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班来回 80 km,能给推荐个 10 万左右的车嘛?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对日常通勤用车的需求,10万左右的预算,结合您每天来回80公里的通勤路程,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燃油经济性: 这是您每天都要面对的成本,所以油耗是重中之重。
舒适性: 长时间驾驶对座椅、悬挂和车内空间都有要求。
可靠性: 毕竟是要长时间使用的代步工具,省心很重要。
安全性: 主被动安全配置不能少。
配置: 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一些提升便利性和舒适性的配置也会加分。

基于这些考虑,我为您精心挑选了几个在10万左右价位区间非常适合长途通勤的车型,并会详细介绍它们的优势和特点,希望能帮助您做出选择。



重点推荐车型及详细分析

考虑到您的需求,我将重点推荐以下几类车型:

1. 紧凑型轿车(燃油版): 在10万左右的预算下,燃油版的紧凑型轿车通常能提供不错的燃油经济性和相对舒适的乘坐体验,而且选择非常丰富。
2. 小型SUV(燃油版): 如果您对通过性或视野有一定要求,小型SUV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要注意油耗可能会略高于同级别的轿车。
3. 新能源车型(插电混动/纯电动): 如果您家里有充电条件,且每天的通勤里程在纯电续航里程内,新能源车型的用车成本会非常低廉。



第一类:紧凑型轿车(燃油版)

这类车型通常是性价比和实用性的代表,非常适合您的通勤需求。

推荐一:日产轩逸 (Nissan Sylphy)

定位: 紧凑型轿车
市场售价: 9.98万 14.38万 (经典款和新轩逸都有不同配置,很多车型在10万出头就能落地)
为什么推荐给您:
极致的舒适性: 轩逸素有“移动大沙发”的美誉。它拥有非常柔软舒适的座椅填充物,以及偏向舒适调校的悬挂系统,这对于每天80公里的通勤来说是巨大的福音,能有效缓解驾驶疲劳。
优秀的燃油经济性: 轩逸搭载的是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在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方面表现出色。实际油耗在百公里56升左右,对于80公里每天的通勤来说,油费成本控制得非常好。
宽敞的后排空间: 如果您偶尔有载人的需求,轩逸的后排空间在同级别中属于佼佼者,坐起来不会感到局促。
可靠性高: 日系车一向以皮实耐用著称,轩逸的口碑和可靠性也非常不错,后期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配置: 10万左右可以买到一些中低配车型,例如:1.6L XE 手动挡(非常省油)、1.6L XL CVT 舒适版。即使是入门级车型,也配备了基本的安全配置和一些便利性功能。如果预算稍宽裕一点,可以考虑1.6L XV CVT 豪华版,会多一些如倒车影像、天窗、无钥匙启动等配置。

可能不足:
动力表现相对平淡,如果追求驾驶乐趣可能不太适合。
内饰设计相对朴素一些。

推荐二:大众朗逸新一代 (Volkswagen Lavida)

定位: 紧凑型轿车
市场售价: 11.29万 15.69万 (目前市场优惠较大,很多1.5L版本在10万左右落地)
为什么推荐给您:
均衡的实力派: 朗逸是常年霸榜的销冠车型,它的成功在于其均衡的表现。它既有不错的燃油经济性,也有相对扎实的底盘和不错的空间。
动力选择丰富: 朗逸有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1.2T、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对于注重经济性的您,1.5L版本(搭配爱信6AT变速箱)是首选,油耗表现稳定,平顺性也不错。如果预算稍高,1.2T车型动力会更充沛一些,油耗也控制得很好。
德系底盘质感: 朗逸的底盘调校偏向德系风格,相对扎实,过弯时的支撑性会比日系车稍好一些,虽然通勤不是赛道,但也会带来更好的信心。
配置: 10万左右预算可以考虑1.5L的时尚版或新风尚版。这些配置通常会配备倒车雷达、自动大灯、ESP、上坡辅助等基础配置,也可能包含一些如LED日间行车灯、中控大屏等。
保值率: 大众车型一直以来保值率都相对较高。

