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有没有社交软件?

回答
当然,日本当然有社交软件,而且种类丰富,使用习惯和我们熟悉的社交软件在很多方面又有一些独特的之处。与其说日本有没有社交软件,不如说日本有哪些主流的、人们普遍使用的社交软件,以及它们各自的特色。

主流社交软件概览

首先,我们要明白日本用户的社交习惯和偏好。与一些国家用户可能更倾向于一个“万能型”的社交平台不同,日本人往往会根据不同的社交目的和对象,使用不同的社交软件。

LINE:无可争议的国民级通讯应用

说到日本的社交软件,LINE绝对是绕不开的头号种子选手。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日本版的微信+WhatsApp的结合体,但其影响力远不止于此。

核心功能: 语音通话、视频通话、文字聊天,这些是基本操作。但LINE的强大之处在于其表情包(スタンプ, sutampu)文化。那些设计可爱、生动有趣的表情包,已经成为日本人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表情包文化,许多表情包拥有自己的粉丝群。
社交延展: LINE不只是通讯工具。它还集成了朋友圈(タイムライン, taimurain)功能,用户可以分享生活点滴、照片、视频,就像Facebook的动态一样。
生活服务集成: 这是LINE最令人惊叹的一点。它打通了生活服务的方方面面:
LINE Pay: 支付功能,可以在便利店、餐厅等地方使用。
LINE NEWS: 提供新闻资讯。
LINEマンガ(漫画): 在线阅读漫画。
LINE BLOG: 博客平台。
LINE証券(证券): 股票交易。
LINEゲーム(游戏): 各种小游戏。
官方账号(公式アカウント, kōshiki akaunto): 许多商家、品牌、名人都有LINE官方账号,用户可以关注并接收最新信息、优惠券等。这就像是微信的公众号,但更深入地融入了用户的生活。
为什么这么火? LINE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迅速崛起,提供免费的即时通讯服务,解决了灾难时通讯不畅的问题。其易用性、丰富的表情包以及不断拓展的生活服务,使其迅速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日本人与家人、朋友、同事沟通的首选。

Twitter (X):信息的快速传播与话题讨论

Twitter(现在称为X)在日本同样非常流行,但其使用场景和用户习惯与国内的微博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又更侧重于“碎片化信息”的分享和“实时性”。

主要用途:
信息获取: 用户习惯在Twitter上获取实时新闻、天气预报、交通信息等。
兴趣社交: 很多人会通过关注共同兴趣的人(例如动漫、游戏、音乐、偶像等)来建立联系。
话题讨论: 热门话题、社会事件等很容易在日本Twitter上引发大规模的讨论和关注。
匿名性: 相比LINE,Twitter允许用户以半匿名的方式表达观点,因此在某些话题上可能更活跃。
日式玩法: 日本用户非常擅长利用Twitter进行“联动”,比如在某个动漫播出时,大量粉丝会同时发推表达观后感,形成一股强大的“话题浪潮”。“リツイート(retweet)”功能在日本的传播力尤其强。

Instagram:视觉化生活分享与“映え(ばえ)”文化

Instagram在日本的流行程度不亚于欧美国家,尤其在年轻人和女性用户中。

核心吸引力: 强调“美观”和“生活品质”。日本用户非常注重照片和视频的视觉呈现,追求“映え(baē)”——即照片拍得好看,能引起他人赞赏和羡慕。
主要用途:
时尚穿搭: 分享自己的穿搭心得和照片。
美食: 分享精致的料理、咖啡馆的探店经历。
旅行: 展示美丽的风景和旅行中的美好瞬间。
生活方式: 分享家居布置、宠物萌照等。
与LINE的结合: Instagram上的好友关系与LINE上的好友关系不一定完全重叠。很多人会在Instagram上关注自己生活中并不熟,但共同兴趣较多的人,而在LINE上则主要保留与亲密关系人的联系。

Facebook:相对严肃的社交与信息公开

Facebook在日本的使用率虽然不如LINE,但在特定人群中仍然有其影响力,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更正式信息交流、或者希望与海外朋友保持联系的用户。

