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非洲为什么西撒哈拉没有国家?

回答
非洲大陆上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它拥有海岸线、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却一直未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那就是西撒哈拉。理解为什么这里会成为一个特殊的“政治孤岛”,需要我们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

简单来说,西撒哈拉目前的主权归属是一个未解决的国际争端。它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在西班牙于1975年撤离后,其命运就变得扑朔迷离,最终演变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历史的纠葛:西班牙的殖民与撤离

首先,我们得回到19世纪末期。在“瓜分非洲”的时代浪潮中,西班牙获得了对这片位于非洲西北角、北邻摩洛哥、南邻毛里塔尼亚的广袤沙漠地区的控制权。西班牙在这里建立了“西撒哈拉殖民地”,并开始了相对有限的殖民统治。这里的原住民是萨拉维人,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其政治实体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时间来到20世纪中叶,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民族解放和非殖民化的高潮。非洲大陆上的许多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独立建国。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撒哈拉人民也开始寻求自主。然而,西班牙的撤离并非一个简单的交接过程。

摩洛哥的介入与争议的根源

西班牙政府在1975年宣布放弃对西撒哈拉的主权,但却采取了一种相对草率的方式。在撤离前,西班牙政府与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签署了《马德里协议》。根据这份协议,西班牙将西撒哈拉的行政管理权移交给这两个邻国。

这立刻引发了西撒哈拉原住民萨拉维人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自己的未来应该由自己决定,而不是被邻国瓜分。萨拉维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政治组织是“波利萨里奥阵线”(Polisario Front)。波利萨里奥阵线随后宣布成立“萨拉维阿拉伯民主共和国”(SADR),并开始武装斗争,寻求独立。

摩洛哥则认为,历史上这片土地属于摩洛哥的王国,因此对西撒哈拉拥有主权。在西班牙撤离后,摩洛哥迅速派兵进入西撒哈拉,并与波利萨里奥阵线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冲突。为了巩固其控制,摩洛哥还修建了一道长达2700多公里的防御墙,将西撒哈拉地区分隔开来,被称为“摩洛哥长墙”。大部分萨拉维人的支持者被限制在了墙的东边,而西边则在摩洛哥的实际控制之下。

国际社会的态度与联合国的作用

对于西撒哈拉的主权问题,国际社会的分歧非常大,这直接导致了其至今未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联合国: 联合国将西撒哈拉视为一个“非自治领土”,并一直致力于寻找一个“公正、持久、相互接受”的解决方案。联合国曾多次尝试组织全民公投,让西撒哈拉人民自己决定是独立还是加入摩洛哥。然而,由于关于谁有资格投票的问题以及摩洛哥国内移民涌入等复杂因素,公投一直未能顺利举行。联合国目前在西撒哈拉地区设有“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MINURSO),负责监督停火以及为公投做准备,但进展缓慢。

各国立场: 许多非洲国家,尤其是那些曾经经历过相似领土争议的国家,普遍支持萨拉维阿拉伯民主共和国,并承认其主权。他们认为这是对殖民主义遗留问题的解决,也是对民族自决原则的维护。然而,也有一些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或与摩洛哥的外交关系等原因,不承认萨拉维阿拉伯民主共和国,甚至支持摩洛哥的主权主张。摩洛哥的盟友,例如法国和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也比较微妙,更倾向于支持摩洛哥提出的“自治方案”。

摩洛哥的“自治方案”: 摩洛哥提出了“西撒哈拉自治方案”,即允许西撒哈拉在摩洛哥王国的主权下享有高度自治。但波利萨里奥阵线和许多支持独立的国家认为,这并没有真正解决西撒哈拉人民的自决权问题,因此不予接受。

为何没有形成国家?多重因素叠加

综合来看,西撒哈拉未能成为一个独立国家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1. 历史遗留问题与西班牙的仓促撤离: 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结束并未留下清晰的政治蓝图,反而为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2. 邻国的领土野心与军事介入: 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主张以及军事控制,是阻碍独立的最直接原因。
3. 萨拉维人的民族自决诉求与波利萨里奥阵线的斗争: 萨拉维人并未放弃自己的主张,并持续通过政治和武装斗争来争取权利。
4. 国际社会的重大分歧: 各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不一,尤其是大国之间缺乏一致的行动,使得联合国难以有效推动解决方案。
5. 资源争夺的潜在影响: 西撒哈拉地区拥有丰富的磷酸盐、渔业资源以及潜在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也使得相关各方在争夺这片土地时,除了政治考量,还夹杂着经济利益的博弈。
6. 地缘政治的复杂性: 西撒哈拉地处非洲大陆的重要战略位置,其命运也受到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因此,西撒哈拉的现状是一个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未解决的争端。它没有一个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独立国家实体,其绝大部分领土处于摩洛哥的实际控制之下,但同时也有部分领土由波利萨里奥阵线控制,并且拥有自己的政治机构——萨拉维阿拉伯民主共和国,但这个共和国仅得到了部分国家的承认。

