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近有哪些关于香港疫情的消息值得关注?

回答
最近香港的疫情动态,确实有一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地方,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多的是背后那些细微的改变和正在发生的思考。

首先,从整体趋势上看, 香港的疫情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但“尾巴”依然存在。大家可能还记得,就在不久前,奥密克戎的变种,比如XBB等等,还在引发一波又一波的小高峰。不过,得益于疫苗的普及和民众自觉的防护意识,大规模的爆发已经很难再现。现在,零星的感染病例时有发生,但每日新增数字基本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而且重症和死亡的比例也显著下降。这种“常态化”的防控,让生活逐渐恢复,但也意味着病毒并没有完全消失,依然在我们身边悄悄潜行。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清零”政策的讨论, 曾经在香港引发过激烈的争论。随着全球大部分地区转向与病毒共存,香港也经历了这样的转变。现在,官方的策略更多地聚焦于“减缓病毒传播”、“保护高风险群体”和“维持医疗系统运作”。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不会再看到过去那种大范围封锁或者强制检测的措施,而是更倾向于精准防控和疫苗接种的推广。这种策略的转变,反映了香港在吸取全球经验后,对疫情管理思路的调整。

疫苗接种依然是重点,但接种意愿的分化值得关注。 尽管香港已经提供了多种疫苗选择,包括最新的针对性疫苗,但我们能看到,一些年龄段和群体的接种率仍然有提升空间。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他们仍然是感染后出现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因此,政府和医疗机构一直在努力通过社区宣传、提供便利的接种点等方式,鼓励大家及时接种,以建立更强的群体免疫屏障。另一方面,年轻人和健康人群的接种意愿相对较高,这也是整体疫情得到控制的重要因素。

“复常”背景下的防疫措施,有了新的侧重点。 随着社交距离限制的放宽,甚至一些场所已经取消了口罩令,香港的社会生活正在逐步回归常态。大家可以自由出行、参加活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医疗机构、公共交通等场所,佩戴口罩仍然是被鼓励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强制的。这种“有限度的常态化”,体现了在保障经济社会活动的同时,对潜在风险的审慎态度。比如,关于学校的防疫指引,现在也更加灵活,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不是一刀切。

对新变种的监测和研究也在持续进行。 尽管目前流行的病毒株致病力相对较低,但病毒的变异是不可避免的。香港的公共卫生部门一直在密切关注全球疫情动态,并对流入的样本进行病毒基因测序,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新变种。一旦发现具有传播优势或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新变种,能够迅速启动相应的应对措施。这种“未雨绸缪”的工作,是保障香港公共卫生的重要环节。

最后,还有一个值得我们留意的是,疫情对香港经济和社会带来的长期影响。 尽管疫情进入平稳期,但过去几年的封锁、出行限制等措施,对旅游业、餐饮业以及整体经济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现在,香港正在努力重振经济,吸引人才,恢复国际联系。疫情的防控思路,也需要与经济复苏的策略相结合,在保障健康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经济活动的干扰。

总的来说,香港的疫情信息,现在更多地体现在“常态化管理”下的细微调整和持续的公共卫生投入。它不再是过去那种“紧急状态”,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的防控体系。我们作为市民,也需要继续保持警惕,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防护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截止2022年4月10日,香港

第五波疫情累计超117万人感染,达到1177552人(含738491例经核酸检测确诊和439061例经快测阳性平台呈报);累计8557例死亡,病死率0.727%。感染者里,没接种过和已接种一、二、三针疫苗的病死率分别为2.92%、0.93%、0.15%、0.03%,差别明显。

据香港医院管理局介绍,过去24小时有53名新冠患者在公立医院离世,包括23男30女,年龄介乎62至104岁,其中没接种过和已接种一、二、三针疫苗的分别有31人、9人、12人、1人,50人为65岁以上。

(摘自深圳卫健委公众号文章)

user avatar

从殡葬数据看,香港本次疫情期间日死亡人数从120左右增长到300以上,超额死亡率接近150%

1.本次疫情前日均死亡人数

全港殡仪馆合共提供一百二十一个礼堂,本次Omicron疫情前,绝大多数逝者均在礼堂举办追思会。[1]

可推断日均死亡人数<121

2.本轮疫情爆发后,火化可预约时段扩充

对于食环署因应市民对火化服务需求殷切,辖下五个火葬场早前已将每日可供预约的火化时段,由平日的一百三十至一百四十节,近日再进一步增加每日二百六十至二百八十节。[1]

