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这次新冠疫情,非洲国家为什么没事?

回答
“这次新冠疫情,非洲国家为什么没事?”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疑惑,尤其是在疫情初期,全球许多国家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非洲大陆似乎“风平浪静”,这难免让人产生好奇。其实,说非洲国家“没事”并不完全准确,病毒在非洲也传播了,也造成了影响,只不过相比于其他地区,它的表现似乎没有那么“触目惊心”,而且背后的原因也相当复杂,并非单一因素就能概括。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病毒并非“绕过”了非洲。 事实上,新冠病毒最早在一些非洲国家出现病例,并随着国际旅行传播开来。所以,问题的核心不是“有没有事”,而是“为什么事态似乎没有其他地方那么严重”。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非洲在应对新冠疫情时,呈现出一种“相对平稳”的态势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1. 年轻的人口结构:天然的“防护盾”?

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最容易被理解的一个因素。非洲大陆拥有全球最年轻的人口结构,很大一部分人口集中在青壮年年龄段。而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致病性和致死性会显著增加。对于年轻人而言,即使感染,症状也往往较轻,甚至无症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系统的压力,也使得大范围爆发的烈性传播链不易形成。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国家如果大部分人口都是“硬朗”的年轻人,那么病毒的破坏力自然会打折扣。

2. 病毒株的适应性或变异?一个未解之谜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个猜想,那就是非洲流行的病毒株可能在致病性上有所不同,或者病毒在非洲环境中发生了某种适应性变异,导致其毒力减弱。但这个猜想目前还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更多的是一种推测。病毒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和人群中,它可能会展现出不同的特性。不过,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毕竟病毒在进化。

3. 过去应对传染病的经验与常态

非洲大陆长期以来面临着疟疾、艾滋病、埃博拉等多种传染病的挑战。长期的斗争,让许多非洲国家在应对疫情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对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投入了更多关注。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他们的医疗资源依然紧张,但在追踪溯源、隔离、疫苗接种(尽管疫苗初期供应不足)等方面,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成熟的应对机制。而且,非洲人民对于疾病的警惕性和自我防护意识,在某些方面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高。他们更习惯于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好力所能及的防护。

4. 国际旅行和交通限制的“意外”效果

在疫情初期,许多国家为了控制疫情蔓延,都采取了严格的旅行限制和封锁措施。而非洲国家在这方面也积极行动,与全球其他国家一样,限制了国际航班和人员流动。这种限制措施在客观上减缓了病毒输入的速度,也为国内的防疫争取了时间。再加上非洲本身在国际旅行和交通枢纽方面,可能没有那么密集和发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毒的快速跨境传播。

5. 社会经济因素的复杂影响

这一点比较微妙。一方面,非洲许多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一些乡村地区交通不便,这反而限制了病毒在人口密集区域的快速传播。另一方面,非洲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社会交往模式和生活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这些因素都可能对病毒的传播轨迹产生影响。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落后就没事”,这是一种危险的误读。而是说,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会催生出不同的传播动力学。

6. 数据统计的局限性与隐藏的病例

我们必须承认,非洲许多国家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检测能力和数据统计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意味着,实际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可能比公开的数据要高。尤其是在疫情初期,检测资源匮乏,许多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并未被发现和统计。所以,“没事”也可能是一种“低估”的结果。就好比大海捞针,我们可能只看到了浮在海面上的几根针,而更多沉在海底的,我们看不到。

7. 疫苗接种的进展与免疫屏障的建立

随着全球疫苗的研发和推广,非洲国家也在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虽然初期疫苗供应面临挑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援助的到来,接种率也在稳步提升。疫苗的广泛接种,是建立群体免疫屏障,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虽然非洲的接种率整体上低于发达国家,但在一些国家,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结一下,非洲国家在新冠疫情中表现出的“相对平稳”,并非因为病毒“放过”了他们,而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年轻的人口结构 提供了天然的保护。
过去应对传染病的经验 和对公共卫生的重视。
国际旅行限制 减缓了病毒输入。
社会经济和地理因素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
数据统计的局限性 可能低估了实际情况。
疫苗接种的推进 正在建立免疫屏障。