西撒哈拉的命运,至今仍悬而未决,也成为了非洲大陆上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难题的缩影。直到国际社会能够就其主权归属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或者通过一个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全民公投来决定其未来,西撒哈拉才有可能真正拥有自己的国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我是在做从尼日利亚自驾回国计划,研究签证问题的时候开始注意这片地区的。


从19世纪开始,西班牙人入侵西撒哈拉,1886年西撒哈拉沦为西班牙保护地,1958年设为西属非洲撒哈拉省。毛里塔亚、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对此表示异议。

1973年5月,在阿尔及利亚的支持下,萨基亚阿姆拉和里奥德奥罗人民解放阵线(以下简称人阵)成立,决定通过武装斗争争取西撒哈拉独立。

1975年11月,摩洛哥组织绿色行军行动,35万名摩洛哥志愿者开进西撒哈拉。11月14日,西班牙与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签订《马德里协议》,西班牙同意于1976年2月26日撤离西撒哈拉。

1976年2月,西班牙履行协议,将其军队和行政机构全数撤出西撒哈拉,随即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瓜分了西撒哈拉。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北面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毛里塔尼亚占领南部9万平方公里。但此举激起人阵和阿尔及利亚的强烈不满。1976年2月27日,西班牙撤出西撒哈拉后的次日,人阵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从此人阵和摩洛哥的武装冲突不断。

1979年8月,在长达三年多的战争中,毛里塔尼亚首先战败,宣布放弃对西撒哈拉的领土要求,退出战争。而摩洛哥则直接出兵占领了原属毛里塔尼亚的南方领土,并不断向东部的西撒哈拉腹地推进。

到1987年,摩洛哥基本占领了西撒哈拉的大部分领土,并实施了军事常驻,设立了相应的行政机构。

1991年,摩洛哥和人阵在联合国调解下达成了停火协议,并决定于1992年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西撒哈拉的前途。但1992年的全民公投未能如期举行,1997年,双方再次达成《休斯顿协议》,决定于1998年举行全民公投,但在摩洛哥的反悔下公投再次落空。

2007年4月,摩洛哥推出西撒哈拉自治计划,遭到人阵的坚决反对。

从2009年到2011年,摩洛哥和人阵举行了至少三次非正式会谈,但双方分歧仍然极大,西撒哈拉问题至今未能得到解决。

2016年,欧盟宣布“西撒哈拉不属于摩洛哥领土”,同年3月,潘基文称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之后,摩洛哥驱逐了联合国西撒哈拉特遣团的70多名文职人员。

截止2017年,联合国大部分成员国并未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地区的主权。

2019年12月18日,科摩罗成为第一个在西撒哈拉设立领事馆的国家,正式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拥有主权。

2020年1月,冈比亚、几内亚和加篷也在西撒哈拉设立了领事馆,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拥有主权。


2015年,四川宜宾人麦克陈猛成为第一个自驾穿越这片土地的中国人。根据麦克陈猛的自述,在毛里塔尼亚和西撒哈拉的边境地带有地雷区,行驶需要小心跟随当地人的车辆。另外,由于大西洋沿岸地区均为摩洛哥控制区,中国人只需要拥有摩洛哥签证即可进入该地区,现在摩洛哥对中国免签,不知道中国人是否也可以免签进入这片土地。


