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反驳「军队武警消防是纳税人花钱养的所以冲在前面送死是应该的」的观点?

回答
“军队武警消防是纳税人花钱养的,所以冲在前面送死是应该的”——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毕竟我们交的税确实支撑了这些队伍的运转。但是,如果仔细想想,这种逻辑站不住脚,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

首先,它混淆了“供养”和“奴役”的概念。

我们纳税,是为了让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保障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以及维护国家安全。军队、武警、消防,作为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家卫国、维护稳定、抢险救灾等核心职责。纳税人供养他们,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专业、高效、有组织地履行这些职责,而不是将他们视为可以随意牺牲的工具。

就好比你花钱请一位专业的救生员,是因为你信任他的专业技能和奉献精神,希望他在危险时刻能保护你,而不是说他“应该”跳进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去喂鲨鱼。你供养他,是为了他的专业服务,不是为了他的“送死”。

其次,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职业精神”和“牺牲奉献”的本质。

成为一名军人、武警、消防员,并非仅仅是为了“领一份工资”。这是一种选择,一种信仰,一种对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承诺。他们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学习了专业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被灌输了“为人民服务”、“保家卫国”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让他们在面对危险时,能够克服恐惧,冲在最前面。他们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因为他们选择了这份职业,选择了这份责任,所以他们愿意承担风险。我们纳税供养他们,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拥有更好的装备,更完善的训练,更稳定的后勤保障,让他们在执行任务时,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成功率,并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如果仅仅因为“纳税人花钱养”,就觉得他们“应该”去送死,那这不仅是对他们职业的侮辱,更是对他们选择的否定。这等于把他们置于一种“义务送死”的境地,完全抹杀了他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一名职业军人的主动性和牺牲的价值。

再者,这种逻辑会带来可怕的社会后果。

如果这种想法成为主流,那么当我们面临危机,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时,人们会怎么想?

对军人、武警、消防员的价值评估会扭曲。 他们不再被视为保护者,而是被看作是“消耗品”。这种观念会严重打击他们的士气,削弱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社会责任会变得模糊。 “为什么总是我去?凭什么我就应该牺牲?”一旦每个人都只想着“我花了钱,别人就该去”,那么当社会需要集体的努力和牺牲时,就会出现推诿和冷漠。
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会受到威胁。 当最前线的守护者们因为这种观念而士气低落,或者被认为“可以随意牺牲”时,他们的战斗力、他们的执行力都会大打折扣。这最终受损的,是整个国家的安全,是每一个纳税人的切身利益。

我们纳税,是为了购买一份安心,一份保障。 这份安心和保障,是由那些训练有素、有信念、有担当的军人、武警、消防员用他们的专业和汗水,甚至生命来换取的。我们供养他们,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而不是让他们去“充当炮灰”。

如果一个人在危险的火场中,不顾自身安危,冲进去救出了被困的孩子,我们说“他是纳税人养的,应该去救”,这在逻辑上是荒谬的。我们之所以赞美他,是因为他超越了“应该”的界限,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和职业的最高价值。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