当然,我们也需要持续关注非洲国家在后疫情时代的挑战,比如经济复苏、公共卫生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病毒。这次疫情是一次全球性的考验,也让我们看到了不同地区在应对危机时的差异与共性,以及互相学习和支持的重要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都是因为哈库那马他他精神胜利法,马马虎虎,(斯瓦希里語:Hakuna Matata)

类似情况是印度的“旧嘎得”精神,瞎鼓捣乱凑合,(印地语Jugaad)

没辙,极度贫困,就要想法低水平均衡。

user avatar

1.检测不足

非洲国家的检测能力大家都知道,连试剂盒都很匮乏,检测能力自然是不足的。

现在非洲确诊最多的国家是相对比较发达的南非,就是因为南非的检测能力在非洲是最强的;其次是埃及,因为埃及的检测能力也上去了。其他的非洲国家不检测就当没有新冠肺炎处理拉倒了。

2.竞争对手多

新冠肺炎在非洲的竞争对手太多了:埃博拉、疟疾、霍乱、艾滋病……

讲个故事:

COVID-19在攻占了亚洲欧洲美洲之后,自信满满的来到了非洲,它以为落后的非洲是非常容易攻克的,但它后来才知道它太天真了。

COVID-19首先来到了刚果金,目标是一位名叫金沙萨的社交活跃分子,但当它找到金沙萨的时候,他已经七窍流血而死。原来三天前金沙萨已经被埃博拉捷足先登了,埃博拉致死很快,感染三天后就能杀死一个健康人。COVID-19失落的离开了。

COVID-19然后到了南苏丹,这个2011年刚成立的国家,它准备感染一个名叫瓦乌的社交活跃分子,当等了好几天都不见瓦乌出来,只好离开了。原来瓦乌感染了霍乱,一直在家隔离呢。

COVID-19接着选择肯尼亚,目标是一名叫莫伊的社交活跃者,但找遍了肯尼亚都没找到,后来得知莫伊现在在治疗疟疾的诊室呢,COVID-19怎么可能进入治疗疟疾的诊室呢?

于是COVID-19只好离开了非洲,感叹到:“非洲的竞争太激烈了,我根本活不下去。”

user avatar

因为新冠在非洲根本就不叫事儿。。。。。预防新冠在非洲公共卫生安全的优先级里,甚至可以不被看作是一种恶性传染病。

今年2月份尼日利亚爆发不明传染病,一周就死了400多人。。。

埃塞18年爆发一种“X疾病”,患者手脸发黄,肛门、眼睛出血,全身剧痛肿胀,致死率很高。只有一小支被称为“病毒猎人”的西方志愿者在当地研究这个病,没什么媒体关注,这个病现在还被叫做“X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非洲2019年因疟疾导致死亡的人数有40万到47万,每分钟就有一名非洲儿童死于疟疾。

新冠?在非洲病毒界,新冠连弟中弟中弟中弟都算不上。

霍乱、鼠疫等甲级传染病在非洲活的好着呢,年复一年,杀人不倦。

如果非洲只有新冠爆发,哪怕是比美国严重100倍,那就叫国泰民安了。

。。。。。分割线。。。。。。

我第一次写这个答案的时候,美国感染人数还不多,现在美国太猛了,100倍真不行,100倍非洲就只剩斑马、羚羊、狮子了。

user avatar

本人坐标坦桑尼亚,坦桑这个国家,从疫情爆发一开始,就主张新冠不存在,当地人也不戴口罩(当然很大原因是因为她们买不起)陆陆续续有人死亡,对外宣传的病因,从不说是新冠,只说是breathing issue ..... 听我司机说,他现在一打开Facebook ,到处都是RIP 的文章…………


