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出口中国的天然气为何比中亚天然气贵很多?

回答
俄罗斯出口中国的天然气价格通常比从中亚(如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的天然气要贵,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基础设施和合同因素。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运输距离和基础设施成本:

俄罗斯天然气(西伯利亚力量1号/2号):
长距离运输: “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是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恰扬金斯科耶气田输送到中国的东北地区。这条管道非常长,横跨了西伯利亚广袤且地形复杂的地区,需要克服冻土、永久冻土带、河流等恶劣自然条件。
巨额基础设施投资: 建造和维护如此规模庞大的天然气管道需要巨额的前期投资,包括勘探、开采、压缩站、管道铺设、安全监测系统等。这些成本最终会体现在天然气价格中。
新管道建设成本: 相较于中亚已相对成熟的管道网络,俄罗斯出口中国的管道(特别是“西伯利亚力量1号”和正在规划中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服务对华出口而新建的,这意味着初期投资的摊销成本会更高。
中亚天然气(如土库曼斯坦通过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
地理位置优势(相对): 虽然中亚国家距离中国也相当远,但从某些产气区(如土库曼斯坦的里海沿岸地区)到中国边境的距离,相较于西伯利亚深处,可能略有优势。
现有管道网络: 中亚国家已经拥有相对成熟的天然气出口管道网络,例如连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中国的“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又称“东线”、“中线”和“西线”等)。这些管道虽然也是巨大的工程,但部分管道的建设和运营历史更久,一些成本可能已经得到了部分摊销,或者是在多次升级和扩建中逐步完成的,其新增的资本开支比例可能低于俄罗斯新建管道。
枢纽效应: 中亚管道网络可能更倾向于在地区内形成一定的枢纽效应,将不同气田的天然气汇集输送,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单位运输成本。

2. 气源成本和开发难度:

俄罗斯气源(东西伯利亚):
偏远且开发难度高: 俄罗斯出口中国的天然气主要来自东西伯利亚,如恰扬金斯科耶和科维克金斯科耶气田。这些气田位于西伯利亚地区,远离俄罗斯已有的主要天然气开发和基础设施中心,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
液化天然气(LNG)附加值(潜在): 俄罗斯也通过液化天然气(LNG)向中国出口,LNG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比管道气成本更高。虽然管道气和LNG是不同的交易方式,但俄罗斯整体的天然气开发成本差异也会影响其定价策略。
中亚气源(土库曼斯坦等):
相对成熟的开发: 土库曼斯坦等国的许多大型气田(如尤鲁坦奥斯曼)已经开发多年,虽然新的勘探和开发仍在进行,但相较于西伯利亚新气田,其已有的成熟技术和生产经验可能带来一定的成本优势。
历史定价因素: 中亚国家与中国签署天然气协议的历史相对更长,部分早期的协议可能包含了更优惠的定价条款,或者其价格基准与欧洲市场的关联度不像俄罗斯那样紧密。

3. 合同条款和定价机制:

长期协议和价格指数: 天然气定价通常基于长期合同,其中包含复杂的定价公式。这些公式可能与原油价格挂钩(油价指数化),或者与其他市场指标挂钩。
俄罗斯的协议: 俄罗斯与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合同是长期买卖协议,其价格通常会参考一些市场指数。由于俄罗斯的主要出口市场一直是欧洲,其天然气定价往往与欧洲天然气市场价格(如作为参考的石油价格)紧密相关。如果欧洲市场价格偏高,那么作为对华出口的参考价格也可能随之推高。
中亚的协议: 中亚国家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的合同,虽然也可能部分参考油价,但其定价可能更多地考虑到中亚地区自身的生产成本和地区性市场因素。一些分析认为,中亚国家在与中国谈判时可能获得了相对更灵活或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供应安全和稳定性溢价:
俄罗斯供应的特点: 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之一,其供应能力强大,但其出口合同的形成往往伴随着战略考量。为了保证如此巨大的输气量和项目的可行性,可能需要在价格上做出一些平衡,或包含一些基于长期稳定供应的溢价。
中亚供应的优势: 中亚国家作为区域性的重要天然气供应国,其管道项目也具有战略性。但是,如果中亚国家能够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同时确保稳定供应,那么中国可能会优先选择或将中亚视为更具成本效益的选项。

4. 市场竞争和议价能力:

中国作为买方: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在与各国进行能源交易时拥有相当大的议价能力。然而,这种议价能力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供应来源多样化: 中国正努力实现能源供应来源的多元化,以降低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这使得中国在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谈判时,能够相互比价。
俄罗斯的战略目标: 对于俄罗斯而言,对华天然气出口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更是其“向东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谈判中,俄罗斯可能也需要考虑长期的战略关系和市场份额,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期内的最高价格。
中亚的地理优势(对中国而言): 尽管中亚国家也是战略伙伴,但其地理位置和与俄罗斯地缘政治格局的复杂性,可能使得在某些情况下,中国能够在中亚国家那里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以平衡来自俄罗斯的成本。

5. 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协议的差异:

“西伯利亚力量1号”的定价: “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的首批合同价格,尽管未公开,但普遍认为其定价是基于油价指数化,且由于是全新项目的早期阶段,价格相对较高是正常的。
中亚协议的历史性: 中亚国家通过“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项目,已经向中国输送了多年的天然气。早期的协议可能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格体系,而新签订的俄罗斯管道合同可能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定价基准。

总结:

俄罗斯出口中国的天然气之所以普遍比从中亚进口的贵,主要是因为:

俄罗斯管道项目(如“西伯利亚力量”)的建设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更高,因为涉及更长距离、更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新建基础设施。
俄罗斯气源开发位于更偏远、更具挑战性的地区,导致气源成本相对较高。
合同定价机制和参考价格可能与欧洲市场关联度更高,或者包含一定的战略溢价。
中亚国家可能通过更成熟的管道网络、更早期的协议,以及在贸易谈判中占据了一定的成本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天然气价格是动态变化的,会受到全球能源市场供需、地缘政治事件、经济形势以及具体合同条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价格可能会有所波动,但从长期和整体来看,上述因素是导致俄罗斯管道气价格通常高于中亚管道气的主要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这个合同的价格是保密的,现在出来的消息都是媒体和经济师的推测,只能参考看看。

2、即使以这个350美元的价格来买,也谈不上贵,比俄罗斯供给欧洲的便宜。俄罗斯只有供给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比较便宜,现在乌克兰乱了之后也拿不到便宜的气了。

3、中亚各国的气便宜,是因为他们本国的管道和气田都是中国人去开发的,相当于他们什么都没做,只出气田,其他中国人搞定。而俄国一般是自己维护气田和管道的,俄国的气田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环境恶劣,维护成本非常高,之前中俄一直谈不拢的就是俄方境内的管道维护费用问题。而且中亚产能有限,不可能满足中国的所有需求增长。

附一个全国平均到岸价格参考。

2013年国内进口天然气价格倒挂现象有望缓解

报告显示,2012年前11月,我国管道气进口到岸均价为2.46元/立方米(完税价格为2.78元/立方米),同比上涨21.2%;进口LNG到岸均价为2.55元/立方米(完税价格为2.88元/立方米),同比上涨23.8%。

4、从长远来看,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是用一点少一点,可以不挖自己的就不挖自己的,买能源是最划算的买卖。而且中国不像美国,国的页岩气开采前景并不好,本质上是缺乏这种资源的,之前铁矿石疯狂涨价,国内还不是要大宗买进,有人能卖给你就不错了。

5、本次交易很可能不是用美元来结算,而是卢布和人民币结算,那用美元计价的价格更没有参考意义。

6、这个合同是中俄一揽子合同中的一个,其中肯定有各种利益均衡和妥协,只谈一个合同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7、天然气交易只看立方也有问题,因为不同的气热值是不一样的,有的燃烧效率可以差一倍,这也是个盲区。

