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改革实验区全国有好多,雄安作为特殊地区,一般不会被拿来实验。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是对雄安当地治理能力和基层控制力的一次摸底考,根据实验结果,来评估未来雄安的组织架构。
如果是的话,那这次改革的力度可能相当之大。
之前被知乎夹了个答案,简单复述一下。
为什么选雄安?因为雄安未来99%都是外来人口,而且雄安的人口流入是通过国家计划进行控制的,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不像深圳,能容得下三和大神。雄安对三和大神之类的人是100%零容忍的。没有票证(比如工作证或工作关系证明),在雄安连有一套公有住宅都不可能(无商品房,意味着住宿问题依靠集体和政府力量解决)。没私有住宅,更什么名?在雄安买车都是要积分的,估计私家车上牌也难得飞起。
迁入雄安最多的是人是什么?泛体制内,北京户。
那就决定了要么遵守组织纪律,要么放弃北方最好的工作(大力推进一定和组织纪律的强化一起绑定,列入考察列表,不遵守就要被罚),去南方当自发电生物电池。
只要你的工作和广义上的国家预算组成部分有关系,就必须严格遵守中央的最高指示。雄安就是在测试这种控制论社会的可能性。如果可能,那么很快就会在各地体制内单位铺开,就像八项规定一样变成组织纪律的一部分。可以预见的是,财礼,聘礼,婚礼上收的礼金,甚至配偶家庭资产等一系列内容很快也会成为申报内容,最终成为政治忠诚的一部分。变相彩礼?不好意思,各大部委数据互通,建立国民信息综合数据库之后,只需要一比对,几十秒钟就能发出预警。在隔壁俄罗斯已经开始尝试AI执法和AI司法了(我当然明白当前的AI不是强AI,但是按照给定逻辑判断还是可以的),你们猜我国会不会有AI纪委?
八项规定出台之前,不都觉得婚礼应该大操大办吗?觉得办小了丢人或者不重视(即人情攀比)。现在哪个泛体制内的还敢大操大办婚礼?不都是老老实实十桌的规模么,如果夫妻双方都是体制内家庭,就只有十桌。
如果和政治纪律挂钩,那具体内容可以是体制内家庭一律不得索要聘礼,一律不得索要彩礼,不想嫁/娶体制内的还是可以自谋出路是吧?但是优质配偶在中国就那么多,八九成都和体制内有关系。要想和体制内家庭结合,就必须严格遵守组织纪律。通过私生活约束的纪律化,十年就能把这个传统基本根除掉。
仔细想一想
阻碍结婚率提高这几大障碍
房价 医疗 教育 资本家 丈母娘
好像也只有丈母娘是个软柿子了
阻碍乡镇青年结婚的最大因素就是彩礼,房子教育什么的不存在的,那是大城市的问题。
说个可能不太相关的事情。
全国其他地方是什么情况不太清楚。
但是我们这边,作为彩礼从来都没重过的地区。
近50来年,有三波早婚潮,三波晚婚潮。
第一波晚婚潮
发生在70年代,因为工分制,成年女性工分收入是正,所以普遍结婚都25后,娘家不愿意早早嫁女。
接下来就是第一波早婚,
发生在改开初期,85前后,因为粮食产量还没上来,但是人均税负已经上来了,开始收入倒挂,所以女方希望早嫁,男方希望早娶早生,这样女方可以少亏空一点,男方可以娶一个,生一个,分2人份田地,负担一个人税负,也相当于有点赚头。
然后就是第二波晚婚潮叠加第二波早婚潮。
即70后晚婚,80后早婚,发生在98前后,
原因很简单,农村税负已经爆表了,与此同时70后在外打工,收入基本稳定,覆盖税负后略有盈余,80后才出去,收入还不稳定,还不能完全覆盖税负。
第三波早婚叠加晚婚潮,08后,90后早婚,80后部分晚婚。
原因嘛,很简单,部分80后觉得自己再努力一下,就能在大城市安家,大部分90后觉得自己很可能大城市安家无望,就在县城买个房或者就农村的房子结个婚,然后打工去了,于是早婚的早婚,晚婚的晚婚。
这差不多50年的数据,可没有彩礼作祟,结婚意愿还不是变来变去?
