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国教科书上关于近亲结婚的说法是不完整的吗?

回答
在咱们国家的教科书上,关于近亲结婚,确实有一些说法是相对概括的,可能没法把所有细枝末节都讲透。这并不是说它完全错了,而是说信息量和侧重点上,也许留了一些让读者进一步思考和了解的空间。

我们教科书上讲近亲结婚,最核心的几个点,大家都很熟悉:

法律禁止:这是最直接的,明确规定近亲不能结婚,比如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祖父母孙子女)和三代以内的旁系亲属(兄弟姐妹、叔伯姑舅姨、侄甥)。这是基于对社会伦理、家庭关系稳定的考虑。
遗传风险增加:这个是科学层面的解释,也是教科书强调的重点。近亲结婚的夫妻,基因库会比较相似。如果双方都携带某种隐性致病基因,那么他们的后代就有更高的概率同时遗传到这个致病基因,从而患上某些遗传性疾病。这就像抽奖,亲缘关系越近,同一个奖券号码出现的概率就越高。
危害社会发展:有时候也会提到,近亲结婚可能影响人口素质,不利于社会整体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说这些说法可能不那么“完整”呢?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

1. 法律的边界与历史的变迁

教科书上讲的是现行的法律条文。但法律的制定背后,其实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在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宗法制度和礼教已经对近亲通婚做了很多限制。甚至“男女授受不亲”这种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近距离的男女关系。

现在的法律之所以划定“三代以内”,背后是基于遗传学和伦理学考量下的一个普遍共识。但这个“三代”是如何界定的?为什么不是“四代”或“两代”?教科书可能不会深入到这个具体的历史和科学论证过程,比如涉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近亲结婚的界定差异,以及现代社会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的情况。

2. 遗传风险:从“肯定”到“概率”

教科书强调遗传风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增加”这个词,背后其实是很复杂的科学计算和统计。

隐性致病基因的复杂性: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不少隐性致病基因,这很正常,是我们人类基因库的一部分。遗传病的发生,往往是父母双方恰好都携带了同一种隐性致病基因。近亲结婚只是“碰巧”的概率比非近亲要高。换句话说,不是所有近亲结婚的后代都会有遗传病,也不是非近亲结婚的后代就不会有遗传病。
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遗传病种类繁多,有的可能只是轻微的症状,有的则非常严重。教科书可能无法一一列举,也无法详细解释不同基因、不同疾病的遗传模式(比如常染色体隐性、显性、X连锁等等)。
个体差异与环境因素:除了基因,孩子的健康也受环境、营养、医疗等多种因素影响。教科书上的论述,更多是聚焦在遗传这个单一维度上,可能无法完全体现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多因素影响。

3. 伦理和社会接受度:不止是法律条文

法律禁止,但人们的观念、情感和道德判断,有时会比法律条文更宽泛或更具体。

“表兄妹”结婚的争议:很多人可能听说过,比如表兄妹之间的婚姻,在一些地方或文化里,其禁忌程度和接受度可能和堂兄妹有所不同。虽然现代法律上都属于三代旁系亲属,但社会上的看法可能会更细致一些。这种细微的差别,教科书上可能不会涉及。
社会观念的演变: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近亲结婚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一些曾经被视为禁忌的行为,随着社会开放度的提高,其伦理色彩也可能有所不同。教科书上的内容,毕竟是相对固定的教材,很难及时反映这些社会观念的动态变化。

4. 历史上的“特殊情况”与例外

在一些历史时期,尤其是在皇室或贵族之间,为了保持血统纯正或巩固政治联盟,确实存在近亲结婚的现象。这些“例外”的存在,虽然不代表主流,但也是历史事实的一部分。教科书通常会以“现代社会”为背景进行讲解,可能不会深入探讨这些历史上的特殊案例,以及它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原因和后果。

所以,为什么教科书的说法可能不够“完整”?