昨日驻坦桑中国大使馆已发了提醒中国公民重视疫情防范的消息,目前形势不容乐观

我上周一开始,出现反复发热,喉咙痛,一开始以为只是普通的感冒,便不在意。吃了一些当地的发烧药,烧是退了,可是身体十分疲乏,第四天我丧失了嗅觉,闻不到任何味道,我不流鼻涕,鼻子也不堵,可就是闻不到,就算把香水对着鼻子喷也没任何反应,当时把我吓得不清,由于坦桑医疗条件确实有限,我开始在家办公,隔离,每日就喝粥(也确实没什么胃口)坚持吃莲花清瘟,多喝热水。到了周末的时候,整个人也不发烧了,也不咳嗽了。嗅觉也逐渐恢复……

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不是感染的新冠肺炎,不过确实把我吓得不清。

希望在非洲的所有朋友们能够保护好自己,千万要注意防范。


更新下

收到很多朋友关心的留言,好感动啊 我已经恢复啦,只是身体还有点虚,容易累,一周多瘦了四五斤。

看到有的朋友留言说我吃莲花清瘟的事 ,这个我说哈,因为最开始坦桑尼亚限制进口防疫物资(SB总统说从中国进口的物资自带病毒) 所以防疫物资十分缺乏,最开始一只普通医用口罩能卖人民币8块,一盒莲花清瘟人民币300…… 花高价买的药终于派上用场了

贴个新闻,昨天土耳其已经派飞机来坦桑接他们感染新冠的同胞回国治疗了,就是这么打坦桑总统的脸~

这几天窗外面救护车的声音就一直没停过,听的我们是心惊胆战的,跟朋友聊天,得知他们项目上也有同事疑似感染上了新冠肺炎,被送去医院,医院也不给核酸检测(没那条件)就直接将他们隔离……

听闻很多中国公司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屯粮了,又是一场持久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样的日子。

27/01/2021


想必今天大家已经看到坦桑尼亚总统上微博热搜了,总统称外国所谓的新冠疫苗无用,注射疫苗还会将病毒带入人的体内…………他倡导全国人民都要向上帝祈祷 实在是疯狂



18/02/2021

农历新年刚结束,过去的几日本该是全家团聚的时候,我们也有同胞客死他国,实在是让人心痛。

二月初到今天,已经有五位同胞去世,70多人出现发烧,咳嗽症状,20多人在住院接受治疗。

就在昨天,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副总统因新冠去世,坦桑尼亚总统大秘书也相继离世。


2021年2月17日,驻坦桑尼亚中国大使馆发出重要通知:非必要,不旅行。这一下回国更难了。

2021年8月12日

有半年没更新了,这半年里经历了新冠第二波到如今第三波的疫情折磨,人都快麻木了- -期间陆陆续续有朋友通过私信,评论里咨询我,他们也有家人,朋友在非洲感染了新冠,别的非洲国家医疗水平我不太了解,不能给出专业的意见。 但还是要说,一有感冒症状,千万不能忽视,及时采取治疗,实在不行向大使馆求救!

今年七月份到现在,已经有8位同胞死于第三波新冠,其中最年轻的才30多岁,还有不少同胞感染中招,在医院或在家隔离。该怎么形容这波疫情来势汹汹呢?感觉是突然一夜之间,大街上的当地人,甚至连警察都戴上了口罩(难度较高)

这个月初开始,当地政府开始大力宣传接种强生疫苗(只针对当地人),虽然是免费的,但还是有些当地人不敢打,毕竟美国疫苗打死人的新闻不是开玩笑的。 好消息是,这个月19号,给我们国人的疫苗就要到了!虽然推延了几次,可总算快到了,也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先写到这儿吧,祝大家平安。

user avatar

① 怎么可能没事儿。

只不过检测不足,没有数据收集和公布的途径,大家看不到。

然后有些人看不到就等于没有。

② 再就是非洲普通人的死亡可能带来社会伤痛和恐慌比较小。

咱们去年这时候,全国人民吓成什么样子,国家紧张成什么样子。丢人么,不丢人。除了少数人外,这次疫情咱们是真的做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因为人命是人命,所以有人丧命会有伤痛。