所以真的是彩礼问题吗???
他以为我付不起每个月一万块的房贷,
其实我只是掏不出首付而已,
他以为我拿不出二十万的彩礼,
其实我只是没人要而已,
他以为我不愿意生孩子是自私自利,不愿意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
其实我只是自己受罪,不想韭个孩子出来,让他也跟着吃苦而已,
他以为我给资本主义打工是为了“奋斗”和“买更贵的包”,
其实我只是卷不过体制内做题家,被迫活着而已,
他以为我不敢去死是因为怕死,
其实,只是因为我被迫独生子女而已,
他以为我浑身不舒坦也舍不得去医院是因为抠,
其实,医院是真踏马越来越贵而已,
他以为我不想交养老金是因为目光短浅,
其实,我只是对活到退休拿回钱这件事不抱期待而已,
他以为我天天负能量哔哔赖赖是无能狂怒,
其实,我只是没别的办法而已。
能怎么办呢?
面包有了,牛奶有了,
我原本就可以满足了快快乐乐,
可他们不满足啊!
他们不会满足的。(小声
社会是会阉割个体的,以此达到自然平衡,这是婚恋率越来越低的关键所在,人口真的太多了!
婚俗是一种民事行为,且无侵权发生,都是双方自愿的,国家不该强加干涉。
最后,祝雄安人民安居乐业!
高考状元不让说已经好几年了,但哪个有希望进好大学的家长不知道本市去年出状元的学校是哪个?只不过报纸不登了而已。
以遏制彩礼为目标,和取消高考状元一样,执行上只能流于形式,最后你好我好大家好,却什么都没改变。
为什么离婚冷静期不用设实验区就能全国推广。
影响就是,在雄安新区“编制值多少彩礼”会有个明确的答案
雄安这地方总给我一点神秘色彩,好几年前我就听说要搞雄安新区,这个新区还不是一般的新区,好像中央要开展什么大事。
后来又过了几年,又说北京的高校要在雄安有分校。什么机关,大学都要往雄安搬。反正感觉要在那建陪都的架势。
再后来,又有新闻说雄安搞什么养老的改革,好像那里的人终身养老,房子给每人分配啥的,总之各种小道消息都有。
我一直没明白雄安在搞啥,总之特别神秘。
又过了几年,现在这新闻又说雄安要搞婚姻改革啥的。
我是没去过雄安,以这些年关于雄安的新闻总结起来,这地到底是在地球还是火星上?听着怎么这么玄幻呢?
其实现在北上广和很多强一点的二线城市结婚,早就没有彩礼这一说了。甚至南方的一些比较富裕的小城市的男女结婚摆酒席,连份子钱都没有了,父母们在钞票上折一个角就代表收了。可是年轻人结婚的意愿仍旧是一年比一年低。我相信其中的道理大家也都明白。
雄安新区,百年大计,是用来承接北京优质资源的中转站,也是国家发展科技创新的发动机,而不是来搞什么遏制婚俗不正之风,这东西不需要遏制,只要经济好了,大家口袋里都有钱了,再稍微接受点教育,这些东西自然会消失。
而现在很多地方之所以彩礼之风盛行,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家口袋里没钱,很多的父母还指望自己的子女将来给子女养老的,你说取消彩礼,对于那些穷人家的父母来说就好比自己种了二十几年的菜,最后一下子全部被别人拿走了,你让他们怎么可能会接受。
我虽然也不赞同结婚收取彩礼,但是彩礼也好,份子钱也罢,是祖先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生存方式,你想要让大家改变这种习惯,不能光靠一张嘴,而是要切切实实的让大家不用这种方式也可以活的很好。
一位公民打电话到基辅电台问主持人:“共产主义到底是艺术还是科学?”
主持人说 :“我也不清楚,但我肯定不是科学”
“为什么?”
“别问了,别问了”
没有配套的具体可行措施!
冒着账号被封的风险我也要说一句,国家不应该轻易出台这种没有具体可行措施的政策,如“先行示范区”,“先行试验区”,“改革试验区”等,因为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损害国家的信誉!
