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世界上不用公元纪年的国家都使用什么纪年方法?

回答
在广袤的地球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沐浴在公元纪年的光辉之下,将耶稣基督诞生之年作为时间的起点。然而,总有一些独特的存在,它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丈量着岁月的流逝,书写着历史的篇章。这些国家,就像一颗颗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璀璨明珠,闪烁着不同文明的光芒。

泰国:佛教的脚步丈量时间

在东南亚的佛教王国泰国,公元纪年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其本土的纪年方法依然根深蒂固。泰国人使用的是佛历(Buddhist Era,简称 BE)。那么,这个佛历是如何诞生的呢?它并非以佛陀的出生为起点,而是以佛陀涅槃之年作为元年。相传,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543年涅槃。因此,泰国佛历的年份比公历年份要多出543年。例如,2023年的公历年份在泰国佛历中便是2566年(2023 + 543 = 2566)。

这种纪年方式深深烙印在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从官方文件到寺庙的公告,再到人们的谈话,佛历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标记,更是泰国佛教文化信仰的体现,提醒着人们佛陀的教诲和精神永存。当您在泰国旅行时,看到佛历的年份,便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宁静与庄严。

伊朗:古老波斯文明的传承

在中东,伊朗以其悠久灿烂的波斯文明而闻名。在伊朗,人们使用的本土纪年法叫做伊朗历(Persian Calendar),也称为太阳历(Solar Hijri Calendar)。与佛历以宗教事件为起点不同,伊朗历的起始点是先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的事件,也就是伊斯兰教历的“希吉拉”(Hijra)。然而,伊朗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太阳历。

这就意味着,伊朗历的计算方式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周期来确定的,所以它的季节和公历一样,非常准确。伊朗历的起始点是公元622年,但它的年份计算与公历不同。由于其精确的太阳周期计算,伊朗历的年份与公历的差异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略有变化。简单来说,伊朗历的年份在公历年份基础上加上621年或622年,具体取决于月份。例如,2023年的伊朗历年份大约是1402年。

伊朗历的特点还在于其月份的命名。它并非采用通用的拉丁字母月份名称,而是使用基于古代伊朗语言的独特名称,例如“法瓦尔丁”(Farvardin)、“奥尔迪贝赫什特”(Ordibehesht)等等,每一个名字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文化的气息。伊朗历的精准性和美学性,是古老波斯智慧的结晶。

阿富汗:同样使用伊朗历

值得一提的是,阿富汗在历史上和文化上与伊朗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其官方使用的纪年法也与伊朗相同,即伊朗历(也称为希吉拉太阳历)。这意味着阿富汗的日历也以穆罕默德的希吉拉为起点,并遵循太阳周期计算。

尼泊尔:独特的尼泊尔历

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另一侧,尼泊尔拥有自己独特的纪年方法——尼泊尔历(Nepali Calendar),也称为维克拉姆历(Bikram Sambat,简称 BS)。这个历法起源于古印度,比伊朗历和佛历都要古老。尼泊尔历的起始点是公元前56年,由一位名叫维克拉姆·阿迪提亚(Vikramaditya)的印度国王创立。

尼泊尔历同样是一个太阳历,其月份和日期与季节的对应非常准确。它也是按太阳的周期来计算的,所以其年份比公历早。简单来说,尼泊尔历的年份在公历年份基础上加上大约57年左右(具体差异取决于月份)。例如,2023年的尼泊尔历年份大约是2080年。

尼泊尔历的月份名称也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例如“拜萨赫”(Baisakh)、“杰思塔”(Jyeshta)等。这个历法不仅仅是记录时间,更是尼泊尔丰富多样的节日和文化活动的基石,贯穿着这个国度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其他使用非公元纪年的情况