主要人群: 30岁以上,有一定职业或社会关系的群体。
用途:
职业社交: 建立和维护职业人脉。
兴趣小组: 加入与自己兴趣相关的群组进行交流。
信息发布: 一些企业、组织会在Facebook上发布官方信息。
家庭联系: 分享家庭生活给亲友。
与LINE的区别: Facebook更侧重于“公开的身份”和“真实世界的关系”,而LINE则更偏向于“日常的通讯”和“基于兴趣的群组”。

TikTok:短视频的病毒式传播

TikTok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也波及了日本。日本的TikTok用户也很多,尤其在年轻一代中非常受欢迎。

日本特色: 除了全球流行的舞蹈、搞笑内容外,日本的TikTok也有很多独特的文化内容,比如和风音乐的改编、一些日本特有的搞笑梗、或者一些生活技能的分享。
用户习惯: 用户喜欢快速消费内容,也乐于尝试模仿热门视频。

其他值得关注的社交平台/现象:

Discord: 在游戏玩家、动漫爱好者等特定圈子中非常流行,用于建立语音和文字的社群。
Pixiv: 一个非常著名的日本插画交流网站,用户可以在这里分享和欣赏各种原创插画作品,对于二次元爱好者来说是重要的社交平台。
mixi: 虽然已经不如当年辉煌,但mixi在日本互联网发展早期曾经是主流的社交网站,拥有自己的忠实用户群。
“裏SNS”(里SNS): 有时日本人会区分“表SNS”(公开的、真实的社交平台,如LINE、Facebook)和“裏SNS”(相对匿名的、可以更自由表达的平台,如Twitter)。

总结

总而言之,日本的社交软件生态非常活跃且多元化。从国民级的通讯工具LINE,到信息传播迅速的Twitter,再到视觉化分享的Instagram,以及短视频平台TikTok等,每种软件都在满足用户不同的社交需求。理解这些软件的特点和使用场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日本人的社交习惯和文化。重要的是,日本人会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选择最适合的工具来沟通和分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之前知乎专栏里详细的分析过日本的几大约P软件的各自利弊,以及具体的使用方法。但实在是写的过于详细,甚至连话术和套路都有涉及,因而被坚守正确价值导向的人民群众所集体举报。事到如今也只能去会员区看了。

不过既然被邀请回答,那么还是简单而又隐晦的来说一下日本的相关“社交”软件。

近期由于日本疫情下,亲眼目睹了日本年轻人在本不富裕的生活上更加雪上加霜的现状。赌气出走的,家暴逃走的,分手赌气的等等各类缺少亲情与友情关爱的年轻人,想要通过日本的社交软件去找到一份自己的归属。然而疫情当下,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苦,又有多少人会匀出自己本不丰厚的口粮,去关爱一个陌生人呢?

日本的交友软件,近期也是层出不穷。各类新的社交交友软件的广告也是在各种SNS平台上随时可以刷到。有时候在大街上走的时候,呼啸而过的广告车也有很多巨大篇幅的社交软件的介绍。甚至有很多还找到了AV女优去做代言。大家都看准了这块市场,因为日本这块市场,实在是太大了。

尽管各类软件的层出不穷,但最老牌的社交软件,当属H●●●●M●●L和P●M●X这两款做的最为成功(为防止在被举报我给这些软件做广告,在知乎里公开发表的文章全部不写全名了)。

两款软件都是消耗点数去进行聊天的,日本经历过了テレクラ、出会い喫茶、相席バー等各类线下社交之后,ガラケー和PC的兴起,让社交软件在网络上变得流行起来,H●●●●M●●L作为早期移动端上兴起的社交SNS系统,自2001年创建以来,已经成为了日本最大的网络约P软件。当然也是サクラ和风俗业者聚集最多的社交软件。

随后2002年P●M●X的加入,强大的揭示板系统,让很多用户在选择同城社交的同时,也能选择在揭示板上,进行个人需求的发布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交内容。

然而,由于这些软件都是以聊天消耗点数为主,即跟人聊天的时候,每说一句话每看一个用户的个人信息,便会消耗掉一定的点数,用户需要花钱去充值点数才能去聊更多的内容,也让很多サクラ(托儿)变得肆无忌惮起来。随着越来越多包月制社交软件的入场,这些依然坚守着十多年来古老数据沉淀的约P社交软件,逐渐变得黯然失色起来。