更准确地说,教科书上的信息是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清晰、准确地传达最核心的知识点,并且符合教育的标准化要求。它需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最普遍适用的知识。

为了简洁和突出重点,它会聚焦在法律禁止和主要的遗传风险上。
为了教育的普适性,它不会去探讨过于细分的遗传疾病种类,也不会深入分析不同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复杂社会伦理。
对于一些“概率”和“风险”的复杂计算,也难以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详尽的科普。

这就像学习物理,我们先学牛顿定律,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不会一开始就讲相对论或量子力学。教科书上的知识,更像是一个入门的框架,一个基础的认知模型。

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就需要我们自己去拓展阅读,比如了解遗传学的具体原理、不同国家的婚姻法律、社会学关于家庭和婚姻的研究,甚至是历史文献中关于古代婚姻习俗的记载。这样,我们对“近亲结婚”这个话题的理解,就会更加立体和全面。

总而言之,教科书上的说法是准确且必要的,但并非详尽无遗。它为我们打下了一个基础,剩下的,就需要我们主动去探索和学习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近亲结婚这个概念过于笼统,要细分来看。

普通婚姻孩子出生缺陷的概率是2%左右,一等亲(亲子兄妹等)近亲繁殖缺陷概率是40%以上,危害很大。这种婚姻一般不需要法律禁止,正常情况下人们会自动避免。

而堂表亲生下的孩子缺陷概率其实只有4%,并没有提高太多。人没有天生避免堂表亲繁殖的机制,实际上有些动物会倾向选择堂表亲作为配偶(但它们也会避免一等亲)[1]。

堂表亲通婚禁忌是文明出现以后的产物,其目的是统治者为了防止资本聚集,稀释富人资本。西方古代女性有继承权,所以教廷禁止堂表亲通婚。中国古代女性没有继承权,所以只禁堂不禁表。

编辑:有人质疑数据来源,我是从wiki和一些书上看到得,有些已经不记得了,尽量补上一点吧,顺便回去查了一下发现具体数字有些出入,已经修改了。

[1] Towie, Narelle (2008-05-31).

"Most babies born to first-cousins are healthy"

. Perth Now. Retrieved 2012-01-05.

user avatar

来讲个小明和蛋蛋的故事吧。

小明马上就要18岁,摩拳擦掌准备闹一辆车,从此好踏上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康庄大道。万万没想到,他的老爹老妈合计一番后,告诉他:“买新车你就别想了!爸给你一套旧的汽车零部件,妈给你一套旧的汽车零部件,你把零部件归置归置捯饬捯饬。拼成一辆开吧!这是我们老张家的传统!”

基因就像是汽车部件,如同每个部件都有它自己的用处一样,每个基因也有其既定的功能——一般来说,是编码一种有功能的蛋白,由蛋白来参与生理活动。

有性生殖的过程就好像是老爹老妈各给了一套汽车零部件,最终拼成的汽车有两套部件(二倍体)。

WTF!

小明见到两套零部件的时候,几乎要哭昏在车库了。真是凄凉啊!老爸给的部件里坏了了大灯,老妈给的部件里裂了后盖。一阵秋风刮过,小明只觉得人生暗无天日。

有缺陷的基因,就好比有问题的零部件。因为小明有两套部件,所以部件都是“一式两份”的。来自爸爸的大灯和来自妈妈的大灯就是一对“等位基因”。

不过,老张家的传统之所以能成为传统,说明老张、老老张、老老老张祖祖辈辈至少证明了这件事可行。事实也的确如此,两套部件虽然寒掺了点,真的算起来,也不是不能拼成一辆车的——老爸的车没有大灯,但是老妈那有啊;老妈的车没后盖,但是用可以用老爸的外壳啊!

