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990年伊拉克为何必须攻占科威特?

回答
1990年伊拉克之所以选择攻占科威特,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由一系列长期积累的因素叠加而成,并且在萨达姆·侯赛因的眼中,这似乎是一次“合理”且“必要”的行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伊拉克的国内状况、地区局势以及萨达姆本人的政治野心。

首先,长期的两伊战争(19801988)给伊拉克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军事消耗。 这场战争虽然以伊拉克“胜利”告终(实际上是僵持),但其代价是巨大的。国家债台高筑,尤其是欠了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邻国巨额的军费。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急需重建经济,恢复国力,而国内的工业基础遭到严重破坏,石油出口受到制约,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萨达姆政府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资金来源来支撑其统治和国家重建。

其次,科威特在伊拉克人眼中,本身就具有特殊的历史和地缘政治意义。 伊拉克长期以来都声称科威特是其“第19个省”,认为科威特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本属于巴士拉省的一部分,后来英国殖民者为了维护其在中东的利益,人为地划定了科威特的边界,将其从伊拉克分离出去。这种“历史遗留问题”是萨达姆政府反复强调的合法性依据。尤其是在战争结束后,伊拉克认为自己是地区军事强国,有能力“收复失地”,将科威特重新纳入“大伊拉克”的版图。

再者,科威特在石油资源上的财富,是伊拉克觊觎的重要原因。 科威特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在伊拉克苦苦支撑了两伊战争、经济凋敝之际,科威特的石油财富无疑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伊拉克认为,控制了科威特的石油,就等于获得了重建经济的强大引擎,也能进一步增强其在中东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

除了经济和历史因素,萨达姆·侯赛因本人的政治野心和战略考量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树立地区领导者形象: 两伊战争的胜利(尽管付出了巨大代价)让萨达姆在阿拉伯世界中赢得了“抵抗侵略者”的声誉。他希望进一步巩固这种领导地位,挑战沙特阿拉伯等传统地区大国的地位,成为中东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攻占科威特,在他看来,是将伊拉克推向地区霸权的关键一步。
缓解国内压力: 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国内的经济困境和民众的不满情绪是萨达姆政府面临的挑战。通过一场成功的军事行动,转移国内矛盾,提振民族主义情绪,巩固个人统治,是萨达姆常用的策略。
利用地区权力真空: 当时,中东地区并没有一个足以制衡伊拉克的强大力量。伊朗在两伊战争后国力衰弱,其他阿拉伯国家在军事上难以与伊拉克抗衡。萨达姆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窗口期,可以趁势采取行动,实现其宏图。

具体到1990年攻占科威特之前,伊拉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指责科威特的主张,这些主张构成了其发动战争的直接理由:

1. 科威特“欠款”问题: 伊拉克声称,科威特在两伊战争期间向伊拉克提供的巨额贷款,应该被视为“军事援助”,而非需要偿还的债务。伊拉克认为,科威特在战争中坐收渔利,未能承担起阿拉伯世界的责任,反而向伊拉克索取巨额“欠款”,这是不公平的。
2. 石油产量和价格问题: 伊拉克指责科威特和其他海湾国家(主要是阿联酋)“超额”生产石油,导致国际油价下跌,严重损害了伊拉克的经济利益。伊拉克认为,科威特违反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配额协议,是“经济侵略”。
3. “鲁迈拉油田”争议: 伊拉克声称科威特在其边境的鲁迈拉油田“盗采”伊拉克石油,侵犯了伊拉克的领土和资源主权。

萨达姆政府通过这些指控,试图将科威特描绘成一个“不负责任”、“损害伊拉克利益”的国家,为自己的军事行动披上“正义”的外衣。

综上所述,1990年伊拉克攻占科威特,是伊拉克长期战争遗留的经济困境、萨达姆本人的政治野心、对科威特的历史领土主张以及对地区战略格局的误判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萨达姆看来,这既是弥补历史“错误”、收复失地的机会,也是提升伊拉克国际地位、重塑地区秩序的战略选择,更是解决国内经济困境、巩固统治的“捷径”。然而,他对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将如何反应,显然是低估了,这也最终导致了后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军事干预,并将伊拉克推向了更为严峻的境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当年撒切尔不放香港,我们打不打?