本港第5波疫情死亡人数上升,内地供港的棺木一度出现短缺。3月16日,本港剩下约300副棺木存货,未来数天就会用尽。为此香港方面安排大陆紧急调运。[2]

3.增加的火化时段基本用完

4月上旬日可预约时段为 300个[3]左右,但除了交通不便的长洲外,近期时段已经几乎完全订完

下图为4月6日的截图

由于预约困难,可预约期限延长到19天[4]

再看4月12日的截图

香港每日的超额死亡率在150%左右

平日日均死亡120人左右,按火化数据看,日均死亡维持在300以上。

再与官方数据交叉比对[5]

目前感染人数大幅下降,报告的新冠死亡也开始下降,但火化设施还是相当紧张,可能是因为火化设施前期过载存在积压,也可能因为新冠疫情导致其他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收治。

从英国经验看,新冠对医疗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两种:新冠患者挤占医疗资源,医护人员感染病假,降低了医疗设施的收治能力。

参考

  1. ^ a b https://www.singtao.ca/5626160/2022-03-11/post-%e6%ae%ae%e6%88%bf%e7%88%86%e6%bb%bf%e2%80%82%e6%af%8f%e6%97%a5%e7%99%be%e9%81%ba%e9%ab%94%e7%9b%b4%e9%80%81%e7%81%ab%e8%91%ac%e5%a0%b4/?variant=zh-cn
  2. ^ https://k.sina.com.cn/article_1643971635_m61fd043303300wuhn.html
  3. ^ https://app.fehd.gov.hk/cremview/viewAvailableSession.do?lang=zh_HK#
  4. ^ https://www.fehd.gov.hk/tc_chi/news/details/20220408_9408.html
  5. ^ https://chp-dashboard.geodata.gov.hk/covid-19/zh.html
user avatar