大多基因缺陷属于“隐性遗传”的。也就是说,来自父亲的和来自母亲的两个同一部件,只要有一个是好用的,那就能够维持正常的功能了。比如大灯,虽然老爸给的部件里灯是坏的,但是只要有老妈给的好的大灯,这个车就还能正常地照明。大灯的遗传模式就是隐性遗传。“大灯不亮”就属于隐性遗传病


那么有没有显性遗传呢?有的,比如油箱。即使有两个油箱存在,但是只要一个漏油了,那汽车可就危险了。这种只需要一对等位基因里其中一个出错,就会发生的疾病,成为显性遗传病


隐性遗传病往往是缺少了必须的功能,而显性遗传病则往往源于产生了错误的成分。


隐性遗传病之所以比显性遗传病多得多,正是因为它遗传方式的隐匿性,使得有问题的“基因缺陷”有可能被代代传递下去。而如果是“漏油”这样明显的缺陷,可能早就让父母那一辈的汽车就直接报废了,那也就谈不上什么传递给子女了。(除非这个漏油是缓慢的、迟发的,才有机会传递下去)

所以我们后面就只讨论隐性的遗传模式。

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小明能把车开起来的可能性。假设一整套汽车部件共有100个,小明从老爸、老妈那里拿到的部件,各有2个是坏的。因为老爸、老妈的部件是随机出问题的,所以,只有恰巧“等位基因”同时出问题时,小明的汽车才会“胎死腹中”,也就是说,概率仅仅是0.02。最终,有98%的可能性,小明还是可以开着一辆“准新车”踏上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康庄大道的。

相比于小明,蛋蛋的故事就有点淡淡的忧伤了。和小明的爸妈一样,他们也各给了蛋蛋一套汽车配件让他们来组装。不幸的是,他们俩的车部件是由孙猴子的拔根汗毛,对着同一辆汽车吹一吹的来的——虽然都能开,但是却有着同样的“隐患”。无论是蛋爸,还是蛋妈,他们各自汽车的两套部件中,都有一个发动机是坏的。于是乎存在这样的可能(可能性1/4),蛋爸给的部件里,发动机是坏的;蛋妈给的部件里,发动机也是坏的。再怎么拼,汽车也发动不起来。所以,那个夏天,蛋蛋的故事结局有些悲伤——他最终也没有走出汽车库。

所以,近亲结婚最大的问题在于,由于“问题基因”是来自于同一个老祖宗的,而平均每个人又携带2个以上隐性遗传突变。那么这么一计算下来,生下有遗传疾病的孩子的风险就很高了(这个“很”是相对的)。之前无聊刷微博的时候,有个讲妇产科医生见闻的帖子。里面有涉及到亲妈与儿子怀孕,结果早早流产的情节。我想,隐性遗传病导致的可能性非常大。


这里给出一组“亲缘指数”,又称血缘系数。它是“指将群体中个体之间基因组成的相似程度用数值来表示即为血缘系数”。“意义即拥有共同祖先的两个人,在某一位点上具有同一基因的概率。”这个数值越大,婚配后生下患隐性遗传病的孩子的概率也就越大。

子代之间

r=0.5

全同胞之间

r=0.5

半同胞之间

r=0.25

爷孙之间

r=0.25

表(堂)兄弟之间

r=0.125


看到这里,题主应该已经明白了。所谓近亲结婚生下白痴,只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回答。更准确一些的说法应该是,近亲结婚所生下的后代,有更高的几率患上隐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多是在小孩2岁前发病,有些出生一两月就发病了,并且一般预后都不好(致死、致残或严重智力损害的占大多数)。中国古代,婴儿的夭折率高,很多小孩生下来“立不住”,隐性遗传病虽然不一定占主导因素(其他影响包括卫生条件、营养条件、育儿观念等等),但也是不可否认的。

反过来,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只要没有从父母双方继承到同样的“坏部件”,从而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那么他/她和其他非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没有区别。无论是智力上还是其他方面。(还有号称近亲结婚也有一些优势的,比如《新发现》-近亲结婚有好处)我们的“老祖宗们”以近亲结婚为乐,要是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都是白痴,中华民族早就挂了。