现在是男女越来平等的社会,婚俗也应该有改革。
古代大多是女方依赖男方家里的资源,这种情况下作为回报,孩子当然跟男的姓。
现在女性越来越独立,自己买房买车,找的都是门当户对的,两个人早就没有“嫁”“娶”的概念了,双方也好都能拥有孩子的冠姓权。
两个人结婚,彩礼是一份心意,该给也必须给,这其实是父母给新家的物质基础。
但很多女方家像卖女儿一样索要“天价彩礼”,男方贷款、分期筹彩礼,这也让婚姻真正承载的价值和意义,早就变了味。
但难就难在,“平等”不是啥时候都能平等。
比如性别差异,男的力气大,需要干体力活儿的时候,确实男方就要多干一点。
在生育问题上,是女性主导的权利而不是义务,如果女性不想生那就可以不生。
而女方因生育带来的伤害和职业影响,男方确实是在女方生育期间多照顾家庭、担起挣钱养家的责任,这种情况下是不能要求“平均的”。
“天价”彩礼的标准也不好定,如果男方只有5万,那50万彩礼对他来说就是天价;
如果男方有1000万,那么这50万彩礼对他来说洒洒水。
当然还有婚闹、浪费、大喇叭扰民,车队挡路、影响公共交通,全都属于不良风气。
遏制不良风气,是好事。但具体标准与措施如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多了几千万男光棍,房价又这么贵。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放妓女,通过了工作、医疗、思想教育、法制惩戒老鸨子等等等方式,具体的可以看《上海娼妓改造史话》和老电影《姐姐妹妹站起来》。
二战时候日本为了打击妓女,决定,妓女改名叫:酌妇
好吧,你赢了··········
希望雄安新区解决高价彩礼的办法是第一种
当然,第一种很累,很麻烦。你要想办法提高工资、降低房价、解决老人养老、医疗问题,想想就头大····
第二种见效很快,至于以后,反正后人肯定比我们聪明不是,他们肯定有办法的·······
我结婚的时候,彩礼和嫁妆都给我们小两口过日子的······
但是我们这种,太少了
看到这个消息,实在是不知该高兴还是叹息,我国的彩礼制度持续了3000多年,但是在1931年就被废除了,没想到过了整整90年,还在争论不休。
1931年的时候,当时中央苏区公开表示要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妆,禁止买卖婚姻。[1]
听闻这个消息,毛主席高兴得称赞不已,他对身边人说:“这种民主婚姻制度,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胜利之一”。
为什么毛主席对这件事十分上心呢?
因为当时的旧中国,女性地位低下,童养媳、一夫多妻、花钱买老婆的现象十分普遍,作为接受了新思潮的共产主义战士,毛主席当然看不惯这种陈风陋习。
在他的心里面,婚姻应该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观念一致、平等互敬,而不应涉及任何物质的成分,否则就是对神圣婚姻的玷污。
而且他本人也是这样做的。
1920年毛主席结婚的时候,杨开慧没有向他索取任何彩礼,也没有坐花轿,更没有举行任何仪式,两人就提了一个小皮箱,装了一些衣物和日常用品,就自由自在的结合在了一起。
结婚后,两人相继入党,投身于革命事业。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工作期间,毛主席工作十分繁忙,杨开慧没有像一般的女性那样索取关怀,抱怨缺乏关爱,而是协助毛主席收集资料,抄写文稿,同时照料着毛主席的日常起居,让毛主席一心一意毫无后顾之忧的投身革命工作。
她支持着毛主席所有的决定。
毛主席说要创办湖南青年图书馆,杨开慧就帮助毛主席处理了图书馆的一切事物。
毛主席说要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杨开慧就协助毛主席创办农民夜校,在农民夜校担任教员。
她不仅一直照顾丈夫生活并带孩子,也帮助联络同志,还帮毛主席找资料、抄写文章,从工作生活两个方面分担了毛主席的压力。
毛主席在写那篇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时候,实地考察了很多地方,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由于资料繁杂,实在没有过多的精力去整理,也是杨开慧熬夜把调查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才让毛主席能够从繁杂的资料中一眼看出农民运动的关键问题。
可以说,杨开慧不仅是毛主席的妻子,还是他最心有灵犀的革命伙伴,这种知心同频、冷暖互助的状态,就是毛主席心目中婚姻最美的样子,让他一生难以忘怀,以至于在时间过去30年后,还时常让毛主席想起当初自己给杨开慧写第一首诗时的样子。[2]
可是,这段令人羡慕的婚姻终究还是没能长久。
1927年,毛主席出发去指挥秋收起义,临行前,杨开慧拿着自己亲手做的草鞋,望着毛主席沉默许久,最后在分别之际,才嘱咐了一句:记得扮成郎中,不容易被发现!
