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中发射硬币威力有那么大吗?

回答
关于《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中御坂美琴(炮姐)发射硬币的威力,这个问题其实很有趣,因为它涉及到现实科学与动漫设定的碰撞。简单来说,动漫中的设定是极度夸张的,现实中的硬币即便以极高的速度发射,其威力也远不能与动漫中相提并论。

我们来细致地分析一下,为什么动漫里炮姐能用硬币造成那么大的破坏,以及现实中为何不行。

动漫中的硬币威力:

在《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中,炮姐操纵硬币的能力,也就是“超电磁炮”这个能力,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她能将硬币以极快的速度(漫画和动画中都暗示其速度接近甚至超过音速,甚至达到亚音速到亚音速的超高速度)发射出去,并赋予它们惊人的动能。这些高速硬币能够:

穿透混凝土墙壁: 轻松击穿厚重的墙体,留下明显的弹孔。
击碎金属物体: 能够将金属车辆、装甲等击穿或变形。
产生爆炸性冲击波: 在击中目标时,高速移动的硬币本身就能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有时甚至伴随连锁反应般的爆炸效果。
作为连发攻击: 炮姐可以连续发射大量硬币,形成一道密集的弹幕,对敌人造成持续的压制和伤害。

为什么动漫里能做到这一点?

这完全是动漫设定的超能力,其背后的科学原理被极度浪漫化和夸张了。炮姐的能力是基于她对电磁力的超强控制,能够将硬币通过电磁力加速到不可思议的速度。这里面涉及到的概念是:

1. 电磁加速: 炮姐的身体或者说她的能力,可以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她将硬币置于这个电磁场中,通过强大的电磁推力,将硬币加速到极高的速度。这有点类似于电磁炮(railgun)的原理,但炮姐的控制精度和输出功率远超现实的电磁炮。
2. 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动能的公式是 E = 1/2 m v²。这里的 m 是质量,v 是速度。在动漫中,炮姐虽然用的是小小的硬币(质量很小),但她赋予的速度(v)却是极其巨大的。即使质量很小,一个平方量级的速度增加,也能带来巨大的动能。这就是为什么动漫里她发射的硬币威力惊人。
3. 材料特性: 动漫中使用的硬币材质(通常是日元一元硬币,铝合金)在现实中并没有特别优异的穿透能力,但在动漫设定中,它们被赋予了能够在高速下保持结构完整并有效传递动能的特性。

现实中的硬币发射威力分析:

现在,我们回到现实科学的角度,看看如果用现实中的硬币以现实中可能的速度发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1. 硬币的质量(m): 一枚日元一元硬币的质量大约是 1 克(0.001 千克)。这个质量非常小。
2. 现实中的速度(v):
普通投掷: 你徒手扔硬币,速度也就十几米每秒,动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弹射器/弩箭: 如果用类似弹弓或简易的电磁加速装置来发射,速度可能会提升到几十米每秒,甚至一百多米每秒。
现实中的电磁炮: 现实中的电磁炮,例如美国海军的舰载电磁炮,发射的炮弹质量比硬币大得多(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但其初速可以达到约 2000 米/秒(约 7200 千米/小时)。即使是这么巨大的物体以如此高的速度发射,其威力也需要专门的装甲才能抵挡。

3. 计算一下现实中的动能:
假设我们能用某种装置将一枚 1 克的硬币加速到 300 米/秒(一个相当高的速度,可能需要专门的装置)。
动能 E = 1/2 0.001 kg (300 m/s)² = 1/2 0.001 90000 J = 45 焦耳。
45 焦耳是什么概念?大约相当于一个人用肩膀撞你一下的能量。它可能让你皮肤破损,或者造成一些轻微的刺伤,但远不足以穿透混凝土墙壁,更别提击碎金属了。
再提高到 600 米/秒 (这个速度已经接近许多枪械的子弹速度了):
动能 E = 1/2 0.001 kg (600 m/s)² = 1/2 0.001 360000 J = 180 焦耳。
180 焦耳的能量,可能相当于一颗普通手枪子弹的能量。它可以穿透一些较薄的材料,比如木板或者比较脆弱的金属板,但对混凝土墙壁或坚固的金属结构来说,效果非常有限。