另外,台湾女作家三毛与荷西结婚后,第一个家就定居在西撒哈拉的首府阿尤恩。

三毛曾于1973年摩洛哥占领西属撒哈拉(西撒哈拉前身)期间居于阿尤恩并以其为写作题材,所著文章集结为《撒哈拉的故事》 (1976)、《稻草人手记》和《哭泣的骆驼》等书。在《撒哈拉的故事》一书中,三毛称阿尤恩为阿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非洲大陆上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它拥有海岸线、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却一直未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那就是西撒哈拉。理解为什么这里会成为一个特殊的“政治孤岛”,需要我们将目光投向历史的长河,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简单来说,西撒哈拉目前的主权归属是一个未解决的国际争端。它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在西班.............
  • 回答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地区,确实能观察到姓氏以“M”和“N”开头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并非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历史、文化、语言以及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这片广袤大陆的多元背景。1. 语言的根源:班图语系的强大影响首先,我们不能忽视语言在姓氏形成中的作用。在撒哈拉.............
  • 回答
    想当年,那可真是很久很久以前了,地球的面貌和现在全然不同。那时的非洲,广袤而生机勃勃,孕育了我们人类最最古老的祖先。而我们今天所知的“走出非洲”的这批先驱,他们究竟长什么样子,这可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问题。要想象他们,咱们得抛开现代人的各种刻板印象。别想着什么白皮肤、黄皮肤或者黑皮肤,那些都是后来漫.............
  • 回答
    非洲大陆作为一个幅员辽阔、文化多样、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普遍的贫困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原因。理解非洲的贫困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非洲贫困的主要成因:一、历史遗留问题:殖民主义的深远影响这是理解非洲贫困.............
  • 回答
    非洲大陆的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问题,至今仍是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持续探索的领域。说非洲“始终”发展不起来,可能过于绝对,因为我们确实能看到一些国家在某些时期取得的进步,但总体而言,非洲大陆的经济发展确实面临着系统性的挑战,并且长期以来表现出相对的滞后性。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跳.............
  • 回答
    非洲农业发展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涉及历史、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等诸多因素,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要深入理解其背后逻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逐一剖析:一、根深蒂固的历史遗留问题: 殖民主义的负面影响: 许多非洲国家曾是欧洲殖民地,殖民者在农业政策上往往以榨取资源为主要目的。他们推行单一作物种.............
  • 回答
    非洲政府在应对蝗灾方面确实面临着复杂的挑战,而大规模养鸡作为一种直接的解决方案,其可行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并非简单的“不想养”或“没意识到”,而是背后一系列的现实困境和权衡。下面我将详细阐述非洲政府不大规模养鸡来对抗蝗灾的原因:1. 养鸡作为“天敌”的局限性: 食量和效率: 虽然鸡可以吃掉.............
  • 回答
    .......
  • 回答
    非洲大陆,沃土千里,物产丰饶,本应是养育生灵的乐土,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饥荒的阴影却常常笼罩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这其中的原因复杂而多维,绝非简单的“土地不肥沃”或“产出不足”就能解释的。要深入探究,我们需要拨开表象,触及非洲大陆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以及历史的肌理。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当我们看到一些地区饱受战火多年,但战争的形态、策略,甚至是武器装备,似乎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时。要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这并非简单地归咎于某一个原因,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层层叠叠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核心点:战乱地区往往缺乏可持续发展.............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营养”这个概念的复杂性,以及遗传和环境因素如何共同影响身高。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吃得没有我们有营养”这个表述。“营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括宏量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非洲大陆幅员辽阔,地理环境、.............
  • 回答
    非洲草原之所以能容纳下如此多种类繁多的大型猛兽,并且它们还能和谐共存,而不至于被严酷的种间竞争淘汰,这背后隐藏着一套精妙绝伦的生态平衡系统,远非简单的“物竞天择”就能概括。这是一种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协作与制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差异化的食性与捕食策略:生态位的细分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 回答
    非洲草原的食草动物们,在广袤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它们的生活节奏与大地上最为致命的掠食者——狮子、猎豹、斑鬣狗等等,如同两场永不休止的角力赛。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关键的生态学核心:为什么这些体型庞大、数量占据优势的食草动物,面对那些少数但凶猛的食肉动物,不主动出击,将其扼杀于.............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涉及到殖民历史中复杂而残酷的权力运作。为什么非洲黑人没有像北美原住民那样,在欧洲殖民者到来后经历规模性的“赶尽杀绝”,而更多的成为了奴隶?这背后有着多重深刻的原因,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这段历史的走向。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欧洲殖民者对非洲黑人的剥削和压迫,其.............
  • 回答
    非洲草原之所以看起来大片大片地呈现出一种金黄色的色调,这背后其实是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像一幅精心调配的油画,色彩的深浅变化,正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体现。首先,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季节的变化。非洲大部分草原地区位于热带和亚热带,那里最显著的季节特征就是干湿季的交替。 干季的统治: 当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人类演化的核心——适应环境。非洲和欧洲的地理、气候差异巨大,而人类的皮肤颜色也正是对这些差异最直观的适应性表现。要理解为什么非洲人没有变成白皮肤,欧洲人没有变成黑皮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以下几个关键点:1. 为什么非洲的肤色是黑色的?——紫外线、叶酸和维生素D的博弈非洲,尤.............
  • 回答
    2020年初非洲蝗灾:一场席卷而来的生态危机及其应对之道2020年初,非洲大地迎来了一场令人心惊的自然灾害——规模空前的沙漠蝗灾。这支由数千亿只蝗虫组成的“绿色风暴”,从东非一路席卷到中东,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民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蝗灾的如此严重?又有哪些有效.............
  • 回答
    “这次新冠疫情,非洲国家为什么没事?”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疑惑,尤其是在疫情初期,全球许多国家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非洲大陆似乎“风平浪静”,这难免让人产生好奇。其实,说非洲国家“没事”并不完全准确,病毒在非洲也传播了,也造成了影响,只不过相比于其他地区,它的表现似乎没有那么“触目惊心”,而.............
  • 回答
    中国免除非洲国家到期债务,这背后牵扯着多重考量,既有经济上的战略布局,也有政治上的地缘考量,更有历史情感和国际责任的叠加。 要详细解读,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从经济和投资角度来看,这并非简单的“无偿赠予”,而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更是一种长远投资。 债务减免与新投资的联动: 许多被.............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议题。关于部分非洲黑人对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感到不满的现象,背后牵涉到历史、现实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不同期待。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非AI写作痕迹”的表象,深入到具体的情感和逻辑中去。首先,让我们把目光放回到历史层面。非洲国家在独立过程中,普遍经历过殖民统治的伤痛。当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