可能不足:
座椅舒适性可能不如轩逸那样极致柔软。
与同价位日系车相比,可能配置上会稍显保守一些。

推荐三:吉利星瑞 (Geely Xingrui)

定位: 紧凑型轿车(但尺寸接近中型轿车)
市场售价: 11.37万 14.97万 (也有不错的优惠,高配车型可能略超预算)
为什么推荐给您:
高品质和高配置: 星瑞可以说是10万级别国产轿车中的“卷王”。它搭载的是沃尔沃同平台的2.0T发动机,动力非常充沛,搭配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加速和动力储备都远超同级别日系和德系。
极佳的驾乘质感: 基于CMA架构打造,星瑞的底盘调校功底深厚,兼顾了舒适性和操控性。座椅的包裹性和支撑性也很好,长途驾驶不容易疲劳。
丰富的科技配置: 在10万出头的价位,您可以享受到其他品牌需要15万以上才有的大尺寸中控屏、全液晶仪表、L2级驾驶辅助系统(如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360度全景影像等。这些配置对于提升通勤便利性和安全性非常有帮助。
静谧性: 星瑞在隔音方面也做得比较到位,高速行驶时的风噪和胎噪都控制得不错,提升了乘坐舒适感。

可能不足:
油耗相对前两者可能会略高一些,但动力上的优势也弥补了这一点。
虽然是吉利品牌,但其产品力和用料已经非常接近合资中型轿车的水准。



第二类:小型SUV(燃油版)

如果您对视野、通过性或者外观有偏好,小型SUV也是一个选择。

推荐:本田缤智/XRV (Honda Vezel/XRV)

定位: 小型SUV
市场售价: 12.78万 17.98万 (10万出头可以买到1.5L的低配车型,或选择有优惠的老款)
为什么推荐给您:
空间魔术师: 本田的空间利用率一直是其强项。虽然是小型SUV,但其后排空间和后备箱容积都非常可观,尤其是其独特的“魔术座椅”,可以灵活变化,提升实用性。
可靠的动力系统: 搭载的1.5L地球梦发动机,动力输出平顺且燃油经济性出色,与CVT变速箱配合默契,油耗表现也在可接受范围内(约百公里67升)。
保值率和可靠性: 与轩逸一样,本田车型的保值率和可靠性都是其优势,后期养护成本不高。
高视野和通过性: SUV的坐姿更高,视野更好,且离地间隙也比轿车高,应对一些非铺装路面或减速带会更有信心。

可能不足:
在10万左右预算,可能只能选择1.5L的入门级车型,配置会相对简单。
底盘滤震可能不如一些轿车那么舒适,遇到颠簸路段可能会感觉稍硬。
隔音表现一般。



第三类:新能源车型(插电混动/纯电动)

前提:您是否有方便的充电条件(家或单位)?以及您是否有固定的停车位? 如果有,并且您的日常通勤80km在纯电续航范围内,那新能源车型绝对是最佳选择!

推荐一:比亚迪秦PLUS DMi (BYD Qin PLUS DMi)

定位: 紧凑型轿车(插电混动)
市场售价: 9.98万 14.98万 (目前有较大的优惠,很多版本在10万出头就能落地)
为什么推荐给您:
极低的用车成本: 这是秦PLUS DMi最大的亮点。其DMi超级混动技术以电为主,发动机为辅。如果您有充电条件,可以轻松实现每日通勤80公里纯电行驶,相当于每天只需要花费几块钱电费。即使是亏电状态下,其亏电油耗也仅在百公里45升左右,非常省油。
超长的纯电续航: 目前有120km版本的车型,完全可以满足您80km的日间通勤,让您体验到纯电的静谧和丝滑。
平顺且安静: 在纯电模式下,驾驶体验非常安静平顺,没有发动机的噪音和震动,长途通勤会非常舒适。
配置丰富: 即使是10万左右的入门级车型,也配备了LED大灯、中控大屏、倒车影像、ESP、上坡辅助等主流配置。高配车型还有ACC、车道保持等L2级驾驶辅助功能。
空间表现: 作为紧凑型轿车,其内部空间也足够满足日常家用。

