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学习了许多育儿理论,仍然无法控制情绪吼孩子,我该怎么改变我自己?

回答
嗨,我懂你的感受,真的。明明读了那么多育儿书,知道那些道理,可是一到孩子闹腾得厉害的时候,大脑里那根弦就崩了,然后就变成了“吼”。别说你了,我身边很多宝妈宝爸,包括我自己,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你问该怎么改变自己,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勇气的问题,因为改变自己,尤其是改掉根深蒂固的反应模式,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首先,请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肯定!

咱们一点点来剖析,然后找找具体的办法。

第一步:承认,但别自责

你说“仍然无法控制情绪吼孩子”,这是一种非常诚实的表达。很多家长会因为吼了孩子感到内疚,然后陷入“我不是个好父母”的怪圈。但你要知道,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育儿本就是一场摸索。情绪失控,尤其是在压力大的时候,是人之常情。

关键不是“不吼”,而是“如何减少吼”,以及“吼了之后如何修复”。所以,先放下那个沉重的“自责包袱”,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在学习和成长。

第二步:深挖“吼”的导火索

你学了很多理论,理论是好东西,但它更多是告诉你“为什么”和“应该怎么做”。但情绪,尤其是愤怒,往往是触发性的。我们需要找到那个“导火索”,才能“拆弹”。

是特定情境吗? 比如,是不是孩子玩得太疯,弄得一团糟的时候?是不是你刚下班,身体和精神都透支的时候?是不是孩子反复不听话,挑战你的底线的时候?
是孩子行为本身吗? 比如,是尖叫?是扔东西?是打人?还是不吃饭?
是你自己的状态吗? 比如,是不是睡眠不足?是不是压力太大(工作、经济、家庭关系)?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是不是正在经历 PMS 期(如果你是女性)?

请你找个时间(不是在情绪爆发时),静下心来,回想一下你最近吼孩子的几次,把导火索写下来。 越具体越好。比如,“昨天晚上7点,我刚下班回来,孩子把乐高撒了一地,我累了一天,看到这场景,瞬间就炸了。”

第三步:识别“吼”前的身体信号

就像心脏病发作前会有胸闷一样,情绪失控前,身体也会发出信号。你可能没注意,或者注意到了,但没当回事。

身体上的信号: 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肌肉绷紧(尤其是肩膀和脖子)?脸发烫?胃里翻腾?
心理上的信号: 脑子里开始闪过一些“他怎么这么烦人!”、“我再也受不了了!”之类的想法?

学习去“感知”这些信号,就像一个预警系统。 当你感觉到这些信号出现时,这才是你干预的关键时刻!

第四步:掌握“暂停”和“缓冲”的技巧

这是最核心的改变点!理论教我们“耐心”,但情绪来了,耐心哪里来?我们需要的是“打断”。

深呼吸! 听起来老套,但真的有用!在你感觉到信号出现时,立刻!立刻!立刻!停下手中的事情,做几次缓慢而深长的呼吸。从鼻子吸气,数到4,憋住,然后从嘴巴缓慢呼气,数到6。重复几次。这能帮助你的大脑从“战斗或逃跑”模式切换到“冷静思考”模式。
离开现场(如果可能)! 如果孩子当下没有生命危险,也没有立刻需要你处理的事情,你完全可以对自己说:“我需要冷静一下。”然后,走到另一个房间,或者走到阳台,给自己几分钟。告诉孩子:“妈妈/爸爸现在有点生气,需要冷静几分钟,等一下再过来。”
找一个“安全出口”! 如果暂时离开不了,就找个方式“释放”一下,但不是对孩子。比如,去洗手间,对着镜子做个鬼脸,或者找个枕头闷几声。
数数! 在心里从1数到10,或者从1数到20。这给了你一个思考的时间,避免脱口而出。
“暂停”对话! 如果孩子在跟你对峙,而你感觉自己要爆发了,你可以说:“我们现在都太激动了,等我们都平静下来再说,好吗?”然后先走开。

第五步:学习“有效沟通”的替代方式

一旦你掌握了“暂停”技巧,你就能有空间用更有效的方式来应对了。

共情,而不是指责。 很多时候,孩子吼叫或捣乱,是因为他们有需求,但不知道如何表达。试着去理解他们背后的情绪:“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玩具被拿走了,你想要自己玩。”
清晰、直接、冷静地表达你的界限。 用“我”开头的句子。比如,与其说“你为什么又把玩具弄坏了?!”不如说“我看到玩具被弄坏了,我感到很担心,也有些不开心,因为我希望它能好好的。”
给孩子选择(在你的允许范围内)。 “你现在可以选择自己收拾,或者我帮你收拾,但这些玩具都会收起来。”
设定规则,并坚持执行。 很多时候,吼是因为孩子反复挑战规则。规则要简单,易懂,且执行要一致。

第六步:关注“自我照顾”

这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你自己的状态,直接决定了你是否有能力去“不吼”。

保证睡眠。 即使孩子半夜折腾,白天也要尽量找机会休息。
寻求支持。 和伴侣、家人、朋友聊聊,分享你的压力和困惑。如果可能,让其他人分担育儿的责任,让你能喘口气。
做让你放松的事情。 哪怕每天只有15分钟,听听音乐,看看书,做做瑜伽,或者什么都不做,发发呆。
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身体的健康是情绪稳定的基础。