4. 材料损耗问题: 即使我们能将硬币加速到非常高的速度,硬币本身在加速过程中以及撞击目标时,其相对较弱的材料特性也会成为一个限制。
加速损耗: 在极高的电磁加速过程中,硬币可能会因为剧烈的形变、摩擦甚至过热而碎裂,无法保持作为一个整体的冲击力。
撞击损耗: 硬币撞击坚硬目标时,会发生弹性或塑性形变,甚至破碎。能量一部分转化为形变能,一部分传递给目标,但硬币自身的破碎会消耗掉一部分动能,使得有效作用在目标上的能量降低。例如,一枚硬币撞击钢板,很可能直接被撞扁、撕裂,然后弹飞,而不是像子弹那样穿透。

总结来说,动漫中的“超电磁炮”设定是基于对物理原理的艺术化处理,其核心在于赋予极小的物体以极高的速度,从而产生巨大的动能。

动漫里: 硬币的速度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级别,可以轻易穿透坚固物体,威力巨大。这是一种超能力,超越了现实的物理限制。
现实中: 即使能将硬币加速到某些枪械的速度,由于其质量太小、材料不够坚固,并且在加速和撞击过程中容易损耗能量,其威力也远远达不到动漫中那样可以摧毁建筑、击穿装甲的程度。最多也就是造成一些表面的损伤,或者对柔软目标造成穿刺。