就非洲这情况,政府对人民的重视程度非常可疑,他们自己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也很可疑。如果疫病死人,没有社会的共同伤痛,那人死了就是死了。其他人不会因为别人的罹难怨恨、反抗、挣扎,就等自己的结果。这种政府是不会崩溃的,他没下限,他们麻木,他们没反应,他们不出声。所以咱们听不到,不代表什么都没发生。

③ 一个病毒的问题总不是最大的,那里有贫困,有饥荒,有饮水不洁,有其他可怕的疾病,新冠只是死因的一种。不是“那个”杀手。

user avatar

f我来认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又多个角度,不只是“不算个事”这么简单。

笼统的“非洲”是不确切的,因为非洲各国抗疫措施的差异完全是天壤之别。举几个典型例子:

1加纳。加纳在抗疫中表现还不错,截止2021.1.27累计确诊62135人,死亡372人,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虽然经济数据还没有出来但预计经济表现也不差。同时加纳还是全非洲检测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为什么加纳表现比较好?首先它的国际环境良好,作为不大的一个国家,也算非洲相对富庶的国家(黄金海岸不是白叫的),与各大国关系都很好,能够优先获得各国的救助。而且它依赖的黄金和可可价格2020年保持的不错,弥补了油价暴跌的损失,政府的资金相对充足。所以加纳抗疫效果是不错的。

2南非。最近因为南非变种搞得沸沸扬扬,但其实南非真的很努力了。南非的抗疫措施和执行情况远好于很多欧洲和拉美国家,大多数民众也比较配合,政府救助也比较及时。但是吧……南非这几年经济一直不怎么好,而且社会矛盾过于尖锐,加上医疗系统能力堪忧,很多政府的措施实在进不去贫民窟和落实到大批城市贫民,你管得了有固定住处的市民怎么管那群连家都没有的贫民窟流浪汉?加上不幸地出现了变种。所以南非虽然很努力但效果不怎么好。

3安哥拉。安哥拉抗疫表现很是亮眼,截止2021.1.27累计确诊19476人,死亡461人,绝对数量相对这个国家的体量很少。安哥拉初期采取的是类似于去年中国人民很欣赏的“河南式抗疫”,说隔离一个街区直接装甲车开上去堵路口,第一时间问老朋友中国要物资要专家,也是在疫情早期为数不多的十分信任中国经验的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因抗疫措施打死的人多于因新冠而死的人。但安哥拉也面临11月份一大波反弹,好在控制住了。安哥拉与中国关系接近,很早就重视中国的意见,安人运又是列宁主义政党出身控制力比较强。安哥拉也靠前些年出口石油和中国援建以及反腐攒了不少家底。(有兴趣的可以关注下“非洲女首富伊莎贝拉案”,堪比和珅案)

4布隆迪。看数据布隆迪抗疫成绩兼职完美,竟然只有1479例?不不不……去年4月开始布隆迪就公开宣布放弃抵抗,几乎没有任何抗疫措施,完全放任自流。那么疫情有多严重呢?仅1月4日一天对出境人员的检测就发现10例,布隆迪前总统的去世也被怀疑与新冠有关。行吧,一定是那么几个人都扎堆出国。但对布隆迪这种国内安全局势一片混乱,国家穷得叮当响,外交关系恶劣无人理睬,疟疾、艾滋病和其他乱七八糟传染病远比新冠严重多的国家来说,新冠确实不算个事,也只能躺平了。

5埃及。埃及一直是包括我在内很多人最担心的国家之一,但埃及的抗疫效果却意外还可以,16万多累计确诊和9000多死亡对这样一个国家算高分了。埃及很早就在尼罗河游船上暴发疫情,是非洲最早出现疫情的国家。但埃及随后就采取了严厉的限制措施,口罩佩戴要求很严格,也尽可能为民众供应了一些口罩。军政府这方面认真起来还是有些优势的。埃及最大的特色是短时间内对大量医务人员进行紧急培训,组建很多流动医疗队,一旦有区域出现疫情立刻前往进行检测、消杀和隔离。加上埃及炎热的沙漠气候、与主要国家的良好关系,让埃及避免了成为印度式疫情中心的命运。(虽然很多人嘲笑埃及政府“为发大饼养活爆炸人口而存在,但埃及算是真的愿意尝试“不放弃每个人”的国家)