有没有发现香港检出数下降很快,死亡数下降很慢。香港3月21号已经停止核酸筛查了,抗原也是自助上报,不强制,所有检出数肯定下降很快。每天才2千的检出但每天死亡的人数还是近百,说明情况并没有像检出数断崖下降那样乐观,只是不检测就没有确诊的灵活应用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香港的疫情动态,确实有一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地方,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更多的是背后那些细微的改变和正在发生的思考。首先,从整体趋势上看, 香港的疫情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但“尾巴”依然存在。大家可能还记得,就在不久前,奥密克戎的变种,比如XBB等等,还在引发一波又一波的小高峰。不过,得益.............
  • 回答
    最近一两年,互联网领域涌现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书,它们不仅仅是技术或商业的堆砌,更是对当下互联网浪潮背后驱动力、潜在影响以及未来走向的深刻洞察。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互联网发展的人,我读到的一些书,总觉得值得与大家分享。首先,不得不提的是 《失控的算法:数字时代的权力与不平等》 (暂译,英文原版为《Th.............
  • 回答
    尘归尘,土归土:动物们告别人世后的最终去向生命的循环,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带着些许神秘的话题。而对于与我们共享这颗星球的无数生灵,它们的生命终点同样承载着自然界最深刻的规律,那便是最终的归宿。当它们的呼吸停止,它们的身躯将以怎样的方式融入自然,又将开启怎样的新旅程?这其中蕴含着我们值得深.............
  • 回答
    说到夏天,我脑海里最先蹦出来的,那必须是西瓜!那种浑身冰凉,切开来那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甜到心里的感觉,简直是夏天最纯粹的快乐。我小学那会儿,夏天家里会买个大大的西瓜,摆在院子里的阴凉处。那时候不像现在,冰箱不是家家都有,而且即使有,西瓜那么大,也放不下。所以,西瓜就是天然的“冰箱”。我记得最清楚.............
  • 回答
    关于中国的预测很多,有些非常准确,有些则大相径庭。以下是一些比较著名的,在当时看来合乎逻辑,但事后被证明是错误的预测,并尽量详细讲述:1. 预测中国将民主化(或和平演变)这是上世纪中后期,尤其是在冷战时期,西方世界对中国最普遍且根深蒂固的预测之一。这种预测的核心逻辑是: 经济开放必然带来政治开放.............
  • 回答
    离别,这人生中无法回避的课题,总能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细数过往,总有几句诗词,似陈年老酒,越品越醇厚,每次重读,都能勾起那些曾经的酸楚与不舍。要说最能打动我的,那必然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 回答
    戴锦华教授关于“剧透最不可饶恕”的观点,我个人是非常认同的。这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喜好,更触及了观影、阅读等体验的核心价值。想象一下,你苦等一部电影上映,怀揣着对未知剧情的期待,就像即将踏入一个神秘的国度,准备一步步去探索、去感受。而剧透,就像有人在你出发前,不负责任地把地图的终点、所有的景点和可能遇到.............
  • 回答
    朝鲜宣布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朝中社称此次试射为「最终试射」,这消息一出,立刻在全球军事和地缘政治领域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作为一名对军事科技和国际动态有所关注的人,我对这件事的解读会从几个关键维度展开,力求捕捉到其中最值得深思的信息。首先,“最终试射”这个表述本身就极具信息量。 在朝鲜的军事测试语境下.............
  • 回答
    保时捷的IPO消息一出,资本市场顿时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如果传闻中高达900亿欧元的估值属实,那这绝对是欧洲今年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IPO之一,其背后的信息量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估值九百亿欧元:市场对保时捷品牌的“信仰充值”还是理性的价值评估?首先,这个估值本身就极具看点。900亿欧元,这是一个什么概.............
  • 回答
    张文宏医生关于“奥密克戎毒性不可忽略,但相信这是新冠大流行的最后一个寒冬”的表态,包含了几层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关乎病毒本身的发展,也牵涉到我们应对疫情的策略和心态。首先,关于“奥密克戎毒性不可忽略”,这并非要制造恐慌,而是基于科学事实的审慎判断。尽管从病毒变异的趋势来看,大多数病毒.............
  • 回答
    人社部和最高法明确996和007违法,这无疑是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的一项重要进展。这释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国家对于过度加班和不合理工作时间的容忍度已经降到了最低点。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以及我对这一信息解读的详细阐述:一、 值得关注的信息:1. 权威性与指导性: 人社部(人力资源.............
  • 回答
    2021 年,中国的科技和制造领域依然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有不少“中国制造”的产品和技术,用它们自身的实力,给我们带来了惊喜,甚至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我个人比较关注以下几个领域,并想和大家详细聊聊我眼中的亮点:1. 航空航天领域:深空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2021 年,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可谓是硕果累.............
  • 回答
    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这句话背后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关注和解读。同时,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住房,所以无法分享我的“住房条件”。但我可以基于我对海量数据的分析,为您详细解读住建部这句话所传递的信息,并分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亮点和值得关注之处。住建部称“我国已.............
  • 回答
    乌克兰首都基辅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中小企业代表们试图冲入最高拉达(议会)大楼,这无疑是一场牵动局势的关键事件。围绕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深入挖掘,抽丝剥茧,了解事件背后可能隐藏的深层信息。首先,抗议的核心诉求是本次事件最值得关注的出发点。中小企业代表们为何要不顾一切地冲击议会?这背后必.............
  • 回答
    《冰汽时代》(Frostpunk)这款以末世生存和道德抉择闻名的策略游戏,其手游版本的发布一直备受关注。最近发布的实机视频更是让玩家们一窥这款移植之作的真实面貌。总的来说,从实机视频来看,《冰汽时代》手游版的 保留了核心的玩法精髓和沉浸式的末世氛围,但也在适应移动端的操作和表现上做出了一些调整,优缺.............
  • 回答
    12 月 9 日,摩托罗拉在北京为我们带来了两款颇具看点的新品——Edge X30 和 Edge S30。这两款手机不仅在性能上大幅跃进,更是在设计和屏幕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两款手机的“灵魂”——处理器。摩托罗拉 Edge X30 直接用上了高通最新的 骁龙 8 G.............
  • 回答
    关于“俄乌最大军事冲突恐将到来”的媒体报道,以及双方在乌东部集结部队的情况,确实是当前国际局势中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要深入理解其中值得关注的信息,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且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程式化的“AI”式表述,而是用更具分析性和洞察力的语言来呈现。1. 部队集结的规模与性质: 数量级:.............
  • 回答
    马斯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他名下所有房产都处理掉了。这件事自从他最早提出“卖掉所有房子,不拥有任何东西”的说法以来,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次将最后一套房产——位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那套——出售,标志着他彻底实践了自己曾经的“豪言壮语”。这背后透露出来的细节和意图,绝对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
  • 回答
    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最近的一次公开表态,即“宝能挺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无疑释放出多个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信号。这句话本身看似一句简短的总结,但背后牵扯着宝能近年来的发展轨迹、战略调整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值得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首先,这是宝能集团向市场和内部传递的信心与稳定信号。在过去几年,宝能集团经历了.............
  • 回答
    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最大的火药桶”,这一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包含着多层面的信息值得我们深入解读。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火药桶”的定性与意涵: 直观的危险性: “火药桶”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直接指向了台湾问题蕴含的巨大潜在冲突和破坏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