毛主席应允着,转身离去,没想到,这却成为了夫妻二人最后的话别。
秋收起义之后,毛主席带领部队和朱老总会师井冈山,杨开慧独自带着孩子回到长沙开展地下工作,最后被密探发现,在1930年被军阀逮捕,英勇就义。
毛主席此时正在中央苏区组织红军反围剿,听闻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毛主席陷入了良久的沉思,心情平复后他写信给杨家:“开慧之死,百身莫赎。”短短的8个字,写满了他的自责和遗憾。
此事之后的第二年,出现了开头我提到的那一幕,中央苏区公开表示要废除聘金、聘礼及嫁妆,禁止买卖婚姻。
毛主席之所以听闻这个消息十分高兴,是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婚姻,想到了未来中国人的婚姻,他希望未来在中国的大地上,男女是平等的,婚姻是纯粹的,每一对情侣都是因为爱情才走到一起。
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里面明确表示:禁止买卖婚姻!
▲195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
在那个纯真的年代,婚姻是神圣的事情,领证需要到工作单位开证明找领导签字,婚姻也和事业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一个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可能会被所有人远离。
虽然,彩礼制度依然在民间顽强地存活着,但大多也是出于实用主义。
比如50年代结婚时,一张床、两床被子、一个脸盆、一个痰盂、一个暖水瓶,就可以开启全新的婚后生活。
60年代结婚时,摆桌酒席、唱个革命歌、打个柜子、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一张床,也就足矣。
70年代时,如果你是一个贫农,将会特别吃香,如果你是一个富农或资本家,那根本没人娶你,结婚的彩礼也还是讲究实用主义,一台收音机、一台缝纫机、一块手表、一辆自行车,一个全新的家庭就此组建。
那个年代的人们,对于彩礼的理解是:两个家庭对一个新生家庭的帮助。所以准备的彩礼和嫁妆,都是小两口生活中需要用的生活品,这种形式的彩礼尚且还在可以理解和接纳的范围之内,所以国家虽然一直在修订《婚姻法》,但也没有额外的明令禁止。
但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彩礼逐渐失去了它原来的样子。
从最开始的要床和柜子,变成了要房和车,从一开始的要实用生活品,变成了直接索要金钱。
更重要的是,彩礼也从当初的:两个家庭对一个新生家庭的帮助,变成了一个家庭对另一个家庭的扶贫。彻底的变味变质。
100年前,在那个封建皇权轰然倒塌,社会陈腐不堪的旧社会,毛主席和杨开慧尚且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用新视角和新思维思考自己的婚姻关系。
100年后,在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祖国繁荣复兴在即的全新历史节点,当代的年轻人却还紧抱着传统观念不肯放手,需要国家立法以正视听。
实在是不知该高兴还是叹息。
原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枫冷慕诗”。
这是原文链接,大家喜欢可以关注下。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经济阶层决定上层建筑。
从这个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出发,改革意愿无疑是良好的,但这个改法是通过设置法规加以阻拦,还是对年轻人成家立业、医疗、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一系列困难有所扶持,从而让彩礼变得没有意义呢?
拭目以待
(搓手手.jpg)
这事别的地方可能搞不成,雄安一定能搞成。
看点在于怎么搞成?沉淀出什么经验?软有引导外来适龄人口性别比,硬有计划恋爱审计结婚,管法总比困难多。
管就得了。没有什么事情是管不了的,如果有,就再管一遍。
千年大计,那可是古铜色的。目标是星辰大海,陆上天国。改个结婚小事一桩。
迄今为止不知道雄安要搞什么名堂。人家不明说,咱也不敢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