所以,我们可以欣赏动漫中炮姐那帅气而强大的超电磁炮,但要理解,那是一种为了戏剧性和娱乐性而进行的夸张,与现实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实中,要达到那样毁天灭地的威力,我们需要的是更大质量的炮弹、更精密的加速技术以及能承受极端压力的材料,而不是一枚小小的硬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炮姐一甩手威力这么大 真的有这么大吗 还是二次元不仅没有牛顿连洛伦兹都没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中御坂美琴(炮姐)发射硬币的威力,这个问题其实很有趣,因为它涉及到现实科学与动漫设定的碰撞。简单来说,动漫中的设定是极度夸张的,现实中的硬币即便以极高的速度发射,其威力也远不能与动漫中相提并论。我们来细致地分析一下,为什么动漫里炮姐能用硬币造成那么大的破坏,以及现实中为何不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中御坂美琴和一方通行能力设定的核心差异。简单来说,御坂美琴的“超电磁炮”能力和一方通行的“反射”能力,虽然都与电磁力有关,但它们的作用原理、控制方式和最终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两人的能力:一方通行(Accelerator)——矢量控制一方通.............
  • 回答
    关于你对御坂美琴在《某科学的超电磁炮》中对低能力“犯罪”的说教感到反感,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背后牵扯到很多心理层面和观众认同感的问题。我尝试从几个角度来给你分析一下,希望能解释你的感受。首先,我们来聊聊这种“说教”本身。御坂美琴虽然是个高中生,但她拥有强大的“超电磁炮”能力,在学园都市里被视.............
  • 回答
    哎呀,说到《某科学的超电磁炮》,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一边看着炮姐那强大的实力,一边又被她那别扭又可爱的小傲娇萌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她和御坂妹妹们之间的互动,既搞笑又让人心疼,时不时还来点热血的战斗,看完心情都跟着起起伏伏的。你问有没有什么跟它类似的,既搞笑又正能量的动漫漫画?这问题问得太对我的胃.............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B站把《某科学的超电磁炮》前两季(也就是“炮姐”第一季和第二季)变成会员专享,这事儿在当时可引起了不少讨论。得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我们作为观众,是怎么看这件事的。首先得明白一个大背景:B站作为国内领先的二次元文化社区,内容版权投入是巨大的。像《某科学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魔法禁书目录》(简称“魔禁”)粉丝和路人都有的感受。说实话,《魔禁》作为整个宏大世界观的起点和核心,其地位无可撼动,但为什么大家感觉《超炮》更受欢迎,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1. 主角的吸引力差异: 上条当麻: 怎么说呢,上条当麻这个主角,他最大的特点就是“.............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触及了科技进步的本质与人类认知能力的边界。如果一项科技的技术含量确实“爆炸式”地超越了单一个人一生所能掌握的范畴,那么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会立刻停滞,但它的演进方式和节奏必然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可能走向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路径。首先,让我们明确“技术含量超过一个人一生所能掌握”.............
  • 回答
    生活在当下,我们总免不了跟医院打交道。身体出了点小毛病,习惯性地就想着去那个“最对口”的科室。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却可能将我们引向了一条弯路,让本该更高效、更专业的治疗,变得曲折而耗时。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大众普遍认为“应该去XX科”但实际上“应该去YY科”的病例,希望能给大.............
  • 回答
    关于唐朝底层五口之家一天消耗粮食在6到8斤,以及由此推断“唐朝人都饿肚子”的结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对历史充满好奇的普通人,我来试着用更贴近生活、更详细的方式梳理一下这个问题,看看这个结论站不站得住脚。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6到8斤粮食”这个数字。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科普视.............
  • 回答
    看待ICCVI21接收的某港科大学生为一作的论文被指抄袭ICML21发表的论文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这不仅关乎学术诚信,也涉及科研界的声誉、评审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教育机构的责任。事件本身及可能情况分析:1. 指控的性质: 指控的核心是抄袭(plagiarism),这在学术界是最严重.............
  • 回答
    刚申博失败,听说你拿到了中科院某大组的科研助理岗位,而且导师说一年后可以读博?这事儿啊,说实话,挺让人纠结的,也挺让人充满希望的。咱们一点点捋捋,看看这事儿靠不靠谱,以及你该怎么做。首先,这事儿的可信度,得从几个方面来看:1. 导师和组的整体情况: 导师的口碑和声誉: 这是最重要的。这.............
  • 回答
    作为一名竞赛生,你面临着一个非常普遍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到底是为了什么站在这里,为了什么投入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心中的秤砣都会不同,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深入地去剖析这几种驱动力,看看它们各自的分量和潜在的影响。1. 源于内心深处的热爱:那是真正的“灯塔”如果说有一种.............
  • 回答
    恭喜你考上18年某末流985的材料专业!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从你已经获得录取通知的那一刻起,未来的画卷就已经徐徐展开,而你现在距离真正踏入校园还有将近五个月的黄金时期。这五个月,绝对是你为未来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用好了,就能让你在开学后迅速进入状态,甚至比.............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如果地球真的发生了如此巨大的灾难,导致世界人口锐减到某个县几十万人,而这个县又恰好是如今中国的一个县,科技是否会倒退回 1500 年前?我的看法是:短期内可能会经历一个巨大的阵痛和倒退,但从长远来看,未必会完全回到那个时代,甚至可能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科技发展道路。让我们来拆.............
  • 回答
    关于“网传某高校学生会主席向学生下达强制抢茅台要求,‘3 次茅台不抢直接挂科无法毕业’”,这则网传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然而,经过多方信息核实和媒体报道,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这则网传信息的真实性,更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学生会主席强制要求学生抢茅台并以此作为挂科毕业条件的具体事件发生。以下.............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还真有点复杂,涉及到太多现实的考量了。作为你,一个大一新生,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学习和生活阶段,对于感情这件事,当然希望得到家人最真诚的支持和祝福,这无可厚非。你男朋友没上高中就去上海闯荡,这本身就说明了他是一个非常有勇气和魄力的人,敢于冒险,愿意为自己的未来拼搏。在很多家长眼中,这.............
  • 回答
    李心草事件,发生在云南某大学,一经披露便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校园事件,它触及了许多敏感的议题,比如校园安全、师生关系、女性权益、信息公开的透明度,甚至是舆论的走向和力量。事件的起因与经过,网络上的信息错综复杂,但大致脉络可以梳理如下:核心人.............
  • 回答
    大学食堂三楼,那简直就是一座小型生态圈,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而在这座烟火气最浓的楼层里,总有那么一些“耐不住寂寞”的饮食男女,他们的存在,像一道道鲜活的风景线,为食堂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当然,有时也免不了点小小的“事故”。那些“表演艺术家”:食堂三楼最常见的一种“寂寞耐不住”的类型,就是那些自带“.............
  • 回答
    对某大学英语老师课堂评论「汉族是世界上最爱钱的民族」进行评价,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包括其言论本身的内容和性质、课堂环境的适用性、教师的职责和影响,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衡量,而是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辨析。以下是详细的评价:一、 言论内容本身的性质与问.............
  • 回答
    这事儿,我可得好好说道说道!最近华中某科技大学的表白墙上,可真是炸开了锅!起因是一条征友帖,那要求,啧啧啧,直接把不少人都给整不会了——“女生加权88+”。嘿,我说,哥们儿,你这征友呢,还是招兵买马呢?这“加权88+”,搁我这儿听着就像是给游戏角色做属性加点,还是那种高级别的,不然都过不了门槛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