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帕萨特碰撞成绩这么差,2019年12月销量却还大涨?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了汽车安全评价、市场营销以及消费者行为等多个层面。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值得探讨的细节。

我们先来拆解一下“帕萨特碰撞成绩这么差”和“2019年12月销量却还大涨”这两部分,然后尝试将它们联系起来。

一、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帕萨特的碰撞成绩“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碰撞成绩差”是从哪个维度定义的。通常我们说到碰撞成绩,主要参考的是权威的第三方安全评测机构,例如美国的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和NHTS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以及欧洲的ENCAP等。

在2019年,大众帕萨特(特指在美国市场销售的NMS改款帕萨特,这与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帕萨特是不同的车型)在美国IIHS的碰撞测试中确实出现了一些状况,导致其整体评价不高。

IIHS的评价体系: IIHS的测试非常全面,除了传统的正面、侧面、顶部碰撞,还特别关注驾驶员侧的小重叠正面碰撞(Small Overlap Frontal Crash Test)。这项测试模拟的是车辆前部只有15%的区域撞上障碍物的情况,对车辆结构、乘员保护系统的要求极高。
帕萨特在IIHS的“失分项”: 在当时的IIHS测试中,改款帕萨特在一些关键项目上得分不高,尤其是驾驶员侧的小重叠正面碰撞测试。具体来说,车辆的A柱在碰撞后发生了变形,导致驾驶员舱空间受到挤压,模拟的驾驶员假人腿部也受到了伤害。此外,在副驾驶侧的小重叠正面碰撞中,IIHS也指出了车辆的结构工程可以进一步改进。
“差”的相对性: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在某些单项测试中得分不高,也不意味着帕萨特就是“不安全”的汽车。IIHS的测试标准非常严苛,很多车型在该项测试中都会遇到挑战。大众帕萨特在其他方面的碰撞测试中,例如正面40%重叠碰撞、侧面碰撞等,通常会获得不错的评价。所以,“差”更多的是一种相对比较,是在众多优秀车型中的一个短板。

在中国市场,我们通常更关注的是CNCAP(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碰撞测试结果。 针对中国市场销售的帕萨特,其CNCAP的碰撞成绩通常表现不错,往往能获得高星评价。例如,在CNCAP的测试中,中国版帕萨特在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行人保护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能够获得五星安全评级。

所以,说“帕萨特碰撞成绩这么差”的前提,很大程度上是指其在美国IIHS的测试中,尤其是在小重叠正面碰撞项目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而这个评价可能被一些关注全球安全标准的消费者或者媒体传播开来。

二、 为什么2019年12月销量却大涨?

这就涉及到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复杂性了。尽管在某些安全评价上可能存在不足,但销量上涨的背后一定有其驱动力,而且这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中国市场对帕萨特的定位和消费者认知:
品牌忠诚度和口碑: 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拥有极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帕萨特作为一款历史悠久、深入人心的中型轿车,积累了大量的口碑和用户群体。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会将品牌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产品本身的吸引力: 即使在安全测试上存在某些争议,帕萨特在其他方面依然有其核心竞争力。例如:
外观设计: 当时新款帕萨特在设计上进行了更新,采用了更符合时代潮流的语言,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
空间和舒适性: 作为一款中型轿车,帕萨特在车内空间、座椅舒适度、乘坐感受等方面一直做得不错,这对于家庭用车用户来说是重要的考量点。
动力总成: 大众的EA888发动机和DSG变速箱在中国市场已经相对成熟,提供了不错的动力表现和燃油经济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选择。
配置和技术: 帕萨特通常会搭载一些主流的科技配置,如大尺寸中控屏、智能互联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等,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现代化汽车的需求。
性价比: 在中型轿车市场,帕萨特的价格区间通常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配合终端的优惠政策,其整体性价比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2. 市场营销和促销策略的拉动:
年末冲量: 12月份作为全年的最后一个月,是汽车厂商和经销商进行年末销量冲刺的关键时期。为了完成年度销售目标,各个品牌都会加大促销力度,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包括现金优惠、置换补贴、低息贷款等。
特定车型更新或改款带来的关注度: 在2019年,大众确实对帕萨特进行了中期改款,推出了全新的车型。新车上市往往会带来一波关注度,加上年末的促销活动,很容易刺激销量。新车型在设计、配置、技术上都会有所更新,消费者可能更愿意购买新款。
媒体宣传和公关活动: 汽车厂商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市场宣传和公关活动,强调车辆的优点,例如品牌价值、设计、空间、优惠力度等,来吸引消费者。

