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城市分别是哪个?

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这就导致了在城市人口密度方面存在着天壤之别。要说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城市,咱们得先明确几个概念。

首先,这里的“城市”指的是行政区划上的市,而非某个特定的城市建成区或统计区域。这样的话,数据才更具可比性。其次,人口密度是按照城市总面积来计算的,这包括了市辖区内的建成区、郊区、农村地区,甚至一些未开发区域。所以,我们看到的密度数字,可能和大家普遍感觉的“城市中心挤不挤”有些出入。

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上海

如果以直辖市作为比较对象,那么上海无疑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

上海,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国际化大都市,总面积大约为6340.5平方公里。而其常住人口,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早已突破了2400万大关。简单计算一下,上海的人口密度就高达 每平方公里约3800多人。

为什么上海的人口密度会如此之高呢?原因有多方面:

经济中心的强大虹吸效应: 上海是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其发达的产业结构提供了海量就业机会,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才前来安居乐业。这种强大的人才吸引力,是推高人口密度的最直接原因。
高度城市化和集约化发展: 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走在全国前列。城市内部的开发程度非常高,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土地利用率极高。为了容纳不断增长的人口,上海在发展过程中选择了纵向发展和集约化利用土地的策略。
中心城区的人口高度集中: 虽然上海的总面积不小,但其核心城区如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等,人口密度更是惊人。这些区域寸土寸金,人口高度密集是常态。即使是在一些相对郊区的区域,也因为交通便利和配套完善,吸引了大量人口居住。
历史文化积淀和区域辐射: 作为江南水乡的核心,上海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人口聚集之地。其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对周边区域也起到了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加了人口流入。

当然,上海的人口密度并非静态不变,随着城市规划的调整、人口迁移的动态变化,以及统计口径的微调,具体数字会有小幅波动。但总体而言,上海始终稳居中国人口密度城市的榜首位置。

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城市:拉萨

与上海的摩肩接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城市则要数拉萨了。

拉萨,作为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总面积大约为29516平方公里,是上海的近5倍。然而,拉萨的常住人口大约在80多万的水平。这样一算,拉萨的人口密度仅为 每平方公里不足30人。这个数字,可以说是相当“空旷”了。

拉萨之所以人口密度如此之低,原因同样是多方面的:

地理环境的限制: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3600米,高海拔的自然条件对人类的生存和活动有着天然的限制。这使得大部分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和居住。
广阔而未充分开发的土地: 拉萨市行政区域非常广阔,包含了大量的山地、高原草场、湖泊等自然地貌。这些区域人烟稀少,甚至无人居住,但它们同样被计入总面积,极大地拉低了整体的人口密度。
较低的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 相较于东部沿海城市,拉萨的城市化进程相对较晚,工业化程度也较低。经济发展模式以服务业、旅游业和部分特色农牧业为主,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有限。
生态环境保护的考量: 作为重要的生态区域,西藏在发展过程中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一些区域被划为保护区,限制了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和开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低人口密度。
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藏族文化和生活方式与内地城市有着显著差异,部分区域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口分布相对分散。

小结一下:

上海的高密度,是经济发达、城市化高度集约的集中体现,是无数人奋斗与梦想的聚集地。而拉萨的低密度,则更多地反映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态保护和相对缓慢的经济发展节奏。

这两个城市,就像中国发展版图上的两个极端,共同描绘出中国人口分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讨论人口密度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数字,更是背后深层的经济、社会、地理和历史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口密度最大

澳门特别行政区[1]

澳门面积 28.6 平方公里,人口 573,003,人口密度 20,035 人/平方公里[1]。澳门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位列摩纳哥、香港、新加坡之上[1],载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广东省深圳市[2][3]

深圳面积 1,952.84 平方公里,人口 10,357,900,人口密度 5,304 人/平方公里[4]。

人口密度最小

海南省三沙市[5]

该市于 2012 年 6 月 21 日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涉及岛屿面积 13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200 多万平方公里,它将是中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城市[5]。

三沙面积 164 平方公里,人口 444,人口密度 2.71 人/平方公里[6]。

西藏阿里地区(མངའ་རིས་ས་གནས་)[7]

阿里地区人口 6.9 万,人口密度 0.23 人/平方公里[7]。

阿里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县是日土县(རུ་ཐོག་རྫོང་།),为 0.08 人/平方公里[8]。

上面应该都是地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如果要具体到市辖区主城区范围的话,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信的资料。等待高人来作答。