可能不足:
充电速度相对于快充站可能稍慢(家用慢充)。
车辆的整体加速性能和最高速度可能不如纯燃油的涡轮增压车型。

推荐二:比亚迪元PLUS (BYD Yuan PLUS)

定位: 紧凑型SUV(纯电动)
市场售价: 11.98万 14.78万 (部分版本在10万多可以落地)
为什么推荐给您:
纯电SUV的代表: 如果您对SUV情有独钟,元PLUS是10万级纯电SUV的不二之选。它同样搭载了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提供CLTC续航430km和510km的版本,完全可以满足您的80公里通勤。
卓越的性能和驾驶体验: 纯电车的加速响应是燃油车无法比拟的,元PLUS起步轻快,动力随叫随到,驾驶起来非常灵活有趣。
低廉的用车成本: 和秦PLUS DMi一样,拥有极低的电费成本。
时尚独特的外观和内饰: 元PLUS在设计上非常大胆和年轻化,内饰也充满科技感和时尚感,比如“健身房”主题的内饰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丰富的安全配置: 标配ESP、上坡辅助、胎压监测等,高配车型还配备了360全景影像、ACC自适应巡航、并线辅助等。

可能不足:
相对于燃油车,需要考虑充电便利性。
如果经常跑高速且续航里程要求高,需要关注电池衰减和充电便利性。



如何选择?

1. 优先考虑新能源(如果充电方便):
追求经济性、静谧性和平顺性: 比亚迪秦PLUS DMi 是绝佳选择,用车成本最低,驾驶舒适性极高。
喜欢SUV车型、追求时尚和驾驶乐趣: 比亚迪元PLUS 是非常好的选择。

2. 如果对新能源不感兴趣或充电不方便:
极致舒适和省油: 日产轩逸 是首选,长途通勤非常惬意。
均衡、可靠、保值: 大众朗逸新一代 是不错的选择,各方面表现均衡,适合大多数人。
追求高品质、动力和配置: 吉利星瑞 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能以10万左右的价格买到越级的动力和配置。

购车建议和注意事项

试驾!试驾!试驾! 永远是选择汽车最重要的一步。您一定要亲自去感受一下您心仪车型的座椅舒适度、悬挂硬度、隔音效果以及动力响应是否符合您的预期。
关注市场优惠: 汽车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建议您在购车前多关注各个品牌和经销商的优惠政策,以及是否有置换补贴、金融补贴等。
了解保养成本: 即使是新车,也要了解一下日常保养的周期和大致费用,尤其是新能源车型的三电系统质保政策。
考虑保险费用: 购买新车也需要考虑保险费用,通常新车第一年的保险费用会相对较高。

希望以上详细的介绍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不同车型的特点,并做出最适合您的选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偏好,随时可以再问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国企,单位离家单边就是85公里,来回不提。这样情况已经跑了12年,每个星期回去2到3次,国道。车速一般在100-120. 行车30多万公里无事故。驾驶执照A1A2,总车龄20年总行车里程应该有50万无事故。我想我应该非常有资格来回答你的选择。

来回80,还是要看条件,看你是不是每天都要来回跑。如果是每天来回跑,我个人极力要求你不要把油耗放第一位,先是安全,再油耗。必须车大一点排量大点,宁可2手车。这是我12年上下班经验之谈!

一般排量大的车,速度快些,车稳,车长度上比A级车有更高安全空间。(说明:什么条件用什么车,来回跑80,你开个QQ一类的车都成,只要你愿意。人家的士司机开着捷达一个月随便都要跑上万都不稀奇。我的推荐针对条件较有限制且有固定收入来源和频繁通勤需要且非封闭快速通勤道路的情况,所以不要随便把自己经验强加指责。说句难听的我跑了单位12年通勤你自问你跑几年?)

..............现就作为上下班通勤车,你会遇到的很现实的问题以我个人经历做介绍.......