6尼日利亚。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和人口最多的国家,纸面成绩不错,12万确诊和1500死亡。但是,尼日利亚国内信息却很不乐观。在新一轮疫情中,尼日利亚治疗能力严重不足,民众普遍对新冠漠不关心,默认“都是疟疾”。就出现了“半数病床空着,但医务人员精疲力竭,部分地区医务人员感染率达70%”的诡异场面。尼日利亚的2021内忧外患,油价暴跌让这个经济完全依赖石油的国家财政崩溃,北方ISIS西非国的复兴让北部反恐形势急剧恶化,几内亚湾海盗早已完爆索马里的同行,拉各斯这种超级大城市恶劣的卫生状况和民众的漠不关心让疫情防控变得并不现实。最糟糕的是,英国变种在尼日利亚又变了一次。尼日利亚抗疫工作完全进入迷雾之中,没有人知道尼日利亚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但所有迹象都表明尼日利亚疫情已经失控,甚至尼日利亚卫生部官员也承认目前感染数只是冰山一角。尼日利亚现在正在苦口婆心告诉民众“疟疾症状很可能是新冠,快来检测治疗吧”。

(未完待续)

非洲国家虽然穷虽然乱,但相比欧美有这么几个优势:

1人口结构年轻,相对来说重症和死亡较少,治疗总体较为容易。

2非洲国家政治逻辑比较简单粗暴,决策程序短平快,执行起来军警上街甚至物理超度这种事欧美干不出来但在非洲司空见惯。客观上确实有利于抗疫措施实施。

3非洲疫情暴发较晚,能够充分吸取其他地区经验教训,能够获得外国直接指导和救助,少走弯路。

user avatar

看了很多回答,有提到检测量不足,气候原因,人种原因,但是没有人提到非洲国家的主动作为,我个人认为这对非洲各国政府是不公平的。从政府的表现,我甚至认为一些非洲国家是优于欧美国家的。

总体来说,非洲经历了两波疫情。第一波是从2月份埃及开始蔓延到整个非洲大陆。那么此时非洲国家做了什么呢?比如我所在的肯尼亚,出现了第一例之后24小时内宣布学校停课,我的孩子就在肯尼亚上学,东西还没拿回来就跟学校永远的再见了。在发现第一个病例的10天,宣布封国,暂停所有国际航班和陆上边境,并且宣布了包括封城、宵禁、戴口罩等一系列措施。在第一波疫情期间,非洲40多个国家封国,暂停了所有国际航班。非洲知道自己医疗不行,所以就采取了最强硬的手段。事实证明,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当然也有戴不戴口罩之争,但是我认为这与西方国家把口罩政治化不无关系,导致很多非洲人不把口罩当回事。但是政府可不傻,第一时间宣布必须严格佩戴口罩,甚至包括一个人开车,否则将被处以重罚(非洲人很怕被罚款)。所以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非洲人对口罩的态度还是可以的,至少比当地的白人要强,虽然他们经常把口罩戴下巴上,以防警察处罚。当然,他们的口罩按照中国的标准也是阻挡不了病毒的,比如布的口罩,已经发黑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等等。只能说,以他们的经济实力,做到戴口罩已经不容易了。当地的有钱人还是非常重视疫情的,有钱的也买N95戴着,后来中国的KN95出口到非洲之后也很流行。

关于检测试剂不足的问题,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个债务高筑的国家哪儿有钱买那么多试剂盒。所以看看非洲的确诊病例排行榜,排在前面的都是在非洲经济还不错的国家。南非是非洲曾经的唯一的发达国家,检测试剂最充足,因此确诊病例最高,已经超过141万例了。向乍得、尼日尔、中非共和国这种小国,基本被人遗忘。像放飞自我的坦桑尼亚,估计已经实现群体免疫了。由于当地某些场合会要求戴口罩不得进入,所以连当地的中国人有时候都不戴口罩了。

