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广州执业医师谭庆东发帖吐槽鸿茅药酒被跨省抓捕一案,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公安局今天上午通过官方微博对事件进行了通报。通报简要描述了案情经过,认为“谭某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已经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在全国舆论一片哗然的情况下,凉城县公安局主动进行回应值得肯定。不过,相信看过这份通报的人,并不能因此打消心中的疑虑。且不论具体的案情,仅就程序来说,案件尚未起诉到法院,公安机关就直接向社会公开宣称谭某“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明显超越了角色分际。须知,我国刑诉法明文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此外,公安机关的这份通报反复提到检察机关,似乎在拉检察机关为自己背书。比如,经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等。但是,根据我国刑诉法,公安、检察、法院有其各自的职能分工,应当各负其责,后一个环节并不必然能为前一个环节的合法性背书。如今案件已经侦查终结,检察机关成了接盘侠,身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会如何处理,将重新吸引全国的目光。
损害商品声誉罪在刑法上有非常严格的界定。根据我国《刑法》,只有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方才可能够罪。根据公安机关的通报,相关部门应当是以“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给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造成重大损失”,从而认定谭某涉罪的。但是,公安机关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谭某捏造了虚伪事实以及谭某的网帖与鸿茅国药的损失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
据媒体报道,谭某网帖中关于医学描述的部分可以在权威杂志或网站上查询,关于鸿茅国药公司的描述部分转自公开的报道,有可能并非谭某自行“捏造”。至于谭某的网帖内容是否属于“虚伪事实”,需要进行实验验证和科学判断,司法人员不能单凭鸿茅国药公司一方的说辞就下定结论。也许有人对谭某网帖标题中的“毒药”一词非常在意。但中文词汇语意丰富,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司法人员绝不能做“标题党”。“毒药”一词早已生活化,很多时候都只是轻松的调侃,语义早已超出生理的范畴。比如我们常说某某明星是票房毒药,公众根本不会与生理毒害作链接。
另据媒体报道,谭某网帖点击总数不足五千次,传播范围极其有限。那些经销商果真都是因为看到谭某的这篇网帖才决定退货的吗?作为一家在各路媒体上狂轰滥炸的公司,拥有遍布全国的经销商网络,正常情况下也都会有经销商退货的情况发生。除非能证明谭某网帖是经销商退货唯一、直接的原因,否则很难将这部分损失归因于谭某。
鸿茅药酒是甲类非处方药,不同于一般的酒或保健品,其质量如何、功效如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权利。不论是根据《宪法》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众都有质疑和吐槽的权利。法律虽然保护合法的商品声誉,但绝不意味着公众不可以对商品的质量和功效进行探讨或批评。评价商品与损害商誉之间存在严格的区别。商品声誉源于市场经济下消费者的不断质疑、对比和验证,经由不特定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得以逐步积累,经不起批评或吐槽的所谓商誉也根本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
法律植根于生活的需要,其优先价值永远是保护人的自由和权利。仅仅因为在网络上发表一篇吐槽文就遭致跨省抓捕、导致牢狱之灾,公众会质疑是否符合法律的良善品格和立法意旨。退一万步,即便确认网帖内容存在失实或者偏颇之处,涉事企业也应当优先通过澄清消除误解或者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一家以保障生命健康为主业的公司,不应该动辄利用警权吓阻公众的表达、限制公民的自由。在司法资源如此紧张的当下,有关单位更不该小题大做的去为区区一篇网帖兴师问罪。
舆论不应当干预司法,但司法应当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谭某案件的处理结果如何,关系到公众的言论空间和自由边界,而谭某网帖所反映的内容更关乎公众健康,有关单位在处理此案时理当慎之又慎。
怎么全是在说鸿茅药酒的。我来说说题主提到的这篇文章
再说一遍先不管鸿茅药酒怎么样!就是说丁香医生这篇文章!
丁香医生这篇文章真是看得我心累。想想以前我还是挺喜欢他的文章。可这一篇……怎么越看越像无良记者而不是一个医生写出来的。
这篇文章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核心思想是“鸿茅药酒真的有毒”证据是什么?列出了鸿茅药酒的三种成分有毒分别是何首乌、酒精、槟榔。真是各有各的槽点呢……
何首乌他说有肝毒。先不说“谈毒不谈量,都是耍流氓”的问题。如果只是一种东西有毒是不是就不能入药呢?明显不是……比如秋水仙素大家都知道吧?初中的时候拿来破坏有丝分裂的东西。也是推理小说里面出现频率第三位的毒药——生物碱(前两位是砒霜和氰化钾)。按理说剧毒啊。可是急性痛风病人降低尿酸目前并没有发现比它还好用的药物。
然后酒精和槟榔是致癌物……又是那个问题I类致癌物质只不过是有证据证明其与癌症发生有必然关系。并不能证明其致癌能力的强弱。简单的说就是,不管你吃1mg还是1t只要造成你得了癌症就是I类。与这两个东西并列的还有中国式咸鱼……这个听上去还好,就是有点儿地区歧视。烟草烟雾……这个也凑合,毕竟吸烟有害健康。太阳辐射……这是什么鬼?我们还不能晒太阳了?
所以说……这个第一部分的声明甚至没有他要声援的谭医生那篇文章专业(那篇文章至少从病理方面讲了)……这是一个搞科普的公众号该做的吗?
要说第一部分还能有点儿沾边儿,那第二部分就更是媒体的狂欢了。先是把鸿茅药酒的2630次广告宣传违法用“鸿茅药酒违法2630次安然无恙”这样的标题搞得好像毒死了2630个人似的。话说广告宣传违法交点儿罚款就搞定了,为什么要有恙?你既然觉得警方不该因为一篇文章就抓谭医生不对,为什么就觉得国家应该因为区区广告宣传违法就该把鸿毛怎么样?何况广告违法这东西一个广告投十个电视台就是十次违法……
然后有抓着鸿茅药酒配方里面有豹骨大肆批判它残害野生动物……不是……就常理上说以鸿茅药酒这个产量,靠偷猎野生豹子是不是不够啊?还有这事儿……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医生该管的吧?隔行如隔山啊大兄弟!
总之这篇公众号一出,我是不敢相信丁香医生的任何东西了。因为它告诉我,丁香医生可以为了别的东西放弃专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