前提条件: 里程高,非市区,且非封闭道路。长期重复固定线路固定时间

1:在非封闭且路况好道上,基本所有车辆速度都会很快,你速度慢很容易被其他车别。还会遇到快速货车且抛撒石头甩石头的,作为你必须尽快超越它,否则前脸油漆挡风玻璃都有损害,且速度都很快,你不超越它,它阻挡了你前面视线,遇到情况你来不及反映。更不提遇到前后都是货车更要逃离这种可能被夹击的危险状态。一旦发生必死无疑的。

2:作为通勤车,你上下班时期也是他人上下班时期,这时候路上不论是行人或车辆都会在一个比较多情况,或都是赶着上班回家,心态都会变得不正常。遇到要迟到的,你的墨迹对他人而言是不可忍受的。你需要及时超越成团的低速车辆群赶到前面空挡区降低事故率。或对后面车辆保持足够事故缓冲距离。

3:作为通勤车,基本要是风雨无阻跑固定线路。冰雪风雨等气候条件要求车辆在应对这种气候时候能相对其他车辆有更高的稳定性操控性安全性。同时因为都是上下班高峰,那些安全意识和交通法规意识低的郊区乡村车辆也很多,突然变道或者突然辅路及路口冲出来都需要你的车辆在操控刹车一系列上能提供更多安全。

4:作为通勤车,你还要面对是你早晨会不会迟到,会不会起晚了,晚上回家会不会有加班或者同事间工作交流导致下班时间延误,那么这都会导致你有迫切需要赶时间的需求,也许你开车前1年会叮嘱自己注意安全不能开快车,后期你一定会因为人的惰性和习惯固定线路而放松速度要求,会开快车,要超车。所以车辆操控加速度又是重要!

5:作为上班族,你要和公司单位其他同事打交道,少不了应酬,可能后期会遇到同事与你顺路要你带一脚,或者遇到假期,同事会约你一起出去驾车出游。那么明显小A级车就根本不是你的菜!更大的舒适度更高的B级不光能缓解频繁通勤驾驶的疲惫,还能提供你心理上的安全感,这些在早晨上班途中的你睡眼蒙蒙时候你就会理解!

以上5大情况为长期中长途固定非封闭道路通勤路线用车必然要遇到且必然面对的

综合以上因素,B级别车对你而言属于刚性需求,不可以是A级车。这不是市区

.............................B级车作为通勤车优势.........................

B级车普遍在加速,功率,车长上比A级别车有天然优势,各方面综合要素能完全满足应对郊区通勤车要求。不论是车辆性能和安全性都是很吻合!同时作为公司单位的一员,一辆B级车也如同你的名片,显示你的性格和为人是不浮躁不轻率。同事和领导也会高看你一眼。领导或者同事出去办事一时没车情况下,也会优先考虑是B级车的你,这对你工作人际关系有莫大帮助!而且驾驶一辆B级车,你在路上发生一般纠纷,人家也会比较忌惮,会误认为你是公车,而不会把你划归私家车小年轻就敢动手。这是中国国情,非装逼,不接受反驳。更不提因为是B级车,普遍驾驶空间充裕,驾驶舒适度高,也对你每天来去80公里疲劳度有极大缓解!通勤车其实有个大家都很忽略的舒适度,这个舒适度包括座椅,车内空间,隔音,音响效果。车开多了又是重复的道路,人会疲的。一些不舒适会引发个人情绪,带情绪开车是安全大忌。所以这是我极力推荐B级车一个比较重要原因,那些短途的,非重复线路的就不要BB

本人12年的通勤车上下班来回170公里路程经验之总结。


........................................................................

油耗这个东西不要太在意。车开多了你就会发现自己对油耗开始不在意的,开始你会计较的。车开多了看多了事故你就会更多关注安全,油耗会放在次一点位置而已,而且路途长的,跑起来B级车油耗很低的!真在乎油耗就买柴油的!