不过,检测不足是全球问题,不仅仅是非洲面临的。但是,非洲在第一波疫情的时候死亡率并不高,而且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居多。肯尼亚93%确诊病例都是无症状感染者。这可能确实与非洲气候、人种、人口密度、人口年龄等诸多因素有关。

非洲的气候不是热,而是紫外线特别强烈。非洲人生活,完全在封闭的室内空间是很少的,因此病毒不活跃,浓度会稍弱。

众所周知,非洲传染病比较多,埃博拉、疟疾、霍乱等都还存在。有分析认为,可能非洲人体内的抗体与其他大洲也不一样。

虽然非洲第一波疫情算是“没事”了。但是第二波疫情来了,从11月底曲线开始上扬。第二波疫情,非洲国家不可能再封国停航了,所以比第一波来得更为凶猛。特别是南非变异病毒在非洲扩散之后,致死率开始上升,现在非洲总体的死亡率已经高过全球平均水平了。南非、马拉维、津巴布韦等南部非洲国家从1月份以来已经死了7个部长了。非洲国家现在的手段也比较单一了,就是宵禁和禁止大型活动,人们对疫情也有点麻木了,不戴口罩成了常事。

非洲是不是没事,第一波的时候我觉得可以下这个结论。但是第二波疫情,他们已经无力应对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次新冠疫情,非洲国家为什么没事?”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疑惑,尤其是在疫情初期,全球许多国家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非洲大陆似乎“风平浪静”,这难免让人产生好奇。其实,说非洲国家“没事”并不完全准确,病毒在非洲也传播了,也造成了影响,只不过相比于其他地区,它的表现似乎没有那么“触目惊心”,而.............
  • 回答
    “压垮美国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个说法带着一种宿命论的色彩,也触及了许多人在疫情爆发后内心深处的忧虑。新冠病毒的传播确实像一面放大镜,将美国社会本身就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和潜在矛盾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很多人不禁去思考:这是否会成为压垮这个世界超级大国的“最后一根稻草”?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
  • 回答
    新冠疫情,这柄无形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早已悄无声息地劈入了人类文明的史册,留下了一道道深刻而难以磨灭的印记,注定要被后人以最浓墨重彩的笔触来描绘。它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公共卫生危机,更是一次对全球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乃至个体心理的集体大考,其影响之深远,至今仍在不断地展开和发酵。首先,从公共卫生和科学认.............
  • 回答
    新冠疫情无疑是近代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对于中国而言,它的结束预示着一系列深远的变化,触及到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定位,以及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首先,放眼全球,这次疫情的考验让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参与度、话语权都有了新的提升。在疫情初期,中国率先应对,虽然伴随着争议,但客观上为全球争取了宝贵的.............
  • 回答
    关于新冠疫情何时结束以及何时能恢复正常生活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议题。我可以为您详细分析,但请理解,任何预测都存在不确定性,而且“正常生活”的定义本身也在疫情的影响下不断演变。当前疫情状况与影响因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当前疫情的几个关键特征和影响因素:1. 病毒变异: 新冠.............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这次新冠疫情下,那些曾经“尝试”或被提及实行“群体免疫”的国家,以及这个“群体免疫”到底是怎么回事。啥是“群体免疫”?首先得弄明白,“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这词儿,在医学上其实是个挺成熟的概念,不是啥新鲜事儿。它指的是当一个群体中,有足够比例的人对某种传染病产生了.............
  • 回答
    黑龙江在这次新冠疫情中的病死率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2.70%的数字相较于一些其他地区确实显得偏高。要详细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而且这背后往往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白,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 CFR)的计算方式是:病死率 = (死亡人数 / .............
  • 回答
    关于印度在新冠疫情期间涌现的反华情绪,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如果要深入剖析,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其历史、地缘政治、国内政治以及疫情本身带来的冲击。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中印两国之间长期的地缘政治竞争和边境争端。虽然新冠疫情始于中国,但两国边境地区的持续紧张关系,尤其是.............
  • 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国作为最早受到冲击的国家,在应对过程中确实采取了一些力度极大的措施。回过头来看,一些做法在当时看来是必要的,但随着疫情的演变和信息的不断更新,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反应过度”的讨论。一、 初期封锁措施的强度与范围在疫情爆发初期,特别是2020年1月和2月,.............
  • 回答