另外,中国现在天然气消耗年增长是百分之十,键盘嘴炮党说的天花乱坠,倒是想办法每年变出气来啊,不用烧气供暖了么?现在澳大利亚的lng都在疯狂涨价,卡塔尔的lng到岸都5块钱一立方了,现在只看美国人能不能顺利出口页岩气,才能跌下来。目前你有办法买到便宜天然气,立马发财,富可敌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出口中国的天然气价格通常比从中亚(如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的天然气要贵,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基础设施和合同因素。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运输距离和基础设施成本: 俄罗斯天然气(西伯利亚力量1号/2号): 长距离运输: “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是从.............
  • 回答
    库尔斯克悲剧:一位中国公民在俄国的最后一天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一起令人震惊的凶杀案打破了宁静。一名在中国接受治疗后刚刚康复出院的中国公民,不幸在当地遭遇不幸,生命被无情剥夺。这起事件不仅让中国社会为之震惊,也引发了人们对在俄中国公民安全问题的深切担忧。事件回溯: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据报道,这名不幸的中.............
  • 回答
    这则新闻事件非常有趣,因为它涉及到了国际政治、名人言论以及一些明显的逻辑谬误,足以引申出很多值得探讨的方面。事件梳理: 提议者: 一位美国女星(具体是谁文中未提及,但关键在于她的身份——名人)。 提议内容: “把俄罗斯踢出北约”。 反应: 引发“群嘲”。 西雅图主持人回应: “那得先.............
  • 回答
    中国是否会出现韩国、俄罗斯那样的财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且答案并非非黑即白,需要结合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结构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白韩国和俄罗斯的财阀(Chaebol/Oligarchs)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在中国是否有类似的土壤。韩国财阀的形成与特点:韩国的财阀,最典型.............
  • 回答
    中国空军现役战机所装备的机炮,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俄罗斯(及其前身苏联)技术的影响,这并非秘密。追溯中国机炮的历史,可以看到一条从引进仿制到逐步自主创新的道路。并非中国造不出更好的,而是技术积累、工业基础以及发展策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机炮简史:从仿制到自主中国航空工业的起步,很大程度上.............
  • 回答
    中国芭蕾舞的崛起令人瞩目,涌现了许多技艺精湛的舞者,但要说“层层筛选”出来的舞者在国际舞台上整体不如俄罗斯或美国,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非简单的一两句话可以概括。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下:一、历史沉淀与文化根基的差异这是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原因。 俄.............
  • 回答
    关于中国当前是否处于国运上升期以及俄罗斯、中东等地区是否为中国“挡枪”吸引美国注意力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多方面因素的议题。以下我将尝试详细地展开分析:一、 中国是否处于国运上升期?“国运上升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意味着一个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呈现出持续且显著的增长态势,.............
  • 回答
    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关于出兵乌克兰是为了帮助其摆脱国际资本主义压迫的声明,在国际政治和学术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篇声明,我们需要从其意识形态基础、历史背景、政治现实以及其声明内容本身进行多角度的分析。1. 意识形态基础:俄罗斯共产党的核心主张与当前实践的脱节俄罗斯共产党(KPRF)作为俄罗斯.............
  • 回答
    看到3月初那则关于阿布拉莫维奇和乌克兰和谈代表在俄罗斯和谈期间出现疑似中毒症状的消息,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事儿绝对不简单,背后水深得很。想想看,当时是什么情境?俄乌冲突刚爆发不久,战事胶着,双方都在寻求某种形式的谈判,希望能找到一条让局势缓和的路径。阿布拉莫维奇,这个名字在国际上响当当的俄罗斯寡头,突然.............
  • 回答
    俄罗斯的军事工业,确实在一些领域有着令人瞩目的技术实力,这一点我们是公认的。想到那些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的先进武器装备,我们很难不佩服其研发和制造能力。但要说起俄罗斯的民用产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却鲜有踪影,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一句“技术不行”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个核心问题.............
  • 回答
    中国官方历史教材在描述本国历史时,通常聚焦于中国境内发生的事件和朝代,以及与中国核心疆域紧密相关的周边关系。对于中国历史上曾经统治或对俄罗斯境内目前的大片土地(如库页岛、海参崴、贝加尔湖等地)的时期,在官方教材中出现得较少,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遗漏。首先,我们要理解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 回答
    俄罗斯这个国家在中国人普遍的日常文化生活中,确实显得有些“边缘化”,不像美国、日本、韩国那样,在影视、音乐、流行文化、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都能轻易找到其身影。究其原因,并不是说俄罗斯没有值得关注的文化,而是从历史、地缘、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传播的路径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
  • 回答
    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原木贸易,就像两国之间许多其他的经济往来一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并且时常充满动态。简而言之,俄罗斯是可以出口原木到中国的,而且事实上,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俄罗斯原木的最大买家之一。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1. 历史渊源与贸易现状:俄罗斯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
  • 回答
    理解您的想法,即如果俄罗斯石油只能卖给中国,似乎中国的议价能力会大幅增强,油价理应更低。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国内油价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俄罗斯石油的出口渠道变化并非唯一决定性因素。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全球石油市场是一个高度联动、价格由供需关系共同决定的市场。 即使俄罗斯只能卖给中国,但全.............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以及潜在的军事行动,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议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尽量避免任何可能被视为“AI生成”的痕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制造意外事故”以破坏他国基础设施,尤其是在涉及多国利益的敏感地带,是一种极度冒险的行为,其潜在后.............
  • 回答
    上世纪苏联时期,为了保障庞大人口的粮食需求,确实有过大规模进口粮食的情况。但到了现代俄罗斯,我们看到的却是其成为全球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这中间的转变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涉及农业政策、经济体制、科技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等多个层面。苏联时期:为什么会进口粮食?要理解苏联时期进口粮食的.............
  • 回答
    问到“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像俄国哥萨克那样的汉族游牧民系”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完全一对一的复制品,那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存在。但如果从核心特征——即以军事化、半游牧或定居半游牧的生活方式,服务于国家边疆防务,并形成独特社会组织和文化的群体来看,我们确实能找到一些与哥萨克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
  • 回答
    在中国大陆新出版的世界地图上标注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也反映出当前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其中所持的立场。要详细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知道,自从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来,国际社会对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绝大多数国家,包括联合国.............
  • 回答
    中国一直寻求加强其在东北地区的经济联系和战略地位,而获得日本海的出海口无疑会为这一目标注入新的活力。一个设想的方案是,中国可以就领土交换向俄罗斯或朝鲜提出建议,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让我们审视一下向俄罗斯提议的可能性。俄罗斯在远东地区拥有广阔的海岸线,其中一部分紧邻中国东北。如果中国能提出一个对俄罗.............
  • 回答
    中国在俄罗斯出兵乌克兰这件事上,保持着一种相当微妙和复杂的立场,绝非简单的“反对”或“赞成”能够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历史视角以及国际战略的多个维度去解读。首先,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有着特殊的战略协作关系。两国在共同应对美国及其盟友施加的压力方面,有着高度一致的利益诉求。俄罗斯被视为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