买个2手的凯美瑞一类的车就不错。10年的凯美瑞吧,大概也就9到10万自动挡,车况这种车不会太差,估计国4标准吧,还能再跑个7年8年都不叫事!日系车保值率高,开个些年,自己熟练了,自己更明白自己应该要什么车了,等那时你再换车也好换!作为单位上班,这样车也适合你和同事拉好关系用,出行还是有点形象。遇到假期和同事约着跑个远山远路的也不会遇到动力不足的事情!

............................................

一般现代,雪佛兰,丰田,本田,就可以,大众的车嘛,我不怎么赞成,一来这车2手的10万的都是正好烧机油的,离合器口碑也不咋地。最关键的是我怕你会越开大众跑得越快,以后养成喜欢操控感和速度感的话,你就没法选择其他非德系车了。德系车操控讲真太爽,同级别其他车开起来就是渣渣!会上瘾的!

我开这多年车,什么12代皇冠,迈腾,雅阁,凯美瑞,景程,都开过,操控上这个级别个人感觉没一个能和迈腾比的。

.............................................

纯动车,想都不要想!贬值程度比国产车都不如不说,价格死贵,换电池都肉疼!顺便说下我在电力单位的,我都没考虑那玩意,对我来说充电那是免费的我都没考虑过,一个是电池的

另外不建议购买SUV作为通勤车。通勤车行车多数是1个人开,别说10万左右SUV,就是30万的也开起来咋说呢,了无生趣,没路感没反馈,催人打瞌睡,有人说长途SUV好,那是长途基本车上有两三人聊天,又需要带行李。而作为通勤车,最大问题就是每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路线做固定事,还麻德是每天。会无聊疯的。更糟糕是10万左右哪怕15万内的SUV就几乎没一个是安全性好,操控好的。谈操控,15内SUV基本都是渣!推荐领克什么的都别说,沃尔沃从来都不以底盘操控见长。买领克还不如考虑华晨那个V7.老宝马5的底盘演变的。动力底盘什么都极其优秀,就是保养极度不方便,售后服务很扯淡!你这样菜鸟开个SUV通勤的话,纯属是自己找事!

我不推荐SUV是相对轿车来说SUV在操控上的缺点很明显,而好操控的SUV价格不便宜。这个只是相对,有朋友说他已经看中本田的一款SUV后看我这表示犹豫,其实自己喜欢才是最重要。自己开车小心转弯时候慢点,SUV也是可用的,而且就中国国情来说SUV很实用!

推荐SUV是根据实际用车情况,非封闭高速路,各种情况多发,路途远,开SUV就在操控这块有弱势。路途短,开快,但是精神能保持短时间高度集中,所以没问题,长途就不能长时间保持精神集中状态,所以我是否定!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不要一概而论!

开车跑通勤来说,什么车都可以跑通勤,我的建议经验只是给犹豫不决困惑的一个参考而已,不是绝对正确的,各有各的爱好和开车习惯审美观,所以我的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要作为绝对意见!

...................................................

总结:回家里程单边40公里而已,早晨一次晚上一次,买个动力好,操控还行的B级别车,车加速快点,早晨可以多睡会,晚上可以早回来点,路上安全系数高点!这点油耗只要10个以下的真的足够。不要为省油蒙蔽眼睛框住你选车思维!12年的单位通勤单边85公里的车主最认真的劝告!

反正搁是我,宁可买个2手跑得快的也不要小车,特别日本车,个个都轻飘飘的,下个雪下个雨想跑快就心虚那种!早晨起来多睡下,赶去打卡不会迟到。晚上打完卡赶快闪回去,还能和狐朋狗友出去嗨一下!买车跑通勤,不就是这个原因嘛

车长点,有头有屁股的,就是遇到什么事故,说句难听的,比那些没屁股的也耐搞些!路况好的,又不是封闭道路的,都会跑得快,那时候不是你撞它,是它会撞你!不是你想自己安全开,开慢点就安全了。是都快得快不说还什么逼车都有,摩托车电动车货车卡车班车,一大早上你赶着上班,人家也赶着上班。什么情况都会遇到,刹得住,跑得起来,跑得稳,才是王道!每天路上跑,这个概率就大多了。

我都玛德最厌烦上下班,还大量打工的人外出做零工的也骑着摩托车拖着家人带着干活的工具,尼玛那个浩浩荡荡,我最怕这种车!但你躲不开啊,因为你也只能这个时候跑啊

所以我一开始问你是不是每天跑,如果一周跑一次,你买个货车都行,因为一周一次时间不赶!怎么安全怎么开!天天跑就不一样呢!

