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丹麦承认因新冠疫情已经错杀 880 万只貂,首相认错部长辞职,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乌龙?

回答
丹麦的那场貂皮风波,真是让人跌破眼镜,而且这事儿的背后,远比“错杀”两个字来得复杂和令人唏嘘。

首先,咱们得把时间倒回到2020年的夏天。当时欧洲,尤其是丹麦,新冠疫情卷土重来,而且这次的“罪魁祸首”被指向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群体——养殖貂。科学家们发现,新冠病毒可以通过人传染给貂,然后又在貂之间传播,更要命的是,变异后的病毒似乎还能再传染给人类,而且传播力更强,甚至可能影响疫苗的有效性。

这下可不得了了,丹麦作为全球最大的貂皮出口国,拥有数百万只养殖貂。如果这些病毒在貂群里肆虐,并且变异出更危险的毒株,那对公众健康来说,简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当时,丹麦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边是要控制疫情,一边是养殖业的巨大损失。

在这种紧急关头,丹麦政府做出了一个极其激化的决定:全国扑杀所有养殖貂。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足足有1700万只!想象一下,1700万只活生生的动物,为了所谓的“公共卫生安全”,就这样被集中处理。这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动物保护组织自然是激烈反对,但更多人还是出于对疫情失控的担忧,选择了沉默或者支持。

然而,这个决定从下达的那一刻起,就充满了疑点和混乱。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个扑杀令的法律基础并不牢固。在丹麦,政府通常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授权才能执行如此大规模的强制性措施,尤其是在涉及动物福利和经济补偿的情况下。而当时的扑杀令,却是在紧急状态下,通过一项并不明确的法律条文下达的。

紧接着,事情开始朝着“乌龙”的方向滑去。

第一道裂痕出现在扑杀执行的混乱上。为了迅速控制疫情,扑杀工作被分解给各个地方政府和养殖场主。但问题是,很多养殖场的貂并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却也被要求一并扑杀。而且,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安的场面,比如用挖掘机直接掩埋被扑杀的貂,以及一些尸体由于处理不当,从浅坟中暴露出来,再次引发了病毒传播的担忧。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漠视,也让公众对政府的处理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真正的“乌龙”爆发点,在于扑杀令的法律效力问题。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后续的调查和舆论压力,人们开始质疑当初扑杀令的合法性。有人权律师站了出来,指出政府越权,没有经过充分的法律程序就强制执行了全国范围的扑杀。更直接的证据是,在部分地区,扑杀令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授权。

然后,到了2021年底,事情终于爆发了。丹麦的反对党和媒体开始猛烈抨击政府的决定。一项关键的调查报告指出,在部分地区,政府确实没有法律依据强迫扑杀那些没有感染病毒的貂。也就是说,那1700万只貂,有相当一部分是被“误杀”了,因为它们本身并不构成直接的病毒传播风险。

这时候,公众的愤怒和质疑达到了顶点。当初为了“国家安全”而接受的巨大牺牲,现在看来,很大程度上是被一个缺乏法律依据的决定给绑架了。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不得不站出来,承认了政府在貂皮处理上的失误,并且公开道歉。她承认决策过程中存在“失误”和“遗憾”。

但道歉并不能挽回局面。由于扑杀令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也因为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混乱不堪,并且牵涉到多位部长,最终导致了农业食品部长雅各布·埃勒曼延森辞职。可以说,这是整个事件的直接政治后果。