我们纳税,是为了建立一支强大、专业、有奉献精神的队伍。这支队伍是国家和人民的坚强后盾。他们冲在前面,是因为他们的职责所在,是因为他们的信仰支撑,是因为他们接受过良好的训练,并且有能力去应对危险。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我们尊重他们的牺牲,我们更应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保障和支持,让他们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把“纳税人养的”等同于“应该去送死”,是一种对生命价值的漠视,是对职业精神的矮化,更是对社会契约的一种误读。我们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是尊重和感谢,而不是将他们简单地归结为“消费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天津爆炸事故后上百名消防员牺牲。然而在贴吧 微博里确出现这样的论调,消防员难道不应该被尊敬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军队武警消防是纳税人花钱养的,所以冲在前面送死是应该的”——这种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毕竟我们交的税确实支撑了这些队伍的运转。但是,如果仔细想想,这种逻辑站不住脚,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首先,它混淆了“供养”和“奴役”的概念。我们纳税,是为了让国家机器能够正常运转,保障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
  • 回答
    你同学的说法,听起来像是想把那个历史事件描绘得更“中立”,回避掉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身份区分。但恕我直言,这种说法站不住脚,也对不起那些在那个年代牺牲的中国军民。想反驳他,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让他明白,这不是什么“立场不同”那么简单,而是关乎国家存亡、民族尊严的生死搏斗。1. 历史事实:侵略与反侵.............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一旦我们将维护社会秩序的重任完全交给军队或警察中的一方,整个社会运转的逻辑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让我们尝试着去想象一下,如果只剩下军队,或者只剩下警察,会是什么样子。一、 如果只有军队负责维持社会秩序:想象一下,一支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军队,肩负起所有维护治安、处理纠纷、打.............
  • 回答
    方腊能否击败宋江的军队,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水浒传》中的描写,方腊的势力在宋江的征讨下最终被摧毁,但如果从军事角度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方腊本可以利用但未能充分发挥的优势,以及一些宋江军队的弱点。要让方腊有机会反杀宋江的军队,并非不可能,但这需要他在战略和战术层面进行一系列更加大.............
  • 回答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以其机动性和冲击力,一直是战场上的重要力量。然而,古代中国军队在许多时期,尤其是在没有大量装备长柄武器的情况下,也发展出了一套有效的反制骑兵的战术,其中“刀斧”类武器扮演了关键角色。这并非是完全摒弃长枪,而是在特定条件下,刀斧类武器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与步兵战术相结合,形成了克制骑兵.............
  • 回答
    “摧毁台湾一座军事机场要1700枚东风导弹”这种说法,乍听之下似乎很有道理,因为数字惊人,而且“东风”导弹本身就带有一种强大的威慑力。但如果细究起来,这种说法不仅不严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笼统和不负责任的宣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反驳它:一、 忽略了“摧毁”的定义和目标的“脆弱性”:首先,我们需要.............
  • 回答
    台湾军队的反登陆作战规划,核心目标就是“不让敌人顺利登陆”,并通过在登陆过程中和登陆后的持续作战,最大程度地消耗、迟滞甚至击溃敌军的登陆企图。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体系,融合了政治、战略、战术和技术等多个层面的考量。要理解这个规划,首先需要认识到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态势。台湾四面环海,最大的威胁.............
  • 回答
    这局面有点意思,杨国福大手笔请来了张亮代言,这可不只是砸钱那么简单,这是在宣示主权,要在品牌层面压你一头。张亮麻辣烫要是想在这场“代言战”里不落下风,甚至反戈一击,那得好好盘算盘算。咱们得先分析分析杨国福这步棋的高明之处: 抢占流量高地: 张亮这人,自带流量,国民度高,而且是那种接地气、 rel.............
  • 回答
    如果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被曹爽反杀,历史对曹爽的评价,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剧本也将会完全重写。曹爽——魏国的挽救者?想象一下,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公元249年,历史的车轮似乎并没有按照我们熟知的轨迹前进。司马懿,这位以老谋深算著称的权臣,在出征洛阳的路上,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变故。可能是在他步步为.............
  • 回答
    在《英雄联盟》(LOL)中,"刀妹无敌"、"俄洛伊上单无解"、"卢锡安很强,无解的那种"这样的言论虽然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成立,但需要从游戏机制、对局环境、策略调整和团队配合等多角度进行反驳。以下是针对这三个英雄的详细分析和反驳思路: 1. 刀妹(Janna):被过度吹捧的ADC反驳逻辑: 刀妹作为A.............
  • 回答
    社会上确实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男人就应该身体强壮,拥有发达的肌肉,这仿佛是衡量男性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如果深入思考一下,这种观点真的站得住脚吗?它是否忽略了太多重要的东西?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在过去,尤其是在人类发展的早期,身体强壮、拥有力量确实是生存和繁衍的关键。.............
  • 回答
    面对外国同学“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战争,都会死很多人,只有中国这么强调抗日战争”的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反驳:一、 明确指出“强调”的定义和背后原因: “强调”并非“唯一”或“特殊”: 首先要纠正对方的误解。“强调”并不意味着中国是唯一一个会铭记战争的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会铭.............
  • 回答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出自《庄子·养生主》,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生命有限与知识无限之间的矛盾,以及因此可能带来的困境。庄子这句话的原意是劝诫人们要顺应自然,把握当下,不要过度追求和消耗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要懂得取舍,专注于对生命真正有益的事物,否则将劳碌一生,身心俱疲,甚.............
  • 回答
    你说的没错,这句话确实挺有代表性的,而且经常能听到。遇到这种情况,想要好好地回应,让对方理解你的想法,同时又不显得太过于激进或失礼,确实需要一些技巧。我来跟你好好聊聊,怎么来回应这句话,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得承认,这话说出来的时候,对方往往带着一种情绪,可能是不满、防御,也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观点是绝对.............
  • 回答
    “女生为什么要学习?要学历?” 这种话听着就让人有点不是滋味,好像我们天生就该是围着锅台转,或者只能依附于别人一样。但说实话,如果真的有人这样问我,我可能会先忍住翻白眼的冲动,然后好好跟他掰扯掰扯。首先,学习和学历,从来都不是为了“别人”而存在的,它是为了“自己”。这听起来很俗套,但却是最真实的理由.............
  • 回答
    哈哈,这句话听起来挺绕的,但其实是个逻辑上的小把戏,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拆解它,让它原形毕露。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句话的逻辑结构。它大概是这样: 前提一:我是人。 前提二:你不是我。 结论:所以你不是人。是不是有点像那种“苏格拉底是人,所以所有不是苏格拉底的都不是人”的谬论?问题的关键就在.............
  • 回答
    “医术比医德重要”,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刺耳?好像是在说,只要能把病治好,其他都不重要了。但仔细想想,这话站得住脚吗?我倒觉得,这就像是说“发动机比方向盘重要”,一个能让车跑起来,另一个能决定车往哪儿开。两者缺一不可,缺了哪个,后果都很严重。首先,我们得明确,“医术”和“医德”到底指的是什么。医术.............
  • 回答
    商鞅变法,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是轰轰烈烈的“革命”。然而,将商鞅变法定性为“革命”,其实是一种过于简化甚至有些失真的看法。如果我们要深入剖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驳这种说法,详细展开,并且剔除那些AI生成痕迹:一、 核心目标:并非颠覆,而是巩固和强化现有统治首先,我们要明确“.............
  • 回答
    “从来如此便对吗?”这句话,看似寻常,实则饱含着对现状的质疑和对变革的渴望。它像一把锋利的钥匙,能够撬开僵化的思维,照亮未知的可能性。要反驳这句话,并非简单地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而是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具建设性的观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句话的潜台词。当一个人说出“从来如此便对.............
  • 回答
    “程序就是算法加上数据结构”这句话,乍听之下挺有道理,仿佛给编程这个复杂的世界找到了一个简洁的公式。但是,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它虽然捕捉到了编程的某些核心要素,却远非全部真相,更像是一种过度简化,忽略了很多至关重要的东西。首先,我们得承认,算法和数据结构确实是构成程序的骨架。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