现在我是在单位有宿舍了,回去次数少了,上下班都是赶在晚上9点后了,有时候晚上11点开车去单位,一路听歌随便开,路上人少车少!早上可以睡到8点差10分,哈哈!

声明:选车只对事对人对条件不对什么日系德系美系说。勿做那车系喷子,极度招人厌恶。你有爱国情结也好或者淡薄性格也好,那是个人自由,切勿强加他人。我本人是个急性格,见不得墨迹的,少年时社会法制建设不完善便是能动手就动手不哔哔的,故而对德系车很是满意。但只是我个人喜欢,并不需要强加他人。你也别给偶扣帽子诱导偶说出什么德系比日系好的话来。另外开车遇到险情的与开快开慢没关系,开车是要脑袋要智商的,该快快该慢慢,别说我国道180,就一定是遇到过什么险情极力推荐安全性和的话。老司机的经验和智商不是菜鸟司机所能体会和理解的!OK

补一个:现在很多A级的车,论轴距什么,比早先的B级车比都不算短。比如说朗逸这样车。朗逸这类车要说也是很适合作为通勤车,各方面均衡,操控什么都一贯大众的稳当的,所以这货长年销售第一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说也算是可以进入备选方案的。但是,你要把真B级车和朗逸这样车换着开,你就知道什么叫差距。说白了还是钱。能到B级车,基本用料做工操控动力什么都是很舍得的。所以价格也不会便宜,没有哪个厂商是做慈善事业的,钱的这个东西,从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说句容易被喷的话,现在最新的朗逸开起来都没早期帕沙特舒服。更不提迈腾,你这是要天天跑的,那些说A级车行的那都偶尔跑个远路的。但凡跑高强度的,就没一个赞成的。谁用谁开谁知道啊,我12年啊,我骗你打鬼,想调动离家近调不动。跑12年也就跑习惯了,这周木刚回去,现在刚开车回单位宿舍,买了一堆水果,边开边吃,平均我刚才也看过,100到120,6点家里出去的,一路要穿过一个地级市和6个乡镇全程85到87公里,回家的摩托车和汽车多,有个红灯排了500多米大货车,那素质真杠杠,我是抄了近路跑了,过个修路路段人家排队我超车加塞,交警还敲我玻璃问我什么素质,我没理他心里知道不光彩。今天也是见鬼,不知道为什么这个点跑出来,平时都特意避开上下班高峰点。车开多了,人真的疲了油条了,其实我是极度正能量个人,但一坐上车就神经病发了。离开警察远了我又开始超车加塞超车,没几分钟就逃离了这堵车范围,心里想要是都我这技术这德行,刚才那个路段反不会这堵的。前面空旷的很。安慰下自己后就一路120跑回单位了,到单位才发现自己没吃晚饭,又跑食堂冰箱翻吃的,没翻到,今天星期天,只好找个面馆吃面)

....................说点题外话,你问我这XXX车怎么样...................

不错的车基本都卖得不错。抛开那些小众的车不谈,大路货的车其实都不错。都是各有各的特点,选择第一其实就是钱包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安全啊性能啊!大白话,就是钱!然后根据你的钱袋子,结合你用车实际情况去选车。你一问就是:这车怎么样,我怎么好回答呢!不同用车环境和个人性格,选的车是完全不同的啊!

就像这个问主,他走非郊区的,车速还总体比较快那种,不选B级大点车,以后肯定会后悔!