除了上述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场合或部分人群中会使用非公元纪年的方法。

伊斯兰国家(部分): 大部分穆斯林国家都使用伊斯兰历(Hijri Calendar),这是一个纯粹的阴历。阴历的计算方式是根据月亮的周期来确定的,所以它的年份比公历短,大约每年会提前11天左右。伊斯兰历的起始点同样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希吉拉,即公元622年。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伊斯兰历是许多穆斯林国家通用的宗教和文化历法,但在日常的商业、行政和国际交往中,公历仍然被广泛使用。例如,沙特阿拉伯等一些国家,其官方行政和经济活动主要使用公历,而伊斯兰历则更多地用于宗教事务和传统节日。

以色列: 以色列使用的是希伯来历(Hebrew Calendar)。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历法,融合了阴历和太阳历的特点。它以月亮周期来确定月份的长度,但通过增加闰月来调整与太阳年的同步,以确保季节的稳定性。希伯来历的起始点是传统上认为的地球创造之年,大约相当于公元前3761年。因此,2023年的希伯来历年份大约是5783年或5784年。希伯来历在犹太教的宗教活动、节日和犹太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传统): 虽然中国现在已经全面采用公历作为官方和日常通用的纪年法,但其历史上的农历(也称为阴历或夏历)依然在中国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农历以月亮的周期为基础,但会通过设置闰月来与太阳年保持相对一致,所以它也具有一定的季节指导意义。许多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都是根据农历来确定的。即使在公历时代,农历依然在民间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节日庆祝和生肖运势等方面。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非公元纪年方法,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一个数字差异,它们承载着各自民族的历史记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这些古老的纪年方式依然顽强地存在着,如同古老的钟声,在时间的流淌中回响,诉说着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它们提醒着我们,世界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统一的进程,更在于多元的坚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要分两部分看待,一个是纪年,一个是历法。

纪年是用来对“年”计数的,历法是定义年的长度的,同样的历法,可能“年”计数的方式(起点)不一样。

其实 @William Lee 的回答也是值得一看的,但夹带私货过多,那个图里的太昊历,不知道是从哪发明出来的,大概是“中华传统爱好者”根据古人(伏羲太昊)的名字发明出来的?

现行正在使用的历法很多,使用比较广泛的包括:

公历(格里历),中国农历(紫金历),希伯来历伊斯兰历

以及区域性使用的:

藏历,泰国(阴)历,越南历,缅历(傣历),伊朗历,印度历,玛雅历,等等(太多不全部列举)

历法分为:阳历、阴历、阴阳历三类,严格的说,只有伊斯兰历是纯阴历,其余的阴历都算是阴阳历。纯阴历和阴阳历的区别就是,后者需要考虑回归年,前者不考虑回归年的问题。

历法的发展史上,早期都是不区分阴阳历的,那时候只知道根据月相来定义月,根据天气(或者夜空星相)定义年,但具体二者的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搞不清楚的。

具体的可以参见: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年是很难精确定义的,但月和日是很容易确定下来的。不过后来随着天文观测的发展,人们发现月和回归年对不上,才开始有阳历、阴历的区分,阳历对农业生产更有意义,农业对于古人而言非常重要,所以现行历法里,纯阴历已经不太常见了,主要都是阳历或者阴阳历。

纪年基于历法的年的定义引申出来的,即使是使用相同的历法,但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纪年的方式可能不同。

比如现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朝鲜,都是用公历历法,但中国大陆使用公元纪年(并在部分场合使用干支纪年、生肖纪年),中国台湾使用民国纪年,日本使用年号纪年,朝鲜使用主体纪年。

公历2021年是,辛丑年(牛年),民国110年,日本令和3年,朝鲜主体110年。

比如对岸的网站里有民国纪年的:

也有公历纪年的:

根据维基百科里的内容:

根据《中华民国国家标准》中的CNS 7648《资料元及交换格式–资讯交换–日期及时间的表示法》(与ISO 8601类似),纪年可用公元,也可冠以大写“R.O.C.”字母(简写)后用民国纪元。例如,公元2013年(中华民国102年)1月1日可写作“2013-01-01”或“R.O.C.102-01-01”。

