车型,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以来在产品力、品牌力、营销策略以及市场适应性等多个维度上不断打磨和优化的结果。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成功的原因:一、 卓越的产品力:稳健、可靠、实用是其核心DNA 极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这是卡罗拉最核心也是最被消费者津津乐道的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