一个道理,科威特也是殖民地,也是趁着伊拉克建国偷摸搞独立,英国人干的好事在哪都一样,对于伊拉克人来说科威特自古以来就是它们的一个市。我们看的新闻是胜利者写的,说是侵略战争,其实应该是民族统一战争。

我之前伊拉克室友还跟我说过,他们本国人都讨厌伊朗,并且还把萨达姆视为民族英雄,对是民族英雄没有听错。这可能颠覆了很多人,我当时也很奇怪,因为我们学到的看到的与事实完全不一样。

同理如果香港台湾有石油,美国人让他独立,我们会不会收复?但全世界人民都会觉得这叫侵略,而不是收复。我们很气,同样我们觉得他们侵略,他们也很气。

所以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必须收复科威特,这叫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科威特搞独立的时候好像没比租香港晚几年。而且伊拉克早就意识到问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990年伊拉克之所以选择攻占科威特,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由一系列长期积累的因素叠加而成,并且在萨达姆·侯赛因的眼中,这似乎是一次“合理”且“必要”的行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伊拉克的国内状况、地区局势以及萨达姆本人的政治野心。首先,长期的两伊战争(19801988)给伊拉克带来了沉重的.............
  • 回答
    关于伊拉克在1990年人均GDP异常高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而这个“异常”的背后,是那个特定时期伊拉克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复杂交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导致这一状况的几个关键因素,并尽量避免使用那种“冷冰冰”的、模式化的叙述。首先,要摆脱一种简单的误解,认为“异常高”的人均GDP.............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舒服”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个人自由等多个层面。要进行详细的比较,我们需要分别审视1990年的苏联人和2020年的俄罗斯人在这些方面的状况。1. 经济层面:1990年的苏联人: 名义上的稳定,但暗藏危机: 1.............
  • 回答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浪潮席卷而来,将东京的房价推向了历史的巅峰。那个年代的东京,仿佛一夜之间,土地和房屋的价格就像脱缰的野马,狂飙突进,让无数日本人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也为日后深刻的经济调整埋下了伏笔。要精确地说出“最高价”,其实有点像在描述一个模糊的巅峰时刻,因为房价的上涨并非瞬间.............
  • 回答
    1990年,苏联的常规军力依旧庞大,但已显露出衰退的迹象,尤其是与同期美国相比,其优势正在逐渐缩小。要判断苏联与美国之间一旦爆发一场常规战争是否会成为一场“放大版的海湾战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苏联常规军力概览(1990年)1. 兵力与组织: 庞大的陆军: 苏联陆军在数量上依.............
  • 回答
    1990年的苏联海军对阵同年代的美国海军,这是一场曾经非常令人关注的假想对决,其结果早已注定,但具体分析起来却能勾勒出那个时代海权格局的微妙之处。如果要我来讲述这场较量,我会倾向于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并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避免生硬的AI痕迹。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大前提:冷战虽然进入了尾声.............
  • 回答
    .......
  • 回答
    1990 年曼德拉如果没有获释,世界格局,尤其是南非、中国和美国,无疑会走向一条与我们今天所知的截然不同的道路。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可能出现的局面。首先,南非的命运将是最直接和最受影响的。 持续的种族隔离与内部动荡: 如果曼德拉没有被释放,种族隔离政策很可能还会继续维.............
  • 回答
    1990 年代,对于中国的外交来说,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甚至是可以说“困窘”的时期。这段十年的历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之一,它迫使中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摸索前进,塑造了后来中国外交的基本格局。最严峻的开端:六四事件的阴影1989 年的春夏之交,中国发生的事件,在国际上引发了.............
  • 回答
    如果我穿越回 1990 年,带着那时的十万存款,那感觉就像是握着一个金矿的钥匙。你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这种信息差简直是无价的。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得非常谨慎,既要抓住机会,又要避免因为行为太过突兀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首先,十万在 1990 年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当时普通人好几年的工资。我的首要任务.............