最近在ios商店里一搜出会いアプリ,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社交软件都会映入眼帘。当然,有好有坏,有的是真的好用,一上去之后,数十个妹子主动跟你打招呼约见面,还有拉姐姐带妹妹的。用起来就像是皇帝翻牌子一样。尤其是最近疫情期间,一个个穷的叮当响,只要能给她们提供个住宿的地方,你想做哪方面的社交她们都愿意跟你去做。当然,有的也是真的坑,充值费用高不说,审查机制差到爆表,盗用别人照片,风俗从业业者,メンヘラ聚集等各种奇怪的隐患丛生,为了写一篇日本社交软件测评,曾经充值过数十家市面上形形色色的社交软件,但真正好用的,也就那么两三个。


至于Line啊Kakao啊这些只能算聊天软件,没有添加附近陌生人的功能,也就缺少了很大的陌生社交属性。但仍然有第三方依赖于地理位置信息的聊天账号分享软件可以去增加其外部的社交属性。当然,这些个大多数是スカウト和ナンパ师在用,可信度还是大打折扣的。

被举报多了之后,写东西感觉变得局限了很多。心里有很多想要告诉你们的日本的里文化,但实在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在知乎上,只能浅尝辄止,“社交”这点事,你们差不多知道就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日本当然有社交软件,而且种类丰富,使用习惯和我们熟悉的社交软件在很多方面又有一些独特的之处。与其说日本有没有社交软件,不如说日本有哪些主流的、人们普遍使用的社交软件,以及它们各自的特色。主流社交软件概览首先,我们要明白日本用户的社交习惯和偏好。与一些国家用户可能更倾向于一个“万能型”的社交平台.............
  • 回答
    当然有!如果你想看那种看了之后会让你久久不能平静,忍不住去思考人性与社会种种扭曲之处的日剧,我这里有几部非常值得推荐。它们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娱乐片,而是更像一记记沉重的问号,直击人心。首先,我想推荐的是 《我的危险妻子》(僕のヤバイ妻)。这剧的名字听起来有点像爱情喜剧,但实际上它完全不是!它讲述了一.............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希望为自己和家人在香港购买寿险的考虑。作为一名AI助手,我无法提供具体的财务建议或充当持牌保险顾问。但是,我可以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为您详细梳理在香港购买寿险可能遇到的情况、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一些通用的建议,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决策。首先,我们来分析您目前的情况和需求: 年龄: 45周.............
  • 回答
    日本社会的奇特之处,除了那些被大家津津乐道的“萌系”文化和细致到极致的服务外,还有一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奇葩社团”,它们的存在,比你想的要更“出乎意料”。这些社团,不一定有名气,更不以盈利为目的,纯粹是聚集了一群有着共同“奇怪”兴趣的人,一起放飞自我。让我带你深入了解几个在日本真实存在,且能让你大开眼.............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文化、经济以及个体心理等多个层面,想要讲清楚,确实需要梳理一番。为什么华人社会普遍存在不少“哈日族”,而韩国却是另一番景象,这背后原因相当复杂,我们不妨抽丝剥茧地来看。华人社会中的“哈日现象”:历史伤痛与现实吸引力的博弈首先,要承认的是,日本侵华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伤痛之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腾讯在5月22日发布的车载微信这件事,以及它在车内社交领域可能带来的想象空间。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毕竟把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微信搬到了车里,怎么用、能怎么玩,确实值得好好琢磨一下。先来聊聊怎么评价这个车载微信。说实话,第一反应是有点惊喜,但也有点审慎。惊喜之处在于: 触角真的伸到方方.............
  • 回答
    我认识的一些日本朋友,在互联网使用体验上确实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中美非常普及但日本普及度不高的功能上。这些痛点很多都源于日本社会的一些独特之处,或者说是文化和发展路径的差异。我来试着详细说一下,尽量不让它听起来那么官方,就好像我跟你在聊天一样。最明显的一点:购物与支付的“不便利”感 .............
  • 回答
    日本的“无缘社会”,一个令人扼腕的社会现象,指的是个体与家庭、邻里、单位、社会团体等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联系日益疏离,甚至完全断裂的状况。这种疏离感如同潮水般吞噬着个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得许多人孤身一人面对生活中的生老病死,成为社会的“漂浮者”。这个概念最初由日本社会学家やまさきみつひろ(山田昌弘)提.............
  • 回答
    日本社会的阶级固化问题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并且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相当明显。要详细讲述日本社会的阶级固化,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定义与表现:首先,理解什么是“阶级固化”。简单来说,阶级固化是指社会成员在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上,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向上流动,或者其后代也难以超越父辈的.............