3. 消费者购车决策的复杂性:
信息不对称和关注点差异: 并非所有消费者都会深入研究每一个安全评测报告,也不是所有消费者都将小重叠正面碰撞性能作为购车首要标准。很多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品牌、价格、外观、空间、舒适性、可靠性以及他们熟悉的品牌口碑。
安全认知和信任: 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积累了强大的信任度,很多消费者可能认为大众品牌的产品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即使在某一个第三方评测中表现不完美,也不会动摇他们对整个品牌的信任。
实用主义和理性消费: 对于很多家庭用户来说,汽车首先是一个实用的交通工具,它需要满足日常通勤、家庭出行、装载物品等基本需求。如果帕萨特在这些实用性方面表现出色,并且价格合理,那么即使存在某些安全测试上的争议,对他们的购买决策影响也可能不大。

将“碰撞成绩差”和“销量大涨”联系起来看:

实际上,这两者在时间上的并存,恰恰说明了汽车市场是一个 “综合权衡” 的市场。

安全是基础,但不是唯一: 碰撞成绩是消费者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但它只是众多考量因素中的一个。品牌、价格、设计、空间、配置、动力、油耗、售后服务、甚至是终端优惠力度,都可能成为影响消费者最终决策的关键点。
市场聚焦点的转移: 当某个车型在特定安全测试上表现不佳时,如果该车型的其他方面的亮点(如大幅度的优惠、新颖的设计、实用的空间)能够吸引足够多的消费者,或者厂商能够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将消费者的关注点转移到这些亮点上,那么销量依然有可能增长。
地域和测试标准差异: 需要再次强调,中国市场的帕萨特与美国市场的帕萨特是不同的车型。即使是同一款车,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对安全的认知程度、对第三方评测的关注度以及当地的交通安全状况也可能存在差异。

总结来说,2019年12月帕萨特销量大涨而其碰撞成绩(特指美国IIHS的小重叠正面碰撞项目)被认为“差”的现象,很可能是以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市场版本帕萨特在CNCAP等国内安全评测中表现尚可,并且在国内消费者心中大众品牌安全形象根深蒂固。
改款后的帕萨特在设计、空间、动力、配置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年末销售季的强力促销和优惠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购车意愿。
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在购车时,更侧重于品牌、性价比、空间、设计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因素,对于某个特定细分的安全测试项目的表现并非最敏感的考量指标。

因此,销量上涨是市场营销、产品竞争力、消费者需求以及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碰撞成绩差”则可能是一个相对局部、特定于某些评测机构和测试项目,并且不被所有消费者都视为决定性因素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几句让网络狂欢者不愿意听的话:

第一,汽车安全性不过是个卖点而已,消费者对安全性的考量并不在最优先的等次。相对于一辆车很低的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概率,日常使用的舒适性、保养维修的经济性、便利性等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更大。你以为的要命的汽车被动安全指标,其重要性,排在空间、舒适、经济、油耗、维修保养等一系列指标的后面。如果对这个观点你不服气,你可以查看窝窝的销量。

第二,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不是国家强制标准。对于帕萨特而言,本身是符合国家一系列汽车强制标准的。中保研的碰撞测试,是所谓的“更高要求”而不是“基本要求”。有太多的人认为,达到基本要求就可以了。所以你们常常调侃的“移动棺材”GL8、神车五菱,依然稳居MPV的销量榜首。

第三,碰撞测试本身就十分小众,有太多的人压根儿就不知道中保研。你以为这个事情在网络上已经传播开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了,其实这只不过是你的错觉。我看别的问题下有人还估计这个事情有1亿人能知道,对此我表示怀疑,因为昨天我问了我们单位的十几个司机,就2个知道这个事儿的。其他人40多个普通员工(都是高学历),除了我和另外一个准备买车的哥们儿,都不知道这个事儿。对我这个没事就上网看车的人而言,我也是因为这个事情,才知道我在单位日常出行坐的2012款凯美瑞,碰撞结果居然跟新帕萨特一个熊样。

第四,为什么销量还会上涨?4S店知道一款车怎么能多卖,怎么能少卖。如果全年任务没完成,或者上面给要求让冲量,随便一点销售措施就能做到。

当然,这不是给大众洗地,偷工减料的车企让人无法信任。未来我也不会再买大众。

这个回答只是解释题主的疑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