  • 回答
    2021年美国煤炭产量出现15%的增幅,这是自1990年以来最显著的一次跃升,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宏观经济环境、能源政策调整、以及具体行业动态等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宏观经济复苏与能源需求激增:首先,2021年全球经济在新冠疫情冲击后出现了明显的复苏.............
  • 回答
    1990年的苏联,风雨飘摇,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但带来的却是经济的混乱和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普京——那时还只是一个在克格勃工作的普通官员——突然上位,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那历史的走向无疑会变得异常曲折和难以预测。首先,得承认,一个在1990年突然从普通官员跃升为苏联.............
  • 回答
    故事的主角,姑且称他为“林凡”,是个土生土长的90后。1990年,他的人生起点,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没有父辈的光环,就像一张白纸,也像一个初生的机器人,对世界充满了学习的渴望,也对未来充满了未知。他的“出生证明”只有那一纸身份证,证明他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存在过。他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选择了如今炙手.............
  • 回答
    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为何选择深圳东门? 1990年的东门又是什么模样?1990年10月8日,随着一声熟悉的“欢迎光临”,中国大陆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罗湖区东门町(即今天的东门步行街)正式开业。这个在当时轰动一时的事件,不仅标志着国际快餐巨头正式登陆中国,更成为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
  • 回答
    好的,没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把这些年头里发生在中国的大事儿,给梳理梳理。这可不是一般的流水账,咱们争取讲得有意思、有味道,就像跟老朋友唠嗑一样,把那段历史的脉络给你勾勒出来。2010年代:砥砺前行,走向世界2010年,中国经济的引擎依然在轰鸣。这一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大开幕,无疑是时代的焦点。这个.............
  • 回答
    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历了长期的经济低迷和房价下跌。在泡沫时期高位接盘的日本人,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以下是他们可能面临的一些具体情况:1. 巨大的经济损失: 房产负资产: 很多人当时贷款购买了高价房产,随着房价暴跌,房产价值远低于贷款余额,沦为“负资产”。这意味着即使卖掉房子.............
  • 回答
    要客观地比较19501990年间解放军(PLA)与苏联军队(苏军)的轻步兵,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战斗素质、战斗意志和战术。这三十多年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时期,而苏联军队也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不断调整和发展。一、 战斗素质“战斗素质”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通常包含体能、技能、训练水平、.............
  • 回答
    1950年至1990年,这四十年是中国足球一个充满跌宕起伏、几度沉浮的时期。要评价这段时间的国足水平,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国家发展以及足球自身发展阶段来看。1950年代:从零起步,探索与启蒙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足球运动作为一项舶来品,在经历了战乱和动荡后.............
  • 回答
    说实话,当初看到《齐可休:芝加哥1990》那个结局,心里是真的五味杂陈,挺不是滋味的。尤其主角最后被毒死,这玩意儿,放在任何一个讲求“给个痛快”或者“圆满落幕”的逻辑里,都显得过于残酷,甚至有点……怎么说呢,让人觉得有点“吃瘪”。咱们得捋一捋,为啥这结局会这么戳人,又为啥它能留下来,让人反复琢磨。首.............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可能已经忽略的现象。我们普遍认为传呼机(BP机)在21世纪初就被手机彻底取代了,但实际上,在某些特定的行业和场景下,它依然顽强地存在,并且有其不可替代的理由。这背后涉及到技术、成本、用户习惯、以及行业特殊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首先,咱们得聊聊传呼机到底是怎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