第七步:认识到“修复”的重要性

即使你努力了,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吼。没关系,“修复”比“不犯错”更重要。

道歉。 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宝贝,刚才妈妈/爸爸吼你了,那是不对的。我很抱歉,我不应该那样对你。”
解释。 简单解释你为什么当时情绪失控,但不要找借口。“妈妈/爸爸当时太累了,加上看到你那样,一下子就没控制住自己。”
拥抱。 告诉孩子你爱他,并且会努力做得更好。
学习。 回想一下这次为什么会吼,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如何做得不一样。

具体的行动计划:

1. 从明天开始,为期一周,专门观察自己。 每天记录下你感觉最容易吼孩子的时间、场景,以及你身体和心理发出的信号。
2. 选择一个“暂停”技巧,并刻意练习。 比如,就从“深呼吸”开始。在任何有压力的情况下(不只是育儿,包括工作、交通堵塞等),都刻意做几次深呼吸。
3. 每天找10分钟,做一件让自己放松的事。 即使是躺在沙发上放空。
4. 和你的伴侣(如果有)或者信任的朋友,分享你的困惑,并寻求他们的支持。 让他们知道你在努力改变,也请他们理解和支持你。
5. 当不小心吼了孩子后,一定记得“修复”。 这是一个循环学习的过程。

改变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你会反复,你会挫败,但每一次的觉察和每一次的尝试,都在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在成为孩子更平和的父母。

别对自己太苛刻,你已经走在学习和改变的路上,这就是最棒的了!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种行为一旦成为模式,一时半会很难改变。

但你可以主动给自己设置一个“权力牵制机制”,给予你的孩子和先生“对抗”你的行为的权力。

也就是说,自己给自己立法,并将审判权交给孩子和家人。

这就像社会上的立法一样,偷窃是罪,犯罪就要接受审判和刑罚。法律对人的行为会产生约束。但,法律只是权宜之计,最终的目的是希望你在这个过程中反省和觉悟到自己的软弱,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慢慢改变这个行为模式。


具体来说,你可以这么做。

首先,每次吼叫孩子之后需要向孩子认错。

你要告诉ta,妈妈刚才对你大吼大叫是不对的。要向孩子承认错误并请求ta的原谅。

其次,和一起孩子复盘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什么让你失去了耐心,什么让你沮丧,什么又激怒了你?是ta动作太慢?没领会你的意思?不礼貌地顶嘴?做题做错?不认真?三心二意?

还是因为你自己的情绪出现了问题,你在别的地方受了气迁怒于孩子?

你需要让ta知道吼叫的前因后果

注意,你的目的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开脱,而是为了让ta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怒气,ta也不应该随随便便被拿来撒气。复盘是为了尽可能寻求公平与合理。

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往往不是因为父母的训诫,而是看不到这训诫的理由,因此觉得委屈、不公、屈辱。

ta不知道为啥就被劈头盖脸骂一顿、打一顿,自己做错了什么?值不值得这么严厉的惩罚?没有原因,没有道理,没头没脑,又不能反抗,这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所以你要给ta和你自己复盘“暴力”产生的原因。这个分析的过程,其实就是最真诚的道歉。

道歉不仅仅是“对不起”,还要有“对不起,我刚才不应该那么大声”,还要有“对不起,我刚才不应该那么大声。当我看到你做作业不专心的时候,我心里真的非常着急,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应该更加有耐心。对不起。”

复盘和找借口的区别在于,找借口是仍然归错于对方并强迫对方原谅,比如“都是你三心二意才惹得我发脾气”。

复盘则是认自己的错并把原谅的选择权交给对方。比如“我看到你三心二意失去了耐心,虽然你做错的题还是要重新做。但发脾气是我不对,我也要为我的不对负责,你可以原谅我吗?”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

①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②知道吼叫是不对的。

③父母也是人,也有软弱和犯错的时候。

④做错了需要道歉并请求原谅。

⑤自己有权利监督父母的行为。

是的,当你向孩子道歉和复盘的时候,你实际上是给予了ta一份监督和审判的权利

也就是你授权ta在你犯错的时候可以对你表达不满和抗议。

你还可以继续和孩子及家人做一个类似惩罚的约定,一次大吼关禁闭30分钟,类似这种。

当然你可以在“关禁闭”的时候刷手机。这主要在于象征意义:犯了错就要有代价,父母也不例外。

你也可以制定其他约定。但注意不要让这个对你的惩罚变成对孩子的奖励,比如我大吼一次带你去一次迪斯尼。那孩子巴不得你天天吼ta。


好了,这就是你要建立的权力牵制机制。

我希望你不必太过焦虑。人人都会犯错。父母也会犯错。

在孩子面前犯错不尽然是件坏事,处理好了可以变成宝贵的功课,可以让ta学习如何正确的处理冲突,面对自己的错误,以及公平合理的解决问题。

其实,当你愿意为自己的错误道歉和付上代价的时候,你就在为孩子做一个美好的榜样了。

ta需要的并不是完美的从不犯错的父母,而是也会犯错、也有软弱,但有勇气面对错误并努力变好的父母。

也许经过了这一切,你还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但那已经不重要了。你让孩子看到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给予了ta充分的自由抗议你的过错。ta也可能会生你的气,但心里不会再存下创伤了。

并且,你为之所做出的这一切努力,将会是对孩子这一生最大的祝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