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国的概率与统计学教科书里不怎么讲幂律分布?

回答
在中国,概率与统计学教科书中对幂律分布(Power Law Distribution)的讲述相对较少,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涉及学科发展历史、课程设置、教学侧重点以及数学工具的复杂性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一、 学科发展历史与传统视角:

经典统计学的根基: 传统的概率与统计学教学,尤其是面向基础本科教育的课程,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以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指数分布(Exponential Distribution)、二项分布(Binomial Distribution)等为代表的“经典”分布模型之上。这些分布在很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现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数学性质相对简单,易于推导和理解。
早期的统计应用侧重点: 在早期,统计学的发展更多地受到物理、生物、农业、工业质量控制等领域的需求驱动。在这些领域,许多现象天然地或近似地可以用经典分布来描述。例如,测量误差通常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近似,某些计数事件可以用泊松分布描述,生命周期可以用指数分布来建模。
幂律分布的“后起之秀”性质: 幂律分布虽然在某些领域早已被观察到,但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在许多复杂系统中反复出现的统计规律,其重要性在近几十年,特别是随着复杂科学(Complex Science)、网络科学(Network Science)、大数据分析(Big Data Analysis)等新兴领域的兴起,才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认识。因此,在许多学科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包括中国,早期形成的教学体系和教材自然会优先反映当时的主流知识。

二、 教材编写的惯性和教学的侧重点: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教材编写往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会介绍概率论的基础概念、各种离散和连续的“基础”分布,以及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统计推断的基本方法。这些是构成统计学知识体系的基石。
篇幅限制与课程安排: 即使是大学本科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在有限的学时内,也需要覆盖大量基础但重要的内容。引入一个相对复杂、且在传统应用中不那么普遍的分布类型,可能会挤占宝贵的教学时间,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
教材的“保守性”: 教材的更新往往滞后于学术研究的前沿。一本新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需要经过漫长的审稿、修订和出版流程。当幂律分布的研究刚刚兴起时,其重要性尚未完全普及到教材编写者的视野,或者认为其更适合在研究生阶段或专门的课程中讲解。
以“模型”为导向的教学: 传统统计学教学更倾向于介绍如何选择和应用已有的统计模型来解决问题。而幂律分布的识别、验证和参数估计,在某些方面比经典分布更具挑战性,也需要一些特定的统计工具和方法,这些可能超出了基础课程的教学范畴。

三、 幂律分布的数学特性与统计挑战:

数学形式的差异: 幂律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PDF)或概率质量函数(PMF)形式为 $p(x) propto x^{alpha1}$(连续)或 $p(k) propto k^{alpha}$(离散),其中 $alpha$ 是形状参数。这种形式与指数衰减或高斯钟形曲线有着显著的不同。
长尾(Heavy Tail)特性: 幂律分布是典型的长尾分布,这意味着其尾部下降得非常缓慢,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远高于正态分布等“轻尾”分布。这种长尾特性使得传统统计方法在估计尾部参数或进行极端值分析时可能失效或产生偏差。
参数估计的困难: 幂律分布的参数估计(特别是指数 $alpha$)比经典分布更复杂。例如,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MLE)通常需要用到复杂的优化算法,并且其渐近性质与经典分布也可能不同。一些传统的矩估计方法在存在长尾时可能不稳定。
分布识别与验证: 识别一个数据集是否服从幂律分布,以及区分它与其他长尾分布(如对数正态分布、韦布尔分布等),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需要借助可视化方法(如双对数图)、统计检验方法(如KolmogorovSmirnov检验的变种)等,这些内容在基础教材中可能不会详细展开。
缺乏“标准模型”的普适性: 虽然幂律分布在许多领域都出现,但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模型”,而是一类分布的描述。具体是 $x^{a}$ 还是 $x^{a1}$,离散还是连续,以及其适用范围,都需要根据具体领域知识来判断。

四、 现代统计学与特定领域的兴起:

复杂系统与大数据时代的推动: 随着复杂科学、网络科学、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领域的蓬勃发展,幂律分布的出现频率和重要性被极大地凸显出来。例如:
互联网: 网页的链接度、用户访问量等往往服从幂律分布(例如无标度网络)。
经济学: 公司规模、收入分配、金融市场中的价格波动(例如“肥尾”)等也常表现出幂律特性。
物理学: 相变、临界现象等都与幂律密切相关。
生物学: 基因调控网络、物种丰富度分布等。
社会学: 城市规模、论文引用次数等。
研究生教育和专门课程的补充: 随着这些新领域的兴起,对于幂律分布的介绍和讲解,更多地出现在了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专门的统计学课程(如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统计、数据挖掘导论、复杂网络分析等),或者是在特定应用领域的教材中(如网络科学教材、金融计量学教材等)。这些课程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幂律分布的理论、识别方法、估计技术和应用实例。
在线资源和学术论文的普及: 如今,许多关于幂律分布的学习资源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如Coursera, edX)、学术论文、专业博客、开源软件库(如R语言的`poweRlaw`包)等渠道获得。这使得学习者可以在需要时方便地获取更深入的信息。