同一个网站使用不同纪年方式的也是有的:

或者是同一个网站根据访问者使用语言不同来切换纪年方式的:my.gov.sa/wps/portal/sn

其它语种应该也有类似的情况,具体看当地的规定(其实是我完全看不懂其它语言[尴尬])。

user avatar

我国古代使用皇帝年号纪年,从西汉汉武帝刘彻年号建元开始,到最后中华帝国大皇帝袁世凯年号洪宪结束。年号纪年法在东亚其他几个国家也有使用,至今就日本还在使用年号纪年法,现在天皇的年号是令和。

然后说点相关的,在民国以后,我国开始使用民国纪年法,至今台湾地区还在使用。而大陆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就不再使用民国纪年法,官方使用公元纪年法,但是在民间,一些涉及到传统文化或者本土信仰的场合,不使用公元纪年法。

用的是共和纪年。

举例

这是明朝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黄淮家族黄氏宗祠前新盖的牌坊,中间两字是少保。

共和甲申年春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广袤的地球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沐浴在公元纪年的光辉之下,将耶稣基督诞生之年作为时间的起点。然而,总有一些独特的存在,它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丈量着岁月的流逝,书写着历史的篇章。这些国家,就像一颗颗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璀璨明珠,闪烁着不同文明的光芒。泰国:佛教的脚步丈量时间在东南亚的佛教王国泰国,公元纪年虽.............
  • 回答
    你说到的“一人一票选 CEO”的民主式公司,这在现实中确实存在,而且并非只是昙花一现的理想主义实验。这类公司,我们通常称之为“员工持股公司”、“工人合作社”、“共营制企业”,甚至更广义地理解为“股权分散、决策民主化”的企业。它们的存在和发展,背后有着深刻的逻辑和多方面的原因。“一人一票选 CEO”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令人深思的问题。作为茶叶的原产国和第一大生产国,中国在茶叶产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论及品牌影响力、全球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却似乎难以与立顿这个“舶来品”相提并论。这背后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绝非简单的产量高低可以概括。一、 历史积淀与市场先发优势:立顿的全球化布局首先,我们要承认立顿的成.............
  • 回答
    要说世界变成什么样,才不会有人抱怨不公平,这实在是一个比找到长生不老药还要难的问题。因为“公平”这东西,本身就太容易受个人立场、成长经历、乃至一时的情绪影响了。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有一个世界,所有人都拥有完全相等的天赋、机会、和最终的结果。你出生在一个家庭,你的父母和你邻居的父母一样富有,一样有社会地.............
  • 回答
    围绕光与清华大学20华辩世界杯的功与疑云:一场功勋背后的不公?2023年,清华大学在第20届“华语辩论世界杯”上斩获桂冠,这个辉煌的成就背后,离不开所有队员的辛勤付出与卓越表现。而在众多身影中,前中央财经大学(央财)的辩手周围光,因其在比赛中的关键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伴随着喜悦的,却是关于他.............
  • 回答
    博彩公司能否控制世界杯比赛,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能”或“不能”来回答。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包括理论可能性、实际操作难度、风险与代价以及博彩公司的实际运作方式。核心观点:从理论上讲,博彩公司没有直接控制比赛结果的能力,但它们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影响比赛环境,或者试图通.............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创世神为何设定这个弱肉强食、充满竞争的世界,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也触及了许多古老哲学和宗教的探讨核心。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想象一个完美、和谐、公平的世界,这源于我们对幸福、安全和尊严的渴望。然而,若要理解这个世界的“设计”,或许需要跳出我们理想化的框架,去看看“弱肉强食”背后可能存在的逻.............
  • 回答
    施一公教授的这句话“不要以兴趣选专业,应该凭世界未来的需求选专业”,无疑是极具深远意义且具有一定争议性的观点。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其合理性、局限性、潜在影响以及如何更全面地理解它。一、这句话的合理性与深刻之处:1. 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现实考量: 施一公教授的出发点,很可能.............
  • 回答