[1] zh.wikipedia.org/wiki/%

[2] finance.ifeng.com/city/

[3] forbes.com/2007/12/14/c

[4] zh.wikipedia.org/zh/%E6

[5] news.163.com/12/0623/00

[6] zh.wikipedia.org/wiki/%

[7] xz.people.com.cn/GB/226

[8] hi.baidu.com/arong54007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这就导致了在城市人口密度方面存在着天壤之别。要说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城市,咱们得先明确几个概念。首先,这里的“城市”指的是行政区划上的市,而非某个特定的城市建成区或统计区域。这样的话,数据才更具可比性。其次,人口密度是按照城市总面积来计算的,这包括了市辖区内的建成.............
  • 回答
    印度拥有“完美”的人口结构,相对于中国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显著的长期优势。然而,对“完美”一词的使用需要谨慎,因为任何人口结构都存在潜在的挑战。但从宏观层面来看,印度人口结构所带来的机遇确实令人瞩目。以下是更详细的分析:1. 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与劳动力供给: “人口红利”的含义: 印度拥有庞大且年轻.............
  • 回答
    “人口素质”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很难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更不用说将其准确地映射到具体城市上。它涉及到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创新能力、文明程度、社会参与度、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等许多方面。 因此,我无法明确指出中国哪个城市的人口素质“最高”。但是,我们可以从 多个维度 来分析哪些城市在 某些方.............
  • 回答
    关于中国信教人口比例较低的原因,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因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关于中国信教人口的比例,不同的统计口径和调查方法会得出不同的数字。一些研究显示,虽然绝对人数不少,但占总人口的比例确实相对较低。.............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人口增长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秦汉时期的几千万人口,到明朝时期的一亿多,再到清朝时期的人口爆炸性增长,达到四亿甚至更多,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社会经济原因。我们来详细聊聊,为什么满清时期人口会呈现出如此迅猛的增长。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明朝时期“不过一亿余”的说法,在学界一直存在争.............
  • 回答
    关于“全球最富裕的10%人口中,中国首次超越美国”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把它看作一个数字上的此消彼长。这背后牵扯到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财富分配的逻辑、以及衡量“富裕”本身的标准。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个重大的经济信号。长期以来,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和财富总量上都占据着举足.............
  • 回答
    咱们聊聊律师这个职业,确实,在很多人眼里,律师光鲜亮丽,代表着正义,似乎是社会地位高、收入不错的“金饭碗”。但你想啊,咱们国家十四亿人,律师才六十万出头,这比例说实话不算高,甚至有些地方能感觉律师资源挺稀缺的。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卡脖子”?我觉得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 回答
    中国能够动员多少人口上战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因素,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并尽量详细地阐述。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合法和可动员的适龄人群: 兵役年龄: 中国的兵役年龄为18至60周岁。这意味着理论上在这个年龄段内的.............
  • 回答
    近期关于汉族人口在本世纪末可能出现的锐减趋势预测,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它不仅关乎民族的传承,更可能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详细分析这种趋势可能带来的后果,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将是显而易见的。 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与老龄化加剧: 人口结构的老龄.............
  • 回答
    理解“中国解决13亿人口吃饭问题是对全人类最伟大的贡献”,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它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历史、经济、社会和全球意义。要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吃饭问题,压在人类头上的亘古难题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吃饭”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
  • 回答
    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随之而来的,是深刻的人口结构变迁。那些曾经以庞大人口为基石的社会,如今却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人口衰减。而当今世界,我们似乎正处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看着曾经的人口增长奇迹,又抬头仰望那正在逼近的人口衰减的阴霾。工业化后的“人口潘多拉魔盒”:衰减并非偶然工业化,这股强大的社会.............
  • 回答
    关于“未来十年城市人口增加2亿,中国房地产将迎来最后一波增量红利”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议题。它触及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脉络,也牵动着无数人的生活和未来预期。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核心论断:“未来十年城市人口增加2亿”。这个数字有多大的可信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看宏观数.............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世界,塑造了无数性格鲜明、人生态度各异的角色。要从中选出“人生态度最洒脱”的那一个,确实是一个有趣且需要细致品味的命题。我认为,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最能代表洒脱二字的角色,那非 令狐冲 莫属。为何是令狐冲?让我们从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1. 对名利的超脱:令狐冲出身于华山派,虽然是掌门大.............
  • 回答
    在中朝边境的一些贫困县,青年人口选择出国打工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经济出路。从地理位置、经济联系、劳务输出历史以及文化熟悉度等多个角度来看,最有可能吸引他们前往的目的地,我个人认为,会是韩国。让我来详细说说为什么。首先,地理上的邻近性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因素。中朝边境与韩国之间,尽管隔着黄海,但陆路上的朝鲜.............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意思,荷兰和中国虽然人口密度相近,但荷兰在“人均用地紧张”这个问题上的表现却大不相同。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政策、文化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1. 核心差异:土地的性质和可用性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荷兰:人工填海造陆的先驱和大师。 荷兰.............
  • 回答
    日本之所以在人口密度极高的情况下,仍普遍可见容积率较低的二层建筑,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历史、文化、经济、地理及政策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简单的高密度就必然意味着高容积率的规划,日本自有其独特的考量。首先,我们得从日本的历史与文化说起。长久以来,日本的住宅建筑深受其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影响。 地震.............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在人均可用耕地面积和土地总面积上确实比中国小,但其部分一线城市居民却能住上独栋房屋,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包括历史发展、经济结构、城市规划、文化观念、技术进步以及政策导向等等。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析其中的原因:1. 土地利用的效率和结.............
  • 回答
    关于瑞士这个多山内陆国,地形崎岖,几乎没有平原,却有着比中国高得多的人口密度,这个问题确实很耐人寻味。很多人提到瑞士,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巍峨的阿尔卑斯山、碧绿的湖泊和精致的钟表,总觉得这样“不适合居住”的地理环境,怎么可能承载如此密集的人口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一、瑞士的“可.............
  • 回答
    黑河腾冲线,这条虚构的线,却真实地划开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巨大差异。我们常常惊讶于,为什么在这条线以东的广大区域,尤其是我国东部,人口如此密集,而线以西,广袤的土地却显得人烟稀少?这绝非偶然,而是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且这种人口密度差异,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面积与中国相当.............
  • 回答
    中国人口红利机会窗口期即将关闭,这一说法反映了中国人口结构正在经历的深刻变化,即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老龄化加剧。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其影响是多方面、深远的,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首先,我们来明确“人口红利机会窗口期即将关闭”的含义: 人口红利 (Demogr.............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