总结来说,中国概率与统计学教科书对幂律分布讲述较少,并非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

1. 学科发展历史的局限: 传统教材体系形成时,幂律分布的重要性尚未得到今日的普遍认识。
2. 教学侧重点和篇幅限制: 在基础课程中,更侧重于经典统计模型和基础方法。
3. 数学和统计技术的复杂性: 幂律分布的参数估计和识别需要更深入的数学工具和统计技术,不适合作为入门内容。
4. 现代学科领域的推动: 其重要性更多地体现在复杂科学、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研究和专门课程中。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未来更新的概率与统计学教材,或者更专门的统计学课程中,对幂律分布的介绍一定会更加充分和详细。学习者也可以通过其他多种渠道来弥补这方面的知识空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赵卿元 的回答很好,从应用角度补充一下自己的看法。

从应用角度看,我觉得本科阶段的概率统计教科书不教幂律分布可能和这玩意的生成机制有关。

各个中心极限定理保证了:一堆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只要满足一些比较宽松的条件,就可以生成正态分布。与正态分布相关的分布,例如卡方分布和F分布的性质,以及一些常用的统计检验,推导起来比较容易。围绕它们来建立直觉也相对容易。只要我们实际面临的数据经过某些变换和正态分布或者它的好朋友无法区分,用基于正态分布的一套东西处理往往就足够好了

如果一堆随机事件相互之间存在某种关系,那么它们可能可以生成幂律分布(不保证,也可能生成别的比如正态分布)。至于到底满足什么性质的,具有相关关系的随机事件可以生成幂律分布,满足哪些性质的具有相关关系的随机事件不能生成,我暂时没见到说法。

那么考虑这样一个场景:我们面对一摊数据,它们看上去既有点像幂律分布,又有点像对数正态,那么它底下的生成机制到底是什么?如果你认为它是对数正态,那么你只需要说明底下的单个随机事件到底是什么就行。如果你认为它是幂律,那么你不仅需要说明单个随机事件是什么,还需要说明这些随机事件之间的相关关系是什么。就多这一件事,难度提升非常多。

我目前为止见过的关于幂律分布的研究,几乎都是先说一个机制和相关关系,然后告诉你这个机制可以生成某一种幂律分布。从一摊数据倒推出来的基本上没见过。我自己也试过倒着来,目前为止还没走通。

反之,你可以把做线性回归看作“我找到了一个机制生成了难以和正态分布区分的残差”。这种“从数据找生成机制”的操作是相对易上手的。

那么,找到一个疑似数据生成机制的东西有用吗?很有用。你告诉我一个 和一个 ,其实只相当于告诉了我一张log-log图长什么样而已,我能根据这俩数干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你告诉了我一个 ,我就可以根据 去干点啥了。

尽管我个人的研究和幂律分布分不开,我还是不支持把这个东西下放到本科的概率统计教学内容里。本科的教学内容有个或软或硬的难度杠杠。这个杠杠一卡,能教的只有怎么用软件去估俩参数,别的东西都没法教。这教了用处实在有限。