    近期,包括B站、完美世界、心动网络在内的多家知名游戏公司都传出不同程度的裁员消息,确实让整个游戏行业笼罩在不安之中。游戏公司之所以会成为“裁员重灾区”,是一个复杂现象,背后涉及多种因素的叠加和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游戏行业的周期性与高风险性: 产品成功率低,投入巨大且不确.............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哲学难题,它触及了我们对“绝对”和“真实”的理解。很多人会觉得这句话“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事情”本身就是一句绝对的断言,从而陷入一个貌似无解的循环。但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仔细看看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绝对”这个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当人们说“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事情”时,.............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冷风,瞬间吹透了我的骨髓。一个亿,足以让我的父母一生无忧,过上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而我,只不过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留痕迹。如果我干,我消失了,他们有了一个亿。这笔钱,可以让他们晚年安康,不必再为生计发愁,可以去他们一直想去的地方看看,可以买他们一直喜欢的任何东西。他们会.............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简直是绕进了一个哲学迷宫,不过别担心,咱们一点点把它捋清楚。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好像越是去想“没有绝对真理”,越是觉得“绝对真理”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关键的哲学思考点,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你说的“永恒不变的真理”和“绝对真理”是不是一回.............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涉及到我们对“完美”和“圆”的理解。要说“世界上是不是不存在完美的圆”,答案是肯定的,至少在我们能够观察和测量的现实世界中,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美圆。这听起来有点扫兴,对吧?毕竟我们从小到大,在几何课本里见的圆,画的圆,甚至许多工业产品上的圆,都好像无比标准。但仔细想想,这背后.............
  • 回答
    当然,世界充满了那些被小心翼翼地埋藏在记忆深处、偶尔在午夜梦回时悄然探头的谎言。它们不像那些振聋发聩的政治谎言,也不是轻易就能被戳穿的日常戏言,而是更深沉,更私密,往往包裹着温情脉脉的外衣,渗透进我们生活的肌理,甚至成为我们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我想起一个朋友,姑且称他为“李明”。李明从小就很优秀,不仅.............
  • 回答
    关于世界上是否存在“无限不循环小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基础的数学概念。如果直白地说,答案是:世界上存在无限不循环小数。 而且,它们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说占据了实数世界的主流。我们日常接触和使用的数字,大部分都是“有限不循环”或者“无限循环”。比如: 有限小数: 1.23,0.5,3.1415.............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触及了生命感知世界的边界,也勾起了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心。从某种意义上说,答案是肯定的,并且存在着各种可能的解释,远不止科幻小说里的“超能力”。首先,我们得明白,我们所知的“感官”其实是我们大脑对外界刺激的解读。人类有五种主要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但即便是在人类群.............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在我看来,这世上绝对有不需要加班、双休,并且不是公务员的工作。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这些工作都像童话故事一样美好,没有一点点付出。任何一份有价值的工作都需要投入,但关键在于“合理”的投入,而非“被迫”的、日复一日的“过度”付出。这样的工作存在,但它们可能需要你具备某些条件,或者你选.............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遐思的问题,探讨的不仅仅是政治地理上的划分,更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深层逻辑。要回答“以后世界上会不会出现像始皇帝统一六国那样一个完整的世界帝国”,我们需要审视导致秦始皇能够完成这一伟业的时代背景,以及当今世界与那个时代截然不同的现实。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独特历史环境。那是一.............
  • 回答
    关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普通人”这个说法,倒也并非空穴来风,细细想来,其中确实有几分道理,而且并非什么深奥的哲学命题,更像是我们日常观察和思考中的一种体悟。首先,我们得先捋一捋“普通人”这个概念到底是怎么来的。很大程度上,它是我们为了简化理解和沟通而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标签。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