还一位问我他是走广州市区穿越那种走走停停多,想都不想就是卡罗拉这样的最合适不过了。

所以你呀也别一来问我这车怎么样,要我说除了极少奇葩车,还真就都是不错的车!就是渣渣一样宗泰那种车也是好车啊,为啥呢,便宜啊,皮大,外观时尚啊!优缺点得结合你钱袋子和你用车环境啊!还是众泰这货,你要是城市开,估计会召不少人鄙视,你要农村用,人家还觉得高大上!这就是环境啊!

另外呢,我只是个老司机,开的里程略长,开的时间略久,行车经验比较丰富而已!开的车缺不是很多的,很多车我都没摸过,你问我什么车好,我都没碰过,叫我咋说呢!比如说有人问我高尔夫咋样!我真的不知道啊!我没开过,摸都没摸过!就外观来说我宁可选择雨燕也不会喜欢高尔夫,可有人爱高尔夫爱得哭。这就让我很囧了!

所以你们和我询问下怎么行车和行车注意事项什么我还敢厚着脸以老司机自我陶醉下,选车,真心我其实本质也是个很冲动的,淘宝买东西买完就后悔的事情不是没少做

............最后我想对所有行车朋友说:安全一定掌握在自己手和脚上,不要指望车辆本身的安全结构。

.............................................2020年4月补关于车辆安全...................

主要是有个朋友提了个很尖锐问题就是中保研在汽车安全数据上的。我回复是有中保研就不买车了?大家都只能买沃尔沃啦?因为和沃尔沃比,日本车也是不安全啊。

我现在特意补这个东西肯定会被人喷,特别是日系车的。但是我只是想实话实说啊,咱开车也是老司机了,看见的事故也多的去了。说句日系车主不爱听的,我对日系车的安全性用句段子来说就是:实战没赢过。也许是日系车安全理念我不赞同吧。反正经常小小的事故也搞得象拆车现场一样。中保研数据是必须看的,但是日系车我自己没去选择是有原因的,日系车我一直认为是投机取巧。打个例子:汉兰达在中保研的数据,原来只有驾驶侧的碰撞数据,汉兰达是良好,然后中保研突击搞个副驾驶侧的,汉兰达就跪了。用我的话说这就是应考,应付老师考试的。你这么做就不老实了,典型的考什么你补什么,不考的你就稀烂?实际上车碰撞事故有太多情况,那其他情况下的安全性呢?所以说日系车实战没赢过,不是空穴来风,是司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的东西。实战这种20%偏置碰撞的对手十有八九对方不是钢筋混泥土的墙,而是对面的车。再说句让日系车主要跳脚开骂的话:德系甭管中保研咋说,反正只要撞的对手是日本车我就赢了,让它去吸能吧。

先别喷我,看我说完:现在中国人买车,其实很挑的,车质量要好,安全性要好,燃油经济要好,底盘要好,动力要好,维修性要好,外形要好,空间要好。然后七七八八这些你要总结到一辆车上去。这就很雷人,搁其他国家还很少中国人这样的。然后你把德日美韩的车拿来一比,你会发现,德系车是最能接近以上全部目标的。比如说安全比日系差那么一丢丢吧,架不住德系地盘好啊。你说日系也有好地盘的,可架不住德系几乎全系都生的一副硬朗的底盘啊。你要是再说日系外观好看,又耐不住德系全系外观造型都属于那种很耐看不过时符合绝大多数人。最后一说品牌,甭管你丰田世界第一第二也好,顶级豪车都基本出于德系这也是能虚荣心一下的啊!啥,不谈虚荣心,不谈虚荣心你和我争什么德系日系干嘛?

所以很多人特别是日系车主是很愤然不平的,凭什么德系车主明明知道日系安全好,质量稳定,还一股脑去买德系,然后各种投诉,还在买德系,脑袋进水了?无他啊,德系真的能把中国人对车的要求全部满足个大概啊,这就和汉兰达一样啊,内饰丑得爆炸,动力弱得叫爹,悬挂软得象船。可就是保值率高得德系车都要跪。不信你可以自己做个表出来,一项项打分(比如外观,不光是造型要大气,耐看,油漆什么你都要放进去作为外观评分。),最后发现德系得分会高于日系。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