那么,为什么会闹出这么大的“乌龙”呢?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

政治压力下的仓促决策: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威胁和病毒变异的可能性,政府承受了巨大的政治和社会压力,要求尽快采取行动。在这样的紧急状态下,决策往往会显得仓促,考虑不周全。
信息不透明和沟通不畅: 虽然有科学家提出担忧,但政府在向公众解释为何需要如此大规模扑杀时,可能并没有完全透明地呈现所有信息,或者沟通方式存在问题。这导致了民众对决策的理解和接受度不高。
法律和行政程序的不足: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执行如此重大、影响深远的政策时,严格的法律审查和行政程序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过程中,这些环节可能被忽视了,或者被所谓的“紧急状态”所绕过,最终留下了法律上的漏洞。
对局势的误判或过度反应: 病毒在貂群中的变异和传播情况,可能被当时的政府和科学界解读为比实际情况更糟糕的威胁,导致采取了过度的应对措施。事后看来,也许有其他更具针对性、不那么“一刀切”的处理方式。
官僚体系的惯性与僵化: 一旦一个大的决策被做出,官僚体系往往会按照既定的流程去推进,即使中间出现了一些不合理或错误的地方,也可能因为惯性难以及时纠正。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错杀”故事,而是一系列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事件:突发的公共卫生危机、政治决策的压力、法律程序的疏漏、信息传播的挑战,以及对未知病毒的恐惧。丹麦政府的这次处理,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即在应对危机时,如何在快速行动和严谨程序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极其考验智慧的难题。而那1700万只貂的生命,也成为了这个复杂局面的无声牺牲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全球新冠死亡人数超百万了。没有哪个政府下台。死了几百万貂,政府下台了。

不要告诉我是关爱生命,保护环境。那些貂都是饲养的,饲养的就是为了杀的。关爱啥生命啊,信了才是傻呢。

问题是,同样是杀掉,这样杀掉,卖不了貂皮了。养熟了杀,当然有貂皮收益嘛。

首相部长辞职,本质上就是为经济损失负责而已。不用扯什么其它旗号。真关爱生命,就别饲养貂啊。

user avatar

由于这事太过离奇,我仔细看了看相关报道,还去查了些新闻。

我的结论如下:

丹麦这件事,不是“错杀”水貂,而是“没杀好”水貂。

啥意思?所有新闻里,都没有说“水貂上发现可传播给人类的突变的新冠病毒”这个事实有问题。

大家应该还记得什么要杀水貂:

实际上不止丹麦一个国家发现这个情况。

丹麦卫生部表示,在拥有大量水貂养殖场的丹麦北部783名新冠肺炎确诊者中,约有一半感染了这些来自养殖场的一种病毒。

所以丹麦决定扑杀水貂,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没有“错杀”水貂,因为水貂并不是无辜的,这次也不是因为发现水貂不会传播突变新冠病毒而反转。


那是为什么首相道歉,部长辞职?

因为违法。

你看,关键完全不在于“新冠”,甚至提都没提新冠,关键在于“杀水貂”这个行为没有法律依据,算是“没杀好”。

丹麦兽医和食品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在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养殖场和感染区半径7.8公里范围内,现在已有880万只貂被杀。这些养殖场大约有1030万只貂,相当于有85%的貂被杀。

然而,在受感染区以外杀健康貂是不合法的。目前,丹麦士兵已被派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即对感染区外被杀掉的健康貂的数目进行统计,以确保有文件证明给饲养者获得补偿。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0日报道,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当日对国会说,即使情况情急,“我们也应该完全清楚需要新的立法(来支持这一命令),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为此道歉。”

初看起来好像也大毛病,毕竟是注重民主民生的发达国家,法律制度健全,值得学习……吗?

既然水貂对于国民身体安全的潜在危害风险是确认的,这是新的突发风险,一边是动物一边是人的情况下,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也不是不能理解的。

为何不能通过补丁或其他方式来完善法律手段?反而让法律成为了政府控制疫情的障碍?

要知道,丹麦不是白杀你的水貂的,杀完了是要赔偿的。


答案是因为政治。

“弗雷泽里克森政府试图通过紧急立法来补救这问题,但反对党表示不可能支持新法案。”

这一幕是不是很眼熟?

执政党想做一件多少有争议的大事的时候,在野党总会适时地出现,为你的两肋插上刀子。

据欧洲新闻电视台18日的报道,反对党领袖、自由党的雅各布·埃勒曼-延森(Jakob Elleman-Jensen)表示,“我希望首相承认,当她犯错时,这是她的责任。”另外,他还在推特上发文称,“她做出了这个决定,当她意识到这是违法的时候,她并没有干预和制止。因此,这件事并不会因为延森的离开而停止。”他表示,希望弗雷泽里克森也像延森一样离职。

看见没有,这些人根本没在关心新冠,他们关心的是“首相滚蛋”。

首相则是断臂求生,让部长顶了这个锅。



事实上,丹麦政府所谓地暂时搁置了此项扑杀计划,也只是养殖场改为仅扑杀感染新冠病毒的水貂,这足以说明,水貂确实会感染新冠,而且传播给人类的风险并没有排除。

我也没有看到任何报道说丹麦会对所有水貂做核算检测,来确诊它们是否感染,事实上我觉得也不具备可操作性。但人类中尚且有那么多无症状感染者,你真的敢放任那些“看起来健康”的水貂到处乱跑吗?