  • 回答
    日本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而提出的“终身不退休社会”构想,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深思熟虑、旨在解决日本社会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的战略性目标。 要探讨这个构想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逻辑、可行性基础以及需要克服的重重阻碍。而关于后果,则需要从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层面进行多维度、细致的审视。“终身.............
  • 回答
    .......
  • 回答
    要理解日本的“右翼政党”和“极右翼”在日本社会中的关系和区别,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他们的人数、政见以及社会地位。这绝不是两个完全无关的概念,而是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和联系。首先,我们来谈谈“右翼政党”。在日本语境下,“右翼”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政治光谱标签,用来描述那些更倾向于保守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强调国家主.............
  • 回答
    东亚三国(韩国、日本、中国)的年轻一代出现的“五抛世代”(韩国)、“低欲望社会”(日本)、“佛系青年”(中国)等现象,确实与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特别是儒家文化,存在着复杂且多维度的联系。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多种社会、经济、政治因素与文化土壤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让我们分别了解这三个现象.............
  • 回答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于10月7日宣布解散,这一事件无疑在香港乃至整个华人社会激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仅是某个学生组织的消亡,更可能预示着一种趋势的转变,对港澳台地区的大学生态乃至社会民生都可能带来一些值得深思的改变与启示。对港澳台地区大学会可能带来的改变:首先,从直接影响来看,中文大学学生.............
  • 回答
    关于揭露“精日分子”是否构成“告密行为”以及对社会是否有益的讨论,确实触及了社会评价、公民责任以及“告密”这一行为本身的复杂内涵。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首先,我们来分析“揭露精日分子”这一行为。这里的“精日”通常指的是那些对日本文化、历史或政治持有过度.............
  • 回答
    日韩两国的人口老龄化,堪称全球先行者,它们所面临的社会挑战,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为后发国家,特别是中国,提供了极为深刻的镜鉴。这不仅仅是统计数字的变化,而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到社会肌理的方方面面,引发出一系列连锁反应。发达国家(日、韩)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经济活力和.............
  • 回答
    关于“内卷”在日本是否存在这个姓氏,答案是:非常罕见,几乎没有,或者说,可以确定地说,在日本是一个不存在的、或者极度稀少的姓氏。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原因,并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信息:1. 姓氏的起源与演变: 日本姓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主要的姓氏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氏(Uji)、姓(Kaba.............
  • 回答
    要探讨日本是否能在不攻击菲律宾、不偷袭珍珠港的情况下避免或延迟美国的参战,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理解当时的日本决策层是如何思考的,以及美国当时的态度。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如果”问题,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因素。日本当时的战略困境与对美国的认知首先要明白,日本当时选择扩张,.............
  • 回答
    日本,这个东亚的岛国,在冷战的漫长岁月中扮演了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角色。虽然它并未直接像美苏那样形成军事集团对峙的核心,但日本的战略地位、经济发展以及国内政治局势,都深深地烙上了冷战的印记,并对冷战的全球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日本在冷战中的定位。战败后的日本,在美军的占领下,彻底告别了.............
  • 回答
    日本并没有一个完全照搬美国FBI模式的、拥有同等执法权力和职能的单一机构。不过,在职能上与FBI有部分重叠,并且扮演着维护国家安全、调查重大犯罪的角色,其中最接近的可以算是 日本的“公安调查厅”(Public Security Intelligence Agency, PSIA)。公安调查厅:日本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