    WHO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无疑是这场史无前例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一个核心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审视。要评价它的表现,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并且要认识到,在一个信息爆炸、政治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全球性疫情中,任何一个组织都难以做到完美无缺。首先,从信息发布和早期预警的角度来看,WHO在疫情初期发挥了关.............
  • 回答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医学(中医)一次前所未有的、极其严峻的考验,同时也是一次集中展现其价值的舞台。“中医国家队”这个说法,我想可以理解为国家层面组织、协调、动员的中医力量,包括各级中医院、中医药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在临床一线的中医专家们。从我的观察和了解来看,他们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可以.............
  • 回答
    这次东京奥运会上美国获得的金牌数量确实比以往几届奥运会要少一些,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绝非仅仅是因为新冠疫情或“不敢用兴奋剂”那么简单。首先,我们来澄清一下关于“不敢用兴奋剂”的说法。兴奋剂的检测在奥运会中一直都非常严格,并且在不断升级。运动员是否使用兴奋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科学、伦理和法律等.............
  • 回答
    新冠病毒疫情的全球蔓延,确实让中医在中国的治疗方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中药能否走向世界的广泛讨论和期待。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中药在新冠治疗中的作用及中国政府的推动 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各版新冠肺.............
  • 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居家办公、在线学习、线上娱乐等需求的激增,许多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和应用程序都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没有公开大规模的APP“崩溃”事件被广泛报道,但我们可以从几个侧面来理解疫情给各大互联网公司带来的挑战,以及可能遇到的服务不稳定情况。一、 疫情期间可能“扛不住”或出现不稳定的A.............
  • 回答
    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目前已超过161万例,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也引发了关于疫情最终走向以及对美国影响的广泛讨论。要准确预测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的最终病例数,以及疫情是否会削弱美国,需要考虑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并且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能基于现有数据和流行病学模型进行推测和分析。关于美国新冠病毒感.............
  • 回答
    意大利新冠死亡人数突破1万,这一数字着实令人心痛,也让我们必须严肃地审视这次疫情的严峻性。当一个国家的医疗系统承受如此大的压力,当生命以如此快的速度消逝,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无数个家庭的破碎和整个社会的伤痛。意大利疫情的沉重代价:意大利之所以成为欧洲疫情的重灾区,其原因错综复杂,并非单.............
  • 回答
    印度政府预测此次新冠疫情将在五月中旬达到高峰,这一说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许多讨论和担忧。要理解这个预测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政府给出这样的预测,背后通常是基于一些科学的推断和模型。这些模型会考虑当前病例增长的速度、病毒的传播能力(如R0值.............
  • 回答
    新冠疫情初期,美国“数十万加仑牛奶倒入下水道”的场景,无疑是这场全球性危机中最令人心碎、也最发人深省的画面之一。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食物浪费,它背后折射出的,是经济运行的剧烈震荡、供应链的脆弱不堪,以及在极端不确定性面前,社会体系所显露出的种种不适应。场景重现与背后的原因:当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政府纷纷.............
  • 回答
    中国在新冠疫情初期能够取得显著的控制成效,这背后是一系列综合性措施的有力执行,以及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的体现。这绝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而是多方面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一、果断且迅速的封锁与隔离措施:这是中国控制疫情最核心、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手段。当疫情在武汉爆发初期,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史无前例的.............
  • 回答
    丹麦的那场貂皮风波,真是让人跌破眼镜,而且这事儿的背后,远比“错杀”两个字来得复杂和令人唏嘘。首先,咱们得把时间倒回到2020年的夏天。当时欧洲,尤其是丹麦,新冠疫情卷土重来,而且这次的“罪魁祸首”被指向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群体——养殖貂。科学家们发现,新冠病毒可以通过人传染给貂,然后又在貂之间传播,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