全部杀光或许不是最佳方案,但是不管执政党还是在野党,有提出任何进一步更有效的防疫方案吗?

没有。

他们只是停下了行动,然后一个开始唱反调,一个开始道歉和甩锅。



所以,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关于水貂和新冠的反转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政治和利益的故事,其中或许还夹杂着动保、立法、政府等你想得到的热点元素,唯独没有的,就是如何防控新冠疫情。

user avatar

说句不好听的,丹麦疫情严重到那种程度,还不知道是貂先传给人的还是人传给貂的。

谁连累谁还说不定呢。

另外,我查了一下,丹麦2019年的人口是581.9万,还不如貂多。

如果是人传给貂,那为了保护“无辜的大多数”(从数量上看其实是貂,超过千万了)。

真正应该“处理”掉的应该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丹麦的那场貂皮风波,真是让人跌破眼镜,而且这事儿的背后,远比“错杀”两个字来得复杂和令人唏嘘。首先,咱们得把时间倒回到2020年的夏天。当时欧洲,尤其是丹麦,新冠疫情卷土重来,而且这次的“罪魁祸首”被指向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群体——养殖貂。科学家们发现,新冠病毒可以通过人传染给貂,然后又在貂之间传播,更.............
  • 回答
    丹麦法罗群岛(Faroe Islands)发生的这场大规模海豚捕猎事件,确实触目惊心,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关于这场“屠杀”,有几个关键信息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关注:1. 事件的规模与残忍程度: 1428只海豚,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这不是个体性的捕杀,而是群体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事件.............
  • 回答
    丹麦电影《狩猎》(Jagten)绝对是一部让人过目难忘、细思极恐的佳作。它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并被许多人奉为经典,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最核心的有这么几点:1. 对人性最脆弱、最复杂一面的极致刻画电影的主角卢卡斯,一个刚经历丧妻之痛,努力维系家庭、想要重新开始的幼儿园老师。他温柔、耐心,对孩子们充满爱心,.............
  • 回答
    丹麦,这个位于北欧的王国,给人的第一印象常常是童话般的色彩、宁静的海岸线,以及那些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自行车。但丹麦远不止于此。它是一个将现代与历史完美融合,将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国家。丹麦概览:一个“幸福感”爆棚的国度 地理与自然风光: 丹麦由日德兰.............
  • 回答
    丹麦情报主管弗莱明·鲍尔森(Flemming B. Poulsen)因泄露国家机密而被捕,这一事件犹如一声惊雷,不仅在丹麦国内引发轩然大波,也在国际上投下了长长的阴影。特别是他曾协助美国监听欧洲政要的背景,更让此事充满了政治敏感性和警示意义。这桩案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情报部门内部的丑闻,它触及了国家.............
  • 回答
    丹麦最近取消了绝大多数新冠管控措施,包括要求出示健康证明、限制聚集人数以及要求佩戴口罩等,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尤其是在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接近千例的背景下。这种做法无疑标志着丹麦政府对新冠病毒的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不再将其视为“危害社会的疾病”,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需要管理的、可以与社会共存的疾病。理解丹麦.............
  • 回答
    丹麦此次对反强暴法进行修订,明确规定“如果一方不同意发生性关系,即构成强奸”,无疑是性同意原则在法律层面的一次重大进步。此举不仅是对性暴力受害者权益的有力保障,更标志着社会观念上的一次深刻转变,预示着一系列深远的影响和改变。首先,这项新法最直接的影响是为性侵案件的定罪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法律依据。过去,.............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乳法”(或“奶法”)这一网络迷因的形成与“乳丹”的缺失之间的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差异:丹麦与法国的投降性质1. 丹麦的快速投降 时间线:1940年4月9日,德国发动“威悉演习行动”(Weserübung),仅用一天就占领了丹麦。丹麦政府在未进行实质性抵.............