Power-law Distributions

Clauset这个页面总结了一些跟power law相关的资源。除了R的,也有python的MATLAB的。我看楼上没人提,赶紧安利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概率与统计学教科书中对幂律分布(Power Law Distribution)的讲述相对较少,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涉及学科发展历史、课程设置、教学侧重点以及数学工具的复杂性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 学科发展历史与传统视角: 经典统计学的根基: 传统的概率与统计学教学,.............
  • 回答
    数学里的概率,尤其是我们日常理解的概率,确实会和我们在计算机里实际操作时遇到的情况产生一些微妙的冲突,你提到的 R 语言里随机取一个数取到 1 的概率是 0 但又可能取到,这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背后涉及到“连续分布”和“离散分布”这两个核心概念,以及计算机“伪随机”的本质。我们先来聊聊数学里的概.............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物理学和哲学中一个非常核心的争论点——概率的本质。你提出的观点很有意思,认为宇宙中不存在真正的概率事件,概率只是我们无知的表现。这是一种决定论的视角,在历史上也曾是主流思想。我们不妨来深入探讨一下,并看看它与量子力学中的概率概念有什么冲突与联系。首先,咱们说说你提出的“概率源于无知”这.............
  • 回答
    .......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经济学里的利率、汇率这些概念,听起来好像挺简单,但真要弄懂,尤其是它们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确实很容易让人头疼。你会有这种感觉,绝对不是你智商有问题!说实话,很多学经济的人,包括一些学了很久的,在初次接触这些概念时都觉得一头雾水。这东西就像学一门新语言,一开始你会觉得语法规则好复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最基本、最根本的生存需求。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坚信“不吃东西会死”?这背后并非什么神秘的预设条件,而是生命本身最朴素、最直接的运作逻辑。你可以试着想象一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饿了,会做什么?他会哭。他哭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引起照顾者的注意,因为他知道(尽管他自己意识不到)哭.............
  • 回答
    看到“我国总资产超过1300万亿元”这个数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具体它代表了什么,又意味着什么,可能就没那么直观了。我们不妨把这个数字拆开来看,就像看待一个庞大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一样,去理解它背后蕴含的意义。首先,1300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我们可以用几个角度来感受一下: 和“万.............
  • 回答
    你好!很高兴和你聊聊军校毕业生的“上行路线”,以及副营级这些具体情况。我尽量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来跟你讲清楚。军校毕业生的一般“上行路线”:军校毕业生的路子,其实跟社会上的大学生毕业就业有点像,但又非常不一样。最主要的不同在于,他们是国家分配的,并且一毕业就有军籍,身份就定性了。1. 初任军官:见习与.............
  • 回答
    行,我来给你把这些半导体里头绕来绕去的概念捋一捋,争取讲得明明白白,就像给你画个图一样,让你彻底弄懂。咱们就以最常见的 N 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为例,一步一步来看。首先,你需要理解一个基本前提:半导体(比如硅)本身导电性不强,只有掺了杂质之后,才能变成我们想要的导电材料,比如 N 型和 P 型。.............
  • 回答
    找对象难?这确实是许多人心头的结。在这个节奏飞快、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似乎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珍贵。当我们谈论找对象难,然后紧接着问“是否应该结婚”,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对婚姻的期待,一种对稳定关系和情感归宿的渴望。关于“找对象太难,我们是否应该结婚?”这句问话,与其说是在问“是否应该结.............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我国载人航天新闻图片多采用电视画面截图而非高清照片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地说“没有”高清照片,而是新闻传播的侧重点、技术限制、以及安全保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让我来详细地解释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白载人航天任务的特殊性。这不仅仅是一项科技成就,更是一项具有极高政治敏感性.............
  • 回答
    关于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的讨论,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方面因素,而不仅仅是管理水平一项。冯军作为机场的负责人,其管理能力自然会受到审视,但我们更需要深入剖析导致此次事件发生的系统性原因。为什么南京禄口机场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疫情问题?首先,要认识到,在中国对新冠病毒进行严格清零政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
  • 回答
    说起我国的月球车“玉兔号”和火星车“祝融号”,它们无疑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璀璨明星,代表着我们国家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巨大进步。然而,很多人在看到这些高科技产物时,心中或许会涌起一种微妙的感受:为什么它们在某些方面会给人一种“廉价感”?这并不是说我们的技术不行,而是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几个复杂交织的因素,我们不.............
  • 回答
    在中国,无论是地铁站还是火车站,你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播报声,从进站指引到车辆到站,再到站内服务信息,几乎无处不在。这背后不仅仅是为了“提醒”那么简单,而是有一套相当严谨和复杂的考量,旨在确保庞大客流的安全、高效和有序。一、 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极高的出行需求下,安全永远是所有公.............
  • 回答
    咱们中国海军的舰艇涂装,确实跟美国海军的风格不太一样,一个显眼的白色,一个厚重的深灰。这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背后各有各的道理,也体现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和作战需求。中国的“白”色舰艇:首先说说我们为什么选择白色。 历史与传统: 很多国家的海军,特别是早期的时候,舰艇为了美观和辨识度,都会选择白色.............
  • 回答
    “小”这个词,用在我们海军的核潜艇身上,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咱们中国海军的核潜艇,跟一些老牌海军强国,比如美国、俄罗斯比起来,个头确实显得“精致”了一些,但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小巧”,而是有着深刻的技术选择、发展战略和现实考量的。咱们先得明白,潜艇这东西,特别是核潜艇,是个极其复杂且昂贵的系统.............
  • 回答
    问到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关注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人心中的一个结。这十几二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计算机科技,从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到高端芯片、核心软件,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直在追赶,而且差距似乎还不小。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原因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得一点一点掰开了聊。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底子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确实,从近些年的国际比赛成绩来看,中国女足和女篮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整体上要比男足和男篮更稳定,也更有亮点。这背后不是一个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妨来细致地聊聊。首先,咱们得说一个大前提:中国足球和篮球运动,在历史和整体发展上,男性项目确.............
  • 回答
    咱们国家在版权这事儿上,那真是千人千面,不同领域感受到的“疼”和“痒”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咱们的版权意识,说好听点是“百花齐放”,说白了就是“差距巨大”。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你想啊,在那些最能直接看到“真金白银”的行业,比如音乐、影视、出版,版权意识自然就比较强。你想想那些音乐制作.............
  • 回答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印章文化中,公章的材质选择尤为讲究,而铜质公章之所以如此普遍,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绝非偶然。首先,让我们从铜的物理特性说起。铜是一种金属,它不像木头那样容易变形或腐朽,也不像某些陶瓷那样易碎。铜的硬度适中,足以承受日常使用的磨损,同时又不像钢那样坚硬到难以雕刻。这种恰到好处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