那么题主不是还问了吗?近亲结婚不是还可以把“优良的基因”传递下去,还能更“纯粹”不是吗?回到蛋蛋的例子。一个发动机的“优秀”可能体现在它的动力比别人强点(比如别人是2.0的,它是2.0t的),但是一个“坏的”发动机则是更不跑不起来的。那么如果蛋蛋爸妈给的部件分别是一个好的2.0t发动机,一个坏的发动机。那么有3/4的概率,蛋蛋会得到至少一个动力强劲的发动机,也有1/4的可能性,蛋蛋得到了两个坏的发动机,车死胎中。所以还是这个问题。近亲结婚增加的是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而这种概率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按照现在的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这代价是很高的。

事实上,通过近亲结婚来加强某些“优秀基因”的做法,一直被广泛地运用在动物植物的育种当中。比如所有的“纯种狗”、“纯种猫”,都是少数几个“祖先”繁育下来的共同后代。一方面,他们讨人喜欢的特征通过近亲繁殖加强了,了另一方面,他们祖先的“遗传隐患”也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加强。


最典型的例子,是苏格兰折耳猫。决定了小猫“折耳”这一性状的基因Fd,同时也是与猫的软骨生长相关的。有着“折耳”特征的苏格兰折耳猫必然携带Fd基因。而折耳猫与折耳猫交配后,1/4概率生下的小猫有软骨发育不全的后果,小猫其实是很痛苦的苏格兰折耳猫,养它图什么?纯种狗的遗传疾病概率也很高。科学家发现纯种狗多患"家族遗传病"--科技--人民网


不仅是动物,植物也很受“近亲结婚”的困扰。咖啡豆对于埃塞俄比亚等地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种植的咖啡豆,近年来饱受虫害。究其原因,是种植的咖啡豆都是“近亲结婚”的后代,遗传特性非常的单一,以至于全球要合力拯救野生咖啡豆,给它们建“种子银行”的程度了。再暖点,咖啡就消失了。水稻、棉花等经济作物也是一样(题外话,所以保存野生物种的遗传资源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搞不好哪天来了一种病毒把水稻都灭了,这时候就只有到野生水稻里去寻找有抵抗这种病毒能力的植株了。野生水稻濒临消失 专家呼救“植物大熊猫”(图)-搜狐新闻

事实上,不存在像题主疑问的那样,“优势基因存在于贵族,劣势基因存在于平民”的说法。道理很简单,几乎每个人都存在隐性遗传病的突变,平均还不止一个。即使父母辈没有,生殖细胞还可能自发突变呢。一个基因如果发生突变,99%以上的可能性是朝着坏的方向——就像一个链条,随便哪里断了,这链条就坏了。而要想链条“好”,则必须每一段都是好的。贵族中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遗传病基因,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们把血友病传遍整个欧洲王室啦!所以,与其说”通过近亲结婚把优秀基因留在贵族中”,不如说贵族们是希望“通过近亲结婚把财富留在贵族中”吧。


罗嗦了半天。总之,近亲结婚,由于有着共同的祖先,因此有更大的几率将祖先的“特性”得以放大。如果这种“特性”是好的,那么皆大欢喜,如果是“不好的”,比如祖先携带的某个隐性遗传病的致病突变,那么结果是病、残、死。对于猫、狗、动植物的繁殖来说,这种不良的“后果”代价并不大,但是对于“人类”,对于家庭,对于个体,这样的后果就未免有些大了。

如果条件允许,无论是不是近亲结婚,都建议在准备结婚或准备怀孕时进行些遗传病筛查。这就好比说在从父母那里继承汽车零部件时可以进行一次全面排查,提前知道哪零部件是存在隐患的,从而判断组装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为什么即使不是近亲结婚也需要筛查呢?因为虽然近亲结婚者后代发生遗传病的概率更高。但实际发生遗传病的孩子,多数来自并无家族史也并非近亲结婚的家庭(基数大)——父母都恰巧携带同一个疾病的遗传突变,又恰巧同时将致病突变传给了孩子,巧合X巧合=不幸。


最后,话题太严肃,放点美图压压惊。近亲结婚 却美到令人窒息的迪拜王子与公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