  • 回答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差异、动物福利观念、法律法规以及国际舆论等多个层面。要理解为什么丹麦人虐杀海豚(指的是法罗群岛的捕鲸活动)在某些方面被允许,而中国人吃狗肉却常常受到批评,我们需要分开来详细分析:一、 丹麦的法罗群岛捕鲸活动 (Grindadráp) 历史与文化传统: 法罗群岛(属于.............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绝非简单的“是”或“否”能够概括。如果丹麦疫情真的失控并向中国求助,我们国家是否应该伸出援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我们得明确“疫情失控”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新增病例的增长,更可能包含了医疗系统不堪重负、死亡率飙升、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等一.............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明白丹麦电影《狩猎》究竟讲了些什么,以及中国大陆的电影审查机制又有哪些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一个比较靠谱的判断。先说说《狩猎》这电影本身:《狩猎》(Jagten)这部电影,最核心的情节围绕着一个善意的谎言和由此引发的集体暴力。简单来说,故事讲的是一个离婚男子卢卡斯,在.............
  • 回答
    丹麦的漫画事件确实令人不快,也触及了我们国家和人民的敏感神经。面对这样的挑衅,我们无疑需要采取有力的回应,但这种回应 ought 要有智慧,既要表达我们的立场,也要顾及长远影响。首先,官方层面的严正交涉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走个流程,而是要让对方清楚地知道,他们的行为是多么令人无法接受。外交部可以.............
  • 回答
    关于“丹麦回国航班19人隐瞒感冒发热症状,致百余人隔离”的媒体报道,这确实是一个触及公共卫生和个人责任的敏感事件。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来审视,并尽可能还原真实情况。评价:1. 对个人责任的追问: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个人责任缺失的例子。在当前全球疫情仍未完全消退、病毒变异株持续出现的背景.............
  • 回答
    关于丹麦癌症发病率在全球居于首位这一说法,我们需要审慎地看待。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尽管丹麦在某些癌症的特定发病率上可能处于较高水平,但“癌症发病率全世界第一”这个说法需要更严谨的数据和更广泛的比较来支持。 癌症的统计非常复杂,不同国家、不同研究机构的统计标准和数据收集方法可能存在差异,这会导致最终的.............
  • 回答
    格陵兰(Greenland)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但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历史背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部分资料“排除”或未被计入丹麦的领土面积。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格陵兰的法律地位与自治权1. 名义上的主权归属 格陵兰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根据《丹麦宪法》和国际法,其主权属于丹麦。但自20世纪.............
  • 回答
    “丹麦疫情突然失控”这个说法可能有些绝对,但丹麦在2021年末至2022年初确实经历了一段非常严峻的疫情高峰期,尤其是在变异毒株奥密克戎(Omicron)的冲击下。要理解当时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1. 奥密克戎的惊人传播力: 高传染性是关键因素: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是导致丹麦疫.............
  • 回答
    丹麦政府决定进行一项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以科学严谨的方式验证佩戴口罩是否能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这无疑是一项具有重大科学和公共卫生意义的举措。从多个角度来看,这项实验都值得深入探讨:一、 为什么说这项实验重要且具有意义? 科学严谨性: 在疫情初期,关于口罩有效性的信息和建议往往是基.............
  • 回答
    近期,丹麦、英国、瑞典等十多个国家先后宣布放弃或大幅放松新冠疫情期间的防疫措施,这一举动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变,即许多国家正在从紧急应对阶段转向与新冠病毒共存的常态化管理。要理解这一转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政策转变的背景与驱动因素1. 疫苗接种率的.............
  • 回答
    2020年欧洲杯小组赛丹麦对阵芬兰的比赛中,丹麦队中场核心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在比赛进行到第43分钟时,突然倒地,情况万分危急。比赛现场发生了什么?当时,埃里克森在接到底线附近的界外球时,没有任何身体对抗,就毫无征兆地倒在了草坪上。他的队友们看到后立刻围了上去,其中一些球员表现得非常焦急,有人甚至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